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所具备的因素

2014-09-11刘洁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3期
关键词:互动兴趣教学方法

刘洁

摘要:中学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启蒙时期和对音乐观念的形成时期,因此在中学时期尤其是初中时期开展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如何精彩的开展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是每一名音乐教师首要思考的重要问题。铸就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其因素多样而复杂,教学设计、教学风格、以及课堂教学中产生的教学事件,都值得我们去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兴趣;互动;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075-02

在音乐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会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会遇到或好或差的教学条件,好的教学条件固然重要,但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却是最难以捕捉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容易成就一堂成功的音乐课。

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特定的教学对象来做出详细的教学过程,通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特定的教学语言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然而,在真正实施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不期而至的问题与突发事件,这就要求我们绝不能仅仅关注学科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在音乐课堂上能够及时的感受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状态,准确地捕捉到相关的信息并对其教学内容、方法做出适当的调整和选择。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们热爱音乐课呢?

一、教学设计的新颖,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初中的音乐课程中,主要以欣赏课和教唱课为主。在欣赏课方面,要引导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聆听的方式来吸收他们应该掌握、了解的知识,要让他们有一种想听、想看、想学的冲动。这样层层深入,教学效果才会有质的飞跃。教唱课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我在音乐教学中,发现学生们十分热衷于流行音乐,对于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却呈现出一种漠视与淡然的态度,因此,课堂的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柯达伊曾说过:“学生不是为了生存而学习音乐,而是应该把学习音乐作为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所以,我认为,只要激起孩子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先从浅显的流行歌入手,让学生们走进音乐的大门,再实施较深层次的音乐教育,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教学计划。因此,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初中阶段既是学生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心理以及生理发展的重要转变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在思维发展方面、情感发展方面、个性发展方面都开始出现自己独立的想法与独特的见解。同时,初中生在音乐的感悟与欣赏方面也具备了一定的分辨能力,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该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在不偏离正确教学计划的前提下,给学生最大限度自主选择感受音乐的权利。其次,初中音乐教学中“创造”亦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音乐学习领域。音乐课的成功与否,都跟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息息相关。教唱课从设计到实施,都围绕着多种形式的演唱,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音乐的节奏与魅力,能够在欢快、热烈的情绪中进行演唱和表现。例如:我在教唱《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时,提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去聆听并演唱这首歌曲?一部分的学生认为,大海很美,蓝天白云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我们应该带着对大海深深的思念、对祖国母亲的眷恋,略带感伤地去演唱;而另一部分学生认为,为什么一定要用感伤的情绪去演唱呢?想到一切美好的事物,就应该以欢快、跳跃的节奏去唱歌。一般情况下,很多教师可能会对第二种回答予以否定态度。但我作为老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肯定了另一部分学生的想法并予以鼓励,告诉他们要对某一事物做出大胆的质疑,积极思考问题,告诉他们同一首作品多少人听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感受,从而激发他们的信心和兴趣,并与他们一起分析当时作者的生活背景以及创作此作品时的心情。这样,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创设问题并寻求答案,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最佳艺术的表现形式,尽量不用一种模式或方法去束缚他们的创造精神。最后,要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对于中学生来讲,关键在于“从内心起歌”。因此,教师在教唱的音乐课堂中,应该做到能够启发学生学会处理、表现歌曲的情感,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转化为自己的心声。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中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教师的范唱就显得极其重要。在教学中,传递歌曲信息的第一使者就是老师,教师范唱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歌曲的态度。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唱好歌,自己必须首先唱好。罗马诗人曾经说过,只有唯一的路可以打动人心,就是向他们显示自己首先被打动。教师的歌声,对师生间心声的交流起到了一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中学的音乐课灵活多变,师生积极互动

新课程标准认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使原本规规矩矩的课堂动起来。音乐的本质就是自由而不受约束的,所以音乐课更是要呈现出一种轻松而活跃的氛围,只有师生间积极的配合与享受,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实习期间我听过多位教师的音乐欣赏课,其中一位老师的音乐课让我感受颇深,整节课的内容是以欣赏和参与为主的。她在教授“电影音乐”这节课时,首先导入电影《不能说的秘密》、《画皮》以及《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插曲,利用学生们热爱流行音乐的心理,通过一些耳熟能详的电影音乐插曲,激发了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在回答问题方面,同学们也争先恐后的回答,整个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而有序。接下来老师只放电影的片段而把音乐去掉,再单独放音乐,让学生们在看电影片段时思考该用怎样的音乐与之相吻合。只有带着问题去欣赏某个音乐片段,才会使学生养成积极动脑、认真思考的音乐习惯。接下来,教师加入了让学生们自己动手的这一环节,屏幕上播放着一段动画,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所需的音乐道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为这段动画创造一首适合它的音乐。这一环节设计引起了学生音乐创作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们都很积极地参与其中,使整节音乐课达到了高潮,师生间的配合与互动也几乎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因此,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既是学习结果的展示,也是学习过程的展开。只有在课堂上自然而真正有所感悟的动才有价值和意义。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适应学生对知识和情感的要求,把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问题放在首位。只有重视学生的音乐兴趣,才能够顺利地、有效地完成一堂音乐课,才能真正的让学生沉浸在学习音乐的乐趣中,才能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表现音乐和感受音乐的能力,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2]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曹理,谬裴言.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段晓玲.音乐课愉快之我见[J].教育革新,2006,(05).

[6]刘爱革.谈谈音乐教学中兴趣的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2).

[7]王莉萍.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8).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动兴趣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