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0米,飞越须弥山“鲨鱼鳍”
2014-09-10文/JimmyChin翻译/黎阳
文/(美)Jimmy Chin 翻译/黎阳
我双手抓住尖锐的花岗石岩架边缘,单腿上抬,用脚跟钩住岩架边缘,然后用力一撑,乘势翻上岩架。环顾四周,方才发觉上面已无岩可攀。原以为还需再攀越一处障碍、再用胶条在攀登绳上作一次标记、再经过一段冰岩混合地形,可此刻,我眼前只有豁然而开的天穹和云海。我瞪大眼睛不敢相信刚才就是我漫长登顶的最后一攀。
回想攀登的种种经历,这座圣山似乎刻意要和我们开一番玩笑。
须弥山中央峰位于印度北方邦加尔瓦尔区腹地,其高耸入云的花岗岩刃脊酷似一片鲨鱼鳍,因此被登山家们昵称为“鲨鱼鳍峰”。同伴康拉德·安柯早在数十年前就与这座山峰结下了不解之缘。1986年以来,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家为登顶此峰发起过不少于15次的尝试,其中包括美国已故杰出登山家马格斯·斯顿普所作的两次尝试。马格斯是康拉德的良师益友,既教他如何登山,也教他怎样做人;老师为学生“牵绳引路”,既是登山途中的真实写照,也是人生路上的形象比喻。1992年,马格斯在一次登山途中因坠入冰隙而命丧阿拉斯加。康拉德知道,登顶鲨鱼鳍峰是恩师生前的一个未尽梦想,因此,他只想以此来告慰其在天之灵。
康拉德对这条东北壁攀爬线路的首次挑战是在2003年,那次与他同行的是美国登山家道格·夏伯特和布鲁斯·米勒。他们采取的是轻装简行、快速推进的阿尔卑斯式登山法,这与辎重庞大、步步为营的喜马拉雅式登山法有很大的不同。他们首先爬到了那块外悬岩壁的基座上方,然后折向岩壁右侧的冰槽,准备沿冰槽上攀。但冰槽中厚厚的浮雪挡住了他们前进的道路,迫使他们无功而返。
2008年,康拉德将瑞南·奥兹图尔克和我招至麾下,准备对这条线路发起新一轮挑战。他告诉我,鉴于这座山峰的构形,我们必须要先经过一段长距离的阿尔卑斯式攀登,然后还需翻过一块陡峭得可以作为蹦极跳台的外悬岩壁才能到达峰顶。这对惯于轻装简行的阿尔卑斯式登山家而言是很大的挑战,因为翻越那块外悬岩壁需要带上沉重的装备器材,而且要一直带到峰顶附近。来自世界各地的阿尔卑斯式登山家们几乎都折戟于同一个地点,即海拔5900米处那块外悬岩壁的基座顶端。
就在那一年,康拉德、瑞南和我,三人沿着这条线路合力拼搏了19天。持续不断的坏天气和花样翻新的攀爬障碍把我们折磨得筋疲力尽。我们也着着实实尝到了在这块东北岩壁上的寒冷滋味。尽管经历了前半程长达一周的暴风雪,并不得不将8天的食物节省延长到19天,我们还是艰难地推进到距峰顶只差两个绳距的位置(一个绳距指一根攀登绳长度范围内的距离,通常为50米左右)。峰顶就近在眼前,但感觉却远在天边。如果再向前推进,就不可能安全返回营地过夜。我们不得不承认,以目前的境况,放弃是唯一的选择。于是,身心俱疲、万般无奈的我们只好放弃登顶,最终下撤到我们的营地——悬挂在峭壁上的帐篷中。这次与登顶失之交臂的那一小段距离让我们久久不能释怀。当然,那也未见得不是一件好事,它激发了我们再次拼搏的斗志。虽然常常安慰自己,能在这条线路上完成98%的攀登已经足够好了,但我们的内心仍为那次功亏一篑的失败深感遗憾。
作为一名具有极高造诣的职业登山家,康拉德对他前两次攀登过程作了翔实的笔记。我们反复研读了这些笔记,为新一轮征程制定了详细方案,包括哪个路段由谁领攀、如何更快速轻盈地向前推进、采取何种登山方式等等。我们决定,采取综合了阿尔卑斯式和喜马拉雅式优点的混合式登山法,并携带四根登山绳(两根领攀绳,两根静力绳)、两个大背包、一个悬挂式帐篷、一个汽油炉、一套阿尔卑斯式攀登路段和冰岩混合攀爬路段所需的器材及应急用品、三个睡袋及8天的食物。
在这条线路的初始阶段,我虽然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但和他们一起,相互鼓励督促,只用了48小时便到达了2008年那次花了6天才到达的地方。寒冷干燥的高压季风正好经过这一地区,赐予我们理想的登山时机,灰白色的鲨鱼鳍峰静静地耸立在明澈的蓝天之下,景色在我的相机中虽然如油画般美丽,但我知道那壮美背后代表的艰险与困难。
接下来的4天时间,我们爬升到了那块巨大的外悬岩壁下方。在这4天中,有些路段需要敷设攀爬辅助器材,与上次采取的预先敷设方式不同,我们这次采取的是边走边设方式,因此又节省了不少时间。接连几个晚上,我们都采用悬挂式帐篷在峭壁上建立营地休整休息,这感觉很奇特,落日余晖中,我一边紧紧抓住岩石把自己固定在峭壁之上,一边用自己的相机拍摄下同伴在悬挂帐篷中的画面,低照度的光线里,他在无数山峰之巅的位置俯瞰山脚,头发飞舞,有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色彩。因为峭壁的山风很大,我只能将快门速度设置得相当快才能保持画面的清晰度。有一天晚上,悬挂帐篷中的一根金属骨架突然断裂,营地“地面”忽然失衡把我们所有人从梦中惊醒。我们想了很多可能性,最终决定用岩钉和冰锥将断口固定住才得让帐篷重新稳定下来——想到行前如何根据过去的经验精心安排此次行程,我们不禁对那个详细周密的预案开起了玩笑:各种可能性和对策都想到了,怎么偏把帐篷金属骨架断裂的可能性及其对策给漏掉了呢。玩笑归玩笑,这4天中我们攀越了被确定为A4级难度的器械攀爬路段和艰苦的冰岩混合路段,可以说是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步都不敢掉以轻心。
登顶日的前夕,一直让我们兴奋不已的好天气突然中断,取而代之的是狂风大作,风雪交加。晚上,我们的悬挂帐篷被大风吹得在峭壁上来回晃动,砰砰地敲打着岩壁,这一切令我们想起2008年接近峰顶时功亏一篑的那一幕。我们在帐篷中都沉默着,努力克制不去过分担忧,期盼一切都会好转。果然,半夜时风雪骤停,我们撩开帐篷抬眼观天,已能看见有星星在闪烁。
是时候了。凌晨两点康拉德、瑞南和我准时出发,沿着两根固定绳快速上攀,这是在前面领攀的康拉德亲自锚固和敷设的,在通向峰顶山脊线的这个冰岩混合路段上,锚固点很难钉牢。2008年,是康拉德强大的意志力引领我们顺利通过这一路段,这次仍是如此。
到达山脊线时,正赶上日出。我迅速地反手拿出相机拍摄下这激动人心的一个瞬间。此时离峰顶只剩下最后两个绳距。根戈德里冰川在我们脚下的远方发出耀眼的寒光。轮到我领攀了,我一点一点地向上挪,在刀锋般的山脊线上,简直找不到下脚的地方。经过一段冰岩混合地形攀爬和长度15米的器械攀爬后,我敷设了一个锚固点。康拉德随后上来,将攀登绳系在锚固点上,并将绳的另一端系在我的腰间,瑞南则忙着收回上一段用过的绳索;这意味着,最后一段仍将由我领攀。最后,这个攀岩难度系数为5.8的路段,以一个简单的“撑起式”动作圆满收官,我看着豁然而开的天穹,打开双臂,长长地深呼吸,并与随后而至的康拉德、瑞南拥抱在一起。10月2日是圣雄甘地的生日,印度人心中的吉日。这一天,我们成功登上了海拔6310米的鲨鱼鳍峰(即须弥山中央峰)之巅,这一次,东北面那块让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巨大岩壁没有拦住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唯有谦卑地感谢须弥山中央峰允许我们登上她圣洁的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