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超越: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院长安海忠
2014-09-10
安海忠,博士,人文经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9月出生。2004年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任教授,2009年任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博士生导师,2011年任应用经济学学科的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财政部国家重大专项等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国际期刊编委、国际SCI/SSCI/EI 期刊审稿人,校学位委员会委员、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矿业联合会矿产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学会常务理事、能源政策学会理事、北京市项目管理学会理事、北京市图形图像协会理事等。曾任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石家庄市委副主委、第九届和十届石家庄市政协委员、第十届石家庄市人大代表、第十届河北省政协委员。主持科研项目6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国土资源部项目13项,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5项,国家能源局项目2项,河北省科技攻关/软科学/星火计划等项目5项,其他项目3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14篇,主编专著、教材9部。2012年,获国家能源局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年,获国家能源局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资源环境管理)、应用经济学(资源、能源经济、数量经济学)。
安海忠院长在学科建设上,确立了以资源环境经济、管理、政策法规为特色的学科建设领域,狠抓学科梯队和科研团队建设,着力引进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博士,狠抓科研学术工作,引导教师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竞争性项目,发表SCI/SSCI、中文顶尖核心期刊论文;优化学科布局,形成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建设为牵引,以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为基础的纵向学科结构。在人才培养上,统筹考虑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统筹考虑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构建了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式培养模式,形成了学术研究导向和就业实践导向分流、分型培养模式,强化了科研学术能力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安海忠院长注重科研实验室建设和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建设,还创设本科创新实验班,促进建立国际化培养本科生机制。采取“2+2”模式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联合培养地球科学与商务本科生。此举不仅是为了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还在于推进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安海忠院长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在其位谋其政”。为了突破制约学院学科发展的瓶颈,推进学院工作全面上台阶,他全心全意抓工作,力求每项工作都能够落地,取得实效。虽然上任仅有四年时间,但在推进学院各项工作方面却卓有成效。一是实现国家基金项目的突破。三年多来,学院已获得15项国家基金项目,多项教育部和北京市基金项目。二是实现SCI/SSCI论文的突破。三年多来教师和博士生已有34篇论文被SCI/SSCI检索。三是科研实验室建设取得突破。合作建立了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人才开放实验室和其他研究平台。四是搭建了多个国际、国内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五是创设了本科创新实验班和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六是MBA、MPA专业学位教育获得了平稳较快发展。
猜你喜欢
——王永平教授
——陈桂蓉教授
——拜根兴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