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康市城区居民晨练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014-09-12王义花,吕仙利
王义花,+吕仙利
摘 要:本文随机选取安康市城区400名晨练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晨练有关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该地区居民晨练的切实情况,为更好地推进安康市城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安康城区; 晨练; 居民; 调查分析
陕西省体育局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1077
1. 研究目的
在众多的体育锻炼形式中,晨练已经成为我国全民健身的最大阵营,也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途径之一。清晨是机体由较差的状态逐步向最佳状态发展的过渡性阶段,具有实现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由低迷状态逐步动员进入工作状态的功能,据调查显示,适度进行晨练活动,对人的生理机能、心理形态都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能够缓解精神紧张,愉悦心情[1]。本文以安康市城区居民晨练情况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在香溪洞、金州广场、亲水广场、汉江公园、兴安公园这5个晨练点进行晨练活动的400名晨练居民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8份,有效问卷为364份,有效率91%。旨在通过对安康市城区居民晨练情况的调查,了解该地区居民晨练的切实情况,为更好地推进安康市城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晨练者参加晨练的动机分析
一般来说,人的行为往往受多种动机的支配,尽管在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的动机可以相互转化,但其中必然有在全部动机结构中占有强有力地位的一种或几种动机,发挥着主导作用。为了明确晨练者体育锻炼的动机定向,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晨练动机首选“强身健体”,频度高达91.2%,其次为“塑形美体”,占42.3%。可见当地居民在对健康的关注下,对身体形态美观也是非常崇尚的。“增进交流”动机位列第三,这个动机体现了居民的内在情感需要,也是维系居民坚持参与晨练活动的一个重要动力源。居其后的依次为 “消遣娱乐”“兴趣爱好”,但所占比例较之前者较小。
2.2晨练者锻炼项目选择情况
在体育项目选择上,基于安康地区的山地形势,居民选择的晨练项目也带有一定区域特色,选择步行登山锻炼或山地自行车锻炼的男女人数均较多。而在其他锻炼项目选择上却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如在选择舞蹈类健身项目中,女性有56人,而男性选择该项目的仅仅只有8人,与此相反,选择武术、气功、球类、打陀螺、游泳为锻炼项目的男性比例则明显高于女性,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参与晨练居民的动机不同,女性对形体美观更为注重,二是晨练者的身体素质及兴趣爱好所致,他们会根据自身情况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三是从众心理,“跟风”参与晨练活动。
2.3晨练者参加晨练的运动强度分析
据调查结果显示,安康市城区晨练居民参加晨练活动时选择锻炼强度控制在身体微微发热、微微出汗及中等出汗的晨练者共有287人,占总人数的78.8%,而参加晨练活动时身体出大汗的居民共有49人,占总人数的13.5%。可见,安康市城区多数居民进行晨练活动时的运动强度中等偏小,这也比较合理,因为进行晨练前,是人们刚从一夜的睡眠中苏醒过来,晨练主要是以缓解这种低迷状态为主,因此,晨练活动不易进行太过强剧烈的运动。
2.4晨练者参加晨练的时间段选择分析
在参与晨练的人群中,选择6-7点时间段的人数最多,占32.1%。其次是7-8点和8-9点时间段,分别有96和103人,占26.4%和28.3%。这部分人中大多数是家庭没有负担的,或是他们担负着送孩子上学的任务,一般送完孩子上学才来的。相比之下6点之前进行晨练的人较少,占7.4%。,这部分晨练者主要是上班较早的居民,因为上班时间的限制,而他们又想多活动一会,所以不得不早起去锻炼。
2.5晨练者每周参加晨练的频度
从晨练者每周参加晨练活动频率调查结果来看,每周锻炼在4次以上(包括4次)的晨练者共有291人,占总人数的80%,天天坚持参加晨练的居民有144人,占39.6%;每周参与晨练3次以下的人数相对较少。这表明安康市城区晨练居民的锻炼意识比较强,参与晨练具有经常性,同时也说明了晨练活动已经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使居民养成了晨练的习惯。
2.6晨练者每次锻炼持续时间
闲暇时间是从事体育锻炼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闲暇时间充足,才能为参加晨练提供一定的时间保证。在安康市城区晨练者中,每次参与晨练时间在30-60分钟之间的人数最多,有279人,占比例为76.7%;其次是参加锻炼在60分钟以上的居民有46人,占12.6%;30分钟以下的仅有39人,占总人数的10.7%。对于上班族的晨练者来说,他们每次参与锻炼持续的时间长短和他们的上班时间是有一定关系的,有的居民上班早而又想多睡一会,所以导致参加锻炼的持续时间就短,因此,他们应合理的安排从事晨练活动的时间。
2.7晨练者参与晨练的形式
据调查,安康市城区居民进行晨练时,更愿意约几个亲朋好友或家人在离家最近的场所进行锻炼,其中选择愿意与朋友一起进行锻炼的有119人,占32.7%;其次是与家人一起,占30.2%;也有少部分人选择独自进行锻炼,占总24.7%;而选择通过社区组织进行晨练的人数则更少。也就是说,安康市城区居民参与晨练多以自发结伴形式为主,而有组织的群众性晨练活动开展很少。
3. 结语
体育活动是离不开必要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的,然而目前真正适合居民晨练的场所相对较少,多数晨练者选择在附近的公园,路边等地点进行锻炼。而且事实上很多公园没有足够的健身器材,即便有器械,也存在损坏、老化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对居民晨练产生了消极影响,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要合理规划体育场所及健身器材的建设,使其能满足广大晨练居民的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此外,调查发现,安康市城区居民晨练者对体育健康知识并非十分了解,而且晨练者大部分都是自发进行晨练的,并没有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帮助。针对这种状况,建议积极充实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对于不同体育锻炼动机水平的晨练者给予指导,保证居民晨练活动沿着科学、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立楠.对城镇居民晨练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东方青年.教师2013(2):289-290.
[2]李雪霜.珠海市群众性晨练健身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0.
[3]尹敏.对南京市居民晨练情况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6):159-160.
[4]张英建,司金鹏.廊坊市市区体育锻炼晨练点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8):214-215.
[5]施磊.乌市老年居民晨练状况调查与分析[D].新疆:新疆大学,2009.
[6]马宏伟,卜爱云.对近年来郑州市居民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J].安徽体育科技,2006,27(5):53-54.
[7]田婵,李晶晶.上海市中原路99弄老年人晨练的状况调查与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7):397.
作者简介:
王义花,女,安康学院体育系在读学生。
吕仙利(1978.3-),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