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不同肺动脉分支水平肺动脉内栓子的显示率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2014-09-11陈芙蓉
陈芙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23.67
摘 要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不同肺动脉分支水平肺动脉内栓子的显示率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将收治的40例肺栓塞患者的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图像分别重建为0.75 mm、1.5 mm、3.0 mm和5.0 mm层厚,记录显示清楚的各分支水平的肺动脉内有无内栓子,比较四组图像对肺动脉分支和动脉内栓子的显示情况。结果:0.75 mm和1.5 mm层厚在各水平肺动脉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mm厚层优于5.0 mm和3.0 mm(P<0.05)。血栓显示方面,0.75 mm和1.5 mm厚层在亚段以上肺动脉栓子的显示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mm与5.0 mm层厚显示叶、段、亚段肺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mm层厚的亚段肺动脉栓塞血管显示率显著优于3.0 mm(P<0.05)。结论:重建1.5 mm层厚图像在显示周围肺动脉和亚段以上肺动脉内栓子方面具有良好的诊断作用,具有重要的诊断和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内栓子;显示率;诊断价值
Study on the display rate of 64 slice 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 on emboli in different branches of the pulmonary artery in pulmonary artery and its diagnostic value
Chen Furo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ical,the Central Hospital of Jiading District,Shanghai 20180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isplay rate of 64 slice 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 on emboli in different branches of the pulmonary artery in pulmonary artery and its diagnostic value.Methods:40 case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 were treated with 64 slice 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 images,reconstructed for 0.75 mm,1.5 mm,3.0 mm and 5.0 mm layer thickness,and recorded that if the thrombus exist in the pulmonary artery of each branch level which can show clearly,compared display of four groups image on the branches and arterial embolus of the pulmonary artery.Results:Each level of the display rate of pulmonary artery in 0.75 mm and 1.5 mm layer thickness have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P>0.05).1.5 mm thick layer is better than 5.0 mm and 3.0 mm(P<0.05).In thrombosis display,subsegmental pulmonary embolus of the above in thick layer of 0.75 mm and 1.5 mm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Leaf,section,sub segmental pulmonary arteries in 3.0 mm and 5.0 mm layer thicknes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display rate of subsegmental pulmonary embolism vascular thickness of 1.5 mm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3.0 mm(P<0.05).Conclusion:Reconstruction slice thickness of 1.5 mm image has good effect in diagnosis of peripheral pulmonary arteries and sub segment display above the emboli.It has important value in diagnosis and application.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Pulmonary embolectomy;The display rate;Diagnostic value
肺栓塞是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一类临床综合征的总称[1]。肺动脉血管造影曾被认为是肺动脉栓塞诊断的黄金标准,但其属于创伤性诊断,有一定风险,且费用昂贵,操作要求高,临床诊断中已不再单独使用。而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的诊断方法,其无创伤、快捷可靠、图像清晰、重复性好,已逐步取代肺动脉血管造影,成为一线的诊断手段[2]。本研究探讨不同肺动脉分支水平肺动脉内栓子的显示率及其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endprint
资料与方法
2011年4月-2014年5月收治肺栓塞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4~75岁,平均61.7岁。其中合并双侧或单侧胸腔积液6例,合并肺动脉高压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3例,栓塞远端肺梗死6例,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27例。所有患者均行64层CT肺动脉造影,确诊为肺动脉栓塞,且图像质量满足分析和诊断要求。
诊断方法[3]:本研究采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CARDIAC 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扫描参数:500 mA,120 kV,探测器64 mm×0.6 mm或32×1.2 mm,螺距0.3,旋转扫描时间0.33 s。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采用含碘370 mg/mL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胺,通过双桶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注射速度保持在4~5 mL/s,用量50~65 mL。在肺动脉根部层面设定一感兴趣区,自动触发增强扫描。扫描耗时不等,平均扫描时间3~5s,造影剂后要以相同速率跟入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
研究方法:①图像重建:在原数据0.75 mm层厚的基础上,采用标准重建算法,对每位患者的原始数据分别进行1.5 mm、3.0 mm和5.0 mm层厚的重建,并将四组图像序列传输至软件中,行肺窗和动脉血管窗观察,以轴位图像为主,冠状位和矢状位为辅,必要时结合多平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观察。②图像采集数量:原始0.75 mm层厚横轴位图像的中位数量387幅(302~484幅),重建1.5 mm、3.0 mm和5.0 mm层厚图像中位数值分别为194幅(150~243幅)、93幅(74~129幅)和44幅(37~58幅),所有图像均为四分位间距。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的临床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本研究的40例患者中,不同层厚的诊断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主动脉均显示清楚,为出现充盈缺损影。四组在叶动脉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5 mm层厚优于5.0 mm和3.0 mm层厚组(P<0.05),见表1。
血栓方面:亚段肺动脉栓塞血管显示率在1.0 mm和0.75 mm层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明显优于5.0 mm和3.0 mm层厚组(P<0.05),见表2。
讨 论
CT肺动脉造影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灵敏度,检查方便,重复性好,已经日渐成为临床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4]。多层螺旋CT不仅能清晰显示血管内的病变,观察血管的走向和变化,还能明确判别血管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通过对本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认为1.5 mm重建层厚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能够提升段、亚段和5级分支肺动脉的显示率,以及段、亚段肺动脉栓子的显示率,与0.75 mm层厚在各项数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在显示肺动脉没肺栓塞栓子方面具有相同的诊断能力。由于其图像的数量相对较少,可比0.75 mm层厚减少医师阅片时间,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性和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重建1.5 mm层厚图像在显示周围肺动脉和亚段以上肺动脉内栓子方面具有良好的诊断作用,具有重要的诊断和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洪英,吴文胜.肺栓塞的诊断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21):121-122.
[2] 江安红,刘斌,余永强,等.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肺栓塞检查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10):1517-1520.
[3] 田志勇.不同层厚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D].兰州大学,2013.
[4] 贺小平,周胜利,徐春玲.CTP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34-36.endprint
资料与方法
2011年4月-2014年5月收治肺栓塞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4~75岁,平均61.7岁。其中合并双侧或单侧胸腔积液6例,合并肺动脉高压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3例,栓塞远端肺梗死6例,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27例。所有患者均行64层CT肺动脉造影,确诊为肺动脉栓塞,且图像质量满足分析和诊断要求。
诊断方法[3]:本研究采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CARDIAC 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扫描参数:500 mA,120 kV,探测器64 mm×0.6 mm或32×1.2 mm,螺距0.3,旋转扫描时间0.33 s。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采用含碘370 mg/mL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胺,通过双桶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注射速度保持在4~5 mL/s,用量50~65 mL。在肺动脉根部层面设定一感兴趣区,自动触发增强扫描。扫描耗时不等,平均扫描时间3~5s,造影剂后要以相同速率跟入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
研究方法:①图像重建:在原数据0.75 mm层厚的基础上,采用标准重建算法,对每位患者的原始数据分别进行1.5 mm、3.0 mm和5.0 mm层厚的重建,并将四组图像序列传输至软件中,行肺窗和动脉血管窗观察,以轴位图像为主,冠状位和矢状位为辅,必要时结合多平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观察。②图像采集数量:原始0.75 mm层厚横轴位图像的中位数量387幅(302~484幅),重建1.5 mm、3.0 mm和5.0 mm层厚图像中位数值分别为194幅(150~243幅)、93幅(74~129幅)和44幅(37~58幅),所有图像均为四分位间距。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的临床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本研究的40例患者中,不同层厚的诊断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主动脉均显示清楚,为出现充盈缺损影。四组在叶动脉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5 mm层厚优于5.0 mm和3.0 mm层厚组(P<0.05),见表1。
血栓方面:亚段肺动脉栓塞血管显示率在1.0 mm和0.75 mm层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明显优于5.0 mm和3.0 mm层厚组(P<0.05),见表2。
讨 论
CT肺动脉造影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灵敏度,检查方便,重复性好,已经日渐成为临床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4]。多层螺旋CT不仅能清晰显示血管内的病变,观察血管的走向和变化,还能明确判别血管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通过对本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认为1.5 mm重建层厚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能够提升段、亚段和5级分支肺动脉的显示率,以及段、亚段肺动脉栓子的显示率,与0.75 mm层厚在各项数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在显示肺动脉没肺栓塞栓子方面具有相同的诊断能力。由于其图像的数量相对较少,可比0.75 mm层厚减少医师阅片时间,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性和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重建1.5 mm层厚图像在显示周围肺动脉和亚段以上肺动脉内栓子方面具有良好的诊断作用,具有重要的诊断和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洪英,吴文胜.肺栓塞的诊断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21):121-122.
[2] 江安红,刘斌,余永强,等.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肺栓塞检查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10):1517-1520.
[3] 田志勇.不同层厚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D].兰州大学,2013.
[4] 贺小平,周胜利,徐春玲.CTP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34-36.endprint
资料与方法
2011年4月-2014年5月收治肺栓塞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4~75岁,平均61.7岁。其中合并双侧或单侧胸腔积液6例,合并肺动脉高压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3例,栓塞远端肺梗死6例,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27例。所有患者均行64层CT肺动脉造影,确诊为肺动脉栓塞,且图像质量满足分析和诊断要求。
诊断方法[3]:本研究采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CARDIAC 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扫描参数:500 mA,120 kV,探测器64 mm×0.6 mm或32×1.2 mm,螺距0.3,旋转扫描时间0.33 s。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采用含碘370 mg/mL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胺,通过双桶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注射速度保持在4~5 mL/s,用量50~65 mL。在肺动脉根部层面设定一感兴趣区,自动触发增强扫描。扫描耗时不等,平均扫描时间3~5s,造影剂后要以相同速率跟入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
研究方法:①图像重建:在原数据0.75 mm层厚的基础上,采用标准重建算法,对每位患者的原始数据分别进行1.5 mm、3.0 mm和5.0 mm层厚的重建,并将四组图像序列传输至软件中,行肺窗和动脉血管窗观察,以轴位图像为主,冠状位和矢状位为辅,必要时结合多平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观察。②图像采集数量:原始0.75 mm层厚横轴位图像的中位数量387幅(302~484幅),重建1.5 mm、3.0 mm和5.0 mm层厚图像中位数值分别为194幅(150~243幅)、93幅(74~129幅)和44幅(37~58幅),所有图像均为四分位间距。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的临床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本研究的40例患者中,不同层厚的诊断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主动脉均显示清楚,为出现充盈缺损影。四组在叶动脉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5 mm层厚优于5.0 mm和3.0 mm层厚组(P<0.05),见表1。
血栓方面:亚段肺动脉栓塞血管显示率在1.0 mm和0.75 mm层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明显优于5.0 mm和3.0 mm层厚组(P<0.05),见表2。
讨 论
CT肺动脉造影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灵敏度,检查方便,重复性好,已经日渐成为临床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4]。多层螺旋CT不仅能清晰显示血管内的病变,观察血管的走向和变化,还能明确判别血管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通过对本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认为1.5 mm重建层厚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能够提升段、亚段和5级分支肺动脉的显示率,以及段、亚段肺动脉栓子的显示率,与0.75 mm层厚在各项数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在显示肺动脉没肺栓塞栓子方面具有相同的诊断能力。由于其图像的数量相对较少,可比0.75 mm层厚减少医师阅片时间,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性和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重建1.5 mm层厚图像在显示周围肺动脉和亚段以上肺动脉内栓子方面具有良好的诊断作用,具有重要的诊断和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洪英,吴文胜.肺栓塞的诊断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21):121-122.
[2] 江安红,刘斌,余永强,等.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肺栓塞检查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10):1517-1520.
[3] 田志勇.不同层厚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D].兰州大学,2013.
[4] 贺小平,周胜利,徐春玲.CTP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34-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