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的构建与特征关联研究
2014-09-10滕晶
滕晶
摘 要:量子纠缠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实在本体属性与整体关联的本质关系,是科技哲学理论的新发展。本文基于认识论的观点,深入地剖析了量子纠缠体系结构特征,表明量子纠缠是一个由本体属性过渡到整体特征的认识过程,挖掘出量子信息领域新的认知方法,对人类认知思维的进步具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量子纠缠;特征关联;认识论;波函数
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并获得了诸多突破,推动着计算机和信息通信领域的发展,有非常乐观的应用前景。不同于经典的信息处理方式,量子信息处理利用了粒子的量子力学特性。而量子纠缠理论被认为量子信息处理的重要理论,是区别于经典力学的本质特性[1]。深入认识和理解量子纠缠的构建机制,能够为量子信息领域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提供全新的思路,为科技哲学的认识论带来深层次的理论依据,为信息思维、能力思维、物质思维和客观世界的复杂性思维提供系统的认识方法。
一、量子纠缠的构建
按照量子纠缠的定义[2],如果复合系统的纯态不能写成子系统纯态的直积,即,那么这个态为纠缠态,即
式中,表示子系统的基本属性簇;由n个微观粒子子系统组成复合纯态系统
,
其中,为希尔伯特空间的直积态或非纠缠,假设存在
,,…,
使得不成立,那么就称这n个微观粒子之间纠缠。
如果存在n个不同的态,当t
物质实在的本体具有特殊性的物理属性,物质本体固有属性的认知过程与物理本体有一定区别。对于微观物质来说,它除了拥有宏观物质的基本特性以外,还具有波动性特征,构成微观物质的双重属性。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公设认为:“一个微观粒子的状态可以用波函数来完全描述”[4]。从认识论来看,微观粒子的波函数具有两个维度的涵义:第一,波函数包含了微观粒子的全部状态特征信息,操作波函数的过程就是对微观粒子的现有状态和固有属性的认识过程;第二,操作波函数时,不同波函数所表征出来的特性有所区别,只有对波函数进行多次操作,才能得到微观粒子的全部特征。
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任何实在本体都具备两种基本属性:本体客观存在的直接属性和基于或然存在的间接属性[5]。这两种基本属性共同构成实在本体的特征,可通过波函数进行表述。同样地,复合系统通过纠缠关联建立系统的整体特征,用复合系统的波函数来描述。对于完全独立的多个实在本体所组成的复合系统,可以通过波函数来表征每个实在的属性。当对复合系统进行某种操作后,系统不能将每个实在的属性孤立地表征出来,此时复合系统的整体特征通过纠缠的实在间的关联作用来表征。对纠缠系统某个子系统的操作会使得其他子系统的特征发生变化,表明量子纠缠是一个由本体属性过渡到整体特征的认识过程。
二、量子纠缠的特征关联
量子信息理论的本质属于哲学范畴[6],对量子纠缠的认识,不光要对实在本体产生全新的认识,也要对实在个体到整体关联运用新的研究思路。
量子纠缠的关联特性凸显了复合系统中原独立实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狄拉克曾在1931年斷言存在理论上的“磁单极子”[7],但至今仍未找到足够的实证。由单极子组成的磁体所体现的实在,对“磁单极子”本体的认识远远少于由单极子组成的磁体实在的整体特征的认识。也就是说,量子纠缠在整体表象与特征关联的关系上,一方面揭示了实在本体的关联与内在的依存关系,另一方面体现了本体的固有属性。
为了量测相互纠缠的实在之间的关联程度,由此出现了纠缠度的概念[8]。从认识论来看,它界定了局域空间的有限性,不同的实在本体在多个空间形成纠缠关联,从而构建我们的世界观。相互纠缠的实在之间的纠缠度越大,则边界越模糊,局域越稀疏,实在特征属性的描绘就越复杂;反之,纠缠度越小,则边界越明确,局域越紧促,实在特征描绘越简单。量子纠缠是非局域的,是客观实在之间主体介入的间接存在。每个实在本体包含特征信息,利用纠缠操作实现信息的传递。所以说,量子纠缠拥有识别和存储实在本体的特性,体现了对整体关联的认识,代表了统一认识论观点的形成过程,是哲学理论在量子信息科技领域的拓展和延伸。
量子纠缠关联是客观实体最本质的特征,通过这种关联,搭建了实在本体与主观存在之间的关系。从理论技术的角度来说,如果缺少了量子纠缠关联的研究,那么量子通信只会是现代信息理论技术的简单发展。量子纠缠的构建机制与特征关联的研究,向人们展现了经典力学无法描绘的图景,表明微观粒子不存在孤立的特征[9]。深入探究量子纠缠的认识论,挖掘新的认知方法,对人类认知思维的进步具有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Schr dinger E. Proc. Cambridge Philos. Soc., 1935, 31:555.
[2] 李承祖等. 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92.
[3] 喀兴林. 高等量子力学(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1935.
[4] 张永德. 量子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9.
[5] 潘平,周惠玲,兰立山等. 对物理实在本体的深层认识[J].贵州社会科学,2014,(4):33-35.
[6] 潘平. 量子信息的哲学问题浅析[J].贵阳: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7] P. A. M. Dirac, Proc. Roy. Soc. A133, 60(1931)[J].Phys. Rev. 74, 883(1948).
[8] Bennett C H, Divincenzo D P, Smolin J A, et al[J].Phys. Rev. A., 1996,54(5):3824.
[9] 潘平,杨明. 量子信息的本质特征及哲学意义[J].贵阳: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