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经济区旅游协同发展的研究①

2014-09-10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付洪利

中国商论 2014年22期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协同

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付洪利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唯一具备突破省市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区域范围包括重庆片区“1小时经济圈”21个区县(主城9个区、涪陵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长寿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潼南县、铜梁县、荣昌县、璧山县)、渝东北7个区县(万州区、梁平县、开县、丰都县、云阳县、忠县、垫江县)和渝东南石柱县;四川片区的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资阳、宜宾、泸州、内江、自贡、遂宁、南充、广安、达州15个市。成渝两地的合作一直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林凌[1]认为成都与重庆必须在各领域展开合作,建立以成都和重庆为两极的长江上游经济圈。刘世庆[2]认为川渝合作是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的反映,也是加快成渝地区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研究的深入,成渝经济区合作的研究领

域不断扩展,涉及地方政府、区域经济、人力资源、金融、贸易、工业、交通等多个领域,而区内旅游领域合作的研究较少,将旅游业作为其合作发展的又一领域,对实现成渝经济区深度合作,推动成渝经济区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形式[3、4]。因此,成渝经济区旅游协同发展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以协同学基本原理为理论指导,从旅游资源、区位优势、产业发展前景等角度分析了成渝经济区旅游协同发展基础,并对成渝经济区协同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剖析,就成渝经济区旅游协同发展提出了对策措施。

1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涵义及表现形式

20世纪80年代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球旅游竞争加剧,削价、同质化等恶性竞争频现,同时因不同国家、地区旅游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普遍。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是最早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但区域旅游资源等级悬殊,同时行政隶属不同导致区内各地往往考虑自身利益,区域旅游合作停留在初级阶段,难以改变低价、同质化竞争的局面和形成区域旅游规模经济。协同学(Synergetics)理论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其核心是自组织理论,主要是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与各子系统自发组织建立相互作用、有机整合,使系统从不平衡状态恢复到平衡状态,最终实现系统的整体效应[5]。该理论最早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学领域,用于解决行政隶属不同的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6、7]。鉴于协同学研究的适用性,近年来逐渐被用于研究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关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涵义,学术界讨论较少,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本文认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是指相邻或相近的区域内各地方旅游区在协同发展机制作用下,以协同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区域各地方政府的协调作用、旅游企业和非政府旅游组织的参与作用,通过制定区域统一的旅游规划,整合区域优势旅游资源,构建区域旅游品牌,共建客源市场,共享旅游信息,联合营销,最终实现区域内各地方旅游区“一体化”发展的运作方式。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体,推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这种发展形式主要适用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早期阶段,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跨行政区划、跨行政层级的利益协调,旅游规划的统一制定,区域性旅游竞争行为的监管,区域旅游发展环境的改善,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旅游企业和非政府旅游组织为主体的协同发展,这种发展形式主要适用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中后期阶段,以充分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品牌等资源要素的区域性组合和优化配置上的优势,发挥非政府旅游组织在行业自律、行业利益和竞争秩序维护、人员培训、旅游形象塑造等方面的优势,最终实现区域旅游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成渝经济区旅游协同发展可行性分析

2.1 旅游资源丰富,高级别景区呈集群分布

成渝经济区拥有众多品位高、吸引力强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各类型旅游资源组合好、分布广,是四川省、重庆市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见表1)。高级别景区呈集群分布,其中A级景区密度可达15.96处/万km2,是全国A级景区密度6.29处/万km2的2.53倍。

表1 成渝经济区分片区旅游景区(点)

数据来源:重庆片区A级景区(截至2013年10月)来自重庆旅游政务网,四川片区A级景区(截至2013年12月底)来自四川省旅游局;其余旅游景区(点)数据来自各类官方网站。

2.2 产业优势明显,为成渝经济区深度合作提供条件

成渝经济区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业发展迅速,地区接待游旅游者、旅游总收入的年均增速均在30%左右,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见表2)。2012年成渝经济区共接待旅游者59632.49万人次,比2008年增加156.04%,实现旅游总收入3525.77亿元,比2008年增加191.32%,旅游收入占该区GDP的11.02%,旅游产业优势明显。多年来,川渝两地互为最大的旅游客源地,旅游产业合作的前景良好。

表2 2008~2012年成渝经济区及片区旅游总收入与GDP的关系

2.3 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体系完整,有利于旅游经济要素的快速转化

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流域的上游,与长江流域中游的大武汉经济区、下游的长三角经济区构成了长江流域的三大经济集聚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成渝经济区又是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处于东西结合、南北交汇的中间地带。区内交通体系完整,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相结合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提供了交通上的保障。

2.4 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居民出游提供经济保障

周海燕[8]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出游人数、旅游消费、旅游总收入等呈正相关关系。进入“十二五”时期,成渝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迅速,年均增速达25.18%,2012年GDP达3.20万亿元,其中重庆片区29区县GDP为1.01万亿元,四川片区15市GDP为2.19万亿元。同年四川省、重庆市人均GDP分别达22200元、3908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0307元、22968元,为成渝两地居民实现多种形式的城际旅游提供了经济保障。

3 成渝经济区旅游协同发展障碍因素分析

3.1 行政区划隶属差异,地方利益冲突明显

川渝分治,成渝经济区成为分属四川省和重庆市的省际经济区,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一致,加大了经济区行政协调的难度,同时川渝发展战略的调整,导致两地经济发展的离心倾向加剧[9],如四川省以“建设成都平原经济区”为重点的向东北发展的发展战略和重庆市以“建设渝西经济走廊和都市经济圈”向东发展的发展战略,两地发展战略的不协调导致川中经济陷落,阻碍成都和重庆经济联系[10]。川渝两地在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及市场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由于行政体制的原因,两地均从各自利益出发,将对方看成是自己潜在的“对手”。这些竞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但并未从整体上提升区内旅游竞争力,还有碍于成渝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3.2 旅游合作机制不健全,深度合作难以开展

成渝经济区跨区域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目前主要靠行政机制推进,许多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仍以政府投入为主,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合作经营的机制尚未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还未得到很好的发挥,使得旅游合作主要停留在旅游交通、旅游市场等领域,而整体规划、旅游人才流动、信息平台构建等领域的合作较少,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管理体系未跟上,导致区内旅游行业标准不规范、不一致,旅游合作层次难以提升。

3.3 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旅游合作进展缓慢

成渝经济区内四川片区、重庆片区旅游发展不平衡,四川片区拥有世界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4处,占成渝经济区总量的80%,4A级以上旅游景区就达78个,而重庆片区4A级以上的景区仅有42个,2012年四川片区实现旅游总收入2773.50亿元,占GDP12.69%,重庆片区仅752.27亿元,占GDP7.42%。从理论上说,区域旅游不平衡恰好是旅游互补合作发展的前提条件,但川渝分属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各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定位不同,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也存在差异,加之旅游资源数量、级别不对等的现实问题,使得旅游合作进展缓慢。

3.4 旅游高层次人才短缺,合作支撑体系有待完善

成渝经济区旅游发展还面临诸如人力资源不足,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人员流失率较大,高层次的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和外语专业人才短缺,整体队伍素质有待加强等问题。此外,旅游营销体系有待完善,多数旅游者熟知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高级别旅游景区,而对次级旅游景区了解甚少。在网络宣传上,也存在专业旅游网站数量少、信息量不全、更新不及时、查询能力有限、不支持多种语言操作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4 成渝经济区旅游协同发展策略

4.1 发挥政府部门的协调作用,打造无障碍旅游区

成渝经济区内各级政府要摒弃原有的狭隘的地方观念,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共同研究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和市场开发策略,构建区域旅游网络营销系统,创建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在政策上打造“无障碍旅游区”、线路上进行联合开发共享、营销上实施整合促销推广,力促“互为旅游目的地、互为旅游市场”的基本利益格局的形成。

4.2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高市场化水平

虽然政府在现阶段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协同发展向更高层次推进,就需要发挥旅游企业和非政府旅游组织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企业作为旅游经济运行的主体、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与提供者,为适应竞争和追求效益最大化,会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企业间相互协作,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自身的资源要素,提高旅游业市场化水平。此外,还需发挥非政府旅游组织的参与作用,加强区内旅游各部门和企业间的沟通协调和联系,缓和组织内部各种利益冲突,同时还需发挥非政府旅游组织在人员培训上的优势,加大区域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队伍的整体素质。

4.3 建立旅游协作新机制,保障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区内旅游相关部门还应牵头建立一个资源共享、区域联动、线路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通、市场互融的区域旅游合作新机制,建立和完善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旅游保险赔付机制,畅通旅游热线,如各市区协调114、12301电话,完善旅游咨询,建立各市区旅游投诉首接责任制,以及跨区域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适时组织跨区域旅游联合执法。同时针对区内旅游业行业标准不规范、不一致等问题,旅游部门还将协调质监、工商等关联部门,针对区内共同推荐的旅游线路,公布统一市场指导价,使旅游消费者享受到透明、优质的旅游服务标准,最终确保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顺利实施。

此外,针对区内旅游资源数量、级别不对等,旅游发展不平衡等现实问题,应积极建立协同利益补偿机制,对在协作中局部利益受损的地方政府给予经济、财政或政策方面的补偿,如采取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和向受益多的地区征收调节税等利益补偿方式,把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建立在利益互补、共赢的基础上,从而提高区内各地协同发展的积极性。

4.4 联手打造旅游经济示范区,再造川渝旅游增长极

成渝经济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高级别景区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属旅游景区较发达地区,但区内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旅游热点高度集中,主要集中在少数高级别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旅游中心城市及周边区域等,要缩小区内各市、区、县旅游发展差距,需要川渝两地联手打造旅游经济示范区,再造区域旅游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最终实现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4.5 整合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由于经济区内旅游资源同质性较强,难以形成特征鲜明的目标市场,因此要分门别类地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类,整合、开发旅游资源,构建布局、结构完善、市场活跃的旅游产品体系,提升区域整体旅游产品的形象。

此外,还应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成渝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如青城山的道教文化、峨眉山的佛教文化、广汉三星堆文化和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的巴蜀文化、红色文化等,对其整合开发有利于凸显该区域的旅游特色和优势,能有效提升成渝经济区旅游竞争力。在整合开发中,应充分利用区域内文化形态上的丰富性、体制改革上的互补性、制度创新上的多样性,创造有利于成渝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环境,形成文化旅游发展的巨大合力,拓展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广度和深度,打造成渝经济区文化旅游的特色品牌。

4.6 统一旅游形象,巩固旅游协同发展成果

成渝经济区地处我国西南,区域可进入性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统一区域旅游形象,应用现代营销手段,加大营销力度,对拓展旅游市场和巩固旅游协同发展成果至关重要。因此,区内应编制旅游总体规划,统一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对外开展联合促销,同时依托区内电视、旅游官方网站等主流媒体,强化、巩固旅游协同发展成果。建立并完善区内旅游集散中心,在火车站、汽车站、地铁口等人口集散中心设置现场旅游咨询服务台,制作资料新、信息全、多语言的宣传手册,全方位、多渠道地拓宽旅游者的信息渠道。

[1]薛萍,陈庆.跨越14年蓝图——专访著名经济学家林凌[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1(4).

[2]刘世庆.中国区域增长新格局与西部大开发[J].理论前沿,2004(10).

[3]粟路军,柴晓敏.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及其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6(7).

[4]蒋丽芹.泛长三角地区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1(22).

[5]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6]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7]冷志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对湘鄂渝黔边区的实证分析[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8]周海燕.个人可支配收入对我国旅游业影响的实证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2010,27(4).

[9]刘道明.“成渝经济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1).

[10]杨继瑞.成渝经济区:比较优势、发展不足与治理对策研究[J].西部经济与社会,2012,28(6).

猜你喜欢

成渝经济区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媒体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成渝两大经济新区区域规划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