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管理问题研究

2014-09-11刘景钱,刘飞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3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管理高校

刘景钱,刘飞

摘要:本文基于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逐渐增多,而内地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导致各种问题不断涌现的宏观背景下选择了以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管理问题研究这一文章主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使用了归纳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对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模式的研究做出贡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高校;日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015-02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任务主要是由各类民族院校来承担的,但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大力扶持,加之近年来高校的大幅扩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非民族类高校学习。而非民族类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导致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对于非民族类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如何做好其日常管理工作,使之能够与汉族学生融洽相处,已经成为非民族类高校必须考虑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民族生的教育和管理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问题,更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是否落实。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将会直接影响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状况

本文研究以西北大学为例,该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众多,现已达到500人以上,但却尚未形成一整套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与教育模式。该校是地处西部地区的综合类院校,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地域与学科优势,因此承担着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重任。与此同时,也相继出现了少数民族学生纪律观念淡漠、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较差、违反校纪校规等负面现象。但由于民族问题的敏感性和复杂性,这就需要我们对此加以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应当前形势,符合少数民族学生具体情况且行之有效的日常管理模式。为此,我们在该校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与座谈的调查研究方法,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53份,对问卷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状况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人际交往能力不断增强,但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依然存在沟通问题。调查显示,在对“是否愿意与汉族同学同寝室居住”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80.21%的少数民族学生选择了“愿意”;同时,在对“在学校讲本民族语言”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51.64%的少数民族学生选择了“从不讲本民族语言”,由此可见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愿意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或沟通,且有一半学生一直使用普通话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可见,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此外,新疆、西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中有73%的同学认为与汉族同学交谈偶尔或经常存在困难,可见,新疆、西藏的少数民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受到他们语言沟通的约束。

2.小团体现象明显,缺乏集体意识。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在对“是否经常参加本民族学生聚会”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64.48%的学生选择了是,在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中回答经常参加聚会的学生比例为98%。而对于“朋友都是本民族的”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3.5%的选择全部是本民族的朋友,有42.39%的选择大部分是本民族的朋友,而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98%选择的是“全部是本民族朋友”或者“大部分是本民族朋友”,由此可见,有接近一半的少数民族学生喜欢结交本民族朋友,存在与本民族同学和睦相处的小团体现象,而这一现象在西藏、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而在我们日常的学生活动经验中也发现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有小团体现象,并不热心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3.基础教育薄弱,学习成绩较差。据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学生中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63%,同时,少数民族学生中有74.72%的来自于我国贫困的西部地区,这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中学以前,不仅无法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没有条件得到更好的基础教育,加之,语言障碍等因素的存在,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存在基础教育薄弱的问题。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管理现存问题

1.区域文化教育水平差异带来学习状态的不适应。在历史、地域、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下,致使边疆少数民族同学家庭生活条件较差,基础教育、个人阅历都与内地高校的汉族学生存在一定差异。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的边疆地区由于教育条件有限,而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知识面窄,自学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在入校后都感到学习上不适应,压力大,课程难度高,难以跟上进度。

2.民族习惯的差异带来民族意识的强烈凸显。所谓民族意识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内地新疆学生从小生长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民族文化积淀下形成了本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情感。他们来到内地大学就读,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希望自己的民族习惯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期待在融入学校环境的同时保持纯正的民族习惯,民族自我保护意识也随之增强。甚至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与同学、教师缺乏有效沟通和必要的理解与信任,使得他们在一些琐事上的不满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容易产生一些过激的情绪或行为。

三、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管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1.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和干部队伍的建设。注重从少数民族学生中培养一批学生干部,使他们成为学校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和干部因为语言和生活习惯、民族意识等方面的优势更易亲近和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与心理,能更好地预测民族学生的行为趋势,能及时、有效地反映少数民族学生中的热点问题与民族问题。同时,通过这部分骨干可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管理,如在学校成立由少数民族学生所组成的民工部、学生组织,以协助相关部门开展检查少数民族学生的宿舍卫生等,组织少数民族学生活动为主要工作内容,让他们成为少数民族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力量,进而更方便管理少数民族学生。此外,还应该在平时注重对少数民族骨干进行思想素质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协助处理各项少数民族学生所遇到的问题。

2.关注学习,因材施教,切实解决学业困惑。高校应在今后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等方面,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差、汉语水平低等问题做有针对性调整。在加大民族学生的基础课教学学时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实践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学好各类基础课程,打好坚实基础,并不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在班级设置和教师配备上给予倾斜性照顾。任课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要明确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对其基础差、底子薄的状况予以接受,多给予他们鼓励与帮助,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应组织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党员与少数民族学生结对进行“互帮互助活动”,同时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帮助或举办各类活动,切实帮助他们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和水平。为了拓展少数民族教育渠道,也为培养更多少数民族人才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学校还应积极开设民族文化、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相关课程,加强对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

3.提高学生工作人员处理民族事务工作的能力,增强工作前瞻性意识。学生工作人员应树立“民族工作无小事”的高度工作敏感性和责任心,注重积累处理各类问题的方式方法。学校要建立全方位的民族工作培训体系,将日常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通过讲座、授课、主题论坛等形式辅导学生工作人员学习民族知识、了解民族工作内涵,力求打造一支懂民族工作、热爱民族工作的学生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1]普丽春.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调查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8,(06).

[2]黄一诚,许海东.新时期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3]薛徽.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研究,2012,(02).

基金项目:此项目得到《西北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专项课题》的支持,项目名称: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模式研究(11xsz07)。

作者简介:刘景钱(1966-),男,陕西商洛人,硕士研究生,经济学硕士学位,副研究员,现任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党总支书记,正处级干部,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刘飞(1985-),女,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经济学硕士学位,助教,现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管理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