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影响
2014-09-11
江西省乐安县中医院妇儿科,江西 乐安 344300
健康教育对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影响
郝美美张凤梅
江西省乐安县中医院妇儿科,江西 乐安 34430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我院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度要比健康教育前要高(P<0.01);实施健康教育后孕妇的参加健康行为的人数要明显比健康教育前要多(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够使得GDM孕妇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认知以及健康行为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可以有效控制孕妇的血糖水平,保障母婴健康。
健康教育;妊娠糖尿病(GDM);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指的是孕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以及首次识别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降低,但是不排除妊娠期已经发生的糖耐量出现异常现象。若GDM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其加以诊断与治疗,会出现一系列母婴合并症[1-2]。本文主要对我院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健康教育应用于其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入住我院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8.8±5.7)岁;发病孕周18~33周,平均发病孕周(25.5±6.7)周。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GDM孕妇而言,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其进行饮食治疗。饮食控制对GDM孕妇不可缺少,目的主要在于控制血其糖,避免血糖持续过高,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此外还应在控制基础之上,充分满足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糖分。也就是说饮食控制的关键在于避免孕妇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对此在实际饮食护理过程中,应使GDM孕妇充分意识到饮食的重要性,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主动进行饮食治疗。对于血糖不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应及时进行药物治疗,例如注射胰岛素等,直接对其体内的血糖进行调整。这样既不会影响胎儿,也没有成瘾性[3]。
1.2.2 健康教育 对GDM孕妇实施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①向GDM孕妇发放糖尿病保健手册、食品以及食谱等。②由医院相关专家开设健康课堂,对其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对于那些文化水平较低且理解能力差的孕妇,由专门人员进行一对一辅导。③督促患者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推迟和避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并要求GDM孕妇做定期产前检查,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
1.3 判断标准[3]对120例患者行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以患者可复述糖尿病知识的90%以上为优,以可复述糖尿病知识的85%~90%为良,以可复述80%~85%的糖尿病知识为可,以只能复述80%以下糖尿病知识者为差。同时观察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行为履行情况,主要包括严格控制饮食、定期血糖检测、 监测体重、 适当运动等。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孕妇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度 实施健康教育后孕妇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度要比实施前要高(P<0.01)。具体见表1。
2.2 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孕妇健康行为对比 实施健康教育后孕妇的参加健康行为的人数要多于实施前(P<0.01)。具体见表2。
表1 健康教育前后孕妇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度比较[例(%)]
表2 实施健康教育前后GDM孕妇健康行为比较[例(%)]
3 结论
GDM为妇产科常见病症,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可对孕妇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一旦病情不能得到及时控制,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胎儿窘迫,胎死宫内。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应及时对GDM孕妇进行健康教育,使之尽早了解有关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从而减轻GDM孕妇的紧张及恐惧心理,使她们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由本组结果可以得知,实施健康教育后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度要比健康教育前高(P<0.01);实施健康教育后孕妇的参加健康行为的人数要明显比健康教育前多。(P<0.01)。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健康教育能够使得GDM孕妇对糖尿病的健康知识的认知以及健康行为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能够有效控制孕妇的血糖水平,保障母婴健康,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1]李正敏,白静,孙静清.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6):527-528.
[2]王瑞蕴,王瑞华,张志风.18例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期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08,5(34):110-111.
[3]宋玉琴.健康教育对8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0,6(3):33.
R473.71
A
1007-8517(2014)17-0095-02
201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