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双反”背景下我国出口龙头企业尚德破产启示
2014-09-08殷功利
殷 功 利
(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欧美“双反”背景下我国出口龙头企业尚德破产启示
殷 功 利
(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尚德的破产与金融危机、盲目产能扩张引起的行业恶性价格战、欧美“双反”调查及自身决策失误有关。我国应启动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加强自主创新,加强产业集中性,改变光伏企业发展模式;运用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积极应对美欧国家采取的“双反”措施,争取让其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
双反;破产;启示
近10年来,新闻媒体对尚德关注较多,但学术界对其研究很少。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探讨其成功的方面,如周一明(2006)从纽交所总裁力促下尚德的成功上市纽约证券交易所、太阳能的“中国传奇”、成功的关键因素及未雨绸缪保证再扩张阐述了无锡尚德续写海外神话[1]。刘月超(2007)把尚德成功的关键因素归结为:首先,在于对市场的把握,其次,学会联盟;再次,成功的运营模式;最后,人才是重中之重[2]。赵先进(2009)把尚德成功的关键因素归结为:(1)独特的政府支持模式;(2)卓越的企业家精神;(3)一流的技术人才与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4)多途径的组织学习;(5)国内国际资源的有效整合[3]。花冯涛(2012)对无锡尚德成功的海外上市进行了分析。从技术层面上把其成功归结为:“百万电力”的过桥贷款的助力,得以收购国有股权,最终完成上市。从本质上把其成功归结为:(1)选取合适的承销机构;(2)公司在上市之前把一个原本拥有国有背景的民企变成具有国际规范的私有公司,完成股权“重组”,外资能够始终占有控股地位;(3)当地政府、行业政策等的帮助[4]。从尚德的不足或失败方面进行的研究难得一见,故撰本文,探讨尚德破产的原因,总结其经验教训。
一、尚德的发展历程
中国光伏产业的龙头企业尚德电力诞生于2001年9月,初期启动的资金需要八百万美元。无锡国联集团、小天鹅等几家大国企,每家一百万美元,到位资金大概是五六百万的美金,尚德筹到了第一笔资金。尚德电力首条10兆瓦太阳电池生产线于2002年9月正式投产,其产能约为全国先前四年太阳电池产量之和,此举将中国跟国际光伏产业的差距缩短了整整15年,当年12月即开始赢利。尚德电力15兆瓦太阳电池线于2003年12月投入生产,此生产线为我国首条单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尚德电力25兆瓦电池线于2004 年8月投入生产,至此尚德产能达到50 兆瓦,成为世界上最大硅太阳电池制造商之一。这一年开始酝酿让国有股东退出尚德,以便为尚德登陆资本市场做好准备。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国有股东纷纷以几倍,甚至十倍以上的回报退出,尚德为私有化和上市铺平了道路。2005年尚德电力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主板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 融资达4亿美元,尚德电力首座30兆瓦太阳能电池基地于2005 年12月在我国洛阳正式投产。尚德电力产能于2008 年12月达到1GW,登上世界最大的晶硅组件制造商宝座。冥王星技术于2009年8月投入规模化生产,其多晶硅组件转换效率为15.6%, 同年尚德获国家工商管理总局颁发“中国驰名商标”。然而2013 年 3月20日,曾经风光无限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却因为深陷债务危机被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实施破产重整。
二、尚德破产的原因分析
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直接的导火索,则是尚德5年前发行的5.4亿美元可转债到期。2013年3月15日,尚德电力发生5.4亿美元可转债实质性违约。截至2013年3月,尚德大约45亿元债务到期,除了上述可转债以外,还有大约10亿元的国内银行贷款。
尚德的破产与金融危机、盲目产能扩张引起的行业恶性价格战、欧美“双反”调查及自身决策失误有关。
(一)金融危机、盲目产能扩张的行业恶性价格战及欧美“双反”调查
遭受金融危机后,欧洲又陷入债务危机泥潭,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大大萎缩。与此同时,中国国内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却相信光伏业前景依然一片大好。很多地方把发展光伏产业列为当地“一号工程”,我国大约有14个省市把光伏产业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对光伏产业的大力支持随处可见。江苏省6个地市提出要打造全国性的光伏产业基地,江西把光伏产业列入本省“三个千亿工程”之一。尚德等企业保持极速扩张, 2009年初,国开行江苏分行和中行无锡分行共同向尚德提供了2亿美元的贷款。尚德的银行贷款从2005年末的0.56亿美元攀升至2011年底的17亿美元,暴增近30倍。2011年太阳能电池组件按产量排名全球前五位中三位是中国的企业,前十位中六位是中国的企业。2012年中国大陆光伏电池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63%。光伏企业的发展完全不按照市场运行规律发展,看到产品热销,利润高涨就大张旗鼓纷纷上马低端产业生产线扩充产能,造成严重的供大于求(如图1)。在需求大大萎缩、供给大幅提升夹击下,价格战愈演愈烈,不断有企业曝出让人惊诧的跳楼价。太阳能组件的价格已经从2010年1.4美元∕瓦,下跌到了目前的70美分∕瓦。2011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约358亿元,其中美国市场约15%,欧洲市场则达57%。而德国在欧洲市场中为最大市场,其70%-80%的光伏组件产品出自中国。
图1 2010-2015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能和装机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产能数据来自欧盟能源研究中心(JRC),2011.9;需求数据来自于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2012.3。
而越来越低的中国光伏产品价格,让美欧等国家对中国展开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像尚德这样的中国光伏企业只能巨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受欧美国内经济下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政客操弄等多种因素影响,欧美频繁对我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调查。2011年10月美国SolarWorld等7家光伏企业向美政府申请,要求美国商务部向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超过100%的关税。2011年11月美商务部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双反”调查,这是美方首次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双反”调查。2012年3月美商务部做出对华太阳能电池产品反补贴调查初裁,认定中国涉案企业存在2.9%-4.73%不等补贴幅度,并追溯90天。2012年5月美商务部公布初裁结果,裁定中国涉案企业适用31.14%-249.96%不等的临时反倾销税率,并将征税措施向前追溯90天。2012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终裁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补贴和倾销行为,对中国出口美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征收18.32%-249.96%的反倾销税和14.78%-15.97%的反补贴税。出口美国市场份额占我国光伏产品出口的20%,其对中国光伏产业造成的影响不太大,但它带给欧盟的示范效应却是最可怕的。2012年7月德国企业向欧盟提交申诉,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2012年9月6日、11月8日欧盟委员会分别发布对自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和对我国企业出口欧洲的光伏电池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正式立案公告。按照欧盟的规定,立案后2-9个月时间内,在37天内我国光伏电池企业要把输送至欧洲的出口量、销售额、收入等产品信息提交欧盟及答复欧盟的调查问卷,欧盟委员会将作出初裁[5,6]。此次欧盟下“狠手”令我国损失惨重。
(二)自身决策失误
尚德在经营决策过程中存在着失误。首先,面对多晶硅价格暴涨,尚德电力于2006年与美国MEMC签订了固定价格的多晶硅十年期长单。根据该长单合同,尚德电力以80美元/公斤采购多晶硅,当时市场的多晶硅零售价超过150美元/公斤。然而,进入2008年10月后,多晶硅价格暴跌,到2011年底仅为35美元/公斤。尚德电力不得不终止长单合同,并为此向MEMC公司赔付2.12亿美元。其次,2007尚德电力投入3亿美元建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并在当年就达到400兆瓦的规模。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晶硅及晶硅电池价格的急剧下跌,使处于发展初期的非晶硅薄膜电池没有竞争力。其实此基地也从未形成规模产能,尚德电力于2010年下半年正式停止了该基地的生产,由此造成的损失大约5 000多万美元。此时,光伏组件出货与尚德创业之初比较下降了一半。两度判断失误令尚德遭遇巨大打击。再次,尚德电力另一个大投资——山西省长治一项3万吨多晶硅项目投资额为110亿元,不被看好。此前不去投资上游企业,在资金紧张时去深耕,只会进一步增加尚德电力资金链的压力,增加另一隐患。在市场的供需关系呈现出令生产企业担忧的局面情况下,尚德依旧以激进的方式大幅扩张其产能,一方面,公司资源被大量固定资产的投资占用;另一方面由于产能的快速扩大,在上游采购及下游订单方面,公司平衡、稳健发展的精力被进一步地牵扯。
三、启示与对策
无锡尚德拥有良好技术及品牌,最终却走向破产重整。事实上,光伏产业市场和原料都被国外掌握,像尚德等组成的中国太阳能军团企图通过走一条急速扩张的路线来占领世界市场,化解两头在外的尴尬,结果只会是走不通。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作为发展中的新能源行业,“中国光伏”以尚德为鉴,路途虽然坎坷,前途依然光明。
尚德的倒下惊醒了中国政府、光伏产业和那些不掌握核心技术、缺乏市场主导权的企业,我们应该着力于:
(一)启动国内光伏应用市场
国内光伏市场启动缓慢原因在于光伏发电并网技术与标准路不统一,电网管理体制问题制约和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不到位。通过下列措施解决并网技术与标准路不统一问题:(1)加强光伏并网技术的研发力度,推进实施智能电网建设及建立微电网工程示范;(2)组织电网公司、光伏并网与储能设备制造商、组件制造商、光伏电站安装商与运营商等利益相关者制定光伏并网环节的各项技术标准;(3)规划好项目及加强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间的沟通与协调;(4)完善监管服务工作[7]。要进一步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对其进行财政补贴。这样就能加快开发国内的光伏应用市场,扩大国内需求,来降低我国光伏产业对出口的依赖度。
(二)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出口市场相对集中,一方面增加贸易摩擦、贸易风险,另一方面又可能导致我国出口商的利润下降及贸易量减少乃至出现恶性竞争[8]。在当前欧洲市场情况仍不容乐观、美国市场相对稳定的背景下,加大开发中东、澳大利亚、印度、泰国、巴西、埃及、博茨瓦纳以及南非等新目标市场。实行国内、欧美、新兴三个市场并重,坚持‘多条腿’走路,实现风险分散。与此同时,满足不同国家的需求,研发适应不同国家的不同类型的产品,以便各国客商更为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得以实现。
(三)加强自主创新
在研发投入方面,国际社会(2011年)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技术的对外依存度、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5%、30%、70%,我国分别是1.49%、60%、39%。在技术创新方面,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差距依然很大[9]。因而,国家从财政上资助战略性科技研发,凭借国家的力量研发多元化光伏材料攻克光伏装备关键技术,提高转换率,大幅降低成本。企业应进一步重视研发平台的建设,加快技术研发和创新,通过自己的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来减缓国际贸易压力,形成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进而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下获得优势[10]。
(四)加强产业集中性、改变光伏企业发展模式和运用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即时设立提高我国光伏行业的准入门槛,建立中国光伏产业标准体系,有效阻止大量低端企业盲目进入,避免恶性竞争。通过产业转型引导、行业整合推进、落后产能淘汰来提高光伏产业集中度。改变光伏企业发展模式,以前完全依赖政策,这是不健康的,许多企业不是从市场来做文章,而是盯着政策做产业,现在应该回归到市场竞争上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着力于产品创新,扩大品牌影响力。借助对外直接投资,规避反倾销。我国企业应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投资建厂,跟当地资本结合,生产和销售都在当地,有效规避反倾销。
(五)积极应对美欧国家采取的“双反”措施和争取让欧美国家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
在美欧国家对我国光伏企业实施“双反”措施后,我国表达了对欧盟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不满,中国商务部于2012年7月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双反”立案调查,对原产于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调查。中国商务部于2012年11月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2012年11月5日商务部正式将欧盟光伏补贴歧视性措施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此项措施将会有效地牵制欧盟对我国光伏“双反”的结果。但是实际上却没有采取更具体、更有力的措施,没有像美国那样征收它们的倾销税。对此,我国政府和光伏企业应着力于:一是要争取美欧内部光伏行业下游系统集成商及上游多晶硅厂家的支持;二是政府一定要召集国内相关企业对“双反”调查进行积极应对,充分利用国内各种资源与国外企业沟通协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向美欧主管部门上诉或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三是为了防止处于被动境地,我国光伏企业应该熟练掌握应对“双反”调查的程序。“双反”调查算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企业应制定适当的长期战略,调整采购渠道或自身的生产方式等;四是对欧美国家实行相应实质制裁,来缓解光伏产业遭遇“双反”调查的危局。
另外,利用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加大对外交涉力度,积极斡旋于其他国家之间[11],向其他国家阐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争取与世贸组织成员国达成多边协议,获得他们对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同,以减少摩擦。
[1]周一明.无锡尚德续写海外神话[J]. 上海经济,2006(1):32-35.
[2]刘月超.新产业神话:无锡尚德[J]. 高技术与产业化,2007(2):18-20.
[3]赵先进.无锡尚德国际化成长的成功因素分析[J]. 上海企业,2009(3):73-75.
[4]花冯涛.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模式研究——基于“无锡尚德”案例分析[J]. 战略管理,2012⑶:18-20.
[5]吉哲.欧盟“双反”调查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影响[J].时代经贸,2013(2):18-20.
[6]胡延彦.浅谈如何应对美欧对华光伏 “双反”调查[J].中国市场,2012⑿:64-65.
[7]张兴科.美国对华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⑴:5-8.
[8]殷功利.安庆市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2-34.
[9]殷功利. 中国贸易顺差研究:结构、效应与可持续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2:166.
[10]何青青. “双反”调查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对策探讨[J].企业导报,2012(15):109-110.
[11]许统生,殷功利.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问题及对策[J].国际贸易,2012(8):11-16.
责任编校:汪沛
TheEnlightenmentofWuxiSuntech’sBankruptcyAgainsttheBackgroundofAnti-DumpingandAnti-Subsidy
YIN Gong-l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Anqing 246133, Anhui, China)
Wuxi Suntech’s bankruptcy is related to financial crisis, the blind expansion of production capacity caused by vicious industry, European anti-dumping and anti-subsidy investigation and its own decision-making errors. Enterprises should open up the domestic market of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 realiz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xport markets, strengthen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trengthen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change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photovoltaic enterprises, use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positively respond to anti-dumping and anti-subsidy measures of the US and European countries, and try to make China’s market economy admitted.
anti-dumping and anti-subsidy; bankruptcy; enlightenment
2013-04-21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中国贸易成本估计及其效应的经验分析”(09YJA79009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广义贸易成本的测度及对贸易发展影响的经验分析”(71263016)。
殷功利,男,安徽宿松人,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
时间:2014-4-18 17:23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4.02.026.html
F426.6
A
1003-4730(2014)02-0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