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胆管引流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预防结果
2014-09-07王卫军戴建军钱建清徐连生
王卫军 戴建军 钱建清 徐连生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常熟 215500)
目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已经成为治疗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ERCP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侵入性内镜微创介入技术,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讨鼻胆管引流对预防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发生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12月在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ERCP治疗的患者120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59例;年龄20~80岁,中位年龄45岁。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中位年龄44岁;胆总管结石30例,胆管炎性狭窄10例,乳头壶腹癌20例。对照组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中位年龄45岁;胆总管结石35例,胆管炎性狭窄5例,乳头壶腹癌20例。2组均无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
1.2 方法
1.2.1 设备 日本奥林巴斯公司JF-240、JF-260V型电子十二指肠镜;南京微创NBDS系列鼻胆引流管,直径为7 F,形状有直头、弯头以及猪尾型3种。
1.2.2 操作方法 患者术前禁食8 h[1];治疗前15 min,肌内注射地西泮10 mg、哌替啶50 mg、山莨菪碱10 mg[2]。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ERCP需由1位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完成,在乳头插管不超过10 min;胰腺显影的次数不超过5次[3]。当ERCP插管成功以后,首先抽取患者的胆汁,降低患者的胆道压力,之后注入造影剂。鼻胆管引流方法:(1)在注入造影剂以后,了解患者的具体病变部位及病变性质,确定鼻胆引流管的具体放置位置;(2)经造影导管或切开刀插入导丝,退出导管,循导丝插入鼻胆引流管[4],将鼻胆引流管送达至理想的引流位置;(3)在X线透视下保持鼻胆引流管的位置不发生变化,逐步退镜。需注意的是,在内镜退出口腔的过程中,需固定引流管,拔出内镜以及导丝。还需要调整好鼻胆引流管在患者体内的长度,在乳头部呈现出“8”字形,妥善固定,接负压引流袋,进行引流[5]。
1.2.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术后3、12、24 h测定2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观察患者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发生率等。单纯血淀粉酶升高者(正常值40~126 U/L)诊断为高淀粉酶血症;上腹部胀痛不适,可伴腰背部放射,且血清淀粉酶含量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者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26.7%),P<0.01;试验组中有2例(3.33%)发生胰腺炎,对照组有7例(11.67%)发生胰腺炎,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12、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2组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及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发生率比较 (n,%)
3 讨 论
胰腺炎是ERCP的常见并发症之一。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与患者自身体质、术中操作、医师经验等有关。
鼻胆管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非手术胆道外引流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6]。本研究发现,ERCP术后给予鼻胆管引流的试验组患者术后3、12、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试验组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发生率也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在ERCP后给予患者鼻胆管引流,可有效预防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发生。鼻胆管引流主要有以下优点:首先,鼻胆管引流的操作简单、安全,痛苦较少,恢复较快;其次,采用鼻胆管引流,能够有效引流胆汁,减少胰管反流现象;第三,鼻胆管引流能够减轻患者胆管、胰管内部压力,引流高压胆汁,有利于胰液、胆汁的正常排泄。
综上所述,鼻胆管引流对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预防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1]王钧,白飞虎,周毅.NSAIDs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13):1356-1359.
[2]张骏,李非.乌司他丁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8):610-614.
[3]霞明,程建国,朱杰伦,等.双氯芬酸、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合应用防治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1(1):77-78.
[4]黄桂蛟.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42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124.
[5]赵琦,李振方,王瑞春.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变化和CT诊断的比较[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1):71-73.
[6]陈颖,陈辰,余佳,等.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内分泌功能研究[J].微循环学杂志,2012,22(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