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动态
2014-09-05
中央地方联手稳增长 多省“微刺激”措施加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6日强调,要争取今年经济发展“上半场”表现不俗,“下半场”勇夺佳绩。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近期,多位国务院高层赶赴地方,针对农村改革、国有企业等问题进行调研。
6月19—20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重庆调研农村改革工作,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村改革创新。6月16—19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辽宁、江苏调研时强调,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大力节本降耗,推动船舶工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6月18—20日,国务委员王勇在福建调研国有企业。他指出,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广大国有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稳定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近期,黑龙江、河北、四川、广东、山西、云南、贵州等多省份均出台了力度颇大的稳增长措施。
黑龙江省6月23日出台《黑龙江省促进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在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8个方面推出了65项促进经济稳增长的具体措施。其中,第一条就是要求抓住国家加快铁路建设机遇,今明两年投资530亿元。
河北省6月15日出台的《关于加大重点领域投资力度的意见》提出,今年将在交通设施建设、能源项目、城市基础设施、生态修复工程、重点产业支撑项目、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六个领域计划投资12135亿元,努力遏制投资增速回落状况,促进全省经济企稳回升。
四川省则于6月3日发布《促进当前经济稳增长的十六条措施》,提出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组织开工一批新项目,确保二季度及下半年全省新开工项目数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此外,广东省出台《关于财政支持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云南省出台《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贵州省出台《关于促投资稳增长的六条措施》,山西省出台《2014年稳增长保运行实施方案》和《煤炭17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英国智库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有信心在今年实现7.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
· 本周主题词 / KEYWORDS
供给管理
“供给管理”频频出现在官方的话语体系中,以至于有分析称“本届越来越有新供给派的色彩”。实际上,“供给管理”正是新供给经济学派的主张。此外,国家发改委披露的“十二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第一次在官方表述中将“供给管理”提升到与“需求管理”并重的地位,并提出“以提高供给侧效率为重点,着力构建新的内在稳定增长机制”的主张。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为了使经济增长更具可持续性,还应更多发挥“市场之手”的作用,关键减少供给抑制和需求抑制,激发经济本身的有效供给活力,提升经济潜在生产力。
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策迎来密集出台期,从财政稳增长到外贸稳增长,从小微减负到支持三农,从定向降准到引进民资,加上简政放权、放松管制、增加市场活力等,调控的手段日趋多元化。这些经济政策被喻为 “微刺激”。
过去,中国的经济政策主要集中在“需求端”发力,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成为盛行的理论和政策取向,通过调节宏观经济的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调控方式,主要表现为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调整。新一届政府多次公开表示,不会再推行“强刺激”政策,而是着力于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政策。政策手段和调控方式日趋多元化,各种学说和见解登上舞台,与此同时,一个新名词“供给管理”也开始频频出现在官方的话语体系中,以至于有分析称“本届越来越有新供给派的色彩”。“供给管理”正是新供给经济学派的主张。
“新供给经济学派”政策主张
1.“双创”: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和大力鼓励创业。2.“双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促进产业优化。3.“双减”:加快实施以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的税费改革和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4.“双扩”:对外开放格局和新的国际竞争局面之下,扩大中国对亚非拉的开放融合,以及适度扩大在增长方面基于质量和结构效益的投资规模。5.“双转”:尽快实施中国人口政策中放开城镇体制内“一胎化”管制的转变和积极促进国有资产收益和存量向社保与公共服务领域的转置。6.“双进”:在国有、非国有经济发挥各自优势协调发展方面,应该是共同进步,需要摒弃那种非此即彼截然互斥的思维,在“混合所有制”的重要概念之下,完善以 “共赢”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的现代化实现形式。7.“双到位”:促使政府、市场发挥各自应有作用,双到位地良性互动、互补和合作。8.“双配套”:尽快实施新一轮“价、税、财”配套改革和积极地、实质性地推进金融配套改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