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传播特征与结构分析
2014-09-11刘伟娜
崔 磊,刘伟娜
(1.河北省地震局,河北 石家庄 050021;2.河北科技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8)
0 引言
地震声像科普作品是以声音和图像作为主要表现手段,采用公众易于理解的方式普及地震学科知识、相关技能和科学理念等的作品。地震声像科普作品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具有专业性、通俗性、时效性、实践性、人文性等特点,具有特定的内容取向,它是以科学事实为依据来适应公众防震减灾的心理需求。
由于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创作数量不是很大,且有代表性的精品为数更少,属于相对宽泛的研究视域。在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研究中,外延把握应较“宽”,以“大科普”的视域来审视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创作。笔者尝试将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分为3类:新闻纪实类,有关地震现场、地震事件、地震人物、地震“三大工作体系”等题材的纪实性新闻专题片;科教专题类,有关地震科学理念和学科知识、技能等科普性强的专题作品;动漫科普类,主要面向青少年等传播对象的动画类地震科普作品。
1 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传播特征
(1) 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传播者和制作方。
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制作方、传播者主要以地震部门为主,电视等其他大众传媒创作的少,地震系统与相关部门合作的作品少。地震声像科普作品创作渠道较为单一,专业化运作不明显,但也表现出和专业声像制作单位合作的趋势。
(2) 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传播途径、媒介。
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发行渠道、传播途径不足。作品正式出版发行所占比例小,经过大众媒体传播的少,网络互动传播方式不足。面对当今传播载体的变化趋势,地震声像科普作品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媒体宣传,科普宣传要通过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电视传媒等多种渠道,实现同一地震声像科普作品不同角度、形式的立体传播,大力提升科普作品传播的力度和质量,为社会公众提供多种样式的科普资源选择。
(3) 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受众及传播效果分析。
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制作者不是地震科学的实际操作者和知识的实际发现者,属于“二次传播”,要先从其他传播主体(如,地震科学家)那里获取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对专业知识进行“转述”,对知识信息用传播者的“知识框架”进行判断,经过“传播加工”(如,将专业语言转述为公众语言),再传向公众[1-2]。大部分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由于受到传播途径及媒介的限制,受众覆盖面较窄,其选题、制作考虑的受众需求也不够。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创作要考虑区域性差异导致的心理和行为差别,如,多震与少震地区、农村和城市,还要考虑受传者自身地位、经历、经验等差异因素。在创作地震声像科普“六进”作品时,要分门别类、按需创作。
2 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结构及结构的方法[3]
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结构是对地震事物和事理的内部结构、内部规律认识的反映,而且要经过加工、取舍,周密组织,合理布局,使之更符合规律。它是整部作品的骨架,创作者按照创作意图和作品的主题要求,来组织物的关系、人的关系、环境关系、事件关系,安排细节演进,构建逻辑层次,从而形成整个作品的结构。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结构分为两个层次:整体结构布局—整个作品的布局谋篇、线索构成;局部构造分布—作品各个组成部分的细微构成及起承转合。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结构始于创作者将作品的构思变为策划提纲的过程中,其结构的创作要求完整性、流畅性、新颖性、条理性、统一性。
要分析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结构就要先了解作品结构的步骤:理顺创作思路—确定作品框架—明确结构层次(意义段或结构段的划分)—确定层次安排(意义段的内容)—划分作品的段落(自然段的划分和内容安排)。这其中有2个关键性的概念需要介绍,借用电视节目中的定义来叙述。“层次,也称意义段,是指电视节目内容安排的顺序,在思维上,它表现出思维过程中的相对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段落,又叫自然段,是行文中自然形成的最小表意单位,是电视节目在表达思想内容时,由于问题、转折、强调等情况所造成的视觉和欣赏上的停顿。具体表现就是所谓“黑场”“白场”“渐隐”“渐显”等特技。层次着眼于作品思想内容的划分,而段落则着眼于声像作品视觉表达的需要。当前很多地震声像科普作品中,段落分割较为明显,而层次却较为模糊,这表现出其创作过程对作品结构的把握不是很好,作品创作策划工作不到位。观众在观看这些地震声像科普作品时,对地震科普知识没有清晰的逻辑认识,也容易使其产生收视疲劳,降低科普传播效果。
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结构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递进式、板块式、典型集合式、复线式、漫谈式。递进式,即按时间行进顺序,以认识事物的顺序,纵横交叉式地安排层次。如,《我们在行动》展现了地震系统在汶川大地震期间的抗震救灾表现;板块式,即用几大块相连的内容并列在一起,组织在一起,每块有自己的发展线索。如,《应对地震灾害—公众自救互救常识》分4个板块来传授地震应急自救知识;典型集合式,即以不同空间的变化,以不同典型的组合,以事物不同的侧面来安排层次。如,《岩松看日本-日本防灾面面观》通过不同地区、不同细节内容的表现,来介绍日本防震减灾的各项措施和成效;复线式和漫谈式很少用到。复线式,即把两条线索或两条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内容组织在一个层次里面,通过内容的冲撞表现价值和意义;漫谈式,即以创作者的目光为线索,看到哪儿谈到哪儿。
参考电视节目结构的线索方法有很多。如,时间线索结构法、空间线索结构法、逻辑线索结构法、悬念线索结构法、理论线索结构法、主题线索结构法、板块线索结构法等。地震声像科普作品采用的线索结构方法分类比较明显,不同类型的地震声像科普作品采用的线索结构方法相对固定,具体应用如表1所示。地震声像科普作品应扩展其他线索结构法,如,悬念线索结构法,增强作品的故事性等可视性特征。
表1 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线索结构的方法
3 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开头、高潮和结尾
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开头要引人入胜,内容要丰富翔实,结尾要响亮有力。开头对于地震声像科普作品很重要,开头要从作品的整体要求出发,根据特定的地震内容,衔接自然,格调一致。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开头时间较长,一般时长在2~3分钟,而且方式不新颖,多为防震减灾重要意义的阐释。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开头的方式主要有:强调式(以画面和声音的强烈冲击感开场)、介绍式(介绍环境、背景、时间、地点等)、序幕式(加序)、寓意式、开门见山式、由远及近式等,具体运用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开头的方式
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高潮的设置不明显,个别作品缺失起伏和重点,动漫科普类作品由于故事性的需要,高潮设置比较明显。地震声像科普作品高潮的设置一般应在作品的三分之二处,可以使用铺垫、过渡(不同部分之间的衔接和转换)和照应(声像作品不相邻的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照和呼应,显示出作品内容的前后联系,增强作品的线索感、整体感)这3种行文手段,从而充分利用素材。结尾是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终结和收尾,好的结尾能体现出编导的创作意图,呼应主题,加强印象,深化认识,较好地宣传地震科普知识。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结尾方式按采用的多少依次排列为:前后呼应,揭示主题;总结概况全片;水到渠成,自然收尾;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提出寓意,意味深长;表达意见,提出建议等。
4 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情节、细节与节奏的处理
地震声像科普节目要想吸引观众,必须重视情节、细节和片子节奏的处理。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情节具有不完整性和松散性,作品创作的特性和自由度就源于此。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情节有起结构线索作用的,有前后呼应的情节,有作为高潮和重点的情节,有创造的情节,也有想象的情节。细节是地震声像科普作品创作的基本要素,真实生动的细节是丰富情节、塑造形象、增强感染力和影响力、强调渲染、甚至造成某种情绪氛围的重要手段。当前地震声像科普的很多作品情节交代不够细腻,细节表现较为乏力,主要原因有:一是表述情节、细节内容的画面镜头不足;二是作品脚本对科普知识通俗化、细致化的描写不够充分,科教节目吸引观众,传播科普知识关键就在于情节的表现和细节的凸显。
节奏源于运动,节奏的表现形式是一种连续而又有间歇的运动。由于地震声像科普作品如同其他影视作品一样,是时间与空间的复合体,节奏自然就既表现在时间的流程中,又表现在空间的运动形态上[4]。
节奏是地震声像科普作品情节、细节运动和变化的表现,它和受众的心理因素有关,是从情绪上来感染受众的。可以分为两种[3]:
叙述性节奏(也称内部节奏),指地震声像科普作品中事物细节、事件情节或人物情绪发展的强度或速度,强度或速度的变化使受众的情绪随之紧张或松弛、激动或平静。这种节奏要把握节目内容和人物情绪发展状况,节奏基调的把握一般是用长镜头和蒙太奇,多见于新闻纪实类、动漫科普类地震声像科普作品。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大型文献纪录电影《人民至上》、中国地震局震防中心与享弘影视公司和央视动画公司联合制作的《皮皮历震记》。
造型性节奏(也称外部节奏),即用声像表现手段来反映事物细节、事件情节或人物情绪的节奏,包括摄像机的运动、画面主体的运动、镜头的组接、景别和焦距的变换、音乐音响的技巧等,多见于科教专题类地震声像科普作品。如,《农村民居建筑防震抗震知识》《应
对地震灾害—公众自救互救常识》等。节奏的形态在作品中一般表现为平稳、流畅、对比、重复、跳跃、凝滞、停顿等,节奏应该是活泼、变化的,是一个层次的问题,层次一一展开逐渐形成的过程。当前地震声像科普作品尤其是科教专题类作品很多缺少变化,过于缓慢,节奏感不强,平铺直叙过多。
5 结语
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结构是创作主体对地震客观事物和事理内部结构、内部规律认识的反映,它的组织结构过程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策划与构思过程。地震声像科普作品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走近前沿,注入科学精神。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使命在于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且科学性是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灵魂。
(2) 避免晦涩,深入浅出。地震声像科普作品不够通俗的主要表现是采用大量的专业术语及结构形式的呆板。
(3) 远离平庸,强化作品的创作元素。不少作品给人以千篇一律之感,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特色、没有个性,缺乏原创意味,体现为没有独特的声像表述和叙事风格,没有体现出作品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文学性。
(4) 地震声像科普作品的创作必须契合时代的潮流,满足公众需求,富于变幻,符合对应人群的收视习惯,从而形成不断提升其内驱动力的可持续机制。
参考文献:
[1] 周立军.大众化科学传播的一个新探索——以“首都科学讲堂”为例[J].科普研究,2003(4):34.
[2] 翟杰全,聂晓霞.科技公共传播多元参与和科学家的责任[J].科技导报,2006(2):87.
[3] 童 宁.电视节目结构方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4] 张军翔,刘兴红.电视科教片的心理学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