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射血分数与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2014-09-07陈铭赵珩吴卫华杨骏
陈铭 赵珩 吴卫华 杨骏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超声科,上海 200030)
目前,评价肺切除术的危险性,一般以肺功能为依据,其实临床并不满意。本研究采用实时三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RT-3DE)技术动态观察肺切除术前的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并探讨其与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2011年7月—2012年3月肺叶或全肺切除术的216例患者,其中男性118例、女性98例;年龄42~79岁,中位年龄62岁。入选标准:(1)无胸部手术史;(2)常规心电图检查为窦性心率;(3)所有患者排除心瓣膜病变、冠心病史和心律失常病史;(4)肝、肾功能正常;(5)术前均未服用正性肌力药物;(6)吸烟者术前均戒烟4周以上。包括肺癌211例,其他疾病5例。
1.2 分组 肺叶切除组173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89例;年龄53~79岁,中位年龄63.6岁;切除肺叶为左上叶43例,左下叶40例,右上叶45例,右中叶7例,右下叶38例。全肺切除组43例,切除23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3例;年龄42~73岁,中位年龄59岁;行左全肺切除23例,行右全肺切除20例。肺叶切除组中RVEF<45% 37例,RVEF≥45% 136例;全肺切除组中RVEF<45% 11例,RVEF≥45% 32例。
1.3 检查方法 216例患者术前均行肺功能测定:包括实测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占预测值的百分率、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entilatory vo-lume,MVV)、第一秒钟用力呼气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 for carbon mo-noxide,DLCO)。
术前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选用实时三维探头,并同步记录心电图。选用4DRV-Function软件行定量分析。通过旋转、平移调整合适的3个相互正交的平面 ,包括长轴、短轴及冠状面(需显示三尖瓣及肺动脉瓣),重建右室立体Beutel模型。手动校正边界以获得满意的动态三维图像后行四维分析,得出RVEF作为右心室泵功能的主要指标。
2 结 果
2.1 肺叶切除组中RVEF<45%患者与RVEF≥4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术前RVEF<45%者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5.4%);RVEF≥45%者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叶切除组中RVEF<45%者与RVEF≥45%者术前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全肺切除组中RVEF<45%患者与RVEF≥4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术前RVEF<45%者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36.4%),其中室性早搏1例,心房纤颤1例,低氧血症2例(呼吸机治疗);RVEF≥45%者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他们术前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全肺切除组中有并发症和无并发症患者术前肺功能的比较 见表3。
表1 肺叶切除组RVEF<45%患者与RVEF≥45%患者术前肺功能的比较 (%)
表2 全肺切除组RVEF<45%患者与RVEF≥45%患者术前肺功能的比较 (%)
表3 全肺切除术前肺功能的比较 (%)
3 讨 论
肺功能检测时要求患者必须用最大的力量、最快的速率呼气,并且维持时限达3 s,但体质弱的患者往往不能达到该要求,从而导致肺功能结果不准确或肺功能测定难以进行。本研究结果认为,仅通过单一的肺功能测定评价肺切除术的危险性是不全面的。
近年来,肺切除术后危险性与右心功能的关系越来越受重视。由于接受肺切除术者中肺癌患者占绝大多数,年龄偏大,且多数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动脉高压,其右心负荷增加。肺切除术后右心室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与右心室后负荷的变化有关。肺血管床减少、低氧血症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进而使右心的张力增加,导致右心功能的减退,心脏并发症的发生频率随之增加[1]。RVEF是评价右心功能的最有效指标之一,因此,本研究中将术前RVEF作为术后并发症预测因子。
本组结果显示,一侧全肺切除病人由于手术切除范围大肺血管床面积减少、呼吸面积减少均较严重,余肺代偿不能缓解升高的肺血管阻力,右心后负荷明显升高,尤其是术前RVEF<45%的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RVEF≥45%的患者升高(P<0.05),而两组术前肺功能检查无显著差异。有并发症的患者和无并发症患者术前肺功能的比较
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术前肺功能并不能完全预测术后危险性,结合术前RVEF更能准确预测术后危险性。
肺叶切除组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但术前RVEF<45%的患者与RVEF≥45%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肺功能比较也无明显差异,心律失常除了与右心脏负荷加重、疼痛有关外,还与肺切除术后迷走神经引起的心肌自律性、应激性和传导性增高有关[2]。
本研究认为,对于全肺切除患者,手术创伤大、术前低RVEF可能导致术后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应用超声实时三维的定量分析方法测定RVEF,能形象地显示右室腔的立体形态,具有无创性、精确、重复性好等特点。建议全肺切除术前,应常规行 RVEF测定,并以RVEF≥45%此作为全肺切除术危险性的评价指标。
[1]Arcasoy SM,Christie JD,Ferrari XA,et al.Echocardiographic assessment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disease [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3,167(3):735-740.
[2]Venuta F,Sciomer S,Andreetti C,et al.Long-term Doppler echocardiographic evaluation of the right heartafter major lung resections [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7,32(3):787-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