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014-09-09王晓玲
王晓玲
摘 要: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改变传统单一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视觉等感官。
关键字:高中美术教学多媒体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1
1 运用多媒体,全面改善欣赏教学
在美术欣赏的时候,尤其是欣赏各种美术作品时,数量要求多,并且作品的图像质量也相当讲究。但现有的美术教材因为课本的局限,不能让作品全部都展示出来,而且画幅小,再加上美术欣赏课的课时本来就比较少,教材上的介绍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他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资源与更多的艺术体验。欣赏美术作品是依赖视觉形式所开展的,在某种程度上,多媒体的表现效果与艺术存在着相通之处,从视觉的角度而言,多媒体的点、色、形、线的信息强度与画面的吸引力远远高于课本的图片,除此之外,还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艺术氛围与教学环境。比如,在欣赏毕加索立体主义作品《格尔尼卡》的时候,若一直听教师单一、枯燥的讲解,学生是不会真正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美感,但如果教师结合多媒体,通过多媒体展示作品,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图像,再配以明了简洁的文字说明,逼真的影像、引人入胜的音乐,这样学生就能化抽象为具体,真正感受到美术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让视、听感官互相配合,从而达到通感审美的效果。
2 运用多媒体展示优秀的案例,引导学生激发其创造能力
笔者则认为,古今中外画家的名作、教师的优秀作品都能够让学生体会美术的真谛,进而敬佩创作,对培养良好的创作思维起到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讲授“中国古代壁画”的时候,笔者重点介绍了壁画《九色鹿本生》,这部作品不管是线条描绘、色彩运用、图画结构,抑或人物形象的刻画,笔者均一一分析、展示,利用多媒体反复播放,使得学生感受到作品的内在美,体会美术的本质。众所周知,美术的创作并非单凭想象,它仍需要技巧技能的辅助。教师可将自己在授课前所描绘的作品作为实物给学生借鉴、欣赏。在欣赏视频的时候,教师要予以讲解,特别是谈到自己的创意时要详细介绍,说出自己的结构把握、构图技巧、创作意图等,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构筑一个合作互助的学习平台
多媒体能够让学生自由选择符合自己的作业形式,学生不再担心画不好或者做不好。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合作。例如,教师布置一道用电脑绘制一幅《我的理想家园》的题目,小组中美术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就会使用“金山画王”软件进行绘图,而敏锐度高的学生就会上网搜集相关的图片作为参考,语言运用能力强的学生就会进行文字的解说,分工具体而微,人人都为作品出一份力,这样在作画练习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传统的素描教学过程中,由于空间的局限,教师每一次做范图,仍会有一些学生没有看到教师的作画步骤、程序,不过利用多媒体进行投影,就能轻而易举地让学生清清楚楚地看到教师做范图的步骤。教师在学生观摩的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针对自己不熟悉的内容进行细致的观察,切莫笼统观之,在绘画的实践练习中,学生间可相互切磋技艺,从而取长补短,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徐明顺.谈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104-106.
[2]段希引.多媒体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0):141-142.
[3]邵丽佳.浅析高中美术多媒体教学[J].学周刊,2014(05):220.
[4]赵春梅.多媒体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0):93.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