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2014-09-09林嫣妮
林嫣妮
【摘要】“情感教育”是一种重视“情感”因素的教育理念,它以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基础,认为教学活动也应该从学生的心理、情感等非理性角度进行考虑。初中英语教学有着基础性、差异性等特点,在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位置。情感教育以此自身的特殊理念和优势,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初中英语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情感 教育 初中 英语
一、情感教育的定义
中国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多年,而现阶段“情感教育”的出现,又为当前的教育增添了新的内涵。为了分析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明确情感教育的定义。而解释情感教育,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情感。从心理学的角度,情感很难被定义,它可以指很多现象,并且这些现象之间往往没有共同点。很多学者,如Keltner 和Ekman把情感定义为“一种信念或者快速的反应,包括社会心理学上的,经验上的和行为上的活动。”很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认为教师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涉及“情感”的理念。由此,就形成了“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属于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指的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习者的兴趣、情感等因素,以情感互动的方式,积极引导并培养学习者,促进其全面发展。学习者在情感交流和情感体验之中,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情感教育有利于学习者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从目的性上看,情感教育有着发展个体道德感、美感等社会性情感的任务,所以情感教育与“五育一体”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尤其是我们倡导的德育和美育都与情感教育息息相通,而且能够通过情感教育来更好的实现。甚至是智育也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来进行渗透与补充。
情感教育理论的代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他从实际操作层面阐述了情感教育理论,注重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个性的发展。教学过程大致如此: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情感,学生提出问题,行动并自己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可以自由地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有各自的学习目的。教师是学生情感的指导者和咨询者。罗杰斯提倡的教学“注重情感发展,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自主地学习、激励思考”。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情感教育自20世纪90年以来,可以说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但较多的情感教育理论仅运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主要涉及德育、美育等方面。而在小学、初中等基础教育阶段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说在基础教育里,情感教育多体现于母语教育中,例如语文、思想政治、社会等学科,从现在的教学成果来看,情感教育在这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学生们对这些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就此来看,这为初中英语教学运用情感教育理论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
从理论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情感教育理论还有待完善,尤其在外语教学领域,情感教育还没有足够地引起重视。但不论如何,这些并不妨碍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情感教育是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机制。情感教育促使人文知识内化的过程应从情感体验、情感渗透、情感转移三个层面考察 。对英语的学习而言,就是让学习者学习一门陌生的语言,并且由零基础到能自如的使用。为此,如果不建立在一定的兴趣之上,纯粹地为了应付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很有可能造成一种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生会对学英语失去了兴趣。对于没有很强烈学习动机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会成为一种负担,甚至会造成学生对英语的反感。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毕业后,或者在长期没有接触英语后,会对英语知识产生一种陌生感。
而通过情感教育,在认识之初,为学习提供兴趣动力,有利于英语学习的持久性;在知识掌握上,一旦学生的认知内化为情感,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积累;最后在对待英语的态度和学习思维上,情感教育更倡导培养一种情绪上的认同感,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它有效地解决了学习者和学科之间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割裂问题。
从现实操作层面来看。前文提到,初中英语教学具有应试性的特点。应试一方面能有效的对系统化知识进行考核;但在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学习目的和检验手段的倒置的结果。情感教育的理念并不是要取消“考试”。而是要重新明确考试的定位。始终将对学生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和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考核手段并没有根本上的冲突。从而也可以说明,在情感教育的理论指导下,学生和教师能够在一种更为自然和自由的环境下相互交流并且有益于双方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建华,李丽红,曾山金.情感教育: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的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03(2).
[2]毛豪明,周黎.当代中国情感教育理论研究检视[J].中国教育学刊,2006(4).
[3]张熙.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和主导主体思想[J].教育研究,1996(2).
[4]许浩.论高校情感教育的缺失与完善[J].教育探索,2006(10).
[5]DÖRANYEL ZOLTÁN.2009.The psycholog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