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小麦不同收获期千粒质量的变化规律研究

2014-09-10薛长录扆勤学张长生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收获期籽粒小麦

薛长录,扆勤学,张长生

(运城市盐湖区国营棉花原种场,山西运城044002)

收获是小麦田间作业的最后一个环节,适宜的小麦收获期是保证小麦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之一,尤其是在山西省南部,收获期临近时高温、干热等不利的气候条件对小麦后期籽粒粒质量影响较大,如果收获不及时或安排不当,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利影响[1]。为了搞清不同收获时期千粒质量的变化规律,确定不同小麦品种的最佳收获时期,前人已经进行了一些研究。20世纪80年代张济民[2]研究5个小麦品种(辐63、临汾10号、7014R、临汾12号、78-2)在5个不同收获时期的千粒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蜡熟初期各个品种的千粒质量达到峰值。其他研究结果也得出相近的结论[3-9]。

为了进一步明确当前推广的小麦品种在当前气候环境条件下的最佳收获期,笔者严格按照随机区组重复设计[10-11],对不同收获期的千粒质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旨在找到一些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田间观察记载分析了最佳的小麦收获期的外部农艺性状特征,这将为山西省冬麦区小麦高产稳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3—2014年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棉花原种场进行。试验材料选用山西南部冬麦区目前推广面积较大的5个高产品种:临汾8050、烟农19、舜麦 1718、山农 22、晋麦 84。

1.2 试验设计

1.2.1 田间设置 5个品种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6.67 m2,种植密度为300万株/hm2,2013年10月4日播种。每公顷施基肥600 kg复合肥和225 kg尿素,春季每公顷追施150 kg尿素。全生育期浇3次水(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

1.2.2 收获期设置 试验共设5个收获期,以山西运城市盐湖区棉花原种场大田2008—2013年平均收获期5月30日为依据,依次向前推4 d,分别为5 月 26,27,28,29,30 日。每天 19:00 收割,每次收割量可脱2 000粒以上。收获后挂室内通风处,6月4—5日晒2 d后脱粒,脱后籽粒再暴晒2 d,每次数500粒,重复3次,测千粒质量。

1.3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和SPSS1.0进行相关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不同收获期千粒质量主体效应检验

以千粒质量为因变量,品种和收获期为固定因子,千粒质量主体效应检验分析结果(表1)表明,品种、收获期、品种与收获期互作的主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成熟时期收获使得千粒质量差异显著。

2.2 不同品种间千粒质量差异分析

在5个小麦品种中,晋麦84在5个收获期的千粒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烟农19次之,舜麦1718与临汾8050间差异不显著,位居第3位,山农22的千粒质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表2、图1)。

表1 主体间的效应检验

表2 不同品种间千粒质量差异分析

2.3 不同收获期千粒质量差异分析

在5个收获期中,5月27日收获的千粒质量显著高于其他收获期,5月28日收获的千粒质量次之,5月29日收获的千粒质量位居第3位,5月30日收获的千粒质量最低(表3、图1)。

从表3可以看出,5月30日收获的千粒质量较27日收获的低2.33 g,也就是说小麦完熟期收获比蜡熟期收获的千粒质量下降约2.33 g,如每公顷产量按6 t计,千粒质量按40 g计算,每公顷减产349.5 kg。因此,建议小麦蜡熟后,籽粒迅速发硬,即达到收割机收获指标,应立即进行收获,以达到小麦丰产丰收的理想效果;否则收获过迟,不仅千粒质量下降,而且籽粒过干,田间也容易落粒损耗,造成不必要的减产。

表3 不同收获期千粒质量差异分析

2.4 小麦最佳收获期农艺性状分析

不同品种成熟期有差别,尽管浇水等管理条件一致,但每个小麦品种长势强弱、落黄好次亦有差异。本试验根据品种成熟期性状特征表现观察记载资料汇总分析,粒质量最大时的小麦成熟期农艺特征是:穗及穗脖黄白、茎节淡绿,芒黄白,角度稍张,粒全呈黄色,籽粒极易被指甲切割,但已非黏糊状——即蜡熟初期。简言之,应于茎节浅绿、其余皆黄澄澄时收割,千粒质量最高。根据以上判断,5个品种蜡熟前2 d的粒质量最高,即本试验中5月27日收割粒质量最高。

3 结论

该试验和前人试验结果相比较,小麦收获的各个生理成熟时期及不同品种千粒质量规律基本相似,不同品种在不同成熟时期收获时千粒质量差异显著。小麦完熟期的千粒质量与蜡熟期相比明显下降,即小麦千粒质量最高(即产量最高)的收获时期应为蜡熟期而非完熟期。

小麦最佳收获期的农艺特征是:穗及穗脖黄白、茎节淡绿,芒黄白,角度稍张,粒全呈黄色,籽粒极易被指甲切割,但已非黏糊状——即蜡熟初期。

从2个相差久远的不同气候年型条件下试验结果相似的情形来看,需要进行多年多点试验资料来印证和气候年型有多大相关性。

[1]金善宝.中国小麦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张济民.寻找适宜小麦收获期试验初报[M].运城:运城棉花原种场,1980.

[3]刘德祥,董安祥,陆登荣.中国西北地区近43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195-201.

[4]李永庚,于振文,张秀杰,等.小麦产量与品质对灌浆不同阶段高温胁迫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05(3):461-466.

[5]郭文善,施劲松,彭永欣,等.灌浆期高温对小麦光合产物运转的影响[J].核农学报,1998(1):21-27.

[6]封超年,郭文善,施劲松,等.小麦花后高温对籽粒胚乳细胞发育及粒重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0(26):399-405.

[7]郑飞,何钟佩.高温胁迫对冬小麦灌浆期物质运输与分配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1):73-76.

[8]苗果园.小麦粒重的形成[J].山西农业科学,1983(5):44-48.

[9]郭文善.小麦栽培与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10] 斯蒂尔.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11]颜启传.农作物品种鉴定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收获期籽粒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包头地区紫花苜蓿最适收获期研究
更 正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籽粒苋的特性和种植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不同收获期对花生种子产质量的影响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