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互联网“宝宝”PK战

2014-09-05吴佳

商周刊 2014年15期
关键词:余额收益率宝宝

吴佳

传统金融的目标市场是“近尾”,推崇“二八定律”思维,即从20%的重点客户身上挖掘80%的盈利空间,而互联网金融崇尚长尾理论,即“倒二八定律”,对80%数量占比的“远尾”客户的高黏性和高效控制。以及规模递减的边际成本优势。

传统的商业银行,通过街头巷尾的实体网点,将服务的触角伸向每一个需要金融服务的客户;如今的商业金融,通过互联网,将触角伸向全球每一个角落。互联网金融正在悄无声息改变着日常社会生活,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传统金融模式。

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正式上线,这项非颠覆性创新的产品,将互联网金融强势推入一个新时代。它加速了存款端的利率市场化水平。使得银行业不再完全主导资金供求模式和定价机制,那种长期享受低资金成本的制度性优势也渐渐消失。短短一年,余额宝的用户数达到1亿户,规模已逼近6000亿元大关,稳坐国内最大货币基金交椅,成为世界第四大货币基金。

2014年伊始,多家银行仿照余额宝的样子,先后与基金公司合作推出了类似的理财产品,有趣的是他们大都也以“某某宝”为名称,仅仅半年的时间,推出“宝宝”的银行已超过10家,工行“薪金宝”、中行“活期宝”、交行“现金宝”、招行“朝朝盈”、浦发银行“普发宝”、平安“平安盈”、兴业“掌柜钱包”、民生“如意宝”、中信“薪金煲”和广发“智能金账户”等。青岛农商银行也推出青岛本地银行首款“宝宝”产品——“鑫易宝”。

以青岛农商银行“鑫易宝”为例,它既保持了余额宝的优点,包括一元起存、7×24小时交易、投资份额及收益随时查、支持T+0快速赎回、随用随取即时到账等,同时依靠银行的强大实力,具有“余额宝”们不具备的优势,如当日实时赎回最高限额50万元,普通赎回无限额;存入单笔上限500万元,单日上限1000万元;每月收益自动转入本金,享受更高复利等。

收益率高下之分

一开始互联网“宝宝”的优势体现在购买起点低,转入转出额度限制少。不仅收益率领先,在便捷性上也全面超越对手。如今在余额宝创立1周年的时间节点上,互联网“宝宝”当初最吸引人的优势——高额收益率竞在与银行“宝宝”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从7月4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来看,中国银行“中银活期宝”、招商银行“朝朝盈”、浦发银行“普发宝”的7日年化收益分别是4.98%、5.119%、5.92%。大多银行“宝宝”收益率在5%左右,而同一天公布的互联网“宝宝”7日年化收益率,大多在5%以下,有的甚至已跌破4%。余额宝当天的7日年化收益率只有4.22%,而微信、苏宁、京东等理财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多在4.5%左右。

无论是互联网“宝宝”还是银行“宝宝”,它们投资挂钩的基金其实是一致的:货币基金。它是专门投向风险小的货币市场工具的开放式基金,高安全性、高流动性、稳定收益性,具有“准储蓄”的特征。同为对接货币基金的理财产品,互联网“宝宝”和银行系“宝宝”为什么收益率却出现了高下之分?

先从他们对接的货币基金说起,余额宝对接的天弘基金增利宝,在余额宝横空出世之前,可谓名不见经传的草根一族。而银行“宝宝”们对接的货币基金大多有多年运营经验,算得是大户人家。从实力上而言,银行系对接的基金管理能力更胜一筹,以往的表现也较好。

结合大环境背景分析,据理财师介绍,在余额宝刚创立的去年,恰巧是银行“钱荒”之时,流动性不足导致银行愿意用较高的成本吸取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同业资金。互联网“宝宝”的收益率自然水涨船高。可是进入2014年后,货币流动性较为宽松,“不缺钱”的银行更倾向先吸取同为银行系的资金,银行系“宝宝”的收益率随之抬高。

便捷与安全对垒

互联网“宝宝”与银行“宝宝”在认购起点与金额限制、使用便捷性以及安全性方面也有所不同。

互联网“宝宝”的认购起点基本为1元起,银行“宝宝”为增强竞争力,几乎都下放身价,改变了原有的理财起点,如工行“薪金宝”,其实就是投资工银瑞信的薪金宝货币市场基金。在投资起点上,将认购或者申购最低起点从原来的1000元降低至100元,追加认购只需1元起步。而“平安盈”更是提出了1分钱起点口号。

今年3月起,各大银行先后收紧余额宝的转账额度,三大银行其中一家对余额宝的额度由原先的单笔5万元下调为5000元,每月限额则从20万元降为5万元,而对理财通的限制则由每月的30万元下调为每月5万元;另两家银行则将原来的余额宝购买额度从原先的单笔5万元降为单笔1万元。直到如今,支持绑定微信理财通的12家银行均对其设置了单笔限额或者单日限额。

在使用便捷性方面,互联网“宝宝”更具优势。目前看,余额宝等互联网“宝宝”可以将理财和购物打通,而各家银行的货币基金都仅针对本行资金,相对封闭。不过对此,也有基金分析人士指出,相对封闭的使用环境,显示了银行系的安全系数较高。银行“宝宝”由于有银行实行全程监控,资金安全方面能得到很大保证。而互联网“宝宝”很多是通过网络账户与手机客户端实现绑定,如微信的理财通都是通过微信客户端绑定银行卡进行充值,在记者的调查中,很多用户表示仍比较担忧其安全性。

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宝宝”之前受追捧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对于投资者的用户体验研究到位。操作流程简易,一打开页面,就可以看到每天的收益情况以及累计收益,更容易使理财者产生成就感。

抛开孰优孰劣暂且不表,互联网“宝宝”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对传统金融生态形成了巨大影响,让其反思并调整变革。传统金融的目标市场是“近尾”,推崇“二八定律”思维,即从20%的重点客户身上挖掘80%的盈利空间,而互联网金融崇尚长尾理论,即“倒二八定律”,对80%数量占比的“远尾”客户的高黏性和高效控制,以及规模递减的边际成本优势。

余额宝的真相

互联网“宝宝”与银行“宝宝”谁能笑傲江湖?当人们对孰优孰劣争执不下之时,一种新的观点横空出世:

你以为余额宝真的是让你资产增值、发家致富的投资理财产品吗?支付宝推出余额宝、收购天弘基金的目的是与银行理财、国债、基金定投等竞争吗?

观察一下余额宝今年的举动:

推出余额宝用户专享的“招财宝”理财平台,提供票据贷款、保本基金、保险等收益更高、期限更长的理财产品;

联合浙江联通、广州电信推出“0元购机”活动,用户只要授权冻结余额宝中的一定资金,就可以免费申购相应的热门手机,冻结的资金及其收益仍然归用户;

推出余额宝“永不停彩”功能,只要用户设置好彩票种类等条件,系统就会按定制方案从余额宝中每天自动为用户购买彩票;

与“天猫分期”信用授权结合,只需在余额宝中冻结一部分资金,便可以获得更高额度的信用额度,用于分期付款购物。

这几件事情都没有和收益挂钩,而是在实现支付宝原先无法完成的支付方式。

据悉,阿里小微已经不再满足于小额即时支付,而是在筹划大额的、长期限的支付方式,比如旅游、汽车产业。

比如当用户要选择旅游产品时,可以先从余额宝中冻结相应金额并下单,从下单之日到旅游团发团前的时间内,用户可以随时取消或确认,在此期间冻结资金照常享受收益。

对比决策与交易同时进行的传统方式,新方式可以将用户的决策期拉长。对旅游产品供应商来说,一方面由于决策门槛降低,吸引到更多的用户,另一方面可以提前锁定一批有消费意愿、消费能力的用户,可以针对他们进行精准的定向营销。

通过这种形式来确定用户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以衍生出更丰富的支付方式,如预订类、分期付款类、赊购类,上文提到的“0元购机”、“天猫分期”以及在汽车与房产行业中,都是一样的道理。

“余额宝核心是支付,让用户觉得使用余额宝花钱更爽。”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理财事业部运营总监问天不止一次对媒体们表示,余额宝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因此来看,余额宝的目的从来就不是让客户赚取更多资金,而是希望用户更多在其平台上消费,收益率与用户数的涨跌只是其争夺市场的第一仗,互联网“宝宝”们在筹划更大的棋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余额收益率宝宝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余额宝的感知风险
可爱宝宝超级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