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永浩“锤子”里的理想主义

2014-09-09

商周刊 2014年13期
关键词:罗永浩老罗锤子

5月20日,锤子手机Smartisan T1正式亮相,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主持的产品发布会暨其个人的“相声专场”,另一个老罗一一知名度并不亚于这一个老罗的罗振字,在今年互联网大会的演讲中如此评价:“罗永浩的最大价值在于,即使锤子手机发布失败,罗永浩还是不会输,他有能力将事情描述成一个悲情英雄暂时受到挫败的形象,然后背对着大众、面朝大海说一句,让我们再来一次。”

雷军曾说,“台风来了,猪都能飞起来。”罗永浩恰好赶上了国产手机最好的时代,山寨机市场基本被国产品牌千元机清理干净,而国外手机品牌疲软,诸如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国际大牌暂别市场,国产手机品牌获得了消费者的空前认可。但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国内外的手机大厂竞争不断且愈演愈烈,国内手机市场接近饱和。这意味着,如果只是抱着赚一笔就走的心态,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而备受争议、善于“忽悠”的罗永浩,一直自称是乔布斯在中国唯一的传人,他能否持续深耕数码领域,将“锤子”发扬光大,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粉丝经济学”

4月20日,锤子手机发布会门票正式在微博开卖,最低票价为200元,最高票价为600元。出人意料的是锤子手机发布会门票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就销售一空。而锤子科技曾在此前承诺本次发布会的门票将全部用于慈善事业,那么这次发布会的收入究竟有多少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网友专门在微博上询问了罗永浩,而罗永浩回复这一问题,并且顺便“纠正”了一下他的说法。

罗永浩认为锤子发布会的门票是“果然”售罄了,而不是“居然”售罄了,言下之意就是发布会门票售罄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另外他还表示锤子手机发布会门票一共卖了100多万元,并会在发布会上公布详情。

5·20发布会时,在新浪微博,罗永浩拥有679万粉丝,10天后,粉丝涨至700余万。在罗粉背后,是这样一种影响力:它只需要耗时几十分钟就让一个科技类发布会的门票售罄,票价最高时可以被炒到3000元。罗永浩在现场发出的“我爱这个世界”几分钟内可获得上万的转发。在视频网站优酷网的直播中,累计登录的观看人次加上外链播放,共约1000万。这个数字是优酷春晚直播观看人数的4倍,也是爱奇艺《来自星星的你》大结局直播的7倍。发布会结束近48小时,锤子手机的预订单已超过5万部。

众所周知,“老罗”罗永浩很喜欢锤子。

因为“冰箱维权”,在2011年11月20日,罗永浩曾和其他一些志愿者来到西门子公司北京总部进行维权活动,现场用锤子砸烂三台西门子冰箱。2012年5月,罗永浩注册了锤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时隔一年,锤子科技又发布官方名称为锤子ROM的基于Android平台深度定制的操作系统。

“大部分的科技公司虽然整天在说用户体验,但是我们在他们那看不到什么用户体验,大家看一下这些是他们经常做的一些事情,四核、八核、真八核、智能八核、十六核;防尘、防污、防水、防摔、防雷劈;跑分高手、跑分大师、跑分达人、跑分小王子、跑分天王……”在此次锤子手机发布会上,他又准备用“锤子”来砸烂一众国产品牌手机,开创他的“锤子”手机时代。在此之前,他在微博上已经把三星、微软、苹果的产品嘲笑了个遍,俨然把安卓、Windows Phone、IOS摸得门儿清,即将接过在天之灵的乔布斯的大旗,化身为新一代的科技商业领袖。

正如罗永浩的名言——“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他以一已之力,将一款手机发布会搞成年度的盛会,吸引了上千资深媒体人、科技爱好者甚至一些手机厂商的“间谍”自掏腰包前去一探究竟,不得不说够彪悍了。

高中辍学的罗永浩,曾经摆地摊、开羊肉串店、倒卖药材、做期货、销售电脑配件、搞过文学。扬名天下得益于在新东方当英语老师的时候,他上课的内容都是些啥,估计没几个人记得住了,但他出口成章、字字珠玑的“废话”却被学生们整理成“老罗语录”,流传于网络,“老罗语录”可比相声牛多了,如今,无论是喝咖啡的周立波还是吃大蒜的郭德纲,在学生群体中都无法与之比肩。

老罗可算是把“自由理想”做成商业买卖的开山鼻祖,他的语录影响了千万学子,无数人成了他的粉丝,就算不是“粉丝”,也会记住他,因为他是青春时代的象征。

创始人的特质决定着企业的气质,雷军是典型的工程师,技术男,他更懂技术。而老罗搞过传销,当过老师,他更懂人性。因此,雷军谈的更多的是自己的产品参数等多么出色,而罗永浩是用故事的形式说明了参与自己的产品的人物是多么优秀。

在锤子手机设计中,比如左右手,从人文角度充分地考虑到了相对少数的(约30%)用户的生理习惯,罗永浩这样做,恐怕习惯右手的人也会被他的人性化所打动。并向竞争对手雷军致敬,发布会现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就可以证明这种情怀瞬间把他本来产品上的缺陷和不足淹没了。

正如擅于粉丝经济的另外一个牛人、阿芙精油和雕爷牛腩的创始人雕爷之前在文章里说的那样:老罗恰恰为大量特定“普通人”提供了对他的“情感幻想”,而这些“寄托”,落实到具备“罗永浩气质”的锤子手机上,能爆发出巨大力量。罗永浩将粉丝经济做到了极致,即使是锤子手机TI有诸多缺陷,也无法阻止粉丝们对其的狂热追求,因为他们要的根本不是手机或者说手机只是一种寄托。

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系列是罗永浩近年来主打的演讲内容,每年发布时,网上点击量都会超过千万。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老罗语录”,罗永浩今天会是什么样子。10多年前,他给新东方校长俞敏洪寄去一封求职信,依据新东方的招聘标准,逐个列举自己有能力胜任新东方教师的理由。在“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英语专业者优先”后面,他回复:真不喜欢这么势利的条件,这本来应该是xx之流学校的要求。

紧接着,高二辍学、主要靠替人组装电脑维持生计的罗永浩进入新东方学校,并迅速成为一线教师。endprint

像许多新东方老师一样,罗永浩会时不时用一些搞笑段子活跃课堂气氛,与其他人不同,他的段子总要挑战“权威”。例如,指责中医疗法缺乏药检机制;怀疑中国传统的家庭关系;愤怒地抨击暂住证制度,表示自己要以身试法、誓死不办。

他经常在课堂上对学生说,人脑需要独立思考,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实际上都经不起推敲,他形容这叫“有思想”。

罗永浩信口讲出这些段子时,并没想到日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录音,他认为只是留作复习之用。其实学生将他的段子剪辑成集,传到网上,标题叫作“老罗语录”。

“老罗语录”迅速在学生圈中传播开,在追捧者眼中,罗永浩的幽默、有独立思考精神、阅书无数、耿直敢言,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最高峰时接近100公斤,很多学生称他“罗胖子”。后来,他设计的广告语中有这样一句:有思想的年轻人到哪儿都不太合群,直到他们来到老罗英语培训。

成为不大不小的公众人物,给罗永浩带来的不全是正面影响。外面开始流传他和新东方发生不和的传闻,还有人辱骂他的语录拙劣、哗众取宠。

对于老东家,罗永浩向来不愿过多谈论,尤其在他创办公司后。他说,在新东方待了两三年就已经很不舒服,公司的气质和自己想象的很不一样。因为没想好做什么,才又多待了两年。“其实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闹出了一点小不愉快。”

罗永浩说的气质,是指英语培训行业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比如“不用背单词”、“多少天保过”的宣传,还有“无效退款”却又从不兑现的服务承诺。

很多老师也让他恼火。有一次,他听到一位老师对学生说,自己上学时被宝马车溅了一身泥,教的调节办法是以后发财也开宝马溅别人一身泥。“完全是一种sB逻辑,居然把这样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至今说起,他还会破口大骂,碰到自己看不惯的东西,他常常情绪失控,他在新东方时朋友并不多。

2006年初,罗永浩向新东方递交辞呈,夏天,正式离开新东方。这是一份能够给他提供极好待遇的工作:年薪50万,工作时间除开寒暑假3个月比较忙碌,平时只要在周末上两到三节课,“极其舒服”。

罗永浩说,以自己的标准,对商业领域里的大部分人,他是瞧不起的。他认为这些人没文化,没思想,没水平,没道德,什么都没有。他感觉到再找一个自己能够认可其价值观的老板很困难:“也许人家不是成心骗我,但我会有上当的感觉。”

逝去的牛博网

黄斌是罗永浩创办牛博网时的合作伙伴,认识罗永浩前,他听过“老罗语录”,“当时觉得很有趣,就问身边的朋友有没有人认识老罗。”后来,他们经人介绍成为了朋友,他记得第一次见面时,老罗穿了一件军大衣,不修边幅。

当时黄斌正在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罗永浩刚从新东方辞职。俩人都认为国内媒体平台存在一边倒的问题,他们都没有涉足过这个行业,不知道有政府控制这回事,觉得一边倒是行业本身造成的问题。于是,两人打算合伙创办一家尽可能多元化,有多种声音,不要有异常倾向的网站。

这是罗永浩第一次创业,只是牛博网后来的命运,让很多人忽略了这段经历。牛博网没有寻找投资,启动资金主要来自他和黄斌。资金有限,没有请太多员工。罗永浩负责内容,黄斌做程序出身,负责技术。很长一段时间,牛博网每个月要都亏掉几万元钱,主要花在服务器带宽上。

罗永浩说,他们当时对互联网完全没有概念,觉得只要点击量有了,钱就有了。“牛博网最早是想做成一个综合性的博客网站,但不是提供博客空间服务的性质,是选择一些博客作者的文章做内容。”在罗永浩看来,牛博网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博客服务中间商,只是借助了博客形式,比起互联网产品,更像是一个媒体。

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战略,上线十几天,牛博网的Pv量就超过20万,艾未未、梁文道、韩寒等众多名人,相继成为牛博网作者,之前老罗语录积累下来的众多粉丝,很大程度上构成了牛博网的受众基础。

因为没有删帖,牛博网在很多公共事件中充当了平台角色。厦门PX事件中,一位当地的牛博网作者用手机短信发到自己的牛博网博客上,做了文字现场直播。山西黑砖窑奴工事件,只有牛博网上的帖子一直没有被删。

创办两年后,牛博网被强行关闭。

对于牛博网的结局,罗永浩始终觉得自己很无辜,他说:“当时我们是要做一个综合性网站,所以没有刻意回避政治问题,并不是我热衷政治问题。在大多数网站要做自我审查的情况下我们没有做,政治内容就显得格外突出,我们真的没有刻意去做。”被关闭前,因为一些广告收入,牛博网已经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虽然没有赚到钱,但罗永浩十分得意。直到今天,还有人发给他邮件讲牛博网是自己的思想启蒙网站。因为邀请作者,他结识了一大批精英圈子里的朋友,他的大部分精英圈朋友,都是通过牛博网认识的。

“罗氏营销”三板斧

对于罗永浩的创业能力,他的前搭档黄斌评价:“从经商角度看,老罗并不是个适合去独立经商的人,他必须要有合作伙伴。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完整的地方,如果我给自己独立经商打80分,老罗可能只有60分。”

在黄斌看来,除了管理能力,罗永浩的放权能力是他独立经商的另一块短板,“如果管理能力不够,放权不够,自己又忙不过来,某种意义上是致命的。”

做公司以来,罗永浩经常感觉到精力不够用,“除了工作,就是睡觉”。罗永浩说,他是个精力很充沛的人,只是管理能力差些。

罗永浩对财务没有特别精细的概念,尽管是新东方一线教师,他辞职时并没有攒下多少积蓄,“大部分收入在请客吃饭、买书买碟、打出租车中不知不觉不见了”。

罗永浩给接触过他的人留下工作狂的印象。好友刘瑜认为他是一个“事无巨细,都不放心交给别人去做的完美主义者”。跨界艺术家左小祖咒更加直接:“作为朋友,我更希望他在奋斗的路上身体健康,不要过于玩命。”endprint

尽管认为罗永浩不是一个很好的独立创业者,黄斌仍然把他看成是自己众多合作者中最好的一个,“作为合作者,罗永浩是最好的一个,他在工作上的热情和敬业,曾让我强烈感觉,一个人能在一方面有所建树,一定是因为完全投入了热情。”

作为创业者,罗永浩也有其独到之处。他深知羽翼未丰的锤子科技没有它的竞争对手那样具备雄厚的资本财力——别人可以三天两头的宴请记者、为芝麻绿豆大小的事情专门开场发布会,锤子科技不行。所以,将那个口不择言、挑战世界的老罗持续扮演下去,不仅有利于将曝光度荫泽手机产品,而且还能不断调动目标用户同时也是自己粉丝的激亢,培养用户为人格埋单的习惯。

当然,企业家希望实施人格营销,若是不能本色出演,靠包装是包装不出来的,而且如果人格与品牌的差异过大,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维珍集团的创始人理查·布兰森常因反叛事件、拜金主义而登上新闻头条,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本性就是如此,而且维珍品牌所标榜的,同样是追求自由、个性、富有情趣的价值观。如此道理,放在罗永浩这里,也是一样。

锤子手机Smartisan T1,相比一年前锤子ROM系统的问世,其效果要好很多,尽管罗永浩引述乔布斯关于“苹果是一家把美丽的软件装进美丽的盒子里的公司”的论述,但是就像如果离开曲线瓶的概念人们就很难想象可口可乐的形态一样,空有标新立异的ROM而无量身定制的容器,定然会引起漫无边际、不受控制的想象,买椟还珠的故事,既是寓言,也是人性。

罗永浩的“情怀”,拆解下来无非是“罗氏营销”的三板斧:

其一,是在细节上做人性化的关怀(定时短信发送、图形设计的细腻与精致等),别人没想到的我帮你想到了,感性主张是“体贴”;

其二,是培养新的体验模式(双按侧边按钮唤醒摄像头、81宫格的App拖曳方式等),在和其他人具备差异的基础上,证明自己更为先驱和科学,理性主张是“优越”;

最后,是对宣传手段的雕琢和创新(200元防摔保险、对开源机构的捐赠等),即“站着挣钱”的价值观。

于是,带着这三板斧,从牛博网开始,“罗氏营销”畅行无阻,明白了这般套路,也就不难理解罗永浩哪怕没有做手机而是做吸尘器,他和用户沟通的基本模式也不会产生多大变化。

罗氏营销的核心,归因于罗永浩的意见领袖作用、微博上持续的营销造势以及在传播策略上满足媒体的需求。罗永浩用一些专业技术词语,让你信服他的专业,信奉他的工匠精神,然后他会总结说,你是消费者,不必了解具体细节,不用怀疑,不用理由,只要知道,锤子手机是世界上最好的就够了。在锤子手机的背后,罗永浩销售的其实是“人格注意力”。老罗很能忽悠人,但你不得不心甘情愿地被他忽悠,这就是奇迹。

无论如何,罗永浩都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英雄,是赋予传统制造业新的内涵的改革者和创新者。现在就看他在追求手机新概念、创造新商业模式上能走多远了。

(本刊编辑综合整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罗永浩老罗锤子
罗永浩担任《脱口秀大会3》领笑员
不太平的2019年
罗永浩“卖艺”第一步,是不是丢掉理想主义?
锤子门铃
吝啬
复肥市场 就差一锤子
植物界的小锤子
只卖三口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