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现状调研分析报告
2014-09-11张惠芳
张惠芳,祝 频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40)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现状调研分析报告
张惠芳,祝 频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40)
本文通过对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及本学院“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整理、分析,总结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根源,并进一步探析,为研究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提供了客观依据。
高职院;“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现状调查;结果
2012年6月,我们承担了院级课题《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任务,并同时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组分别走访了部分高职院校主管领导及人事部门负责人,查阅了有关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状况的调研材料,还具体对我院师资队伍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对我国、我院“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研究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探索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模式,为构建一支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体系奠定理论基础,提供了客观依据。
我院作为广东省一所具有企业背景的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担负着为广东及珠三角区域开发建筑劳动力资源、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特殊要求,尤其是“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对高职院校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能通过我们对“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与比对,能以点带面,研究分析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为高职院校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寻找思路,总结出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规律。
以下研究数据来自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处2011年底对我院“双师型”素质教师统计的结果,还查阅了其他的一些调研材料报告,经过我们进一步的整理、分析,得到的基本情况如下。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工350人,专任教师187人,兼职教师42人,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79人,兼职的3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的42.2%(不包括兼职)。
(双师比例不包括兼职)
(专任教师:包括任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指导课教师)
一、调研结果表明
(一)“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不足(比例不达标)
“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偏低。学院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人数偏少,占专业教师人数的比例明显偏低,而且各系分布不均匀,增加“双师素质”教师人数和比例是“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只有42.2%(不包括兼职),兼职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的人数比例就更少了。
调查统计中发现专业课教师数量呈现明显不足,“双师素质”和外聘兼职教师中从事理论课教学的人数偏多,从事实习实训课教学的人数明显偏少。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中提出,到2005年,高职院校的“双师素质”教师要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80%。《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提出了“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要求,其中优秀学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70%,合格学校应达到50%。到2010年,“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指导教师总数应为60%,这是基本要求。据山东师范大学牟燕荫[1]调查的山东烟台职业学院,其“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为15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3%;据天津大学覃丽[2]对全国27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结果知道,27所高职院校其“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8.3%;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陈文江[3]对安徽水电职业学院师资的调查,该学院“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为17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1%;据西南大学李奇[4]对南宁市6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调查知道,南宁市各高职院校的“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据东北师范大学柴秀智[5]对吉林交通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调查报告知道,该学院“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为11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4%。调查统计,广东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具备高素质的“双师素质”教师占的比例不足25%,离《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规定的合格标准50%或60%的目标还相距甚远。
(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
1.年龄结构不合理。我们学院40岁以上的“双师素质”教师占49%;牟燕荫[1]调查的山东烟台职业学院40岁以上的“双师素质”教师占85.5%;覃丽[2]调查的全国27所高职院校40岁以上的“双师素质”教师占70%。
2.学历结构不合理。我们学院“双师素质”教师本科36人占46%,硕士39人占49%,专科2人占2.5%。我们学院在这方面发展比较快,据牟燕荫[1]调查的山东烟台职业学院:本科141人占93.3%,硕士4人占2.6%,专科5人占3.3%;覃丽[2]调查的全国27所高职院:本科3652人占76.32%,硕士451人占9.43%,专科682人占14.25%;柴秀智[5]调查的吉林交通职业学院的“双师素质”教师中,硕士占24.8%,占全院专职教师的16.3%,本科占55%。学历结构出现中间大、两头小、高学历较少,离《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要求30%还有一定的距离。
3.职称结构不合理。具有年轻的高职称“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太低,中级职称“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较高,我们学院“双师素质”教师中具有正、副高以上职称的有34%,中级职称“双师素质”教师占57%,其中高级职称中40岁以下的只有3.8%。从山东师范大学牟燕荫[1]调查的山东烟台职业学院的数据显示:“双师素质”教师中具有正、副高以上职称的有56.9%,讲师职称的有42.3%,其中高级职称中40岁以下的只有3.1%,50岁以上的有62.6%。覃丽[2]调查的全国27所高职院:“双师素质”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有59.4%,讲师职称的有37.8%。东北师范大学柴秀智[5]调查的吉林交通职业学院:“双师素质”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有20%,讲师职称的有52%。
从以上调查数据看,高职高专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呈现老龄化,大约30%的高级职称“双师素质”教师即将退休,普遍面临缺乏年轻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后备力量急需补给。高职称的年轻“双师素质”教师数量太少,出现断层,因此,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加强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培养年轻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三)“双师素质”教师来源单一
从调查情况看,各学院的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教师的来源有4个渠道,如:
从上表可知,教师来源结构单一,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这一比例高达75%,有实际工作经历的不多,教师自身动手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缺少富有实践经验、实操能力强的教师队伍。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备技能操作水平的一线技术或管理人员,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懂理论,更要会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在学院专任教师中,既懂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比例也只有20%左右。
二、调研结果分析
1.编制等原因造成学院在“双师素质”教师的录用上受
限,使“双师素质”比例难以达标。我们学院本来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就小,加之许多专业课教师毕业时间早,自身技能难以达到“双师素质”的要求;同时,政府部门对学院在人事编制的定额上卡得较紧,使学校一些紧缺专业的“双师素质”教师难以引进,造成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一下难以达到国家的要求。
2.学院自身认识不足,对“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高等职业教育尽管已经进行了多年,但学院对教师的技能训练重视仍然不够,针对专业课教师特别是“双师素质”教师对专业的建设规模和发展认识不足,使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出现了领导重视不够、培训资金投入不足等诸多影响因素,使“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难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3.职称评定政策不配套,主要是现行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办法不利于高职教师。目前,我国高职教师职称评定尚无相关政策,其标准是比照普通高校教师,过分强调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再加上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有关规定的限制,教师参加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的评审比较困难,一般难于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起步晚,目前还不完善,教师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为数甚少。这样一来,高职教师就处在教学与科研、技能的双重压力之下,不利于教师对专业知识、技能结构的系统梳理与熟练掌握,使知识、技能的传授缺乏集成性,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也是不利的。
4.多年来“双师素质”教师的鉴定标准不统一,影响“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由于“双师素质”教师的标准还未统一,使有些教师甚至学校领导错误地认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双师素质”教师,或拥有双证就是“双师型”教师,教师个人不再注重技能的提高,学院也不再注重“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这样一来,使得“双师素质”教师的整体素质大打折扣。
5.“双师素质”教师重使用轻培养,培养渠道匮乏。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只能选择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双师素质”教师培训班,这一项占所有培训的95%,能参加企业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科研和开发的只有5%的教师。再加上近几年的扩招,在校的专任教师的授课基本都超过12节/周。班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专职教师超负荷工作,无暇顾及业务提高、进修和实践锻炼。目前人才市场上一些非热门专业的教师过剩,而一些与经济建设联系紧密、市场急需的紧缺型专业教师很难引进,能进来的大批年轻教师,也大都是刚从高校毕业,或聘请在读高校硕士生,这些教师参与实践有限,自身就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新教师又急于攻教学关,忙于进行各种教学上岗培训。教师与教师之间缺乏经常性的专业交流,同一学院的交流不足,不同院校之间教师的交流渠道就更是不畅。又因为待遇的问题,一些富有实操能力的教师在外面兼职或办实业,把教学当作“第二职业”。一些行政人员承担一些教学任务,当点缀,并不是一心一意地从事教学工作,部分中青年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搞兼职、学历达标,以致学院有些专业的课程长期聘用兼职教师,专任教师的缺乏、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将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大部分学院虽与许多大企业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但多数都只是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就业等,与“双师素质”教师实操能力的培养没有挂钩,所以校企合作,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没有关系或没提到合作的教师培训计划。尚未形成较规范的行业科技开发、社区服务、产教结合的职教体系和教学模式,多数企业不愿接受教师的顶岗生产实践,使教师赖于提高实践能力的场所得不到保证。譬如我们学院,在专任教师中,曾经从事工程管理、工程设计和建设(从企业调入)的教师就很少,大部分都没在生产一线呆过,也没参与过工程设计、监理、测量等工程实践的学习,尤其是IT行业相关的专业,基本都没在生产一线干过,可想高职院校的“双师素质”教师从哪来。
6.对“双师素质”教师尚未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知识老化严重。光从上面提到的培养渠道匮乏、教学任务繁重、教学不够专心,就可以想象,教师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都存在严重的老化现象。当然这也有专业课教师自身的原因,一些专业课教师的现代职业教育意识淡薄,加之高职院对专业课教师的奖励机制和措施没有及时到位,使部分教师产生消极思想,不重视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
现在的科技信息社会,使我们都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在这个不断变化、日新月异的世界中,二十多岁所学的知识和一组技能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是不可能的事,一次性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老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学习观念和方法,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方法和设备,一定要适应行业技能的发展,传统的教学内容、课程结构老化严重,学科分化过细,与行业、企业的岗位群设置脱节,各学科、各专业、各教研室之间形成门户之见,缺乏足够或充分地交流与沟通协调,教师在课程教学上要完全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还比较困难,更不用说“工学交替”了。校园内实训教学场地、实验设备的缺乏和教师行业知识的老化等严峻的现实,以及校外行业、企业的科技进步都冲击着我们原有的知识结构,终生教育的思想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上是本课题研究小组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及我学院“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调研及分析,课题研究小组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只有具备了一支强壮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才能使职业技能成为连接教育和生产的力量纽带,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人才。为此我们要迫切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才会越办越好。
[1]牟燕荫.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及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2]覃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8.
[3]陈文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4]李奇.南宁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5]柴秀智.地方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现状及培养对策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G715
A
1674-9324(2014)13-0032-03
张惠芳(1967-),女,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系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研究和建筑室内设计;祝频(1968-),女,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系骨干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研究和建筑与装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