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少孵化过程中臭蛋的技术措施

2014-09-12陈合强

科学种养 2014年7期
关键词:种蛋垫料孵化器

陈合强

造成臭蛋出现的主要原因有:种蛋为携带细菌的脏蛋和地面蛋;管理不善导致种蛋出汗;种蛋被孵化蛋盘、空气过滤器、加湿供水系统、鸡舍内灰尘和消毒液等污染。笔者现将减少孵化过程中臭蛋的具体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1. 确保种蛋质量合格

要减少孵化臭蛋,必须确保种蛋质量合格。首先,合理设计产蛋箱。蛋箱要满足种母鸡产蛋对环境的要求,如清洁、干燥、阴暗、僻静等,并保证通风良好且无贼风。产蛋箱安装的高度应适宜,便于种母鸡进出产蛋窝,最底层产蛋箱的踏板距垫料高度应不超过40厘米,底层踏板与第二层踏板的间距应不少于15厘米。一般在20~22周龄安装产蛋箱,每4只种母鸡使用1个蛋窝,蛋窝不足会使地面蛋、脏蛋或窝内破损蛋增多。其次,产蛋箱内的垫料应洁净卫生。建议垫料选用烘干的松木刨花,因其质地松软,且对昆虫、细菌和霉菌具有一定的抵御性;每周定期或需要时补充垫料,每月定期监测垫料污染程度。再次,及时收集种蛋。整个产蛋周期,每小时都要收集1次种蛋,及时捡出窝外蛋。最后,挑出不合格的种蛋。入孵的种蛋,必须符合重量不低于54克、蛋壳洁净、质量良好、形状正常(椭圆形而不是圆形)和蛋壳色泽良好等标准。不同类型种蛋孵化效果见表1。在实际生产中,种母鸡并非总是生产合格种蛋,因此生产者应将不合格的种蛋挑出并分开放置。种蛋运往孵化场前,一定要再次挑选和消毒,剔除不合格蛋,尤其是脏蛋、裂纹蛋和破蛋。裂纹蛋或破蛋一旦混入孵化机,在适宜的温湿度培养下,细菌就会大量繁殖,最终形成臭蛋而造成更大的污染。

2. 重视种蛋消毒

种蛋收集后,应马上进行码盘,按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的量进行熏蒸消毒。熏蒸时要求熏蒸间密闭无缝隙、温度不低于24℃、相对湿度75%以上,熏蒸剂量要准确无误,熏蒸桶应远离蛋车,熏蒸时间为20分钟,排风时间为30分钟。熏蒸间的温湿度、熏蒸起止时间和药品浓度都要记录在案;避免过度熏蒸,以免影响胚胎发育。种蛋熏蒸完毕,应马上送入种蛋库。种蛋进入孵化机后也要进行消毒,消毒剂可选用能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1%),为提高消毒效果可添加0.05%醋酸溶液。孵化器和出雏器也可用0.5%过氧化氢溶液喷雾消毒。

3. 防止种蛋“出汗”

种蛋出汗时,病毒、病菌较易穿透蛋壳,污染种蛋。为避免这一现象,整个种蛋储存和处理过程中(种鸡场、运输途中、孵化厅)都要保证正确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表2列出了一定室温条件下与之对应的最大相对湿度,超出此范围种蛋就会出汗。种蛋从蛋库移出后,尽量进行预温,一方面可以使种蛋的温度上升到一个比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种蛋发育,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种蛋出汗,这也是避免种蛋被污染的关键环节。通常孵化器本身具有足够的加热能力,种蛋也可以不预热直接从蛋库入孵到孵化器,这样有助于种蛋以均匀的速率升温,防止出汗。

4. 加强孵化器消毒

孵化机易被污染的途径是加湿水中的细菌指数超标,同时空气中的细菌也会对孵化机产生污染。因此,种蛋入孵完成待孵化器温湿度上升到设定值后,要立即按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14毫升、高锰酸钾7克的量进行熏蒸消毒,但要避开胚胎发育的危险期(入孵后的12~96小时)。箱体式孵化机每次落盘后应冲洗消毒。巷道式孵化机一般采用每周入孵2次(间隔3天和4天交替入孵),间隔4天在入孵的当日进行消毒。一般来说,巷道式孵化机每年需要清洗4次,将内部的蛋车全部移出机器,并做好标记,内部彻底清洗、刮干水后再按照原来的次序将蛋车推入。实践证明,从关机到清洗后开机,直到温度上升到设定值,时间只要控制在5小时以内,对于孵化成绩没有任何影响(一般孵化场只要2~3小时就可完成)。此外,照蛋前应准备好洁净的工作台、托盘、臭蛋桶和消毒盆,照蛋时剔除白蛋、死胚、臭蛋,并将臭蛋放于臭蛋桶中然后洗手消毒;臭蛋坏在蛋盘中时,要用消毒药冲洗净污染痕迹;照蛋结束后将蛋车推入机器内,并对照蛋间冲洗消毒,臭蛋运到场外处理。

5. 小结

减少孵化臭蛋是一个综合性工程,要认真做好种蛋的收集、挑选工作,重视种蛋消毒卫生工作,防止种蛋出汗,加强孵化器的管理和消毒,正确照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生产成绩。

造成臭蛋出现的主要原因有:种蛋为携带细菌的脏蛋和地面蛋;管理不善导致种蛋出汗;种蛋被孵化蛋盘、空气过滤器、加湿供水系统、鸡舍内灰尘和消毒液等污染。笔者现将减少孵化过程中臭蛋的具体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1. 确保种蛋质量合格

要减少孵化臭蛋,必须确保种蛋质量合格。首先,合理设计产蛋箱。蛋箱要满足种母鸡产蛋对环境的要求,如清洁、干燥、阴暗、僻静等,并保证通风良好且无贼风。产蛋箱安装的高度应适宜,便于种母鸡进出产蛋窝,最底层产蛋箱的踏板距垫料高度应不超过40厘米,底层踏板与第二层踏板的间距应不少于15厘米。一般在20~22周龄安装产蛋箱,每4只种母鸡使用1个蛋窝,蛋窝不足会使地面蛋、脏蛋或窝内破损蛋增多。其次,产蛋箱内的垫料应洁净卫生。建议垫料选用烘干的松木刨花,因其质地松软,且对昆虫、细菌和霉菌具有一定的抵御性;每周定期或需要时补充垫料,每月定期监测垫料污染程度。再次,及时收集种蛋。整个产蛋周期,每小时都要收集1次种蛋,及时捡出窝外蛋。最后,挑出不合格的种蛋。入孵的种蛋,必须符合重量不低于54克、蛋壳洁净、质量良好、形状正常(椭圆形而不是圆形)和蛋壳色泽良好等标准。不同类型种蛋孵化效果见表1。在实际生产中,种母鸡并非总是生产合格种蛋,因此生产者应将不合格的种蛋挑出并分开放置。种蛋运往孵化场前,一定要再次挑选和消毒,剔除不合格蛋,尤其是脏蛋、裂纹蛋和破蛋。裂纹蛋或破蛋一旦混入孵化机,在适宜的温湿度培养下,细菌就会大量繁殖,最终形成臭蛋而造成更大的污染。

2. 重视种蛋消毒

种蛋收集后,应马上进行码盘,按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的量进行熏蒸消毒。熏蒸时要求熏蒸间密闭无缝隙、温度不低于24℃、相对湿度75%以上,熏蒸剂量要准确无误,熏蒸桶应远离蛋车,熏蒸时间为20分钟,排风时间为30分钟。熏蒸间的温湿度、熏蒸起止时间和药品浓度都要记录在案;避免过度熏蒸,以免影响胚胎发育。种蛋熏蒸完毕,应马上送入种蛋库。种蛋进入孵化机后也要进行消毒,消毒剂可选用能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1%),为提高消毒效果可添加0.05%醋酸溶液。孵化器和出雏器也可用0.5%过氧化氢溶液喷雾消毒。

3. 防止种蛋“出汗”

种蛋出汗时,病毒、病菌较易穿透蛋壳,污染种蛋。为避免这一现象,整个种蛋储存和处理过程中(种鸡场、运输途中、孵化厅)都要保证正确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表2列出了一定室温条件下与之对应的最大相对湿度,超出此范围种蛋就会出汗。种蛋从蛋库移出后,尽量进行预温,一方面可以使种蛋的温度上升到一个比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种蛋发育,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种蛋出汗,这也是避免种蛋被污染的关键环节。通常孵化器本身具有足够的加热能力,种蛋也可以不预热直接从蛋库入孵到孵化器,这样有助于种蛋以均匀的速率升温,防止出汗。

4. 加强孵化器消毒

孵化机易被污染的途径是加湿水中的细菌指数超标,同时空气中的细菌也会对孵化机产生污染。因此,种蛋入孵完成待孵化器温湿度上升到设定值后,要立即按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14毫升、高锰酸钾7克的量进行熏蒸消毒,但要避开胚胎发育的危险期(入孵后的12~96小时)。箱体式孵化机每次落盘后应冲洗消毒。巷道式孵化机一般采用每周入孵2次(间隔3天和4天交替入孵),间隔4天在入孵的当日进行消毒。一般来说,巷道式孵化机每年需要清洗4次,将内部的蛋车全部移出机器,并做好标记,内部彻底清洗、刮干水后再按照原来的次序将蛋车推入。实践证明,从关机到清洗后开机,直到温度上升到设定值,时间只要控制在5小时以内,对于孵化成绩没有任何影响(一般孵化场只要2~3小时就可完成)。此外,照蛋前应准备好洁净的工作台、托盘、臭蛋桶和消毒盆,照蛋时剔除白蛋、死胚、臭蛋,并将臭蛋放于臭蛋桶中然后洗手消毒;臭蛋坏在蛋盘中时,要用消毒药冲洗净污染痕迹;照蛋结束后将蛋车推入机器内,并对照蛋间冲洗消毒,臭蛋运到场外处理。

5. 小结

减少孵化臭蛋是一个综合性工程,要认真做好种蛋的收集、挑选工作,重视种蛋消毒卫生工作,防止种蛋出汗,加强孵化器的管理和消毒,正确照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生产成绩。

造成臭蛋出现的主要原因有:种蛋为携带细菌的脏蛋和地面蛋;管理不善导致种蛋出汗;种蛋被孵化蛋盘、空气过滤器、加湿供水系统、鸡舍内灰尘和消毒液等污染。笔者现将减少孵化过程中臭蛋的具体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1. 确保种蛋质量合格

要减少孵化臭蛋,必须确保种蛋质量合格。首先,合理设计产蛋箱。蛋箱要满足种母鸡产蛋对环境的要求,如清洁、干燥、阴暗、僻静等,并保证通风良好且无贼风。产蛋箱安装的高度应适宜,便于种母鸡进出产蛋窝,最底层产蛋箱的踏板距垫料高度应不超过40厘米,底层踏板与第二层踏板的间距应不少于15厘米。一般在20~22周龄安装产蛋箱,每4只种母鸡使用1个蛋窝,蛋窝不足会使地面蛋、脏蛋或窝内破损蛋增多。其次,产蛋箱内的垫料应洁净卫生。建议垫料选用烘干的松木刨花,因其质地松软,且对昆虫、细菌和霉菌具有一定的抵御性;每周定期或需要时补充垫料,每月定期监测垫料污染程度。再次,及时收集种蛋。整个产蛋周期,每小时都要收集1次种蛋,及时捡出窝外蛋。最后,挑出不合格的种蛋。入孵的种蛋,必须符合重量不低于54克、蛋壳洁净、质量良好、形状正常(椭圆形而不是圆形)和蛋壳色泽良好等标准。不同类型种蛋孵化效果见表1。在实际生产中,种母鸡并非总是生产合格种蛋,因此生产者应将不合格的种蛋挑出并分开放置。种蛋运往孵化场前,一定要再次挑选和消毒,剔除不合格蛋,尤其是脏蛋、裂纹蛋和破蛋。裂纹蛋或破蛋一旦混入孵化机,在适宜的温湿度培养下,细菌就会大量繁殖,最终形成臭蛋而造成更大的污染。

2. 重视种蛋消毒

种蛋收集后,应马上进行码盘,按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的量进行熏蒸消毒。熏蒸时要求熏蒸间密闭无缝隙、温度不低于24℃、相对湿度75%以上,熏蒸剂量要准确无误,熏蒸桶应远离蛋车,熏蒸时间为20分钟,排风时间为30分钟。熏蒸间的温湿度、熏蒸起止时间和药品浓度都要记录在案;避免过度熏蒸,以免影响胚胎发育。种蛋熏蒸完毕,应马上送入种蛋库。种蛋进入孵化机后也要进行消毒,消毒剂可选用能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1%),为提高消毒效果可添加0.05%醋酸溶液。孵化器和出雏器也可用0.5%过氧化氢溶液喷雾消毒。

3. 防止种蛋“出汗”

种蛋出汗时,病毒、病菌较易穿透蛋壳,污染种蛋。为避免这一现象,整个种蛋储存和处理过程中(种鸡场、运输途中、孵化厅)都要保证正确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表2列出了一定室温条件下与之对应的最大相对湿度,超出此范围种蛋就会出汗。种蛋从蛋库移出后,尽量进行预温,一方面可以使种蛋的温度上升到一个比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种蛋发育,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种蛋出汗,这也是避免种蛋被污染的关键环节。通常孵化器本身具有足够的加热能力,种蛋也可以不预热直接从蛋库入孵到孵化器,这样有助于种蛋以均匀的速率升温,防止出汗。

4. 加强孵化器消毒

孵化机易被污染的途径是加湿水中的细菌指数超标,同时空气中的细菌也会对孵化机产生污染。因此,种蛋入孵完成待孵化器温湿度上升到设定值后,要立即按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14毫升、高锰酸钾7克的量进行熏蒸消毒,但要避开胚胎发育的危险期(入孵后的12~96小时)。箱体式孵化机每次落盘后应冲洗消毒。巷道式孵化机一般采用每周入孵2次(间隔3天和4天交替入孵),间隔4天在入孵的当日进行消毒。一般来说,巷道式孵化机每年需要清洗4次,将内部的蛋车全部移出机器,并做好标记,内部彻底清洗、刮干水后再按照原来的次序将蛋车推入。实践证明,从关机到清洗后开机,直到温度上升到设定值,时间只要控制在5小时以内,对于孵化成绩没有任何影响(一般孵化场只要2~3小时就可完成)。此外,照蛋前应准备好洁净的工作台、托盘、臭蛋桶和消毒盆,照蛋时剔除白蛋、死胚、臭蛋,并将臭蛋放于臭蛋桶中然后洗手消毒;臭蛋坏在蛋盘中时,要用消毒药冲洗净污染痕迹;照蛋结束后将蛋车推入机器内,并对照蛋间冲洗消毒,臭蛋运到场外处理。

5. 小结

减少孵化臭蛋是一个综合性工程,要认真做好种蛋的收集、挑选工作,重视种蛋消毒卫生工作,防止种蛋出汗,加强孵化器的管理和消毒,正确照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生产成绩。

猜你喜欢

种蛋垫料孵化器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孵化器的春天
土鸡种蛋的收集与管理
肉鸡养殖中的垫料管理
国外民营孵化器经营模式分析
鸡场垫料的选择及使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