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共生理论的天津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发展研究

2014-09-11王巍李强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航运共生高端

王巍,李强

(1.天津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387;2.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 科技设备部,天津 300461)

0 引言

《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而目前衡量国际航运中心的标准不再简单依靠深水港和货物吞吐量这些指标,传统的以初级的、资本密集的货流为导向的港口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天津,这就要求滨海新区依托航运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考虑以高级的、知识密集的资金和信息流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但天津航运服务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特别是以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信息等为代表的增值性高端服务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可见,发展滨海新区高端航运服务业对航运服务业升级转型、加快完善天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促进滨海新区更好地开发开放、推进天津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健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目前对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十分匮乏,但是关于航运业及航运服务业都有各自的研究,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进行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的研究有很大帮助.[1]目前关于航运业及航运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航运技术发展,《Business Clusters in the UK-A First Assessment》中研究英国东南和其他一些沿海地区的航运技术,但并没有涉及与水运和港口相关的航运服务;二是航运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如Fisher Associates出版的报告《为伦敦海事集群的明天而呼吁》,但该报告集中于描述海事集群的现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三是各港口区域航运中心建设,如李智慧[2]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和选择,张宝弘[3]对大连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进行SWOT分析.可见,航运中心建设多从港口的角度展开,从航运服务业集群角度研究的尚不多见,对高端服务业的共生系统的研究更是十分匮乏.

1 天津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的驱动因素

高端航运服务业属于航运服务业价值链的上游产业,其提供的航运服务内容和结果富含知识、经验和高附加值,具体内容包括航运金融、海上保险、航运咨询服务等.作为一种实用的工具,集群化发展是提升航运服务业集群本身竞争力和价值创造的根本途径.[4]

天津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内部驱动因素主要有:①产业价值链升级的需求.当前国际航运服务业总体上正在由劳动密集型的下游产业向知识密集型的高端航运服务业转变.②提升天津港口竞争力的需求.近年来国际航运企业以及其他地区港口间经营战略联盟化趋势日益明显,天津港受到严峻挑战.③抵抗金融风险的需求.当前天津港航运服务业主要集中在仓储运输等低端服务业,成本高、利润低,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差.

此外,天津还具有利于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的外部驱动因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以及发达的经济腹地、便捷的集疏运网络、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和产业基础优势.因此,天津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势在必行.

2 天津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共生系统构建

共生本是生物学概念,是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的,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由于航运业内船舶运输公司、码头公司及航运服务业等具有很强的专业配套性,产业集群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很强的依赖性,彼此关联度很高,使得共生理论非常适合于航运服务业.因此,本文将共生理论引入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发展研究中,构建天津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共生系统.

2.1 共生单元

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共生网络中的共生单元包括众多企业(高端航运企业、高端航运服务企业及航运业务消费者)、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公众、所有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系统的参与者.

2.2 共生环境

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的共生环境主要包括外部共生环境(宏观经济环境、集群竞争环境等)和内部共生环境(集群所处的地理位置、政策环境、航运业务开展条件、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环境、企业文化等).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内金融、保险等业务是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政府作为宏观政策制定者,其所提供的政策环境是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保障.

2.3 共生关系

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共生系统有很多复杂的共生关系,主要为:大、中、小企业的共生关系;以航运链条为核心的上下游互补关系;以船舶运输公司及港口公司为主导的非对称性为主、对称性为辅的共生关系.衡量共生关系的主要指标之一为共生度.共生度的基本含义是两个共生单元或共生系统之间质参量变化的关联度.[5]在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中选取几个代表性产业分析其共生度,见图1.

图1 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共生度分析

2.4 共生界面构建

共生界面是指共生单元间接触方式和机制的总和.在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共生系统中,各种高端航运业务如航运金融、海事保险等的买卖市场是最主要的共生界面,体现高端航运服务需求方与供给方之间的关系.[6-8]

2.5 共生结构刻画

依据前述分析,构建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共生结构,见图2.

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共生系统由位于系统中心的子系统和位于外围的子系统所组成,共5个子系统(1个中心子系统和4个外围子系统).如图所示,高端航运服务业共生系统结构主要体现为内外两层:①由中心子系统与外围子系统相互交换服务、资金等形成的外层共生结构;②由中心子系统内部企业之间相互交换高端航运服务形成的内层共生结构.内层共生结构关系更显著、结构更稳定.[9-12]

图2 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共生结构

3 高端航运服务业对共生系统能量增值的贡献分析模型

天津航运服务业集群正处于形成阶段,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究竟对整个航运业共生系统有多大贡献是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意义所在.因此,本文基于共生系统能量的视角构建高端航运服务业对整个共生系统能量增值的贡献分析模型.

3.1 模型假设

共生体一旦形成后就会有其自身的能量特征,即共生单元与共生环境等相互作用的水平和效果.首先假设:高端航运服务企业、航运企业和客户企业分别用G,H和R表示;航运共生系统面临的市场需求为x(是一个不确定的外部变量),需求函数为f(x),对应分布函数为F(x);航运企业产品价格为P(固定),成本为CH,批发价格为w;高端航运服务企业单位服务成本为CG,单位服务收费为m,假设该费用由航运企业支付.客户企业总资产有限,可能有融资、担保等需求,假设其可流动资金总额为M.客户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确定最优的订货量,若产品在销售周期结束后仍有剩余,则每单位产品剩余成本为g.

3.2 模型构建

借鉴王笃鹏等[13]对制造业共生系统的分析,构建高端航运服务业对共生系统能量增值的贡献分析模型.

(1)没有高端航运服务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航运客户企业自身总能量期望为

假设航运客户企业自身资金不足,则其在此情况下的最优决策为Q*=Q1,其能量表示为

(2)当企业资金短缺即存在融资、担保等需求时,其能量不可能达到最大化,如果能够利用航运金融等高端航运服务业解决其融资等问题,共生体总能量必然增加.假设高端航运服务企业提供单位服务的收费为r,则航运客户企业的能量函数为

式中:Q优为高端航运服务业参与系统交易时航运客户企业的最优决策.则航运企业的能量为EH=(w-CH-m)Q优,高端航运服务企业的能量表示为EG=(m - CG)Q优+r·max{0,(wQ优- M)}.由

可知Q*<Q优,说明通过高端航运服务企业提供融资等服务,客户企业的订货量会增加,则共生系统能量变化为

3.3 模型结果分析

大部分航运企业都存在融资、担保、保险等需求,因此当高端航运服务企业为其提供服务时,共生系统的总能量将增加,而具体能量增加的数量与高端航运服务企业为其提供服务的收费比率有关.因此,高端航运服务业对于整个航运共生大系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13-16]

4 天津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共生系统的运行保障政策建议

(1)为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共生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知识经济时代崇尚高智能、多样化的高端服务,航运及航运服务企业生存和发展关键是生产和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即以高端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最大的需求、提供压缩时空的增值物流服务等.因此,建议天津大力发展航运交易、航运融资、海事仲裁、海上保险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务体系.

(2)搭建高端航运服务企业与航运企业共生的交流媒介体系.一方面推进共生系统内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如建立行业战略联盟等;另一方面完善与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共生发展相关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技术市场和科技咨询机构等信息服务组织.此外,还应强化相关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的建设,加强企业间资源集成融合,推进产业集群服务平台、行业性产品开发中心的发展等.

(3)完善支持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共生的财税政策.建议在财政支出领域调整投入结构,重点支持涉及高端航运服务业领域的发展;加大对创新型高端航运产业基金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升级;切实加强财政经费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责机制.此外,还应针对天津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现状,创新、改进现有的财税政策工具.

(4)创新支持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共生的金融手段.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积极对天津高端航运服务业的专项和重大项目的规模化融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的贷款给予重点支持;鼓励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上进行创新,建立高端航运服务企业信贷风险监测体系;创造条件,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吸引民间资本及其他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共生建设,为航运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创造多元化融资渠道;推进资本市场中企业集群共生的发展,在天津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相关高端航运服务产品交易市场,可以有效减少风险;同时在金融领域开发与高端航运集群相关的专利保险等新兴险种.

(5)制定支持高端航运服务业集群共生的人才措施.目前天津的航运人才主要还是集中在码头管理、集装箱操作管理等下游产业层面,不能满足集群共生发展需求.因此,天津市高校应该把培养重点放到多种学科交叉的课程设置方面,如:财经类院校应该结合现代航运服务产业对船舶、港口建设融资及保险服务业的需求,加强对高端航运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设置港航专业的院校则更应该强化金融保险、海事法规等非技术类课程的设置.重点培养精通航运业和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通晓金融、产业经济、涉外法律等的高端人才.此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高端航运服务业人才奖励制度,引导高级人才向天津流动,如:设立专门面向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天津市级奖励和面向企业高级科技人才的天津市级专家命名;促进产学研间科技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建立高端航运服务业人力资源共享机制等.

[1]刘志强,宋炳良.港口与产业集群[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4,25(6):93-95.

[2]李智慧.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3]张宝弘.大连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SWOT分析[J].当代经济,2011,32(3):122-125.

[4]高志军,刘伟.航运服务集聚区的发展演化机理[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1,32(2):1-6.

[5]张丽.基于共生理论的航运服务业集群形成及发展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

[6]任声策,宋炳良.航运高端服务业的内涵及其发展启示[J].中国水运,2009,9(9):93-97.

[7]陈继红,真虹.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内涵及其政策框架[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1,32(2):67-71.

[8]胡守均.走向共生[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121-130.

[9]宋炳良.上海航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相应对策[J].水运管理,2007,29(5):5-7.

[10]石学刚,齐二石,姜宏.制造业服务化对提升制造型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295-299.

[11]王巍,赵宏,李强.面向多停泊基地的港口拖船调度优化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49(13):8-12.

[12]黄志启.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研发行为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13]王笃鹏,王虹,周晶.共生理论视角下物流金融服务价值分析[J].软科学,2010,24(10):15-29.

[14]郑士源.合作博弈理论的研究进展——联盟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综述[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1,32(4):53-59.

[15]高志军,刘伟,朱卫平.航运战略联盟构建模型[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2,33(4):45-51.

[16]王列辉,宁越敏.国际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趋势与宁波的策略[J].经济地理,2010,30(2):268-272.

猜你喜欢

航运共生高端
高端油品怎么卖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