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佩:寻找自我的主场
2014-09-11王佳琪
王佳琪
在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The New School for Design)今年毕业季的服装秀场上,一组名为“I AM WHAT [I AM] ”的作品,将一场关于设计师身份探索的哲学命题,以服装的形式展现给我们。对于服装设计师李佳佩(Andrea Jiapei Li)而言,每一次服装设计都是设计者对“身份”的一场探寻。
李佳佩来自北京,在北京服装学院读本科的时候亦很优秀。她在2010年的时候创立了自己的品牌“Nothing Clothing”,参加了《创意星空》服装设计大赛并取得较好的赛绩,甚至在2012年毕业典礼的时候,毕业生们穿上了她设计的学位服。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孩,通过激烈的竞争选拔,来到了纽约的帕森斯设计学院,开始了MFA的Fashion Design and Society(时装与社会学研究)课程。每年,帕森斯MFA 的“时装与社会学研究”专业大概只招收18名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经过两年的学习,会有一部分学生被淘汰。在这一届,最后仅有12名学生可以通过毕业,佳佩则是胜出者的一员,按照惯例,9月份,她和优秀学子的毕业作品会登上纽约时装周。
据佳佩介绍,帕森斯的服装硕士研究课程主要是围绕与不同的时装品牌合作项目而具体展开的,而她的毕业设计创作灵感来源于二年级时与Kering 集团合作项目——Alexander McQuee产品设计的专题课程。
在这场关于Alexander McQueen的产品设计探索中,学生被要求以品牌设计总监的立场,做一个自己风格的系列,展开关于“我是谁”和“我想去设计什么样子的时尚”的设计探索。整个设计过程是非常有趣和自由的,当然这个设计不仅仅停留在服装上,还需要设计logo、面料、工艺、包装、配饰等一系列的周边产品。对于设计而言,这样一个整体过程,是对品牌理解最有力的帮助。佳佩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极大的触动,正是这种触动激发她在毕业作品中更完整地去回答这个命题。作为品牌设计主体,如何去定义自己的品牌,“I AM WHAT(I AM) ”便在这样的语境下诞生。
“‘(I AM)更像是一个符号。它可能不是真正的自我,但它会帮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对于佳佩而言,制造“(I AM)”的过程,即是一次寻找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与风格表述的过程。每个人在最初可能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但是,通过找寻与建立的过程,那个真正的自我,或明或暗的都会呈现出来。
在“I AM WHAT(I AM) ”系列创作的初始阶段,佳佩先是刻意地去搜集与自己并不相关的或者是兴趣相反的事;在具体的设计实施过程中,佳佩也尽量采取与她平时的设计习惯相反的方式。采取这样一种最大限度的否定自我的方式,本身即是一种对“真我”的哲学探索。她收集了许多自己不喜欢的“时尚”图片和视频,将这些信息中的关键词制作成了一个魔方,去创建这些关键字的随机组合。然后,又将这些“不喜欢”去重新设计,变成自己的“喜欢”。在佳佩看来,或许不容易回答 “我是谁?”,但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去重新认识自己之前的“不喜欢”,然后去发现不一样的东西,将它们重新按照“我”想呈现的方式去设计,让设计者能够更全面的发掘自己的设计立场,将是作为设计师对于“设计”这个“身份”更深刻的认知。在制作工艺上,佳佩采用了自己惯常表达的方式,将不同的面料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新面料。在这个系列中,她将多层的运动网眼面料与氯丁橡胶面料来复合,由于多层的面料复合在一起,使得原有的布料颜色发生了变化。用面料去做面料是她一直喜欢的方式。
她喜欢新的尝试。在灯光设计的选修课程中,她对James Turrell的照明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注意到灯光设计在设计方法上需要更加理性的思考方式,这与时尚设计侧重的感性创作是完全不一样的。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在灯光设计中体现得更为突出。这种更为理性的思维训练,使佳佩在毕业设计中对面料和人体空间以及设计细节的控制上更加的严谨。设计思维的“跨界”思考,将使“设计”变得更完善。
找到自己的设计立场,便会在未来走得更远。正如Anns Sui(安娜苏)、Jason Wu(吴季刚)、Alexander Wang(王大仁)、Marc Jacobs(马克·雅可布)、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等,这些从帕森斯走出来的设计师,似乎都有着一个明媚的未来。
9月,在佳佩的毕业作品登上纽约时装周之后,在帕森斯的这段硕士学习生活便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点。但正如她自己所说,结束也是一种新的开始。毕业后,她应该会先在纽约工作一段时间,但是,她想过早地去圈定时间。未来,她亦会继续自己之前在北服读书时的“Nothing Clothing”品牌,她说过,等她毕业重新准备好的时候,她会将新的能量带给它。(编辑: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