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方言与民俗文化
2014-09-07谭汝为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天津 300384)
从城市历史角度分析,如果说北京是皇城文化和精英文化,上海是租界文化和商埠文化,天津则是码头文化和民俗文化。民俗文化里必然包含着幽默情结,天津方言有一个典型的词儿:“哏”,就是幽默诙谐的意思,体现天津人待人接物的一种乐观、豁达的胸怀。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天津人都具有一种善于化解、苦中取乐的意识,不和自己过不去,善于把人生严肃课题游戏化、谐趣化,敢于拿自己找乐。例如,走路不小心跌倒了,摔在泥泞里,天津人不往别扭上想,“老头儿钻被窝”,哈哈一笑,哪儿跌倒哪儿爬起来,接着往前赶路那才是正事。天津人不说不笑不热闹,说说笑笑度时光。俗语说的“卫嘴子”,是钦佩天津人能说爱说,善于挖掘语言潜能,口语表达能力强,洋溢着达观聪睿和燕赵豪情。天津方言和民俗文化相伴而生,互为表里,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相济互补。
一、天津人的幽默情怀
(一)哏儿:能说会侃懂幽默
天津方言语汇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幽默诙谐。天津人之所以性情幽默、言语诙谐,是因为与曲艺之乡、相声窝子不无关系,尤其是用天津方言表现的曲艺作品,在天津往往一炮打红,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相声大师马三立的“逗你玩”“张二伯”“挠挠”等相声形象及其语言,都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天津人口语中不可或缺的幽默“作料”。
天津人言谈话语里带幽默典故的话语,对于南方人来说,往往不明就里,难以通晓,更谈不到顺畅地沟通了。比如听到天津人津津乐道的“二姨夫”这个称谓,南方朋友说:“二姨夫,就是二姐的丈夫嘛,有什么可笑的?一说到‘二姨夫’,你们天津人就笑得前仰后合的。”其实,“二姨夫甩货”这种说法,来自高英培相声名段《不正之风》。数年前,在滨江道商街,一个卖服装小摊儿打出横幅:“本店今天全部二姨夫!”天津顾客看了就明白,“二姨夫”不就是“甩货”嘛。“二姨夫”这个典故已成了商业广告词。影视作品尤其是相声作品中的典型词语,有许多已进入天津方言语汇中,和天津老百姓的口头语融为一体,深入到天津百姓的心灵里,在社会交往中,只要遇到适当场合和语境,这些极富幽默感和表现力的词语就会左右逢源地脱口而出。
南方人说“吃官司,坐大牢了”;天津人则说“进去了”,省却了宾语。换了一种说法,就简明委婉,减少刺激,人情味和幽默感油然而生。天津话说:“这小子刚出来,又进去了!”这个“进去”“出来”,外地人可能听不懂,还以为是上电梯哪!有一位天津老爷子体弱多病,但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儿,没法照顾老人家。老人说: “俩宝贝儿一个在里边儿,一个在外边儿。”外地人听不懂,什么“里边儿” “外边儿”的?天津人明白:一个在监狱服刑,一个在国外发展。
抗战时期,日本侵华军驻津部队的番号是“一八二〇部队”。当时,天津人编了个俏皮话“一〇八一部队——人头太次郎”。“一〇八一部队”中的“一〇八一”是“豆”字的笔画拆写。天津人把人头太次 (人品低劣的“不够zòu”)者,戏称为“山药豆子”,简称“山药”或“豆子”。日本人名多用“太郎”“次郎”等字样。所谓“人头太次郎”,就是借日本人名形式讽刺那些人品低劣的人。这条天津歇后语在抗战时期流行,从中可见当时天津人拿日寇找乐儿的心态。
“扯”原指漫无边际地闲谈,如“扯淡”“闲扯”“扯闲天”“东拉西扯”等,都是闲谈的意思。“扯谎”是说谎,“扯皮”指无原则地争吵。至于“瞎扯”“胡扯”,就是胡说八道,满嘴食火了!但天津人说某人“扯”,并不指东拉西扯闲谈之类。这个“扯”专指女性,指某女性思想开放,其言行超过正常规范。例如说话不含蓄,口无遮拦;办事不拘谨,动作失态等等。总之,与众不同,但也并不太讨厌,这就叫“扯”。女孩子长成大姑娘,应文静端庄,循规蹈矩,寡言罕语,但这个姑娘很开放,说话不检点,办事不稳重,直爽麻利,敢说敢做,敢笑敢骂,敢喊敢唱,大家背后称她“小扯子”,虽属贬义,但也带有些许欣赏的意味。这类“小扯子”,如果一个人耍单儿,特立独行,也无伤大雅,但三五成群,类聚组合,形成“扯姐姐”“扯妹妹”群体,那就热闹啦!再加上“扯丫头” “扯大嫂”和“扯大娘”,那就是一台大戏了!这帮人要是凑到一块儿,书面语叫“言行轻狂无忌”,天津话口语评价就是两字——“疯扯”。
天津人“哏儿”,就表现在能说会侃、开朗幽默上。究其成因,大致有四:商埠社会业务交往的客观需要;移民社会沟通人际的主观必要;社会多元文化提供广博而鲜活的题材;戏曲相声等市民文艺的熏陶造就。尤其是马派相声,如逗你玩、张二伯、丁文元等小市民的艺术形象,对天津人幽默性格的发展,起到熏陶和催化作用。
(二)“哏儿都”大厦方言造
幽默是天津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但幽默和耍贫却不是一码事。二者区别何在?首先,幽默是睿智的标志,是热爱生活的体现,是胸襟宽阔的昭示,是心灵求真向善的反射。而耍贫却是贫嘴滑舌,格调低俗,内容猥琐,难登大雅。第二,幽默是智者的通行证,凭借它可以出奇制胜,一笑泯恩仇,四两拨千斤;幽默是弱者的快活林,依赖它可抚慰自身心灵创伤,保持惬意乐观的心境。而耍贫者,因难以窥见生活哲理的实质,境界浅陋,见地皮相,絮叨可厌,令人腻烦。第三,幽默是哈哈镜,在由讽刺激发的朗声大笑之后,人们可以观照自身的种种缺欠,从而反躬自省。真懂幽默者,与人为善,敢于解剖自身,甚至拿自己开玩笑,显示出强者的磊落胸怀。第四,幽默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足可驱散陌生,摒弃冷漠,冰释误解,化解纠纷,在会意的笑声中,沟通心灵,道德自省,提升品味。在现实生活中,在普通草根群体内,熟人之间,逗闷子、耍贫嘴、穷沤找乐、疯一把、扯一阵……,给枯燥氛围吹来清风,给乏味生活平添乐趣,给呆板人际点缀作料。人们在开怀捧腹、解颐欢笑之时,把生活的重负和不平,将人际的龃龉和不快,统统弃之爪哇国,抛至九霄外。
天津,历来享有“中国戏剧之乡”“北方曲艺之乡” “相声窝子” “歌手摇篮”的美誉,最近几年在民间,又被戴上“哏儿都”之桂冠。
前几年,天津电视台组织了一期专题谈话节目—— “幽默天津”。邀请四位嘉宾——津派小说作家林希先生、曲艺理论家南开大学薛宝琨教授、民俗语言学家天津师大谭汝为教授,还有相声名家马志明先生,分别从民俗、美学、相声、方言等不同角度分析天津人幽默的成因、特点和实质。在嘉宾和受众互动环节,一位天津大哥即兴发言:“我是公司催欠款的专职外勤。一天早晨,来到南方某地一家欠款公司。多名债主递上名片后在大厅静候。没想到:老板第一个接待我,他说:‘爱听你们天津人说话,你给我讲个笑话,让我一天高兴!’我一听就乐了,给他来段马三立的‘祖传秘方——挠挠’。结果大喜过望,全部欠款取回!您看,天津幽默还真管事!”
“哏儿都大厦方言造,幽默情怀溢津门。”近年来,笔者在新浪博客上以文会友,结交几位天津老乡,确为性情中人兼幽默高手,虽职业不同,年齿有别,风格各异,但皆谈吐诙谐,言语流畅;妙笔生花,修辞精当;都会说相声演小品。每次诗酒聚会,相声快板加小品,欢歌妙语情悠扬,幽默和睿智在这儿会师,灵犀与默契于此邂逅。其情其境,唯地灵人杰之津沽所独有也!
二、天津方言与市井百态
(一)天津城市性格之剖析
冯骥才先生曾指出,城市的文化可分为三个层面。表层文化,是可视的城市形态,包括建筑和街道等;中层文化,是独特的习俗、艺术和方言;而深层的文化,则是这座城市居民的集体性格。我们称之为“城市性格”。天津人的性格异常鲜明,例如它爽快炽烈、急公好义、人情浓厚、机智幽默,务实守矩;但又逞强好胜、大大咧咧、故土难迁、小富即安——豪婉兼擅,良莠杂糅。表层而可视的文化,似乎可以再造,但处在深层却无形的文化,却是历史传统的积淀累加,是历史赋予的专利。一座城市一旦生成出这种深层文化,也就形成了城市性格。于是,这座城市就有个性,就显扬灵气,就魅力无穷。一座城市三个层次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便形成特有的气息。一代代天津人,就是在这种独特而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中生活,濡耳染目,熏心润骨,甚至在血液里都带着这种文化因子。这是城市母亲馈赠的民俗基因。在天津人身上,都带着这种文化基因。在平时,人们习焉不察,发现不到它的奇效,但一旦身处异乡他乡,碰到老乡,开口一说天津话,那一股乡情的热流就会蓦然涌上心头。
天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市个性特征鲜明而显豁。作为华北大都市,北方文化的粗犷质朴,燕赵文化的刚烈热情,都沉浸在津沽文化与天津人的气质之中,这是天津城市性格的主调。天津又是擅长吸纳的都市,多元包容的城市文化,加之民俗浓郁、民风淳朴,共同造就了天津人性格中的优秀品质:热情幽默、富有正义感、胸怀宽广。这些优秀品质灌注在天津人的血脉中,让天津人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也让这座都市拥有源源不断的温情和包容的胸怀。
热情开朗是天津人的最大特点,尤其体现在有人问路时,天津人热情细致的指路方式,甚至顺路把你送到目的地,往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天津人在社会交往时的风趣幽默,与热情好客性情互为表里,可迅速驱除冷漠,拉近心理距离。另外,天津人不势利,不排外,讲直理,也很值得称道。自古以来,天津就是五湖四海移民聚成的都市。在工作和生活中,对身边的外地同学或同事关爱有加,尽力照顾。尽管如此,天津城市性格也存有明显的缺陷,即小富即安,故土难迁和不思进取。例如相当多的天津考生不愿去外地上大学,过于恋土。再如一些人志大才疏,大事干不成,小事不愿意干,缺少冒险精神和开创打拼新事业的勇气。
天津人性格的优劣短长,皆与历史文化积淀息息相关。
进入新世纪,随着滨海新区的崛起,天津又以高度文明、全面开放、富有文化品位的国际化现代大都市的新风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而天津人的热情幽默、富有正义感、胸怀宽广等优秀品质,必然在科学发展的新时代,得以进一步传承和不断发展。
(二)天津民俗俏皮话
所谓“民俗俏皮话”,就是反映地域民俗特点的民间歇后语,例如: “老鹤龄——别晃悠了”,旧时出殡,仪仗里有一队鹤龄 (即骑仙鹤的童子)晃悠地走路。此语讽刺晃晃悠悠不干活的人。“扎堵子带红缨儿——又当儿子,又当孙子”,扎堵子,孝子戴的孝帽子;红缨儿,孙辈在孝帽上缀带的红绒球。又当儿又当孙,讽刺投靠权贵的谗佞之徒。“大殡——绕一圈儿”,旧时大户出殡讲排场,故意绕行以壮声势。“拾毛褴的河边溜达——剁鱼 (多余)”,拾毛褴的手持前端装一钢针短竹竿,用以剁取废纸等。
有些民俗俏皮话,产生的基础是百姓在口头传播的民间故事,故事必然是幽默的人和有趣的事,例如:
“徐聋子宰猪——满没听哼哼”。宜兴埠的徐姓屠户是个聋子,宰猪时听不见猪叫,故泰然自若。用于形容充耳不闻或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杨瞎话儿讲报——信口开河”。杨瞎话儿,旧时三不管一位说书艺人的外号。他以“讲报”即讲解评论当天报纸时事,敢于大胆针砭时弊而名噪一时。
“白爷做姑爷——你想把我灌死?”北辰区霍庄子的白爷为人憨厚,不善言谈。他娶妻后回四,岳父陪他喝茶,倒上一杯,他一口喝光。岳父以为他渴了,又给他满上,他又一口喝光。就这样,一杯接一杯地喝到第八杯。他实在喝不下了,说了句: “你想把我灌死?”引起哄堂大笑。后用于熟识者之间对各种饮品的推让。
“马三立看稻子垛——火烧连营”。火烧连营是《三国演义》故事之一。马三立在文革时期,曾被下放郊区农村落户。一次在稻场值班时,曾因抽烟酿成火灾。最后在群众大会上,被罚说一段相声了事儿。
“王奶奶哭孙子——凉了”。王奶奶是接生婆,没儿没女,但很喜欢孩子。街坊四邻的孩子们都叫她奶奶,她也把这些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孙子。她还是半个医生,孩子们生病就请她给看看。有位母亲抱着孩子来找她看病,她一摸孩子早己死了,就哭着说:“我的孙子呀!凉了。”用以形容事情失败无法挽回。
“王先生打鼓——点儿来了”。天津刘园法鼓的王先生有绝技,别人敲鼓都用两个鼓槌,他却扔掉一只,只用单槌能打出两只鼓槌的鼓点儿。“点儿来了”用于形容开始下雨。
“邢三吊丧——不是人”。西窑洼邢三,为人仪表堂堂,却不务正业。有几身好衣服按季穿上,只为骗吃骗喝。某富户办白事,他上午去吊丧,吹鼓手奏乐迎接,上拜台行礼,登写门簿,然后入席吃“八大碗”。他想这么好的酒席,晚上再來捞一顿。于是下午他又去了,吹鼓手刚要奏乐,他一摆手,想说已行过礼,我不是外人。可他一着急就口吃,说出来的却是“我不是人。”从此留作话柄,天津民间骂某人“不是人”,则以“邢三吊丧”言之。
“周先生过河——躺下了”。私塾教师周振清在大户人家任教,与一婢女相恋,夜间冒雨私奔。欲渡河但深夜无人,只得解缆自渡,但苦于不谙驾舟之术。时风雨大至,深恐落水,乃卧于舟底,听任其漂流,最后辗转登岸。次日天亮,携妻远遁他乡,不知所终。后天津人嘲笑别人睡下、倒下皆曰“周先生过河”。
三、天津方言与戏曲
一座城市的性格是一方水土养育成的。天津城市形成较晚,更多的是乡土的纯朴真情;地处燕赵故地,豪爽侠义之气是与生俱来的。天津自始就是商埠,人们喜欢热闹,注重人气,人际关系亲切,生活味道浓郁;天津又是一座移民城市,平民意识强,不畏权势;天津还是水陆交通枢纽、北方大码头,逞强好胜,讲里讲面,对天下有真本事的能人,敬仰有加。京剧大师张君秋说:“唱戏的只要闯过天津码头,到哪儿都不怕了。”这是说天津人最懂戏,口味高,而且就高不就低,看戏的标准也最苛刻。
(一)天津方言与曲艺相辅相成
天津文化有一股蔫劲儿,不显山露水,不求激越决绝,妙在融会贯通。拿并不起眼的煎饼果子来说——煎饼,原是山东产物,与馃子结合的制法,来源于杭州的“葱包桧”。天津人妙在把二者拿来,进行改造创新。绿豆面煎饼与油炸馃子结合,并极富智慧地加上一枚鸡蛋,其面貌、其味道、其品位立马升华!成为风格独特的饮食名牌。这就是多元包容、海纳百川,显示出善于吸纳,善于综合,善于创新的特点。
再说戏曲,源自秦晋大地的梆子,素以高亢到响震屋瓦、吼到声嘶力竭而著称,但到了上世纪以银达子为代表的“卫梆子”出现,曲调悠扬婉转、曲目哀婉凄厉,于是就有“卖元宵的敲棒子,卖白菜的劈帮子,老太太爱听卫梆子”的谣谚在民间流传。一个“卫”字,体现了从草台到剧场、从乡野到都市,意识的转变和品味的升华。
评戏更是如此。由“乞儿行乞”之歌的“莲花落”,到小生、小旦、小丑—— “三小”的“半班戏”(蹦蹦戏),再到敢与京戏分庭抗礼的“平民之戏”——评戏,天津可以说是它的文化摇篮。当年不堪屈辱的年轻女子,坤书馆(落子馆)的出现,为她们提供了命运的转机。只要歌喉动听就可以卖艺不卖身了。于是,第一代名伶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等就以她们的水磨新腔,奠定了评戏表现市井生活、饮食男女、小家碧玉的艺术色调。梆子和评戏都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而逐渐成熟,奥秘在于由表及里的贯通和由此及彼的融通。
曲艺的“怯大鼓”演化为京字京韵的京韵大鼓,经刘宝全、白云鹏、白凤鸣等而至骆玉笙,它已成为雅俗共赏、刚柔并济、说唱结合的叙事诗体了。流行于河北省的“西河调”在津门改名为西河大鼓,在延续长篇演义的同时,又有通透流畅、轻松愉快的“马派”西河短段流行,马增芬一段《玲珑塔》和《花唱绕口令》竟使叙事体转变成抒情方式。王佩臣的“铁片大鼓”,她的幽默本事和观众关系几乎成了曲坛佳话。有一次她演出后谢场,在接二连三地返场之余,竟以“你们还有完没有?!”的玩笑结束。但天津观众没有嗔怨,反而觉着是一种特别享受。
外地人了解天津话,多源于曲艺作品。天津的城市性格幽默风趣是培育相声成长发祥的一块沃土,曲艺人才辈出。这种优势,与天津话的氛围是分不开的。到底是天津话滋养了曲艺文化,还是曲艺文化扩大了天津话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样密不可分。
(二)天津时调·天津快板
在全国的方言体系中,天津方言孕育了相声、快板、时调等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因而天津方言在中国民俗文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一席之地。纯用天津方言表演的曲艺形式是天津时调和天津快板。
天津时调是天津曲艺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种之一,它产生于清末民初。由靠山调、鸳鸯调、胶皮调等民间小调组成。所谓靠山调,原系修鞋匠人休息时,背靠山墙自娱自乐的小调;鸳鸯调是情歌;胶皮调则是人力车夫等座时哼唱的小调。天津时调最初主要流行于天津底层市民聚集的南市、河东地道外、红桥区鸟市、和平区等处的曲艺演出场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天津时调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王毓宝等人对“靠山调”等进行成功改革,使之成为主要的演唱曲调,并创作出许多精品节目。天津时调用大三弦、四胡、节子板伴奏,用天津方言的字音演唱。内容通俗易懂,曲调丰富,腔调高亢,韵味醇厚,具有浓郁的天津乡土气息,适合天津人的口味。经加工改造和创新,使之成为反映时代风貌、社会生活,并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个曲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天津时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津快板是上个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曲种,由天津时调中的曲调“大数子”,发展改进而成的。完全以天津方言来表演,在形式上采用数来宝的数唱方式及快板书的节奏板眼,用三弦伴奏,风格粗犷爽朗、明快幽默,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风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2001年春晚,郭冬临和冯巩说的天津快板《狗不理包子》:“竹板这么一打,哎,别的咱不夸。我夸一夸,这个传统美食狗不理包子。这个狗不理包子,它究竟好在哪?它是薄皮儿、大馅儿、十八个折,就像一朵花。这是形容包子,你可不能乱用呀。说这个姑娘长的美,就像一朵花,你可千万不能说这个姑娘长的像包子!”
(三)戏曲歇后语
活跃在天津人口语中的戏曲俏皮话很多,例如: “唱戏的腿抽筋——下不来台”“唱戏摇鞭子——走人”“唱戏的吹胡子——假生气”“教把式的学说相声——练胳膊练腿儿不如练嘴儿”“戏台上的胡子——活的” “戏台底下相媳妇——一头儿乐意”“戏台底下掉泪——替古人担忧”“戏班里的水裤——谁穿都行” “戏园子手巾把儿——飞来飞去”,旧时戏园,有为观众提供热手巾把擦脸的业务,楼上楼下茶房可将手巾把准确互掷,竟成一景。
众所周知,天津是戏剧大码头,天津人爱戏,懂戏,于是一些和戏剧及名演员有关的歇后语就应运而生了。比如:“费德恭的打手——歪嘴斜眼”,费德恭是京剧《八蜡庙》中的一个恶霸,他手下恶奴也多其貌不扬。形容某人相貌难看。“贺仁杰的锤——短链 (练)”,贺仁杰,章回小说《施公案》中的人物,善使短链锤。“短链”谐音“短练”,指缺乏锻炼。“魏虎作揖——再来他一家伙”,魏虎是《红鬃烈马》一剧中的反面人物,他暗害薛平贵,诡称平贵已死,不料平贵又回到长安,众目之下,魏虎只好给人家赔礼,赔礼前魏虎有一句台词:“待我来他一家伙。”跟着说几句好话,可是平贵不予理睬,魏虎自言:“想是行路之人有些耳沉了,待我再来他一家伙。”魏虎二次行礼。往往指做一件事没办成,再做一次。“黄天霸的心机——短刀药酒”,黄天霸本绿林中人,后投靠清廷,在施世纶手下任职。恶虎村庄主濮天雕、武天虬和黄乃结义弟兄,却和朝廷作对,拿获了施公,天霸入庄救施,同僚等嘱天霸,救出施公即可,不可置濮、武于死地,天霸佯允,最后竟将结义兄嫂四人全部杀死,且焚烧了庄院。事毕又大哭兄嫂,同僚乃言,猫哭耗子假慈悲,多指某人做事待人心狠手辣。“黄天霸的帽子——戴歪缨儿的”,缨儿,红色绒球。天津丧俗,亡人孙辈在孝帽子正中缀红缨儿一枚,曾孙辈缀红缨儿两枚,玄孙以下则缀于帽侧,就是所谓的“歪缨儿”,表示辈分很低。戏曲舞台上的黄天霸头戴花罗帽,其帽子整体缀满绒球,并于帽侧贴近左耳处缀一大个的绒球,故谑称为“歪缨儿”。 “戴歪缨儿的”原指辈分很低,后引申为差得很远,没有可比性。
还有从名演员派生的一些歇后语,如: “杨小楼出巡 (或逛街)——闪开了”,杨小楼号称国剧宗师,名震菊坛。他享大名始于天津。当年他在天津的声誉,他人难及。他常演《艳阳楼》一剧。剧中杨小楼饰演高俅之子花花太岁高登。高登外出时,众恶奴头前带路,为显其霸气,高登有一句喝令众人避让的台词:“闪开了!”小楼道来声如裂帛,十分动听,许多人都学这三个字,几近形成满城争说“闪开了”的情景,于是出现了这句歇后语。特别是性格好说好笑的洋车夫和饭馆堂倌,在劳作中经常把这“闪开了”挂在嘴边。“刘翠霞跺脚——罢了”,刘翠霞,当年评剧名家,和白玉霜为一时瑜亮。她嗓音高亢悦耳,最受天津观众欢迎。“罢了”二字多是评剧起唱所用,如“罢了!娘的儿啊……”后面定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大唱段。此歇后语多在感叹时所用。
当年流行人们口中的这些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被淘汰了。语言使用的消长是正常现象。近些年,新词新语不断涌现,但经过实践的淘洗,若干年后是否留存,能存留多少,恐怕很难预料。
四、天津方言与津味相声
(一)相声窝子天津卫
相声虽兴起于北京,但作为码头城市的天津,却是培育相声成长发展的一块沃土。许多著名的相声演员都是在天津演出多年,成名之后才走向全国的,马三立、侯宝林、张寿臣等大师级的艺术家,莫不如此。天津相声界能人辈出与天津地域文化,特别是天津方言的滋润是分不开。天津方言简短迅捷,嘎蹦脆,外人听来有一种天生的幽默效果。
天津文化是市民文化、通俗文化,属于津派。不同于属于京派的皇城文化、精英文化和属于海派的上海商业文化。天津曲艺是植根于下层社会、具有鲜明市民色彩的民间艺术,天津之所以成为北方曲艺的大码头,这与天津码头文化和商埠文化的影响密切关联。
天津相声界强手如林、能人辈出,与天津地域文化,特别是天津方言的滋润分不开的。天津相声以讽刺见长,火爆热烈,富于幽默感,说逗俱佳。如:张寿臣的《哏政部》、小蘑菇的《牙粉袋》、马三立的《买猴》等作品,讽刺意味浓厚。天津的文哏相声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如传统相声《文章会》,就有张寿臣、马三立、苏文茂的不同演出脚本。而且他们演出的风格也不尽相同。
天津相声队伍中曾经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演员,如张寿臣、马三立、常宝堃、赵佩茹、郭荣起、常宝霆、白全福、苏文茂、刘文亨、高英培、魏文亮、田立禾、李伯祥、马志明等,相声作家,如何迟、王鸣录等。同时,还有相声理论家,如薛宝琨、倪钟之等。天津虽不是相声的故乡,但天津人喜欢相声,天津是培育相声成长发展的一块沃土。20世纪70年代后,天津许多青年优秀相声演员先后到北京,成为全国知名的相声明星,如冯巩、刘伟、牛群、杨议、刘亚津、戴志诚、郑健、郭德纲等。
天津重传统、求大俗、多元而包容的地域文化,滋润了相声艺术的茁壮成长。多年来,天津相声艺苑传统与创新并举,创作与评论对接,新人与佳作辉映。津派相声所涌现出的许多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人才济济的相声创作队伍、天津相声理论家、评论家及艺术特征:讽刺与自嘲的融合;以文哏、贯口见长;俚俗与豁达并举;着眼于塑造人物形象。
为什么天津相声能产生这么多大师级人物和优秀演员?这与天津方言文化密不可分。相声产生于北京,成就于天津。天津是培养相声名家的摇篮,有“相声窝子”的美誉。天津人喜欢相声,鉴赏相声,他们懂相声,爱相声,相声已成为天津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天津相声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氛围浓郁,名家荟萃,佳作涌现,人才辈出,风格纷呈,全面繁荣。[1]
(二)方言与相声的相济互补
天津方言是我国语言文化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顽强生命力和竞争力。天津话生动形象、含蓄质朴、感情深厚、贴近生活,成为天津人民生产和生活中的有力工具。在构筑天津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中成为不可缺少的因素。天津方言和天津相声,正以较高的文化品位,伴随着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崛起而不断进步和升华。
天津方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幽默诙谐。天津是曲艺之乡,是相声窝子,用天津方言所表现的作品,深入人心。比如马三立先生的“逗你玩”“张二伯”以及他说的“挠挠”,就这些话,对天津的方言词汇是一个很大的贡献。从相声的艺术语言,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的口语。天津人说的带有浓郁幽默色彩的相声典故的那些话,南方人听不懂,很难沟通。比如“二姨夫”,南方朋友说:“二姨夫,就是二姐的丈夫嘛,那有什么可笑的?一说那二姨夫,你们天津人就笑得前仰后合的。”他不了解,“二姨夫甩货”来自高英培的名段。以至于在滨江道一个卖服装小店, “本店全部‘二姨夫’”。顾客一看,明白了,二姨夫甩货啊。这个典故已经成为广告词,所以说天津方言的词汇在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影视作品尤其是相声典型作品中的典型词语,它已经进入到天津方言的词汇当中,和天津老百姓的口头语融合到一起。这二者形成一种血脉相通的关系,这些都已经深入到天津广大观众的心灵当中,自然而然的在他的谈话当中,遇到适当的场合和语境,他不由自主的就说出来了。
天津方言词“折理”,其中的“折”读三声,“理”读轻声。“折理”多指女性:“这姑奶奶可不好伺候,整天别别扭扭,腻腻歪歪,刺儿了嘎叽,气人有笑人无,香东家臭西家的,让人头疼!您问:上哪找这折里大姐去?高英培相声《不正之风》里,万能胶的那个邻居闺女‘折里’,不就是现成的人选嘛!”
“二子他爸钓鱼——赶这一拨了”(高英培相声《钓鱼》)熟人相见的寒暄问好。 “介不是张三爷吗?爷爷爷爷。”(刘文亨相声“天津评书”)幽默搞笑的怒气争吵:“你轧我脚了!应当轧你嘴!”(马志明相声《纠纷》)高英培的:“二斤高高的,掌柜的还饶两条呢!” “儿子抢军帽老子戴,合适吗?” “就是紧点儿。”马志明的:“天拖保全”;“咱盟兄弟了!”魏文亮的:“咱现在不是和罗马尼亚友好吗,买一块罗马表,表示表示嘛!” “后来一扫听,敢情两码事儿。”这些段子的名言,天津观众耳熟能详,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三)马三立与天津方言
天津俏皮话“马三立拜听众为师——会说的不如会听的”。相声大师马三立,1914年生于北京,三岁时随父亲由北京迁居天津,一住就是80多年。
马三立16岁正式“下海”说相声。在那个时期的艺人说的都是传统相声,而且上行下效不能走样,用天津方言表演相声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1947年,马三立和侯一尘先生搭档在小梨园演出《高跷会》,这是他早年创作演出的以天津方言为主体的相声。这段《高跷会》给大家换了口味,不落俗套的内容,独出心裁的表演风格,语言、表情、形体完美结合,使观众耳目一新,场面极为火爆。新中国成立后,马三立创作、改编、演出了一大批贴近天津民俗民风的新相声,其中用天津方言表演的相声有《就是灵》《砸钉子》《偏方》《燕语莺声》《拔牙》《钓鱼》等。
1963年春节前,马三立和赵佩茹先生合说了相声《迎春曲》。表演中马三立俨然以音乐学院教授自居,可练声时却在咿啊之后突然喊一嗓子“破烂的卖”。接着又说自己是女高音歌唱家,要在新春佳节之际为大家献上一首迎春曲。等吊足了观众胃口,便以他那特有的嗓音,郑重其事地唱出:“有打的灯笼都出来呀,没有打的灯笼抱小孩儿呀。金鱼拐子大花篮儿呀,一大一个灯呀,俩大一……”一段《迎春曲》成了观众在整个春节期间谈笑热议的话题。
1978年,马三立重现舞台,他创新改编的新相声中以天津方言为主体的新段子接连诞生了,如:《追》《找糖块》《汽车喇叭声》《秘方》《老头醉酒》《美容医院》《小学面试》《大会见闻》《练气功》《逗你玩》等等。马路上俩人一前一后奋力追逐,是为了“调完级不请客”;老大爷在电影院里摸黑找糖块是因为糖块上粘着假牙;做双眼皮美容手术反成了“肚脐眼儿”;专治皮肤瘙痒的祖传秘方竟然是俩字儿“挠挠”……天津话、天津事儿加上的表演,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把天津观众牢牢地吸住了。听了乐,想起来还乐,人们用相声中的“经典语言”“你这半拉多好,没核儿”“挠挠”“崴啦崴啦崴啦”“逗你玩”……互相调侃,使这些话语广为流传。这一切都说明观众喜欢这样的相声,需要这样的作品。[2]马三立巧妙地使用方言,才取得这样良好的效果。可见对于津派相声的发展,天津方言功不可没。
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天津方言通俗简练、幽默含蓄,其“哏儿”在于附有生活哲理。马三立把用天津方言表演,视为对天津人民多年来养育自己的一种回报。马三立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对方言的理解和应用体会也很深。他说用天津话给天津观众说相声观众感到亲切,自己也觉得离观众更近了。马三立爱天津这方热土,更爱天津人民,他毕生致力于把欢笑送到千家万户。天津人民喜欢他、欣赏他、热爱他、尊重他、怀念他。马三立已成为代表天津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人物。
[1]高玉琮.相声窝子天津卫[N].今晚报,2009-03-23:29.
[2]马景雯.爸爸相声表演中天津方言[N].今晚报,2011-02-13.
2009年,为百岁老人周有光祝寿
2009年录制 “这是天津卫”系列谈话节目
与相声名家马志明合影
拜会著名民俗学家李世瑜先生
在西南科技大学讲学
新书签售
徜徉书山
2008年,在天津电视台拍摄节日民俗时工作照
谭汝为主要论著目录
著 作
《古典诗歌的修辞和语言问题》,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
《词语修辞与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人间词话 人间词》,北京:群言出版社,1995。
《“文化大革命”词语辞典》(副主编),韩国釜山:韩国中文出版社,1997。
《诗歌修辞句法与鉴赏》,澳门:澳门语言学会,2003。
《话民俗 学汉语》,北京:三联书店,2003。
《民俗文化语汇通论》(主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天津地名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这是天津话》,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天津地名故事》 (与刘利祥合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
《天津方言词典》(即将出版)。
《天津方言与城市文化》(即将出版)。
论文
一、诗歌语言研究
《<论唐代的抒情歌词——七言绝句>质疑》(合作),《唐山师专学报》,1981年第4期。
《通感散论》,《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1期。
《李清照 <声声慢 >的两点臆测》(合作),《语文学习》,1982年第10期。
《“鱼雁传书”辨析》,《语文教学》,1983年第1期。
《回文诗词漫说》,《文学知识》,1985年第6期。
《词曲鼎足对简论》,《天津师大学报》,1986年第4期。
《古诗语言省略例谈》,《语文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1期。
《古典诗歌特殊的对仗形式举隅》,《争鸣》,1988年第2期。
《古典诗歌“逆挽倒装”句法例论》,《语文知识》,1989年第5期。
《“A不如B”与“AB不如”——论古典诗歌两种比较句式的异同》,《天津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人大报刊资料《语言文字》,1992年第9期。
《连珠合璧,相映成趣——论同异格在古典诗歌中的运用》,《修辞学习》,1993年第4期。
《古典诗歌教学与语言修辞研究的相济互补》,《天津师大学报》,1995年第5期;人大报刊资料《语言文字》,1996年第2期。
《突破藩篱,打通畛域——谈<古典诗歌的修辞和语言问题 >》,《修辞学习》,1996年第1期。
《应加强清代词话修辞思想研究》,《修辞学习》,1997年第4期。
《古典诗歌的特殊比喻形式》,《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第1期;人大报刊资料《语言文字》,1998年第5期。
《喜新厌旧,舍近求远——论比喻运用的两条原则》,《修辞学习》,2000年第3期。
《古典诗词的鉴赏》,《中文季刊》,2004年第4期。
《诗歌的意境与意象》,《阅读与写作》,2005年第1期。
《韵文叠字修辞研究》,《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诗歌的含蓄美与意境美》,《2011第二届中华吟诵周论文集》。
二、语言修辞研究
《文艺批评也要百花齐放》,《百花园》,1981年第3期。
《博喻漫论》,《天津师专学报》,1984年第2期;人大报刊资料《语言文字》,1984年7期。
《两种特殊的叠字》,《语文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8期;人大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学》,1984年第8期。
《“时间对比”与“空间对比”》,《语文知识》,1987年第2期。
《语言规划的回顾与前瞻》,《平顶山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澳门语言学刊》,2000年总第10-11期;《澳门人文社科研究文选》,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年。
《词语选择与语体修辞》,《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中国语文现代化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杰出实践家:赵元任——纪念赵元任先生诞辰120周年》,《北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陈强,孙宜学,《汉语国际传播研究论丛——中外学者同济大学演讲录》,上海:上海三联书局,2012年。
《学术论文与修辞文采》,《文化学刊》,2013年第4期。
三、民俗语言研究
《谈“十二”及其倍数》,《语文学习》,1991年第3期。
《人名用典与文化》,《毕节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
《汉族人名用典的文化阐释》,《语言学论辑》 (第三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民俗语言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5期。
《汉民俗文化语汇的修辞阐释》,《湖北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
《流俗词源与民俗文化》,南开大学《语言学论辑》第4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姓氏文化散论》,《中文季刊》,2011年第4期。
《热门网语解诂<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北京:语文出版社,2011年。
《汉语俗语文化》,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孔子学院院刊》,2013年第2期。
四、天津地域文化研究
《从老地名回溯天津历史 (上、下)》,《天津史志》,2001年第2-3期。
《2002年度天津语言学研究综述》,《2003年天津社科年鉴》,天津:天津社科院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