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6例

2014-09-08蒋国民重庆市奉节县中医院骨科奉节404600

陕西中医 2014年1期
关键词:整脊根型颈椎病

蒋国民 重庆市奉节县中医院骨科(奉节 404600)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的整体发病率中高居榜首,约占到50%以上[1]。其发病原因多为颈椎的生理曲度改变、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体的轻度滑脱等所导致的周围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水肿使神经根受到压迫或者直接刺激。其临床表现为支配范围内的皮肤麻木或肢体疼痛及功能障碍。近些年来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人群年龄青年化,病症治疗时间较长,易反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2]。绝大部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经过保守治疗病情均能得到较好的治疗。其中整脊推拿与传统的推拿方法相比较对于颈椎的内外力失衡调整作用更好,且安全性更高,操作简单。本文观察分析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采用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取来我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颈脊神经的支配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麻木及疼痛,可伴有颈部的活动受限。查体可见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并有相应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作为支持。排除高血压、冠心病等合并危重症者及急性颈椎部位外伤者。男性33例,女性53例;年龄在36~59岁,平均年龄(41.3±6.5)岁。数字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方法治疗:患者坐位,放松手法对上臂和颈肩部的肌肉进行15min放松后拿肩井穴和风池穴各1min。以点按法用指端对风池、肩颈、天柱、天宗、手三里、曲池、外关及合谷穴各按揉1min,以酸胀感为度。按揉完毕后休息5min,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患者背后,左手放于患者下颌,右手放于枕后,令患者放松后将颈椎前屈15°,然后将颈部向患侧旋转至有阻力时小幅度快速扳动。重复放松动作后拿揉搓抖结束按摩。治疗组采用整脊推拿疗法治疗。两组推拿治疗时间均为25min,2d1次,40d为1疗程,治疗组具体手法如下。

准备手法:患者脱去上衣,俯卧位,将垫阵置于胸前,头偏向患侧。先沿着斜方肌至冈下肌方向衮法操作5min。然后同方向弹拨5min。将面部转到朝下后沿着颈后的膀胱经拿揉大筋3min,点按天宗、肩井、秉风、曲恒各1min。

弹拨手法:准备之后患者改侧卧位,以拇指的指腹着力中等力度自颈椎横突的侧线行由下及上的弹拨5min,弹拨的重点为患侧的病变部位条索状的结节。

点揉手法:弹拨之后患者改仰卧位,中等力度以指腹点揉风府、风池、天宗、天柱、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穴各1min。

缓牵手法:点揉之后患者体位不变,将双手重叠置于患者的颈部后侧,着力手指置于病变阶段处的棘突之间,轻轻托起至15°交位置缓慢的给予拔伸1min。

摇正手法:缓牵后患者体位不变,医生将左手置于患者枕部,右手拇指与食指放置于病变棘突下方,左手缓慢轻摇,右手定点上顶,使此节段摇动时得到一定的拔伸,重复3遍。

顶抹手法:摇正之后以双手手掌放置于患者颈椎两次,分别沿膀胱经及督脉方向自下及上推抹,推抹时给予一定的上托之力,每经络顺序顶抹5遍。拿揉搓抖后结束。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候评测改善情况。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治愈:所有体征及症状消失,肌力恢复,上肢及颈部功能恢复;好转:所有体征及症状有所减轻,上肢及颈部的疼痛减轻,功能有所改善;未愈:患者治疗前后体征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症候评测改善情况采用周建伟等[4]制作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证后测评量表。量表共五个项目,包括主症、颈部活动度、体征、上肢感觉、心理及社会适应、生活质量,共21个条目,合计50分。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一疗程后分别进行量表评测,比较结果。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且P<0.05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临床疗效,治疗组治愈14例,好转28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23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85.5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症候评测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症候评测结果比较见表1,两组比较治疗前各项目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在主症、颈部活动、体征、生活质量及症候评测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症候评测结果比较()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症候评测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P<0.01

治疗组对照组项目12.3±1.3 17.9±2.0颈部活动度(8分) 4.5±0.8 7.2±1.0△ 4.6±0.9 6.5±1.1体征(6分) 3.4±0.8 5.4±0.9△ 3.3±0.7 4.9±0.9上肢感觉(4分) 2.8±0.6 3.5±0.6 2.9±0.8 3.3±0.8心理及社会适应(4分) 2.1±0.5 3.5±0.4 2.0±0.6 3.4±0.9生活质量(4分) 2.1±0.4 3.7±0.5△ 2.2±0.3 3.1±1.0合计(50分) 27.1±2.6 44.9±4.1▲治疗前 治疗后主症(24分) 12.2±1.4 21.6±2.5△治疗前 治疗后27.3±2.9 39.1±3.8

讨 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在颈椎的椎间盘与周围的组织退行性变之后,或骨质增生、生理曲度发生改变之后,刺激或者压迫了颈神经所导致的综合症状[5]。其发病机制的研究经过了骨性学说、软组织学说、病变互因学说等多种转变,尚无明确阐明。但目前较为公认的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的系列骨赘及骨嵴病变或者是髓核的突出、椎间盘的破裂等均可导致其产生代偿失衡性症状。因此随着人群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而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学者发现[6]肌肉在颈椎病,特别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中作用重要。椎间盘的退变可导致扭力耐受力的下降。当多数的颈部肌肉末端借助骨膜和筋膜组织附合于椎骨上,长时间的肌肉支点持续牵拉可导致颈部症状的加重,生物力学出现失衡,颈椎退变加剧。

现代医学认为推拿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动颈椎,对颈肌痉挛进行对抗和缓解,同时可以扩大椎间孔,减轻其对神经压迫和刺激。通过对嵌顿小关节的滑膜牵引及对韧带、颈肌、关节囊等组织的按摩作用,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水肿的消除和神经根硬脊膜鞘同邻近的组织粘连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对于颈椎部位的推拿还能够缓解患者肌肉的痉挛,对粘连有一定的松解作用,对椎间隙有一定的扩大作用,能够有效的减少神经根刺激及压迫的症状。但传统推拿手法由于流派众多,操作对经验的依赖性较大,操作安全性与操作者的个人手感等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临床效果尚需提高[7]。

我们在用整脊推拿手法进行治疗,主要优势在于整个操作的过程患者不再采用坐位体位。通过卧位的不断体位变化,可使颈椎的负荷明显减小。椎间盘的所受压力降低,可有效地减少头晕及推拿中突发的刺激加重情况,安全性更高[8]。且在准备手法中,外界阻力明显减小,患者的颈部肌肉更好的得到了放松,便于手法应力在病灶处快速传递,以便提高临床疗效。而点揉、缓牵、摇正、弹拨等手法多为定点操作,能够精准的施法于发病部位,更为直接。且整个治疗的手法中去除了传统推拿手法中旋转手法,降低了旋转可导致的环枢椎脱位、脊髓截瘫、椎动脉相关并发症等严重后果[9],安全性更高。本文结果表明,通过整脊推拿治疗临床疗效高于传统推拿手法者,其对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主要表现在主症、颈部活动、体征、生活质量等方面。

由此可见,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整脊推拿治疗较传统推拿方法临床疗效更为优异,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了良好的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而整脊推拿的手法由于没有旋转类操作,各细节细分较为明确,因此在临床更具优势。

[1]魏林林,蔡智刚,杨丽霞.推拿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J].按摩与导引,2008,24(2):4-5.

[2]郭丁选,郭彦军,郭 强.电围药热渗透疗法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8例[J].颈腰痛杂志,2008,29(1):95.

[3]王荣钊,徐创龙.理筋拔伸旋转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210例[J],现代中医药,2011,31(3):42-43.

[4]周建伟,张 凡,李春雨,等.颈椎病(神经根型)中医证候测评量表编制及信度测试[J].四川中医,2006,24(8):31-32.

[5]黄玉剑.吕选民教授整脊学术思想介绍[J].中国民间疗法 2011,19(5):12-13.

[6]陈祥云,贾卫华,刘梅举,等.点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9,29(8):659-660.

[7]韦 殷.牵引和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J].广西医学,2010,32(8):1014-1015.

[8]唐 峰,熊 辉.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2):106-107.

[9]康 乐,翁风泉,李宇明,等.中医整脊手法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杂质,2010,18(11):38-39.

猜你喜欢

整脊根型颈椎病
中医整脊联合盆底筋膜手法、电刺激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整脊真有这么神奇吗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整脊结合局部推拿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临床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0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