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产品质量管理认识及实践

2014-09-07姜建琼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4年12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工具加工

姜建琼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湖北 武汉 430035)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以下简称采油院)作为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支撑单位,承担着采油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和应用工作,是集科、工、贸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单位。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形成了系列技术成果(非实物产品)和工具、仪器、化工产品(实物产品)等科研产品。采油院历来重视质量管理,从2002年开始引进实施ISO系列管理标准和HSE管理标准,通过了中国方圆认证中心和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中心联合进行的 ISO 9000、ISO 14000、ISO/CD 14690,OHSIS 18000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经过多年实践探索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研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为做大做强江汉品牌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1 科研产品质量管理的意义

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开拓市场的生命线;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质量能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产品质量是形成顾客满意的必要因素,因此较好的质量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回报;质量管理是企业品牌的保护伞,严抓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品牌美誉度。对于采油院来说,推行科研质量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损失,控制成本;可以提高科研产品的品质,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实现不同专业人员的重新组合,加强专业间的融合,营造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科研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提高产品质量能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 实施科研产品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仅靠战略选择是不够的[1]。多年来,采油院围绕油田生产和市场发展的要求,大力开展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使井下工具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研项目难度逐渐加大,一些瓶颈技术难题始终难以攻克,只有树立现代质量观,着眼于科研产品质量的长期稳定,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监督其有效运转,对科研进行全过程控制,才能不断推新品、出精品,提升采油院技术实力。

3 科研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人员质量意识不强

产品质量理念,已从早期的检验质量发展成当今的全面质量管理。要做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自然离不开人员。但总有一些人员的质量意识与企业产品的质量要求准则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2]。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质量理念不够强,认为质量管理工作只是几个人的事情,与己无关,对科研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影响和产生的后果认识不足。

3.2 产品设计不完善

“科技是品质的源泉”,要有好的产品质量,首要因素是产品的设计水平。多年来,在采油院的产品研制中,造就了一批过硬的设计师队伍,提升了设计水平,但由于对需求理解的偏差,设计理念的局限性以及应用条件的改变等,也可能造成个别产品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要求。

3.3 加工环节出现的问题

采油院现有的加工合作厂家在加工能力上基本可以满足要求,但由于原材料质量控制、加工过程控制、加工人员管理等方面时有疏漏,有时会导致部分零配件质量不符合要求,出现返工或返修的情况。

3.4 产品装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井下工具类实物产品的配件安装、零件套装、整机组装到工具的试验等各环节的操作质量对产品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正所谓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好坏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整件工具的质量,尤其是对那些部分性能指标不可检验的井下工具,操作质量更为重要。所以,操作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更需要过硬的专业技术。

3.5 产品质量的检验力度不够

科研成果依等级的高低通常会经过由院、分公司、集团公司的多次评审;井下工具产品从装配完成后,都会经过低压检验、高压试验、高温试验等检验手段验证工具的质量[3]。在实际工作中,产品的检验频次、抽检数量甚至检验条件达不到要求,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质量控制。

4 科研产品质量管理强化的途径

在产品质量管理上,结合现代化管理模式,借助精细化管理手段,严格按照产品质量管理原则,理顺关系,明确职责,严格要求,认真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确保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通过多年摸索与实践,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管理理念、规范的管理方法、科学的管理模式已经全方位地渗透到科研、生产各个环节,伴随科研进程的各种资源也得到了不断优化和发展。

4.1 加强规范化管理

1)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采油院根据科研产品管理工作的需要,成立了重点科研项目协调组,加强对项目运行的检查、把关,及时解决项目运行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科研成果高效出炉。对于实物产品进行专人专管,从产品设计、加工、试验、入库、出厂、应用整个生命周期做到全程监控。

2)强化科研资料管理,确保产品资料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按照采油院质量管理体系,结合科研工作实际,制定了《科研资料管理规定》、《技术保密规定》,严把资料审核、收录、借阅关,对所有科研项目运行资料,井下工具产品图纸等严格执行三级审查制度,不定期对各科研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料进行检查、指导,确保科研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4]。

3)加强质量意识及业务技能培训。采油院十分重视提高研究及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业务素质,强调人与产品质量的关系;及时召开井下工具产品质量分析会,针对可能或已经出现的问题研究出相应的对策。针对不同知识需求、不同级别的科研人员进行有针对性、选择性、方向性的培训。

4.2 加强科研产品检测装备建设

采油院井下工具类科研产品的规模近年来逐渐做大,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采油院采用先进的IPMP(国际项目管理)模式,在原有井下工具检测装备基础上,打造出一套功能齐全、指标先进、智能化程度高的井下工具试验检测系统,实现了井下工具全规格、高温高压、油气水模拟环境下及拉、压、扭等工况下的原理、性能综合试验,可检测井下工具及仪器的技术指标、模拟工具在井下的复杂动作和整个管柱的工艺流程,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科研技术成果及产品研发提供了优良的硬件设施保障。

4.3 倡导精细化管理

结合现代化管理方式,以精细化管理手段,狠抓科研成果研发阶段的质量管理,不断提升井下工具科研成果水平。

4.3.1 设计

采油院以各种形式在员工中灌输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倡导精细化管理的做法。在科研活动中,细化工作要求,分解工作内容,强化责任制。严格抓好科研项目方案制定、资料审批、图纸加工、计划采购、组装试验等各个环节[5]。通过量化、细化技术管理方案,以“管理保生产,科研促上产”为主要管理手段,不断提高科研人员成本意识,通过多种方案的设计,层层审核与筛选,减少设计上的失误率,达到降低成本、确保质量的目的。

4.3.2 加工

目前,加工质量、加工周期、加工成本均成为制约井下工具产品研发质量的重要因素。加工图纸从设计上没有把好关,或是加工质量问题没有通过早期检验及时发现,都会造成加工浪费,延长加工周期。一些工具图纸设计不合理,加工费时、成本高,如不及时调整方案,也会造成项目进度难以控制。为此,一方面严格图纸设计和审查,及时组织专家会审,确保产品设计质量;一方面与加工厂家进行深入沟通,及时分析加工可行性,合理安排加工计划,严格控制加工环节,确保加工及时到位,产品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3.3 装配

井下工具装配是井下工具产品成败的关键环节。采油院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严格的装配流程:在工具装配前,参与人员都会熟悉产品的装配图及工作原理,核对各种配件的规格和数量,并检查是否与图纸一致。装配准备环节,要对工具所有零配件进行清理,去除铁屑、灰尘等杂物,并查看零件表面有无划痕或划伤。装配盘根人员必须检查盘根过盈是否合适。装配中,要对零配件做到轻拿轻放,对密封面做好防护,对盘根、轴承表面等须加润滑油,所有转动部件要求活动自如,螺纹连接处严格按要求组装到位。待所有零部件都装配完后,要进行常规密封性能及整体强度压力检验,确保每套成品的质量合格。

4.3.4 试验

科研试验对于一个项目研究的成败至关重要。通过多年实践,采油院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室内试验控制流程,从试验方案设计到试验准备以及试验的每个环节制定了合理的标准,明确了试验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规程的要求,并严格审查试验方案,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试验的数量和质量。对相关试验规程组织全员培训,将文件内容落实到个人,确保人员素质与设定要求一致。

5 结论

科研产品质量管理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线,采油院在被纳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单位行列后,建立了适合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日常质量管理工作中加以运用并持续改进,全员的质量意识显著提高,科研项目的领导者及部门也利用质量管理的理念对科研资源进行了优化,有效促进了采油院整体科研工作的开展。

摄影/徐志武

[1]鲁艳青.精益生产方式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1.

[2]藏红九.胜利油田科研项目管理案例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3]张秀滨.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之浅见[J].理论观察,2003(1):81-83.

[4]黄庆森.浅析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难点及其对策[J].经营管理者,2009(10):85.

[5]朱嘉,方以群,姚健.浅析科研质量管理对军事科研资源的优化[J].海军医学杂志,2008,29(2):152-154.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工具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准备工具:步骤: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巧用”工具
产品质量好 认证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