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东“维稳”中国策

2014-09-11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34期
关键词:维稳中东地区中东

伦敦国王学院国王政策研究所访问教授、主席尼克·巴特勒近日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称:在美国和一些欧洲大国苦苦思索它们应不应该——以及如何——进行干预以阻止伊拉克解体的同时,对伊拉克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中国却在袖手旁观。美国总统奥巴马此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谈到伊拉克局势时,称中国在过去30年间一直在“搭便车”。

政策方向未变,合作力度加强

安惠侯(中国前驻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巴勒斯坦、黎巴嫩、埃及大使)

中国一贯重视中东地区。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积极支持中东地区国家民族解放和捍卫独立的斗争。巴勒斯坦老一代领导人中许多曾在中国接受教育,阿尔及利亚在对抗法国殖民势力时曾向中国学习打游击战。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上升,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内部出现一种“向东看”的政治倾向。向东看就是向亚洲看,主要就是向中国看,这些国家有强烈愿望同中国发展关系。

在中东地区事务上,中国不具备主导地位和主导能力。伊拉克教派冲突不断,叙利亚内战停不下来,地区恐怖极端势力猖獗,都是美国中东政策带来的恶果,怎可指望中国承担起止息干戈、恢复地区秩序的责任?

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对于热点问题集中的中东地区不能忽视,要投入更多力量。比如,中国同时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保持良好关系,外交部长王毅访问埃及时提出解决巴以冲突五点倡议,敦促双方立即全面停火。

另外,目前中国进口石油占总能源需求的一半以上,其中50%以上来自中东。该地区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

因此,中国对中东政策的基本方向没变,而合作力度在加强,合作范围更广阔。中国与中东地区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亲睦关系,不是为了掠夺资源,更不是新殖民主义。

中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处。未来,“一带一路”战略理念将引领中阿合作。

树大招风的“战略困境”要求精密外交

杨希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奥巴马说中国“搭便车”,这是个伪命题。经济全球化趋势势不可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搭谁的便车,这笔账算不清楚。

如果一定要算,我们不妨看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顶住巨大压力,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并通过国际机构和双边援助支持东南亚经济,充分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风范;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后,G20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中国功不可没;更有中国顶住国际金融危机率先强力恢复,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超50%。如果中国当时以邻为壑,美国不知道还要在金融危机的泥潭里挣扎多久。

奥巴马狭隘“蹭车论”的重要依据是中国在军事干预伊拉克内政领域没有“出力”,而倘若中国真的派兵,对方又会趁机渲染中国军事扩张论,这是中国在崛起过程中的战略困境。

这一困境要求中国外交更精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对中东政治事务的参与程度,同经济领域的确存在一定的反差。

毛泽东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中国要积极参与中东事务,但决不当头。在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前提下,同地区有关政治势力开展对话与合作;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地区争端;要努力发挥政治、外交、经济作用以及联合国机制下的军事维和作用。

在乱局中继续寻求经贸合作机会

吕迎旭(新华社前驻巴勒斯坦记者)

美国是对中东地区局势最有影响力的国家,英、法、德等国更多的是给美国“搭戏”,俄罗斯、中国则处于外围。除美国之外的国家即使想插手,也插不进去。

比如,中国希望参与巴以问题的解决,制定了特使机制,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每年会到访巴以地区两次,但所能做的,主要是重申中国希望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巴以问题的一贯立场。

今年中国特使在卡塔尔会见了一直避讳不见的哈马斯领导人迈沙阿勒,这是一大突破。但是,巴以问题的解决、和平进程仍然掌握在美国的手中。

巴以双方对这一现实也很清楚,他们对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能发挥作用不抱过多期望。对中国,巴方除了希望获得援助外,还希望和这一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保持良好关系;以色列则更关注中国这个大市场,侧重于保持和中国的贸易往来。

目前,伊拉克北部被极端势力“伊斯兰国”占领大片土地,美国已经对其进行空袭。想介入伊拉克大局,左右发展方向,必须进行军事干预,但这有违中国“和平发展”的愿景和“不干涉内政”外交原则。

中东与我国利益攸关,但目前我们无法介入,所以不妨在乱局中继续寻求经贸合作机会。

“仗剑经商”是必然道路

梅新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海外“维稳”规模已经不小,尤其在亚洲和非洲,至迟从本世纪第二个十年起,中国就已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向非洲派驻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2013年又首次从沈阳军区抽调大约一个营的成建制作战部队驻扎马里。所谓“搭便车”之说,充分暴露了奥巴马的小家子气。

在保护中国海外权益和国民人身安全、海外维稳问题上,我们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传统原则;二是要与东道国各方建立尽可能广泛的友好关系;三是要准确评估安全形势,确保我们有适当的机制和能力及时撤离风险地区。

必要时,军队要发挥相应作用。一个海外利益不断增长的大国最终必然要走上“仗剑经商”的道路,关键在于目标必须限于保护自己而不是穷兵黩武、甚至为他人火中取栗。

在动用武力开展海外维稳方面,东南亚是我国首要的必保之地;西亚、北非和巴基斯坦、阿富汗是泥潭火坑,除非打世界大战,否则向那里派出实战兵力应仅限于救援数量较多的中国国民。

倘若我们如同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那样在这一地带的“维稳”中投入过大力量,在伊斯兰极端主义仍将持续膨胀20年以上的背景下,中国就会堕入西方彀中,深陷“伊斯兰陷阱”,在没有太大经济潜力的地方徒然消耗我们的国力。

进一步考察,阿拉伯目前的战乱无碍于稳定的石油供给,甚至会稳定、增加原油生产并推动油价下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维稳中东地区中东
中东政治伊斯兰运动与教派权力冲突
中东地区未来商业航空领域缺口巨大
基于证据理论的中东地区油气投资环境演化分析
中东地区当前的宗派地缘政治格局与冲突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叙危机诱发“中东大混战”
拉登攻击奥巴马中东行
聂中东艺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