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色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2014-09-12吕清李志清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九色鹿词语文本

吕清 李志清

一、复习导入 开宗明义

1.上节课,同学们毫不吝啬对九色鹿的赞美,而对调达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揭露。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九色鹿而讨厌调达呢?其实都是源于一个字。这个字就是——(出示:义)

2.板书:义。(书写指导:先点后撇有呼应,交点落在竖中线。)

3.九色鹿代表的是“义”,而与之相反,调达则象征了什么?(不义、负义)

4.“义”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呢?给它组个词语。(正义、道义、仁义、信义、情义……)

5.文中九色鹿的“义”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找到相关的语句,抓住感受最深的一两处,用心体会,可以在关键的字词上圈画圈画。

【设计意图:教学起始,开宗明义,直奔主题,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一个“义”字展开,同时赞美了九色鹿的“大仁大义”,鞭笞了调达的“忘恩负义”。】

二、感受九色鹿的“义”

(一)见义勇为。

1.出示:这天,九色鹿在河边散步。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2.你觉得哪个词语最能表现九色鹿的“义“?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3.交流。

(立即)

(1)你读出了什么?(毫不犹豫,不假思索)

(2)可见,救人完全是出于九色鹿的一种什么反应?(本能)

(3)指名读——点评:多么果敢的九色鹿。

(纵身)

(1)你读出了什么?(救人心切、奋不顾身)

(2)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

(3)指名读——点评:多么善良的九色鹿。

4.九色鹿为什么要立即纵身跳入河中呢?(当时情况万分危急,落水者的生命危在旦夕。)

(1)从哪里可以看出?

(2)指导朗读,读到“救命”时——①注意,这里是在浪涛中拼命呼喊,建议你想象一下落水人当时所处的险境。——②语气能再急促、紧张些吗?

5.亲眼目睹了九色鹿救人的这一幕,你想用哪些四字词语来赞美她呢?(乐于助人、奋不顾身、见义勇为、舍己为人、义无反顾……)

6.板书:见义勇为。

7.小结:九色鹿的“义”就体现在她见义勇为的行动中。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通过咬文嚼字体会九色鹿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勇救调达时所表现出来的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的高尚情操。这样的体会不仅要引导学生说出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领悟之后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朗读,读出词语的意蕴,也读出自己的感悟和情感。】

(二)义不容辞。

1.出示: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2.你读出了一只怎样的九色鹿?学生谈感受。(不图回报、善良……)

3.板书:义不容辞。

4.指名读:谁能用朗读来赞美这只不图回报、善良的九色鹿?

5.小结:“义”不仅体现在行动中,还体现在九色鹿的话语中。

【设计意图: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写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服务。这里教师的小结,包括“见义勇为”部分的小结,都是在提醒学生刻画人物形象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进行描写,从而对学生今后的写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揭露调达的不义

1.九色鹿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丝毫不图回报,她就是正义的化身!那调达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6、7自然段,思考调达做了什么不义的事情。

2.出示: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

(1)调达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因为他看到了重金悬赏的皇榜,利欲熏心。)

(2)想象说话练习: (出示调达图片)看,面对重金悬赏的皇榜,调达在喜滋滋地想些什么呢?想听听调达自己是怎么说的吗?(播放《九色鹿》相关视频)

【设计意图: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想象中深化对调达的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课文都是前后联系的,读到这里,你头脑中自然联想到了之前调达的哪些表现?

4.出示表现一: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出示表现二: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5.研读表现一。

(1)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激)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2)“连连”“叩头”——这是感激的动作。

(3)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永远……终身……”——这是感激的语言。

(4)“奴仆”——奴仆过的是怎样的生活?而调达心甘情愿要做九色鹿的奴仆,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标点符号也是人物情感的生动表达。

(6)谁来感激地读一读?

(7)小结:调达对九色鹿是感恩戴德,感激涕零。可一转身——出示: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齐读)

6.研读表现二。

(1)在学生想象的过程中相机点拨“郑重起誓”的意思。(他刚刚起誓的时候表情怎样?对,像这样表情严肃认真、语气强烈的发誓就叫作“郑重起誓”。)

(2)引导想象:当时调达可能起什么誓?会怎么向九色鹿保证?

(3)当初的信誓旦旦,千恩万谢,言犹在耳,可一转身——(出示: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齐读)

7.一前一后两种态度截然不同,天壤之别,你想用哪些成语来形容他的行为?

8.板书:见利忘义、背信弃义。像这样的人,他的灵魂是肮脏的。

9.看到这种灵魂肮脏的卑鄙小人,你心里涌起的是什么?(愤怒,痛恨)哪些四字词语可以形容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出示: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怒火中烧、怒气冲冲、怒发冲冠、深恶痛绝、咬牙切齿……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对调达一前一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对比阅读,深化了学生对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调达内心的丑陋、灵魂的肮脏在人物极具冲突、天壤之别的表现中迸发,由此也为下面的朗读奠定了情感的基础。】

四、怒斥调达、义正辞严

1.出示: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2. 面对这种背信弃义的小人,九色鹿也同你们一样非常气愤。谁来读?

(1)这一段话中,哪些词语最能表达九色鹿的气愤?

(2)竟然:表示意料之外。完全没有意料到的出卖更让人气愤。

难道:这是一个什么句?(反问句)反问句的作用就是加强语气,表达人物强烈的情感。

(3)我们朗读的时候,对这一个词、一句话要格外注意。(生练读,师指名读。)

3.气愤不仅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还可以通过动作表达出来。想一想九色鹿什么时候该用手指着调达的鼻子斥责?(正是这个人……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

4.出示调达图片,加上动作指名再读。

5.同学们,你们在朗读的时候,我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难道仅凭一腔愤怒,九色鹿就能安全脱险吗?除了愤怒之外,这段话你还读出了什么?(智慧)

(1)提示:这段话不仅仅是说给调达听的,更是说给谁听的?

(2)国王都要捕杀九色鹿了,九色鹿为什么还对他这么礼貌?(危急关头,只有客气,说话有礼有节,才能打动国王,才能借此说出真相,从而保全自己,化险为夷。)是呀,这就是九色鹿的智慧。

(3)从最后一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4)九色鹿不仅揭露了调达的真面目(灵魂肮脏的小人),而且还提醒国王不要被小人所蒙蔽,给国王以当头棒喝,让他幡然悔悟。这就是九色鹿的智慧。

6.小结:九色鹿虽然愤怒,但是说话依然有礼有节,表现了非凡的智慧。谁来读?

7.国王听了之后怎样呢?(指名答)读到这里你心情如何?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此时的心情。一起痛快地读。(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段的设计旨在通过对重点词语的品析,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理解九色鹿当时复杂的心情和她非凡的智慧。在朗读上也会因为学生理解的渐趋全面和深刻而呈现出不同的韵致。】

五、撒播“义”的种子

1.同学们,故事还没有结束。话说不久,九色鹿一如往常在森林散步,她又看见有人落水了,假如你是九色鹿会怎么做?假如落水人是调达呢?

2.出示孟子的话: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结束语:同学们,见义勇为也好,明哲保身也罢,你们有你们的理由,我不予置评,只是希望,如果以后当你面临同样的选择时,你会想到九色鹿,想到这堂课,想到这句话。

【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渗透对学生思想的熏陶,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明辨是非,懂得善恶。同时在教学环节上以“义”为主线,贯穿全文的学习,使得教学的脉络分明,设计结构浑然一体。】

【评析】

把握教学目标,

落实课堂有效教学

——略评吕清老师的《九色鹿》教学设计

科学研制并有效落实课时教学目标,才能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读出文本中的情境和内蕴,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独特感悟,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吕清老师在《九色鹿》教学设计中就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在这个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她精心预设问题,带着学生品词析句,让学生在阅读中知事、悟情、明理,使得课堂教学精彩而卓有成效。

一、把握主旨,实现有效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除了自己要认真钻研教材,读出教材中的精妙之处和自己的独到发现以外,还要在此基础上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架设“桥梁”。所以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对课文而言要覆盖全文,对学生而言能开启心智,激发思维。本课,吕老师巧妙地以“义”字提领,提出了总括性的问题:文中九色鹿的“义”表现在哪些地方?调达又做了什么不义的事情?在“义”与“不义”中吕老师引导学生自由出入文本,并润物无声地把“义”植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吕老师的设计抓住了《九色鹿》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将整个课堂教学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匠心之独运,构思之巧妙显得别有特色。

二、品词析句,引领有效体悟

文本的内容和语言形式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文本中那深邃的意蕴、丰富的情感都是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唯有真正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体味到它在表情达意中所发挥的作用,才会走进作者思想、情感的深处,与文本所传达的主流思想碰撞出火花。本课,吕老师也没有忽视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细嚼慢品,反复玩味。比如:“这天,九色鹿在河边散步。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这一句,吕老师着重抓住了“立即”和“纵身”两个词语,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咬文嚼字引导学生感悟九色鹿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勇救调达所表现出来的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的高尚情操。再如:“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这一句,吕老师又引导学生从调达感激的动作、语言甚至标点感受调达对九色鹿是感恩戴德,感激涕零,由此和后文对照,在激烈的冲突中明晓调达忘恩负义的丑恶本质。像这样的重视品词赏句的阅读方法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比比皆是,吕老师把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落到了实处。

三、训练读书,突出有效朗读

朗读训练和理解课文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朗读就更加入情入境,有滋有味。而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也可以体会词语句子的准确含义、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篇章布局的逻辑思路、语法修辞的规律特性以及声调韵律的搭配布置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本课,吕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抓住了文本中的经典词句,引导学生细读揣摩、反复品味。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救命”时,不但建议学生想象落水人当时所处的险境,而且还指导学生读好节奏,读出急促、紧张的语气。在这样扎实的朗读训练下,学生就能够很自然地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文本,再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了。纵观整个教学设计,朗读的指导与训练都比较到位:“读”目的明确、主线突出;“读”层次分明,步步递进;“读”时间充足、形式多样……吕老师注重朗读,指导得法,学生必然也能读得投入、动情,真真切切地读出语文味,将课时目标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九色鹿词语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九色鹿
词语积累
星星树
快乐的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