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体会与实践
——以《服装立体造型》课程建设为例
2014-09-11魏静,陈莹
魏 静,陈 莹
(温州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课程建设】
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体会与实践
——以《服装立体造型》课程建设为例
魏 静,陈 莹
(温州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紧密围绕“十二五”期间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主题,阐述了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背景与建设特点,并从观念、主体、内容、机制、目标等论述了课程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对如何转型升级、怎样转型升级谈了我们的认识。同时,从课程内容、教学团队、教材、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等方面介绍了《服装立体造型》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及转型升级的实践。
服装立体造型;资源共享课程;转型升级;慕课;实践
2011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意见,掀起了“十二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新一轮教学改革热潮。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其建设目标与任务是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原有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工作[1]。
一、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体会
1.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背景与特点。建设背景: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联合提出的“慕课”——MOOC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2]。2012年慕课在美国顶尖大学中迅速发展起来(如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哈佛和哥伦比亚等),直接或联合开设。这类课程引发许多对未来教学、学历价值、科技在大学运作影响等各方面的热议与思考。目前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学习者参与了MOOC模式中的各种学习,将更多的学生更加紧密地联系到学习过程之中,从而创造出一种更加有效的、参与式的学习。“慕课”浪潮席卷之下,世界范围的名校、名师、名课“同台竞技”[3],可以说是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挑战与机遇。课程特点:慕课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优势,主要体现在授课教师的平均水平更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来听课,上课地点不受局限,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美国乃至世界顶级大学的一流课程。“这是一种具有交互功能的开放式的在线学习方式,使全球各地不同人群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了可能,也使得大规模个性化的学习成为了可能”[4]。当然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答疑、承认学分等。答疑会比较困难,因为一门课可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一些慕课课程的解决方法是,让学生把问题发在网上,然后让大家投票,只有最受欢迎的问题才会得到授课老师的解答。由此看出,这种课程特点可以概括为:服务社会、资源共享、业余教育、降低成本。
2.精品课程如何转型升级。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建设观念、主体、内容、机制、目标上。建设观念:是指重申报、轻建设,重评审、难共享向重共享、强过程、多模式、后评价转变。服务对象:实现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转变。建设内容:五个一流向具有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的特定
免费基本资源与有偿使用拓展资源转变[5]。建设机制:建立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可持续共建共享机制(网络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建设目标:共建共享、提高质量、内涵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开放,提升高校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素养,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精品课程怎样转型升级。(1)课程资源结构。应结合实际教学要求,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要求分为基本资源(指反映教与学活动的必需资源)和拓展资源(指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2)突出传承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教学回归:以基本资源实录真实的教学过程,满足本校本课程教学的真实需求,也可为他校同类课程共享。②创新资源:以“人才培养需要、满足教学需求”为目的,通过基本资源+拓展资源展示课程的过程,最大限度增加一流教师的授课录像,提高教学吸引力,实现个性化学习。③突出特色:通过分类指导的课程设计(学校特色)+教学团队(教师特色)的教学过程,体现自身特色。④注重传承:重视课程团队建设,鼓励中青年教师多投入,政策引导,以适应时代的进步和需求。⑤坚持发展:从引领、示范到共建、共享,模式创新、内涵创新、技术创新,提升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
二、“服装立体造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1.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2007年以来,随着服装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及本课程知识体系的深化,对本课教学内容与学时等进行了两次较大的调整。从学时、内容、结构、体系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融合了该专业多方面的知识点,紧紧围绕成衣与创意装的立体造型两大主线,注重从设计、造型、制作、搭配的一体化,优化理论,强化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艺术与技术兼容,使学生在服装立体造型理论、能力、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2009年本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立项。借转型升级之机,将课程名称更改为《服装立体造型》,以符合课程内容深化与拓展的需要。
2.教学团队的一体化建设。根据本课程安排及资源开发的实际需要,本团队由11人组成,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1位校外主讲教师、1位企业设计师),硕士8人,博士1人。团队采取集体备课、学术交流、教材编写、传教帮带等途径,开展教学研究及教法研讨,结成教学共同体。合力指导学生,多视角研究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使教学效果与效率得到优化。努力推进教研、科研、服务工作的一体化建设,并将多项科研成果和研究过程直接引入教学体系,深度推进产学研合作,教科研经费达275.1万元,提升了服务教学、服务社会的实际功效,形成了最佳的能力结构。与国内同类服装院校相比,在团队结构、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都具有领先地位与明显优势。近几年获浙江省高校教学团队、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浙江省教学名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浙江省第二届师德先进个人等多项省级以上奖励。
3.三代教材的持续建设。立体化教材建设是一项基础的系统工程,我们实施了“坚持教材与网络教材建设相结合,坚持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坚持教材建设与团队建设相结合”的策略。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可持续建设(共建设了三代教材),完成了主教材、实训教材、多媒体教学课件、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整体解决方案,形成了鲜明的教材特色,获得了浙江省高校重点教材、浙江省高校系列教材、省校级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4.教学模式的逐步深化。(1)本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2005—2008年,本课程围绕服装人才的需求变化,以多维化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了立体化教学模式,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单一,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性,教学效果不佳;二是教学资源匮乏,教材种类单一,只有理论教材而无实训教材,无法满足该课程知识点多、实训周期长、造型变化大的教学需求;三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差,难以适应产业发展与技术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2009年该成果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课程群“四化”教学模式。2008—2012年,以本课程(国家精品课程)为龙头,以《女装造型技术》课程群建设为载体,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探索了课程群“四化”的教学模式,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课程群设计与实施脱节,课程之间衔接融合不紧密,整体优势难以显现;二是忽视课程群与教材群一体化建设,教学资源分散,缺乏有效的集成与共享;三是课程间的实践训练环节缺少沟通协调,技能培养与目标要求单一化,难以实现学生设计、造型、制板等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服装造型技术等综合素质与应用创新能力探索了可借鉴的方法与途径。2012年该成果获温州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5.教学资源的转型升级。(1)教学资源丰富适用。本课网站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涵盖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等内容。全程授课录像、教案、教材、课件、习题等配套资源,辅教、辅学功能齐全。(2)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本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了20个栏目、47个子栏目的优质资源,实现了网上答疑、在线测试、作业提交、学习讨论等多种教学功能,并以信息量大、功能性强、点击率高、互动共享及有效利用为特色,得到了省内外兄弟院校的关注,很多专业教师引入了本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许多学生共享教学资源,网站点击率达75.6万多人次,获得广泛的赞誉与好评。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Z].教高厅[2012]2号,2012-05-21.
[2]说说慕课的来龙去脉[EB/OL].2012-08-07. http://www.blogbus.com/jiao-logs/220800776.html.
[3]王左利.MOOC:一场教育的风暴要来了吗?[EB/OL].中国教育网络,2013-05-06. http://www.edu.cn/.
[4]赵晓霞.MOOC冲击传统高等教育模式[EB/OL].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6-14. http://www.edu.cn.
[5]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组.从精品课程到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C].2012年浙江杭州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工作培训会议,2012-10-21.
G642.0
A
1674-9324(2014)13-0196-02
魏静,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