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资助育人工作探析

2014-09-11赵子菲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3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高校图书馆制度

赵子菲

摘要:从分析高校图书馆资助育人意义着手,结合部分高校调查数据,分析高校图书馆资助育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高校图书馆资助育人发展的对策,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和探索勤工助学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资助育人;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004-02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及学费制度的改革,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官方公布的数字,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贫困生问题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高校教育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资助育人的意义

《2008年中国贫困大学生研究报告》调查显示:37.3%的贫困大学生有靠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的经历。图书馆是高校办学三大支柱之一,是学校教育机构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所。图书馆与大学生之间同样存在着教与学、培养与被培养的关系。图书馆在学校资助育人中承担着重要作用。

1.图书馆是学校资助育人的重要阵地。“资助育人”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勤工助学”。勤工助学是指家庭贫困的学生在学校组织下,合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图书馆是学生从事学习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对图书馆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依托感,能在图书馆从事勤工助学,对于学生而言是无比愉悦的经历,可以学习兼职两不误。江苏省几所高校调查显示,在图书馆从事勤工助学的贫困生数较其他岗位占较大比重。比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全校勤工助学的学生约620人,在图书馆勤工助学的约有70人,约占11.3%的比例,在全校约40家的用人单位中位居第一。

2.资助育人是图书馆工作的需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增加,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内涵提升。图书资料、电子资源、信息服务等较大较快发展,图书馆工作量急增,但图书馆工作人员没有明显增加。在图书馆设立资助育人岗位,让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从事图书资料的排架、倒架、整理等工作,劳动强度不大,工作积极性高。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图书馆人力资源成本支出,同时在带动其他学生爱护图书馆、维护图书馆学习环境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3.拓展大学生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途径。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都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除了要保持学习成绩优良外,还要挤出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工作,既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又增强了他们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劳动意识和合作意识。同时,他们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自立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他们毕业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4.减轻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最近对北京8所大学400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高校贫困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5%以上。在被调查的贫困学生中,有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图书馆提供一定的岗位让学生带薪工作,虽然报酬数目不是很高,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困难,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具有社会意义。

二、高校图书馆资助育人的现状

1.角色认知度低。现在的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的一代,自我意识较强,工作意识、服务意识欠缺,导致他们很难融入到“管理者”的行列,只是被动地接受工作安排。另一方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认为学生是为了挣钱才来工作的,没有把他们作为同一层次的“管理者”看待,忽视他们的情感和需求。在馆的读者也存在不尊重学生劳动的现象,不服从他们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资助待遇偏低。2007年国家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规定,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原则上每月不超过40小时,工资标准原则上不低于每小时8元。据调查,我省绝大部分高校勤工助学标准为8元/小时,还有部分学校7元/小时。学生一个月满勤最多可得到320元收入。笔者对本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在校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200名学生被随机调查,调查发现,月消费≤500元的只占8.5%,73.5%的学生月消费在500~1000元之间。按照目前的消费水平,每月300元左右的收入很难满足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开支。

3.学生数多,流动量大,管理难度大。东南大学图书馆职工140人,用工学生230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职工68人,用工学生70人;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职工52人,用工学生53人。可以看出:图书馆用工学生数量较多,有的甚至超过职工数。因为缺乏完善的人员约束机制,学生流动性大。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图书资料的排架、整理等工作需要进行岗前专业技术的培训。学生流动量大造成工作人员培训量增加,管理难度加大。

三、高校图书馆资助育人发展思考

1.健全制度,科学管理。高校图书馆资助育人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图书馆“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宗旨得到进一步深化。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形成制度化管理非常必要。根据图书馆工作特点制定“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管理条例”等。通过制度化管理、严格考勤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来加强学生自律性和责任心。首先把好用人关。在贫困生中公开招聘,选拔品学优良、吃苦耐劳、协作精神好的学生。其次,重视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制度管理是保证资助育人持续发展的保障。

2.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在经济上给予贫困生资助的同时,图书馆要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大多数贫困生为维持在校期间的最基本生活,忙于各种打工,从事重复性强、耗时间的简单体力活,造成沉重的身心和学业负担,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表明,有60%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自卑。图书馆在用工的同时,在心理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引导贫困生自强不息、奋发努力,保障贫困生身心积极健康发展。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自身的特点,图书馆可采用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如:对于包架工作的学生,在保持书架整齐的情况下每月可缩短1~2小时工作时间;多借阅2册图书资料;进行年度评选,选出“积极分子”、“工作能手”,进行表扬和表彰,并给予适当金额的奖励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主动、热情、积极,资助育人效果也会更好。

高校图书馆资助育人工作在高校育人体系和创新服务模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工作,不仅减轻了部分贫困生的后顾之忧,也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舞台,锻炼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于图书馆来说,大学生有着年轻人的热情,也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只要我们及时总结和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恰当及时的解决,资助育人工作将会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霞.大学图书馆勤工助学知识管理维度探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6):91-93.

[2]王刚.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的使用及思考[J].情报探索,2009,(6):128-129.

[3]张军.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探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4):93-94.

[4]樊柳桐.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工作的管理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2007,(10):281-282.

[5]李小梅,吕香子.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2):57-58.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高校图书馆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