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浮动物理课堂
——让德育之花盛开在物理课堂中
2014-09-11包莉
包莉
(江苏省昆山中学,江苏 昆山 215300)
暗香浮动物理课堂
——让德育之花盛开在物理课堂中
包莉
(江苏省昆山中学,江苏 昆山 215300)
德育是教育的核心,本文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探讨了物理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提出了四种方法,分别是利用教材、利用多媒体、利用实验、利用课后活动。
物理;德育;教材;多媒体;实验
中学物理德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情感、意志、品德等个性心理素质教育。其德育过程就是师生在学科知识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通过对受教育者心理、思想、行为的教育和培养,逐渐把物理学中的哲学思想和方法、物理学家对待容观事物的科学态度等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在物理教学中,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几下几种方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指导下,现行的教材有了较大的改变,增加了许多栏目(如“科学漫步”、“STS”),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扩大知识面,了解物理学发展史,激发学生爱知识、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思想教育内容往往被忽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教师提高认识,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
1.利用“科学漫步”来渗透德育。“科学漫步”、“STS”等栏目,一般是用来介绍科学家的生平故事、前沿科技的,如教师在备课时,能深入思考,巧妙安排,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部分内容,将之融入知识讲解中,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又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了精神引领。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可介绍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的生平,让学生在体会科学家严谨科学思维的同时,也感受到科学家坚持真理、执着奋斗的人生态度,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如,在学习速度概念时,可适当安排时间让学生阅读课后的“STS”,随后再介绍我国近几年的交通发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立志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2.利用教材插图来渗透德育。新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图片,这使物理课本变得更亲切,更易于接受。如果教师引领得当,还能从这些图片中看出很多人生哲理。比如在学习波动图像后,可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波动图像一样,有时高潮迭起,有时低潮绵延,无论如何我们应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3.利用课后习题来渗透德育。课后习题作为对课堂的补充,教师往往更重视它的求解过程、求解方法,更重视它的知识层面上的作用,但如果深入挖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还是能从中摄取很多德育素材的。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有这样一题:一位观察者测出,一个小球从楼上落下,在空中下落了3秒,若不考虑空气阻力,此楼有多高?落地速度有多大?通过计算,可得出答案:楼高为45米,落地速度为30m/s,此时教师可指出30m/s相当于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速度,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不能在高处随手抛物?提醒学生平时要注意文明礼仪,适时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素养的教育。
二、利用多媒体平台,整合德育素材
多媒体是寓德于教的催化剂,为使学生更鲜明、更直观地理解教材,多媒体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帮手”,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教科书是“静态”的,只有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将静态的教科书激“活”,转为“动态”的课程资源,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更好地接受思想的熏陶。例如,在学习宇宙航行这部分知识时,可播放中国“神七”发射的片段,播放杨利伟在太空舱的训练情况,加上现场气氛的烘托,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调动了学生无限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
三、利用物理实验,体悟德育过程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既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又培养了合作精神。实验前的设计,可以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理解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艰辛;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精神;实验时的数据记录,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验后的总结,则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可以让学生
学会用全局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总之,实验的整个过程,既是科学探索、科学验证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提升个人思想和行为品质的过程,在做中学,在做中悟,在体验中达到德育的渗透。
四、利用课外活动,延伸德育阵地
物理课堂是德育渗透的主阵地,而课外活动则是德育渗透的补充载体。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课外活动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获得道德实践体验,规范言行,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教师在设计课外活动时,要紧密结合教学,要形式多样,要贴近学生生活。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开展课题研究:学生自由组合,自己选择课题。在调查研究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协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形成积极进取、自我实现的人生态度。
2.开展专题讲座: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如爱因斯坦的诞辰纪念日等),可开展某位科学家或某个物理内容的专题讲座。这样的讲座既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走进科学家的生活,用伟大科学家的人格魅力来感召、浸润学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观看优秀电影和纪录片:电影艺术有非凡的感召力,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进行德育,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观看《我们的祖国》这部影片时,影片中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执着追求的精神激励着每个人,这些都在无形中涤荡着学生的灵魂,净化着学生的心灵。
4.开展科普阅读:积极做好课外阅读指导,推荐《时间简史》、《物理世界》等优秀书籍,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从而想要探索自然,在学生心里播撒科学的种子,让学生成为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G632.0
A
1674-9324(2014)13-02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