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心理资料的文献与研究方法
2014-09-11杨鑫辉
整理和研究传统心理治疗学思想是否能取得较全面而深刻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对重要历史文献的占有和研究方法得当与否。
一、历史文献
文献原指典籍与宿贤,朱熹解释为“文,典籍也;献,贤也”。通俗地说,就是指有历史价值的前人的著述。研究文献的训诂、版本、校勘等方面的学问则称为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献包括经、史、子、集四种。经书从汉代的五经发展到宋代的十三经。史书24种,称为二十四史。子,指先秦百家著作,《诸子集成》26人,30部著作。集,则指唐宋元明清的诗文作品。我国的历史文献真是浩若烟海。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学思想,包括传统心理治疗和心理养生思想则散见
其中。
当代学人对有关文献进行过分类整理,有助于众人的学习研究。重要的有《中国心理学史资料选编》[1](共四卷)和《历代中医心理治疗法验案类编》等。正如《类编》的编著者所说:“中医心理疗法,史无专著,零金碎玉,散见不一,或载之历代中医典籍,或杂于三教九流之中,且有些已为孤版、秘本,社会绝少流传。” [2]需要大家做艰辛的工作。
研究中国传统心理治疗与整理养生思想的文献来源于历代医学著作,这是最主要的科学历史资料。兹列举富有这方面思想的重要医著如下:
春秋战国至秦汉众医家论集:《黄帝内经》。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汉•华佗:《中藏经》《太上老君养生诀》《青囊秘箓》。
晋•王叔和:《脉经》。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王冰:《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
宋•周守忠:《历代名医蒙求》。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元•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元•张从正:《儒门事亲》。
元•李东垣:《脾胃论》《内外伤辩论》《兰室秘藏》。
元•朱丹溪:《格致余论》《丹溪心法》。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类经》。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
明•江瓘:《名医类案》。
明•李梴:《医学入门》。
明•徐春甫:《古今医统》。
明•沈仕:《摄生要录》。
明•洪基:《摄生秘剖》。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清•吴师机:《理瀹骈文》。
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
清•俞震:《古今医案按》。
中国传统心理治疗、心理养生思想,也散见于历代思想家的著述之中以及一些文艺作品里,也就是前面说的散见于经史子集以及一些民间杂记里面。对于这些文献资料的挖掘整理,需要做沙里淘金的工作,这里就不能一一列举了。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对于任何一门学问的研究与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研究深度往往取决于方法论正确与否。中国传统心理治疗、心理养生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重要部分,其研究的方法论在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则有其特殊性。这里存在着一种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中国传统心理治疗、心理养生研究的方法论也可以概括为“一导三维”。
所谓“一导”,是坚持一个指导思想,即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作为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只有用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作指导来研究中国传统心理治疗与心理养生思想,才能客观地、全面地、系统地把握它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并给以科学的评价。
我们贯彻这个根本性指导思想,不是简单地给各种心理治疗、心理养生思想贴上唯物论或唯心论的标签,给某些医家、思想家戴上唯物论者或者唯心论者的帽子。我们要求的是运用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各种心理治疗、心理养生思想,还它们以历史的本来面目,给它们以科学的评价。
所谓“三维”,即建构三个维度的研究原则。
第一,对象维度——以心理治疗、心理养生的机理和方法为主线的原则,对成功案例分析要上升到机理与方法层面的高度,揭示其心理治疗、心理养生思想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第二,框架维度——既参照现代心理治疗、心理养生思想的理论体系,又能显示中国传统心理治疗、心理养生思想特色的原则。或者说,在研究中实行古今参照和中西参照,显现这些传统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三,评价维度——历史地、科学地评价的原则,要正确阐述这些思想、方法、案例的历史意义和在当今现实中的实际价值,使之古为今用。
具体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下面四种。
1.诠释转换法
研究古籍文献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义理诠释,它包括对字句的疏注、解析和对文献义理的解释、阐发,以便能发掘古代文献所蕴含思想的深度。
为了展现古代思想的现实积极价值,在诠释的基础上还要进行转换,即指在符合形式逻辑规则前提下,用一个符号或命题去替换另一个符号或命题。挖掘、整理、研究中国传统心理治疗、心理养生思想也需要运用这种诠释转换法去探索其微言要旨。
例如,《黄帝内经》所讲的“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的开导劝慰法,通过“告”“语”“导”“开”着重转变患者对医疗疾病的态度和认识,从而取得治疗效果,这是诠释。
现代心理治疗中的认知疗法,也是通过改变人的认识来改变不良情绪和行为来恢复心理正常状态的,我们据此认定传统的开导劝慰法跟现代的认知疗法是相近的,这是转换。
运用诠释转换法,我们可以把传统的“见习见闻法”诠释转换为现代的系统脱敏法,也可以把传统的“以欺制欺法”诠释转换为相近于现代的安慰剂方法。至于“情志相胜法”(又称七情互治)和“移精变气法”等则为中国古代所特有,前者更将五情(或称七情)与阴阳五行熔于一炉。
2.案例评析法
古代医家的心理治疗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医疗理论和资料案例两大方面(或称论与案),而且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印证的。
案例就是治疗疾病的例子,它包含着一个患者疾病的症状、病因、治疗方法机理与效果等诸种问题,因而对案例进行评析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积聚众多的案例,才能充分阐明其医疗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当然,作为一部医疗著作,不是简单地收集所有案例,而是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例如,《后汉书》记载了华佗用激怒法引得郡守吐血而治愈其思忧之疾的案例。通过评析可知:症状是忧郁久治无效;病因也许是由政务或家事引起的情志病;采用的治疗方法是以情胜情的激怒疗法;有疗效的机理是按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愤怒属于阳性,忧郁气怯属于阴性,“怒则气逆”可引起气机亢奋,能克制由忧思引起的气沉,因而达到阴阳和平、恢复正常情绪和心理状态的效果。
3.实证检验法
实证检验法,在这里是指用现代科学、实证来验证传统心理治疗、心理养生思想的科学性。由于古代这方面的心理思想,大都是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故需要将这些思辨的东西作实证的检验。但是,鉴于心理学思想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二重性,也不是对其中的一切问题都采用实证研究。
过去已有研究者,采用“电脑经络探测系统仪”,测查与五脏相对应的经络、穴位在静息状态和发音状态下的信息值的变化,初步证明了五音和五脏之间存在着心理生理的关联[3]。
1997年湖南中医学院周萍博士论文题目是《“内经”人格心理思想探讨及五态人格的量化研究》。在整理和探讨了《内经》人格心理学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她用心理测量的方法对五态人格进行了初步的实证研究。五态人格指按阴阳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五种类型。
该研究从下述七种因素进行测量,即生理因素、情绪因素、行为因素、意志因素、认知因素、内脏敏感性。编制了“五态个性测量表”,包括209道题,每道题分为四种情况让受测量者回答,即“是的”“多半是这样”“多半不是这样”“不是”。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都进行了检验,其结果是符合要求的。五态人格的某些方面可与西方的人格量表作比较研究。
4.纵横比较法
在评价中国传统心理治疗、心理养生思想的科学价值与历史意义时,需要采用古今中外纵横交错比较的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曾指出:“心理学思想史的比较研究法,既包括国内外前后的心理学思想家的纵的比较,也包括与国内外同时期人物(或问题)的横的比较。这是一种纵横交错的比较法。” [4]
例如,中国传统心理治疗、心理养生中的消愁怡悦法,通过怡情移志帮助人消除消极情绪进而产生积极心理状态。就其内容来说,包括了音乐疗法、娱乐疗法等,不仅见于医家著作,而且也散见于思想家和文学家著述中。产生的年代起于先秦,以后历代还有发展。
《乐记》说:“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宋代欧阳修学习抚琴,陶冶性情,治愈抑忧之疾。医家认为“诗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
《黄帝内经•素问》关于七情的相互作用,可以解释消愁怡悦法的治病机理。唐代孙思邈,宋代张杲,金元四大家,清代吴师机、叶天士等医家的著述中都有消愁怡悦法的论述和案例。
中国古代的消愁怡悦法比起西方近代产生的音乐疗法和工娱疗法历史更加悠久,其内涵是综合的、丰富而多彩的。当然现代西方的音乐疗法更加细致,并且运用了当代科学技术手段。
[1]燕国材主编.中国心理学史资料选编(1~4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张子生编著.历代中医心理治疗法验案类编[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184.
[3]李璞岷,石立军等.有关“五音对五脏”的心理生理的实验报告[J].心理学探索,1996,(3).
[4]杨鑫辉.研究心理学史刍议[J].心理学报,1983,(3).
栏目编辑 / 黄才玲.终校 / 杨 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