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构建高效课堂的着力点

2014-09-11焦凤龙

甘肃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学习小组师生关系合作学习

焦凤龙

〔关键词〕 高效课堂;师生关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创新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5—0073—01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学困生,应多给予一些关怀和指导,多与他们进行一些心理和情感上的交流,久而久之,教师的态度便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类学生的行为准则和思想观念,进而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二、建立学生之间的合作制度,成立学习小组

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这种能力稍加培养就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效率。但在现在的高中课堂教学中,只依靠学生自身的自学能力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学生之间的合作制度,让学生之间展开相互合作,相互督促,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在学生合作的基础上,成立学习小组,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对于在预习中出现的困难,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予以解决;课堂外,学习小组要继续发挥作用,做好课后习题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才能达到创建高效课堂的目的。成立学习小组的意义在于,能够降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也能对知识点和难点进行研究和探讨,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用问题来驱动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在很多情况下,正是由于问题或困难的存在才使得合作学习显得更为必要,每节新课前教师要要求学生依据导学提纲预习本节内容,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将遇到的问题记录在课本的相应区域,课前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在课堂中解决,课堂中未弄明白的问题要在课后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在小组中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要请教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多地鼓励学生独立审题,合作探讨,把问题分析留给自己,这种做法的出发点就是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当然,他们在归纳基本步骤和要点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指导。

四、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要想搞好高中高效课堂的建设工作,就必须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对现有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这不但是建设高中高效课堂的需要,也是新课标下对高中教学的具体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要引入新式的教学理念,并以此为指导,采用新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自觉地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从根本上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学思路的创新,是新课标对高中教学的要求,是高中课堂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高中教师不断努力。教学方法的创新,是高中课堂的需要。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高中教师必须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保证教学方法适应形势发展和学生的需要。所以,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五、教会学生如何独立思考和总结反思

高中课堂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中独立思考和总结反思的能力,是老师必须要在数学课堂就教会学生的。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其目的不只是提高教学效率,也要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我们要在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总结反思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从这个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总结反思能力相当关键,高中老师要将这两项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之中,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高效课堂的教学表现为学生思维活跃、节奏紧密,促进思维能力的长足发展。备、教、学、思的策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如果说课前的“备”和课后的“思”是为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服务的话,那么,课堂教学中“教”也是为“学”服务的,因为“学”是主体进行尝试、探索、自学,“教”是主导,起到疏引、组织的作用,所以落脚点是“学”。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编辑:郭裕嘉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小组师生关系合作学习
“七化”构建学习小组追求高效思想品德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