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处理对黄花远志种子发芽的影响
2014-09-11吴锦平范丹阳廖春民傅惠芳
吴锦平,范丹阳,廖春民,傅惠芳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福建 龙岩 364201)
不同处理对黄花远志种子发芽的影响
吴锦平,范丹阳,廖春民,傅惠芳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福建 龙岩 364201)
对黄花远志种子采用砂擦、赤霉素浸种、温水浸种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沙藏催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的种子比未经处理种子平均发芽时间早14.4 d;平均发芽率提高27.4%;温水浸种对种子发芽影响显著,赤霉素浸种、砂擦对种子发芽有一定影响;以中度砂擦+赤霉素1200倍液浸种8 h+50 ℃温水浸种8 h组合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93%。
黄花远志;种子处理;发芽率
黄花远志(PolygalafallaxHemsl)又名黄花倒水莲,为远志科落叶灌木,高1~3 m,花期夏季,果期秋季。生于海拔360~1650 m的山谷林下、水旁荫湿处。其根具补虚健脾、散瘀通络、安神益智等功效[1],为常用中药。随着市场价格的提高,林农直接采挖现象比较严重,野生资源日益稀少。通过对黄花远志种子的繁育研究,为人工种植黄花远志提供基础资料和可靠依据,可进一步缓解野生资源的保护压力,同时又能增加农村群众经济收入。黄花远志的种子外表被毛及腊质层,很难吸水和透气,在天然状态下,发芽率较低,发芽不整齐。本试验采用砂擦、赤霉素浸种、温水浸种的不同水平组合处理种子,以改变种子生理活性,缩短发芽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的种子采自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北部的罗胜村。采种时间为2010年10月3日,种子均在蒴果成熟开裂时采集。
1.2 试验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虑随机误差,将其中一因素设为空白列[2],对黄花远志种子进行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表1)。
砂擦是用河沙与种子(1∶1)混合后,用手揉搓,直至种子外表缘毛基本去除;赤霉素浸种是先把4%赤霉素水剂分别稀释800、1200、1500倍液[3],将种子置于其中浸泡8 h;温水处理是把种子置于50~60 ℃的水中浸泡8 h。种子处理后置于干净沙床,用1.5 cm厚河沙覆盖。每个处理的种子数为50粒。以不处理直接沙藏为对照(CK)。
1.3 试验数据处理
表1 L9(34)正交设计表
在置床30 d后开始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记录各组合处理、无处理(对照)的发芽数量,然后对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组合对发芽的影响
从表2得知,各处理开始发芽的平均时间为43.6 d,平均发芽率为80.7%,发芽高峰期在开始发芽后的第4~9天;对照开始发芽的平均时间为58 d,平均发芽率为53.3%,发芽高峰期在开始发芽后的第4~9天。说明经过各种处理后的种子与对照相比,种子平均发芽时间早14.4 d;平均发芽率高27.4%;两者发芽高峰期均在开始发芽后的第4~9天(除处理1、处理2外),发芽整齐度基本一致。因此,在黄花远志的育苗实践中,对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可明显提高发芽率和缩短发芽时间。
表2 不同处理黄花远志种子发芽情况分析
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由表3可知,因素C的极差为10.6,因素B的极差为8.7,因素A的极差为7.3,说明温水处理对发芽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赤霉素浸种,最后为砂擦。各因素的最佳组合为A2B2C1,即中度砂擦+赤霉素1200倍液浸种8 h+50 ℃温水浸种8 h的种子发芽率最高。由于此组合在正交表的9个处理中并没有出现,通过2次的A2B2C1验证试验,发芽率分别为94%、92%,其平均数大于等于正交试验结果中的最高值92%,说明利用正交试验优化种子发芽试验是成功的。
经方差分析,F0.05=19 正交试验结果选出的最佳组合只是相对于被选的因素和水平而言,不是绝对的“最佳”[4],需要作进一步的验证,这也恰恰是人们容易忽略的地方。从表3来看,温水处理对发芽率的影响最大,而以50 ℃温水浸种发芽率最高,55 ℃、60 ℃温水浸种的发芽率反而降低了。在以后的试验中,可考虑细化试验条件,把温水的时间和温度范围进行延伸等,再观察其对发芽率的影响。从试验结果看,因素A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还是存在的,表明黄花远志的种子受外表缘毛及腊质层阻隔,影响了种胚对水分的吸收,降低了氧化酶的活性[5],只要不损伤种胚和能够一定程度去除外表阻隔层的前提下,采取砂擦还是能够提高其发芽率。赤霉素浸种对黄花远志种子的萌发物质的含量有促进作用[6],从而对发芽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统计结果来看,过各种处理后的种子比未经处理种子平均萌发时间早14.4 d,平均发芽率高27.4%,两者发芽整齐度基本一致[7]。 表3 正交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 综合试验得知,黄花远志种子采用中度砂擦+赤霉素1200倍液浸种8 h+50 ℃温水浸种8 h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达93%,且操作简便,在生产实践中可加以推广利用。 [1]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第3卷[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58-159. [2]洪伟.林业试验设计技术与方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48-172. [3]黄宇,夏海涛,徐芬,等.不同处理对福建含笑种子发芽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8,28(4):347-350. [4]滕海英,祝国强,黄平,等.正交试验设计实例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1):169-170. [5]田呈瑞.芒果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7,17(4):533-536. [6]杨期和,尹小娟,叶万辉.硬实种子休眠的机制和解除方法[J].植物学通报,2006,23(1):108-118. [7]田洪岭,胡侃,郭淑红,等.不同预处理对远志种子萌发的影响[J].中国现代中药,2011,13(1):18-20.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the Seed Germination of Polygala fallax WU Jin-ping,FAN Dan-yang,LIAO Chun-min,FU Hui-fang (FujianMeihuashanNationalNaturalReserveAdministration,Longyan364201,Fujian,China) The seeds ofPolygalafallaxwere treated by 3 methods,i.e.sand scratching seeds,gibberellin soaking seeds and warm water soaking seeds,then sand preservation for the germination tes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germinating time of the treated seeds was 14.4 days earlier than that of the untreated;the average germination rate increased 27.4%;the effect of warm water soaking seeds on the seed germination was remarkable;the effect of sand scratching seeds and gibberellin soaking seeds on the seed germination was effective;the optimal treatment was that moderate sand scratching seeds,1200-fold gibberellin soaking seeds for 8 hours and 50℃ water soaking seeds for 8 hours,with which the highest seed germination rate 93% could be obtained. Polygalafallax;seed treatment;germination rate 10.13428/j.cnki.fjlk.2014.02.024 2013-08-05; 2013-09-25 福建省林业厅(2009年林业科研和标准化项目,闽林科[2009]8号) 吴锦平(1971—),男,福建龙岩人,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管理与植物分类工作。E-mail:mhswjp@163.com。 S723.1+31.1 A 1002-7351(2014)02-0107-02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