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2014-09-11杜汉朋何永忠吴铭键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11期
关键词:弥漫性腹膜炎阑尾

杜汉朋 何永忠 吴铭键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广东省广州市 511400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常见病之一,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是急性阑尾炎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可发生于阑尾炎症严重,进展迅速,局部尚来不及有大网膜或肠襻粘连保护,感染很快弥漫至全腹腔[1]。病理改变通常为化脓性阑尾炎或坏疽性阑尾炎,部分阑尾已发生穿孔。腹腔内大量、多处积脓,影响患者内环境稳定。患者入院时可有全腹痛、发热等症状,体检可发现患者心率快、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术前B超可发现腹腔、盆腔积液[2]。如不及时处理,部分患者很快会出现血容量不足,感染性休克代偿期表现,如心率快、血压低等临床表现。急诊行腹腔镜手术可发现弥漫性腹腔积脓、阑尾化脓感染或坏疽、穿孔。传统开腹手术切除阑尾后,仅用湿纱布蘸干脓液,不能干净彻底清除腹腔内炎性病灶,术后手术切口感染、术后腹腔残余感染(盆腔脓肿、肠间脓肿、膈下脓肿)、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时有发生[3]。我院开展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的患者,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病例,筛选标准:术中发现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的病例;排除标准:有心肺功能障碍、腹腔镜手术禁忌证的病例。按手术方式分组,其中腹腔镜手术组(LA组)50例,开腹手术组(OA组)50例。

1.2 方法

1.2.1 腹腔镜手术组(LA组):术前排尿,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取平仰卧位,头低脚高,手术床偏向左侧。采用3孔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取脐环下缘作观察孔,依次切开皮肤、腹白线、腹膜约1cm,直视下入10mm Trocar。气腹压力10~12cmH2O。并在右下腹及耻骨联合上方约3cm各作一皮肤切口,入5mm Trocar。吸净脓液后,予温生理盐水10 000ml分次冲洗腹腔并吸净。推开粘连的大网膜、回肠,沿结肠带找到阑尾,提起阑尾后,予双极电凝电灼阑尾系膜血管,切断阑尾系膜,用丝线或可吸收线结扎阑尾根部后,在结扎线上方约1cm切断阑尾。阑尾放入标本袋后经脐孔取出,留置右下腹腔引流管,经右下腹戳孔引出,解除气腹,关闭手术切口。术后常规使用头孢类抗菌素及甲硝唑抗感染治疗。

1.2.2 开腹手术组(OA组):术前排尿,采用腰硬麻,麻醉成功后,取平仰卧位。取右下腹麦氏点斜切口,入腹后钳夹、切断、结扎阑尾系膜,在阑尾根部结扎阑尾,切除阑尾后,用湿纱布蘸干净腹腔脓液后留置右下腹腔引流管,关腹。术后常规使用头孢类抗菌素及甲硝唑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腹腔残余感染(盆腔脓肿、肠间脓肿、膈下脓肿)发生率及手术切口感染率6个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比较 腹腔镜手术组(L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比较(±s)

注:与OA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下床活动时间(h)胃肠功能恢复时间(d)LA组 50 22±3.15* 4.4±0.76* 8.4±1.49* 1.8±0.39*OA组 50 43±4.68 5.9±1.03 10.5±2.212.5±0.87

2.2 两组术后腹腔残余感染(盆腔脓肿、肠间脓肿、膈下脓肿)发生率及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比较 腹腔镜手术组(LA组)的术后腹腔残余感染发生率及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腹腔残余感染及手术切口感染的比较〔n(%)〕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积累了丰富经验,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的病例腹腔感染严重,进展迅速,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心率快、血容量不足,是需要急诊手术干预的。在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治中,采用开腹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是存在争议的。本院通过临床实践,在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及数据后,认为腹腔镜手术是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的首选[4],对比传统开腹手术,二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腹腔残余感染发生率及切口感染率6项指标是有差异的,腹腔镜手术组是占优的,并且有统计学意义。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有全腹腔视野,可快速、彻底清除腹腔感染灶。腹腔镜手术可观察到开腹手术难以观察到的部位,如膈下、肠间、盆底,如有膈下、肠间、盆底积脓,能很快、很好的处理。吸净腹腔积脓后,还可以行全腹腔冲洗引流术[5]。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入腹后能在10~15min内完成吸净腹腔脓液,并将10 000ml温盐水分次冲洗腹腔并吸净的操作,可迅速、有效减轻患者的中毒症状,术后患者体温、心率、血白细胞计数很快恢复正常。最重要的是减少了腹腔残余感染(腹腔脓肿、肠间脓肿、膈下脓肿)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发生麻痹性肠梗阻及粘连性肠梗阻机会。患者恢复时间短、使用抗菌素时间短、治疗费用低。腹腔镜手术气腹压力宜低,需用麻醉师配合,肌肉松弛,气腹压力维持在10~12cmH2O,不宜过高,避免高气腹压力加重腹腔感染对内环境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手术切口感染率低。对比传统开腹手术,手术切口感染率同样有差异,腹腔镜手术组是占优的,并且有统计学意义。在急性阑尾炎伴急性化脓性弥漫性腹膜炎病例诊治中,采用腹腔镜手术,入腹后第一件事就是吸净腹腔积脓,清除感染灶,再用大量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再吸净。切除阑尾后,阑尾标本置入标本袋,经脐孔取出。阑尾标本及脓液均不直接接触切口,手术切口感染风险降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比传统开腹手术,明显降低4%~7%的切口感染率[6]。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进入腹腔快,手术切口小,外形美观。特别是对于肥胖的患者,优势更大。众所周知,传统开腹行阑尾切除术,越是肥胖,腹壁越厚,切口越长,进入腹腔时间越长;而对于腹腔镜手术,无论患者腹壁多厚,仅需1个10mm和2个5mm的切口,数分钟内就可以进入腹腔。采用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小、美观,深受年轻女性患者的欢迎及认可。而对于年老患者,小切口减轻术后疼痛,早期下床活动,可以有效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能够观察到腹腔,可以检查子宫、附件、胆囊及胃肠、肝脾,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对于腹痛查因、合并腹膜炎的病例,特别是对于女性患者,下腹痛合并腹膜炎,诊断未完全明确,腹腔镜手术是首选,腹腔镜检查术可作为终极检查手段明确诊断。一旦发现合并腹腔其他病变,可在腹腔镜下一并处理,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合并症的延长切口、增加手术切口或再次手术的风险。在我院就有多例在术前或术中发现急性阑尾炎合并妇科病变,如卵巢巨大囊肿、附件畸胎瘤,请妇科医生术中会诊,在原有的腹腔镜手术切口下完成手术的经验。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需要一个良好的腹腔操作空间,才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中损伤肠管的并发症。手术需全身麻醉,良好的肌松,腹肌软,较低的气腹压力,也能带来一个良好的腹腔操作空间,术中体位为平卧位,头低脚高,手术床偏向左侧。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的病例,通常会有炎性粘连,但粘连不致密。采用腹腔镜手术,术中可予肠钳轻柔推拔粘连肠管、大网膜,可分离粘连,将大网膜、小肠推向左上腹腔,就可清晰显露盲部,不影响切除阑尾的操作。以前有腹腔重大手术史,特别是下腹腔手术史,或术前发现合并肠管扩张的病例,笔者建议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安全可靠。腹腔镜手术,只是一个治疗的手段,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手术绝对不是手术的失败。如腹腔粘连致密、盲肠后位阑尾、阑尾根部坏疽穿孔等腹腔镜手术难以处理的情况,及时中转开腹手术,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是对患者、对生命的负责。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对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1]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实用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44.

[2]陈丽萍,潘育红.术前阑尾超声检查定位定性的临床应用价值(附273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2):140-141.

[3]赵有国,边锡亮,石如,等.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0,2(9):604-605.

[4]容杰,陈明.腹腔镜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2):253.

[5]Sauerland S,Lefering R,Neugebauer EA.Lapparoscopic versus open surgery for suspected appendicitis〔J〕.Cochtane Database Syst Rev,2002,(1):CD001546.

[6]王果,李振东,主编.小儿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0:552-560.

猜你喜欢

弥漫性腹膜炎阑尾
猫传染性腹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阑尾真的无用吗?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Bc1-2与Bcl-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采取有效方案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