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写意花鸟画创作中情感因素的缺失
2014-09-11陈小敏
摘要:中国写意花鸟画在中国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中, 情感的表达,精神内涵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缺乏。重视绘画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从而创作出情景交融、缘物寄情,意在画外的高质量的绘画作品。
关键词:写意花鸟画;情感因素;缘物寄情
在中国绘画史上,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写意花鸟画家,他们通过扎实的笔墨技巧来描述花鸟、虫草等自然中的客观物象,把精深的诗文修养融进绘画创作中,表达画家们的内在情感、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同样对于当代画家,写意花鸟画应该不仅是对花鸟、草虫等客观景象的描绘,更重要的也是画家们通过这些客观物象来抒发情感,表达自己的意念,正所谓“缘物寄情”。
写意花鸟画是“借物以写心中之所有”,是描写作者的生活感受和表达作者主观情感,当代写意花鸟画创作在形式内容上,表现多种多样,但是绘画创作中内在情感因素的表达存在缺乏。然而,古代文人画家在绘画中,不自觉地融注了他们高深的诗文修养,又以书法和诗词入画,从而使绘画作品,既有诗歌的抒情性,又有书法的独特神韵。苏东坡提出的文人画理论,认为绘画与诗歌在艺术的本质上是一致的,注重的是抒情言志,一件好的作品,我们要追求她的的笔墨情趣和在作品中表达的意志、情感。
古代文人画家们创作出来的件件优秀作品,和他们内在的诗文修养,都是我们望尘莫及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审美趣味都在不自觉地发生着改变。精湛的书法技艺、笔墨技巧和优秀的诗文修养都是艺术家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样才能自然的创造出诗情画意的绘画作品,在当代,有些人漫无目的的对写意花鸟画的改良和创新,在创作中落于形式,固化创作模式,忽视写意花鸟画最本质的内在情感,这对以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无疑是一件悲哀的事。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这不仅仅单指文学中的创作,而“感于心,先于情”更是在绘画创作中首要具备的。一件没有情感的绘画作品就像没有灵魂的散了架的人,毫无生气。中国古代画论里很早就有提及“缘物寄情”,绘画的目的不是局限地对客观物象的再现和精粹的表现或摹拟,而更在于创作者的主观情感抒发。石涛在他的《画语录》中说:“夫画者,从于心也。”正迎合了白居易的“感于心,先于情”。以此不正好诠释了绘画是根植于作者的思想感情。“书画同源”,中国画不仅讲究以诗词入画,更以书入画。诗词入画,更易营造抒情的意境,而在中国画里,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画,都讲究书法用笔。书法用笔所表现出来的的线条更具力度感、节奏感、韵律感,这些都体现出作者创作时流露出的思想、意志、感情。中国画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使中国画具有了独特的民族特色,这几种艺术互相融合,相得益彰,在一幅画中又各有意味,既丰富了内容,又增添了意境,这种绘画形式有着强烈的抒情性。当前,一幅写意画创作中,总有些地方不尽人意,有的诗词题跋,词不搭调;有的书法功底薄弱,书法线条表现绵软无力;有的印章不和整个画的氛围,无论那点,即使绘画技巧,绘画构图,绘画内容,绘画意境都讲得过去,但整幅画就会被破坏的一览无余,何谈情与景,景与情的相互融合,更谈不上什么相得益彰,缘物寄情了,这是很多不成熟花鸟画创作者的通病,也是社会流俗中的常见之态。所以,要想创作出一幅有感情的花鸟作品,有画,有书,有印,有诗词,更要有意境,方才完整的,这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的还是在于绘画创作者内在的文学修养和绘画涵养。
画家们在进行创作时,他们都应把对生活的亲身感受和产生的自己的内在情感融进所绘物象,做到“物我合一”。 这才使得笔下所描绘出的花鸟、鱼虫皆因自己感情的得以融入其中而更显生动、神韵。提及八大山人的画,则是永不会被超越的经典,由于他生活经历坎坷,精神上又备受折磨,他的花鸟画简而冷逸,他笔下的鱼鸟都是孤零的,时时白眼相对,画面常出现的鸟鱼形象表达出他冷峻孤傲、愤世嫉俗的内心世界,这都体现了他凄凉的身世、冷漠的情感。他的绘画其实皆是他的生活中写照,内心的表达,没得任何的矫揉造作,是一种自然的感情流露。当然,我们不是八大,也不生活在那个时代,更没经受过那样的精神折磨,但是从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的品读中,我们更应汲取的是绘画情感的怎样表达。作画是为了写情、写意、写性、写心,而不单单是为了状物,那不就成了画工、画匠,只有娴熟,没有感情,更没有艺术了。
恽寿平所说:“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潘天寿曾说:“荒山乱石问,几只野草,数朵闲花,即是吾辈无上粉本,宇宙间之画材,可谓无地无之,虽有特殊平凡之不同,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妙品”中国写意花鸟画是表达作者情感的艺术,缺乏情感的绘画,那是社会的流俗。创作前要先养情,情养好了,修养也就到了,在绘画过程中才能更自然的绘画,更自然的抒情。充满了情感的绘画作品方能引起观赏者的共鸣。尤指是大写意花鸟画,那更是作者情感的自由挥洒。
要想创作出既有意境、又有情趣的写优秀作品,艺术家需要高雅艺术情感、气质的不断培养,绝不能仅限于技法、形式、笔墨等方面的研究。自然高雅的情感培养需要对中国的音律、哲学、文学作品、诗词等方面作全面的涉猎和深入地研究。具备了坚实的文化底蕴,自然的情感,绘画创作自然不俗。清代石涛曾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
参考文献:
[1] 刘靖宇:《当代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J],池州学院报,2014.2。
[2] 吕卫寰:《中国写意花鸟画艺术的情感特征研究 》[D],杭州师范大学,2008。
[3] 朱慧旎 :《对中国写意画的笔墨探究 --论写意花鸟画中的笔墨 》[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 张书珩:《中国写意画绘画艺术》[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
[5] 石泠编著:《八大山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作者简介:
陈小敏,山东巨野人,现就读于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2级中国画研究方向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