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2014-09-09王振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4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应用研究信息技术

王振奎

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师课前研究,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优化实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深化反馈检测,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化学教学 信息技术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1

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笔者近几年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对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化学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谈一些体会。

1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教师课前研究

课前研究是讲课教学的准备,只有课前研究进行充分,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备好一节含有信息技术的课就容易很多了。例如,备《氨气》这节课时,可从网上下载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模拟动画、氨气分子结构模拟动画、氨气与酸反应的实验模拟动画。然后把这些组件插到课件中,既有趣,又生动。最主要还是大大缩短了备课的时间,充分发挥了资源共享的作用。

2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愉悦的课堂情境、求知的课堂情境、成功的课堂情境,能适时地呈现适当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表象和本质。用生动、具体的化学现象揭示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变主动为客观,变枯燥为生动,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其积极主动地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氮和氮的化合物》这一部分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怎样解释这谚语呢?要做实验是不可能的,我从网上清华同方资源库中找到了“雷雨发庄稼”的教学动画,这动画形象、生动,用在教学上,使学生很容易明确: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在雷电的作用下,有小部分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遇雨水转化为硝酸,硝酸遇土壤转化为能被庄稼吸收的硝酸根离子,雷雨后相当于给庄稼施了一次氮肥,这就是为什么有“雷雨发庄稼”这种说法的科学依据。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好。

3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化学的新课,不容置疑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许多化学现象、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化学规律都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有一个正确的第一印象,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认识上理解上的模糊或错误。因此,在讲授新课时,可利用信息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及规律。

4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优化实验

4.1 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

例如,演示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中,过去是钠与水反应在大烧杯中进行,可改在试管中盛有滴加酚酞的水,然后加入金属钠,学生在投影屏幕上能清晰地观察到“浮、游、熔、响、红”等现象,实验效果明显得到提高。

4.2 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减少污染

中学课本中有些实验,如氯气、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设计三维动画片——小白鼠中毒死亡,告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防煤气(一氧化碳)中毒。

4.3 模拟化工生产过程

对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等,学生大多数未见过,缺乏感性认识,用信息技术可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每一步生产过程,对于各个环节也可以反复演示或局部放大。

4.4 模拟化学反应过程

例如,有机化学中羧酸和醇的反应,羧酸是提供氢还是提供羟基?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很容易把中和反应跟酯化反应类比,认为酯化反应中,羧酸提供氢而醇提供羟基,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可利用信息技术模拟醇跟羧酸起酯化反应,形成含有酯这一反应历程,证明羧酸提供羟基而醇提供氢。

5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深化反馈检测

快反馈、强矫正是搞好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贮量大、速率快、交互性能好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这样可把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方式、结果的正确与否给予立即判断,以矫正思维过程。调用计算机题库中的试题,学生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练习或考试。练习或考试完后,学生可以调出参考答案,及时找出问题的所在,不仅起到教师面批的效果,而且还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编拟试卷,可随时修改,随意排序,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数据库软件,帮助分析试卷、分析成绩。通过各种成绩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弥补不足,强化优势。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要学会借助信息技术的优点,通过灵活设计教学环节,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康华发.化学课程教学实践与体会[J].北京教育,2009(05).

[2]万贵妃.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河北教育,2010(05).

[3]华泰如.化学教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J].山东教育,2009(09).

endprint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应用研究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