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的准备 成功的基石
2014-09-09钱海燕
钱海燕
摘 要:公开课是每位教师都必须要面对的。由此怎样上好公开课也成了每位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一次评优课出发,阐述了信息技术公开课的课前准备。
关键词:公开课 课前准备 教学内容 学生 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1
这里所说的公开课包括示范课、评优课、观摩课等。大部分教师认为一堂成功的公开课依赖于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前的准备,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45分钟的成败。为了公开课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师们都为公开课倾尽全力,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上煞费苦心。信息技术公开课之前,教师都会花精力设计好教学过程,选好教学方法,准备好教学资源等。但是有时公开课的效果还是不能尽如人意。笔者结合对教师的调查、对公开课教学评价表的研究以及课堂观察后认为,上一堂精彩的信息技术公开课除了要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上花功夫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教材、学生和教学环境上多下功夫。因为教材是教学的根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深受教学环境的影响。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资源的选用都依靠对教材、学生和教学环境作充分的研究之后才能确定。这些也是在公开课时容易忽视,出现纰漏的地方。下面,笔者结合最近的一次评优课中的问题谈谈信息技术公开课的这些课前准备。
1 充分研究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根本,这一点在公开课评价表中也所反映。任何一张公开课评价表中都把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项目。其中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重、难点的确定等。60%以上的教师也认为公开课最重要的在于对教材的把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必须围绕教材进行。公开课前一定要充分研究教学内容。
如果是自选课题,第一步要精心选择课题。例如,本次评优课的第一轮为自选课题。一位教师选择的课题为《应用文档的设计》中的《制作封面》。课堂上出现了绝大多数学生无法完成的情况,致使评课的专家、教师们对本堂课评价不高。原因在于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学生的基础依赖性很强,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插入文本框、艺术字、图片和设置这些对象的格式并且要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所以通常情况下公开课自选课题应选择对学生基础依赖性比较弱的起始课,如各个章节的第一课时或者选择与前后内容关联不大的课题。
选好课题之后,或者是指定课题的情况下,教师要对照教材、课程标准,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如果方向不对,怎么可能到达终点?例如,在这次评优课第二轮比赛中,课题为指定课题——《第四章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数据的收集与录入。有位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从“钱”导入,引出中学生钱的来源,怎么花钱的,一堂课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述要珍惜钱,要感恩父母。评课的专家、教师们一致认为本堂课教学目标出现了问题,明显与教材的教学要求有很大的分歧,教学过程设计得再精彩,也难以成为一堂好课。
2 充分研究学生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公开课教学评价表中,学生学的评价也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例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各层次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都有所提高等。有30%的教师认为公开课的成功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把控。但是这也是课上最难把控的。课堂上学生的很多情况是无法预见的。教师就要做足预设,避免出现意外,手足无措的情况。
在课前准备中,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要研究这个年龄段、这个年级的学生的共性,也要深入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个性,甚至所教班级的每位学生个性。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让学生感兴趣并乐于参与而且有能力参与的学习活动。通常,教师在上公开课之前,总会有几节课进行磨课 ,以了解课堂中学生的反应。在磨课环节中,要注意记录各个环节中学生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所了解的通常是这个年龄学生的共性的问题,在正式上公开课时还可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在评优课第二轮中,一位教师要求学生一开始就用表格来列出自己家庭的收支情况,学生一筹莫展,无从下手。而另一位教师让学生统计自己零花钱的收支情况,就没有出现学生无从下手的情况。第二位教师在分析时指出,一开始也是使用的家庭收支情况,但是在磨课的环节中发现初一学生对家庭收支情况是不了解,无法完成收支情况的调查,导致课无法按照预先的设计进行。随后就作出调整,让学生调查比较贴近生活的自己的消费情况,所以在公开课的时候这一环节就进展比较顺利。
3 充分研究教学环境
在本次评优课活动中,还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教学环境了解的不够。和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课对于教学环境的依赖性更大。信息技术课会涉及电脑机型,操作系统、软件版本、多媒体控制系统、学习资源管理方式、作业上传方式以及软硬件系统的管理规则等一系列的软硬件问题。软硬件资源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首要保证,在上公开课之前一定要充分熟悉、准备教学环境。例如,本次活动中有位教师设计巧妙,环节设计紧凑,教学资源准备的非常充分。对于学生的预设也很全面,考虑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所以准备了相应的帮助文件。可是当学生要使用帮助文件时却发现帮助的视频文件无法播放,致使课堂教学环节无法正常进行。这无疑让本来应该在课堂上出现的亮点成了败笔。所以,教师在上信息技术公开课之前一定要仔细准备软硬件资源,逐一核实所需的软硬件教学资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
当然,公开课的课前准备远不止这些,还包括很多其他内容。因此,要上好一节公开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靠平时的反思、学习和积累。有意栽的花才会开得好,如果平常精心呵护,花儿才会更艳。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