头孢曲松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100例浅析
2014-09-12
广东省高要市人民医院,广东 高要 526040
头孢曲松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100例浅析
严志辉
广东省高要市人民医院,广东 高要 526040
目的分析在儿科中应用头孢曲松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的现象,从而指导临床儿科抗生素的应用。方法选择因头孢曲松合并用药而产生不良反应患儿100例,对病例中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不良症状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结果头孢曲松合并用药中出现不良症状的药物种类主要是稳定患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药物,在全部研究对象中共有32例患者联合使用这类药物,其出现的概率为32%。其次出现概率比较高的药物种类分别是抗病毒类和中成药的注射剂型,出现的概率分别为21%、19%。因出现不良反应症状而导致1例患者死亡。结论临床用药中应注意头孢曲松联合用药的问题,严密监测用药后患者的情况,避免不良症状的出现,影响用药效果。
头孢曲松;不良反应;合并用药
抗生素是儿科比较常见的药物种类之一,应严格的按照抗生素用药指南来选择剂量和联合使用药物的类别。头孢类抗生素是儿科中用药频率比较高的药物,其中头孢曲松是头孢第三代抗生素,是儿科中应用范围比较广的一种抗生素[1]。儿童的身体和代谢过程与成人有很大区别的,儿童的体内生物代谢的速度与成人相比更快一些,因此在药物的应用上应更加的规范。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儿科中头孢曲松合并用药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从而帮助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因头孢曲松合并用药而产生不良反应患儿100例,其中男童56例,女童44例;年龄为6个月至14岁,平均年龄是(9±2.1)岁。全部患儿是省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合格病例。
1.2 方法 研究并分析所选患儿的病例,以头孢曲松的用药情况为中心,研究分析病例中合并用药的药物种类和药物的名称。使用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综合管理系统软件,以儿科头孢曲松合并用药为中心来检索,并将合并用药的情况制作成表格。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所有患儿中男性56例,占56%;女性有44例,占44%。在年龄分布上,以7到13岁的儿童占的比例最大,共有45例患者,占全部的45%。病例中出现不良症状概率比较大的是皮肤以及其附件的损害和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分别有44例、25例,分别占44%、25%。接下来出现损害的器官系统有胃肠道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全部患儿中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有9例,头孢类过敏史的有5例,磺胺类过敏史的有2例,其他药物过敏史的有3例。
2.2 合并用药的药物种类 分析合并用药的情况,用表格的形式统计药物的种类和名称发现:合并用药的情况多为二联的形式,有84例,占全部研究对象的84%;三联和四联比较少见,各有13例、3例,分别占全部的13%、3%。药物的种类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药物,共32例,其出现的概率为32%;其次出现概率比较高的药物种类分别是抗病毒类和中成药类注射剂型,出现例数分别是21例、19例,其概率分别为21%、19%。关于研究对象的详细的合用药物种类请见表1。
表1 头孢曲松合并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
2.3 病情变化情况 研究对象出现不良症状后均给予及时的相关处理和治疗,并调整用药。大部分的患者在经过上述处理后病情都能够得到比较良好的控制,但是有1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导致死亡。
3 讨论
头孢曲松是头孢类抗生素第三代的代表药物,无论在抗菌效果上,还是在患者体内的代谢的稳定性方面,相对于其他抗生素都有很大的优势。在使用头孢曲松时,对曾经出现过青霉素类过敏史以及头孢类过敏史的患者应谨慎应用,并严格观察患者用药后指标和状态的变化情况,避免不良反应症状的出现[2]。由于患者体内疾病的影响,内环境的稳定性常常会遭到破坏,为了使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经常应用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药物来稳定患者内环境的状态。近年来,中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由于中药的特殊性,药物的纯净度却难以保证,注射液的成分非常的复杂,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时候经常可引起注射液的状态的改变,不但会影响药物的临床效果,也能够导致不良症状的出现。儿科出现病毒和细菌感染的机会比较大,防止感染的继续加重,往往会选择大范围的抗菌治疗。但也会增加患者体内菌群平衡被打乱的可能性,从而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症状的出现[3]。抗生素是儿科临床用药中不可缺少的药物之一,但由于儿童群体的特殊性,我们更应警惕相关不良症状的出现并最大可能性的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
[1]卞蓉蓉,孙骏.6916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6):628-630.
[2]王楠,谢学建,倪江红.63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2(7):743-746.
[3]陈谦.谈谈头抱曲松钠的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65-66.
R978.1
A
1007-8517(2014)20-0099-01
201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