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抗支原体治疗对产科切口感染的影响
2014-09-12许晓霞梅苏周爱华
许晓霞+++++梅苏++++周爱华
[摘要] 目的 探讨和研究产后抗支原体治疗对产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产后(剖宫产或阴道分娩)有切口且孕期生殖道支原体检查阳性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产后依据药敏试验行抗支原体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抗支原体治疗,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切口感染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组的切口感染率为1.67%,对照组为15.00%,治疗组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为(12.6±4.2)d,住院时间为(16.9±5.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5±5.4)、(22.6±4.9)d(P<0.05)。 结论 临床上对产后有切口且孕期生殖道支原体检查阳性的产妇,预先给予药敏试验后,行针对性抗支原体治疗,能有效降低其产后切口感染率,这对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间,提升其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此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可作为临床指导抗生素使用的依据。
[关键词] 支原体感染;产后;抗生素预防
[中图分类号] R714.6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6(c)-0021-03
The influence of anti-Mycoplasma therapy of postpartum on incision infection 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XU Xiao-xia1 MEI Su2 ZHOU Ai-hua2
1.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Nanwan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gang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000,China;2.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Guangming Hospital of Guangming New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107,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influence of anti-Mycoplasma therapy of postpartum on incision infection and its safety. Methods 120 puerperae (cesarean section or vaginal delivery) with postpartum incision and the positive genital tract Mycoplasma examination during pregnancy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60)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n=60) by taking digital notatio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anti-Mycoplasma treatment according to drug sensitive test,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given anti-Mycoplasma treatment,incision infection rate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cision infection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1.67%,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15.0%,incision infection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of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two groups (P>0.05);incision healing tim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12.6±4.2) d ]and hospital stay[ (16.9±5.1) d] were both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18.5±5.4),(22.6±4.9) d respectively] (P<0.05). Conclusion Puerperae (cesarean section or vaginal delivery) with postpartum incision and the positive genital tract Mycoplasma examination during pregnancy given the targeted anti-Mycoplasma treatment according to drug sensitive tes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postpartum incision infection rate,and it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shortening hospital stay,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the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biotics is necessary,it can be used as a basis for the use of clinical antibiotic.
[Key words] Mycoplasma infection;postpartum;Antibiotic prophylaxis
随着手术切口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升高以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需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是否合理成为目前临床争论的焦点之一。对存在产后切口的产妇而言,分娩的过程中伴随轻重程度不一的失血症状,这也会大大削弱产妇的免疫力,其发生支原体切口感染的概率较高[1]。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通过对产后有切口且孕期生殖道支原体检查阳性的产妇120例进行分组研究,一组给予抗支原体治疗,一组不给予抗支原体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切口感染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来评价是否存在产后抗支原体治疗的必要性,以寻找减少产科切口支原体感染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3年9月收住本院的门诊已查是支原体阳性且产后(剖宫产或阴道分娩)有切口的孕妇120例纳入研究对象,依照孕妇产后自愿用药原则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22~34岁,平均(28.6±2.1)岁;孕34~41周,平均(37.3±1.4)周;胎膜早破7例,产程延长6例,产后出血3例,无羊水污染等其他感染因素;剖宫产34例,阴道分娩26例。治疗组:年龄21~34岁,平均(28.2±2.0)岁;孕34~41周,平均(37.2±1.5)周;胎膜早破8例,产程延长7例,产后出血2例,无羊水污染等其他感染因素;剖宫产32例,阴道分娩28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分娩方式及并发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0.378,χ2=0.293、0.314,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药敏试验门诊对上述入选孕妇均进行常规宫颈管分泌物取样,取样操作严格依照无菌技术操作流程进行;并于半小时内接种到培养基上,行支原体培养并药敏试验[2]: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及相关病原体鉴定,支原体培养均使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武汉源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均依照相关说明书进行。
1.2.2 治疗方法治疗组产妇阴道分娩后,立即依据药敏试验行针对性用药;而剖宫产孕妇于术后8 h起,依据临床药敏试验结果行针对性用药,且叮嘱其保持泌乳,在停药3 d后,方可哺乳。用药均口服,均依据药敏试验给予针对性药物治疗[3],如对阿奇霉素敏感,给予阿奇霉素片1.0 g,顿服。对照组产后不予抗支原体治疗。
1.3 观察指标
严密监测两组产妇的体温,观察切口愈合情况,主要包括切口及周边皮肤是否出现红、肿、发热、压痛等现象,或是否存在切口裂开、脓性分泌物等,同时记录切口愈合时间及两组的住院时间,观察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取样切口分泌物培养及血常规(WBC、N%)检查[4],观察时间持续10 d。
1.4 产后切口感染判断标准
产后切口感染判断标准依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拟定[5],通过对产妇的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后确诊:①切口部位或周边皮肤呈红、肿、发热及痛或存在明显的脓性分泌物;②对切口行切开引流或穿刺抽取,均出现脓液;③产后切口自然裂开或者医师重开切口,有明显脓液流出,同时伴随强烈压痛及高热(温度≥38℃);④组织学病理或手术探查结果均显示切口脓肿,或发现明确的其他感染依据;⑤在上述临床表现及体质诊断的基础上,行病原学检查,即取样分泌物培养,结果显示为阳性。
1.5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分类整理后,录入Excel数据库中,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切口感染率的比较
治疗组中切口自然裂开并伴随脓性分泌物1例,切口感染率为1.67%,脓液分泌物培养结果显示均为单纯性支原体感染,其中Uu感染0例,Mh感染1例。对照组中切口自然裂开并伴随脓性分泌物3例,脓性分泌物6例,切口感染率为15.00%;培养结果显示Uu感染3例,Mh感染5例,Uu混合Mh感染1例,两组的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切口感染率的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组有1例出现高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P>0.05)。
2.3 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治疗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2.6±4.2)、(16.9±5.1)d;对照组分别为(18.5±5.4)、(22.6±4.9)d,治疗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d,x±s)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会阴侧切和剖宫产在产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后切口感染作为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也随之呈增长趋势,而切口感染会引发切口愈合延迟,导致产妇的住院时间延长[6],这增加了产妇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不利于其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支原体作为一种原核生物,无细胞壁结构,寄存能力及适应性较强,但多不表现感染症状,而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会引发感染,其中Uu、Mh是引起泌尿生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而分娩前产妇宫颈管分泌物取样支原体检查阳性的产妇,其出现切口感染的风险较阴性产妇(存在切口)更大[7]。
另外,对于产妇而言,其分娩过程中伴随失血、精力疲惫等,产后体质及免疫机制都较正常人削弱,若同时合并贫血、高血压、羊水污染等并发症,其一旦出现切口感染,出现产后大出血、败血症、子宫切除等风险会成倍增大[8],这会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进而引发医患纠纷,对医院、患者乃至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9],因此,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提前予以干预,以降低产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有研究显示,产后切口感染中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高达35%以上[10],而针对切口支原体感染,临床上并未出台相关抗生素应用指导方案[11],毫无针对性地应用抗生素,不仅不能起到降低切口感染率的效果,反而会使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不仅不能起到预防作用,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12];基于此,本研究针对产后(剖宫产或阴道分娩)有切口且孕期生殖道支原体检查阳性的产妇,行对照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产后切口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且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对该类产妇分娩后,依药敏试验结果,行针对性的抗生素预防治疗,能有效降低切口支原体感染率,这对改善孕妇预后及提升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临床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依据,这与张岱等[13]的报道也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产后(剖宫产或阴道分娩)有切口且孕期生殖道支原体检查阳性的产妇,行支原体药敏试验后,行针对性抗生素治疗,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其使用是合理的,可作为临床指导抗生素使用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陈鹃.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5(12):165-167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1.
[3]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2):1857-1862.
[4]赵辉,朱树民.554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1):90-91.
[5]Yamaguchi M,Kikuchi A,Ohkusu K,et al.Abscess formation due to Mycoplasma hominis infect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J].J Obstet Gynaecol Res,2009,35(3):593-596.
[6]周倩瑁,叶艳娜,李婵,等.口服交沙霉索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7):9l-92.
[7]胡晓鹏,周翔,罗智勇,等.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促进支原体污染切口愈合[J].医药导报,2013,11(2):1459-1461.
[8]廖杰,曹友德,李浩,等.1018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3):88-90.
[9]张川,刘兴会,张伶俐.产科抗生素合理预防使用——基于加拿大和美国产科手术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志,2012,7(1):485-487.
[10]李杏,杜玉开,黄灵聪.产妇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1,(6):290-294.
[11]侯庆中,钟巧,王晨虹,等.8例产房会阴切口感染分析[J].现代医院,2009,9(2):39-40.
[12]杨善文,王秋萍,邱细梅.剖宫产术后切口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5):2909-2911.
[13]张岱,米兰.支原体与妇产科感染性疾病[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6(6):494.495.
(收稿日期:2014-04-16本文编辑:许俊琴)
1.2 方法
1.2.1 药敏试验门诊对上述入选孕妇均进行常规宫颈管分泌物取样,取样操作严格依照无菌技术操作流程进行;并于半小时内接种到培养基上,行支原体培养并药敏试验[2]: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及相关病原体鉴定,支原体培养均使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武汉源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均依照相关说明书进行。
1.2.2 治疗方法治疗组产妇阴道分娩后,立即依据药敏试验行针对性用药;而剖宫产孕妇于术后8 h起,依据临床药敏试验结果行针对性用药,且叮嘱其保持泌乳,在停药3 d后,方可哺乳。用药均口服,均依据药敏试验给予针对性药物治疗[3],如对阿奇霉素敏感,给予阿奇霉素片1.0 g,顿服。对照组产后不予抗支原体治疗。
1.3 观察指标
严密监测两组产妇的体温,观察切口愈合情况,主要包括切口及周边皮肤是否出现红、肿、发热、压痛等现象,或是否存在切口裂开、脓性分泌物等,同时记录切口愈合时间及两组的住院时间,观察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取样切口分泌物培养及血常规(WBC、N%)检查[4],观察时间持续10 d。
1.4 产后切口感染判断标准
产后切口感染判断标准依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拟定[5],通过对产妇的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后确诊:①切口部位或周边皮肤呈红、肿、发热及痛或存在明显的脓性分泌物;②对切口行切开引流或穿刺抽取,均出现脓液;③产后切口自然裂开或者医师重开切口,有明显脓液流出,同时伴随强烈压痛及高热(温度≥38℃);④组织学病理或手术探查结果均显示切口脓肿,或发现明确的其他感染依据;⑤在上述临床表现及体质诊断的基础上,行病原学检查,即取样分泌物培养,结果显示为阳性。
1.5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分类整理后,录入Excel数据库中,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切口感染率的比较
治疗组中切口自然裂开并伴随脓性分泌物1例,切口感染率为1.67%,脓液分泌物培养结果显示均为单纯性支原体感染,其中Uu感染0例,Mh感染1例。对照组中切口自然裂开并伴随脓性分泌物3例,脓性分泌物6例,切口感染率为15.00%;培养结果显示Uu感染3例,Mh感染5例,Uu混合Mh感染1例,两组的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切口感染率的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组有1例出现高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P>0.05)。
2.3 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治疗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2.6±4.2)、(16.9±5.1)d;对照组分别为(18.5±5.4)、(22.6±4.9)d,治疗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d,x±s)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会阴侧切和剖宫产在产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后切口感染作为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也随之呈增长趋势,而切口感染会引发切口愈合延迟,导致产妇的住院时间延长[6],这增加了产妇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不利于其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支原体作为一种原核生物,无细胞壁结构,寄存能力及适应性较强,但多不表现感染症状,而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会引发感染,其中Uu、Mh是引起泌尿生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而分娩前产妇宫颈管分泌物取样支原体检查阳性的产妇,其出现切口感染的风险较阴性产妇(存在切口)更大[7]。
另外,对于产妇而言,其分娩过程中伴随失血、精力疲惫等,产后体质及免疫机制都较正常人削弱,若同时合并贫血、高血压、羊水污染等并发症,其一旦出现切口感染,出现产后大出血、败血症、子宫切除等风险会成倍增大[8],这会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进而引发医患纠纷,对医院、患者乃至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9],因此,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提前予以干预,以降低产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有研究显示,产后切口感染中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高达35%以上[10],而针对切口支原体感染,临床上并未出台相关抗生素应用指导方案[11],毫无针对性地应用抗生素,不仅不能起到降低切口感染率的效果,反而会使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不仅不能起到预防作用,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12];基于此,本研究针对产后(剖宫产或阴道分娩)有切口且孕期生殖道支原体检查阳性的产妇,行对照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产后切口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且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对该类产妇分娩后,依药敏试验结果,行针对性的抗生素预防治疗,能有效降低切口支原体感染率,这对改善孕妇预后及提升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临床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依据,这与张岱等[13]的报道也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产后(剖宫产或阴道分娩)有切口且孕期生殖道支原体检查阳性的产妇,行支原体药敏试验后,行针对性抗生素治疗,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其使用是合理的,可作为临床指导抗生素使用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陈鹃.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5(12):165-167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1.
[3]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2):1857-1862.
[4]赵辉,朱树民.554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1):90-91.
[5]Yamaguchi M,Kikuchi A,Ohkusu K,et al.Abscess formation due to Mycoplasma hominis infect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J].J Obstet Gynaecol Res,2009,35(3):593-596.
[6]周倩瑁,叶艳娜,李婵,等.口服交沙霉索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7):9l-92.
[7]胡晓鹏,周翔,罗智勇,等.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促进支原体污染切口愈合[J].医药导报,2013,11(2):1459-1461.
[8]廖杰,曹友德,李浩,等.1018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3):88-90.
[9]张川,刘兴会,张伶俐.产科抗生素合理预防使用——基于加拿大和美国产科手术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志,2012,7(1):485-487.
[10]李杏,杜玉开,黄灵聪.产妇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1,(6):290-294.
[11]侯庆中,钟巧,王晨虹,等.8例产房会阴切口感染分析[J].现代医院,2009,9(2):39-40.
[12]杨善文,王秋萍,邱细梅.剖宫产术后切口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5):2909-2911.
[13]张岱,米兰.支原体与妇产科感染性疾病[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6(6):494.495.
(收稿日期:2014-04-16本文编辑:许俊琴)
1.2 方法
1.2.1 药敏试验门诊对上述入选孕妇均进行常规宫颈管分泌物取样,取样操作严格依照无菌技术操作流程进行;并于半小时内接种到培养基上,行支原体培养并药敏试验[2]: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及相关病原体鉴定,支原体培养均使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武汉源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均依照相关说明书进行。
1.2.2 治疗方法治疗组产妇阴道分娩后,立即依据药敏试验行针对性用药;而剖宫产孕妇于术后8 h起,依据临床药敏试验结果行针对性用药,且叮嘱其保持泌乳,在停药3 d后,方可哺乳。用药均口服,均依据药敏试验给予针对性药物治疗[3],如对阿奇霉素敏感,给予阿奇霉素片1.0 g,顿服。对照组产后不予抗支原体治疗。
1.3 观察指标
严密监测两组产妇的体温,观察切口愈合情况,主要包括切口及周边皮肤是否出现红、肿、发热、压痛等现象,或是否存在切口裂开、脓性分泌物等,同时记录切口愈合时间及两组的住院时间,观察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取样切口分泌物培养及血常规(WBC、N%)检查[4],观察时间持续10 d。
1.4 产后切口感染判断标准
产后切口感染判断标准依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拟定[5],通过对产妇的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后确诊:①切口部位或周边皮肤呈红、肿、发热及痛或存在明显的脓性分泌物;②对切口行切开引流或穿刺抽取,均出现脓液;③产后切口自然裂开或者医师重开切口,有明显脓液流出,同时伴随强烈压痛及高热(温度≥38℃);④组织学病理或手术探查结果均显示切口脓肿,或发现明确的其他感染依据;⑤在上述临床表现及体质诊断的基础上,行病原学检查,即取样分泌物培养,结果显示为阳性。
1.5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分类整理后,录入Excel数据库中,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切口感染率的比较
治疗组中切口自然裂开并伴随脓性分泌物1例,切口感染率为1.67%,脓液分泌物培养结果显示均为单纯性支原体感染,其中Uu感染0例,Mh感染1例。对照组中切口自然裂开并伴随脓性分泌物3例,脓性分泌物6例,切口感染率为15.00%;培养结果显示Uu感染3例,Mh感染5例,Uu混合Mh感染1例,两组的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切口感染率的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组有1例出现高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P>0.05)。
2.3 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治疗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2.6±4.2)、(16.9±5.1)d;对照组分别为(18.5±5.4)、(22.6±4.9)d,治疗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d,x±s)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会阴侧切和剖宫产在产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后切口感染作为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也随之呈增长趋势,而切口感染会引发切口愈合延迟,导致产妇的住院时间延长[6],这增加了产妇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不利于其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支原体作为一种原核生物,无细胞壁结构,寄存能力及适应性较强,但多不表现感染症状,而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会引发感染,其中Uu、Mh是引起泌尿生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而分娩前产妇宫颈管分泌物取样支原体检查阳性的产妇,其出现切口感染的风险较阴性产妇(存在切口)更大[7]。
另外,对于产妇而言,其分娩过程中伴随失血、精力疲惫等,产后体质及免疫机制都较正常人削弱,若同时合并贫血、高血压、羊水污染等并发症,其一旦出现切口感染,出现产后大出血、败血症、子宫切除等风险会成倍增大[8],这会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进而引发医患纠纷,对医院、患者乃至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9],因此,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提前予以干预,以降低产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有研究显示,产后切口感染中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高达35%以上[10],而针对切口支原体感染,临床上并未出台相关抗生素应用指导方案[11],毫无针对性地应用抗生素,不仅不能起到降低切口感染率的效果,反而会使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不仅不能起到预防作用,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12];基于此,本研究针对产后(剖宫产或阴道分娩)有切口且孕期生殖道支原体检查阳性的产妇,行对照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产后切口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且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对该类产妇分娩后,依药敏试验结果,行针对性的抗生素预防治疗,能有效降低切口支原体感染率,这对改善孕妇预后及提升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临床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依据,这与张岱等[13]的报道也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产后(剖宫产或阴道分娩)有切口且孕期生殖道支原体检查阳性的产妇,行支原体药敏试验后,行针对性抗生素治疗,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其使用是合理的,可作为临床指导抗生素使用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陈鹃.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5(12):165-167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1.
[3]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2):1857-1862.
[4]赵辉,朱树民.554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1):90-91.
[5]Yamaguchi M,Kikuchi A,Ohkusu K,et al.Abscess formation due to Mycoplasma hominis infect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J].J Obstet Gynaecol Res,2009,35(3):593-596.
[6]周倩瑁,叶艳娜,李婵,等.口服交沙霉索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7):9l-92.
[7]胡晓鹏,周翔,罗智勇,等.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促进支原体污染切口愈合[J].医药导报,2013,11(2):1459-1461.
[8]廖杰,曹友德,李浩,等.1018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3):88-90.
[9]张川,刘兴会,张伶俐.产科抗生素合理预防使用——基于加拿大和美国产科手术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志,2012,7(1):485-487.
[10]李杏,杜玉开,黄灵聪.产妇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1,(6):290-294.
[11]侯庆中,钟巧,王晨虹,等.8例产房会阴切口感染分析[J].现代医院,2009,9(2):39-40.
[12]杨善文,王秋萍,邱细梅.剖宫产术后切口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5):2909-2911.
[13]张岱,米兰.支原体与妇产科感染性疾病[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6(6):494.495.
(收稿日期:2014-04-16本文编辑:许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