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理考试大纲》中探析答题思路与方法
2014-09-05衣晓晨
衣晓晨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地理高考试题情景的灵活多变,学生表现出了无处着手、不能有效得分的状况,根据《地理考试大纲》探析答题思路与方法来帮助学生有效得分。
关键词:审题干;列模板;究地点;细筛选;整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094-03
新课程改革在辽宁地区已经进行了近八年,面对新课程下的高三地理复习,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随着复习的深入,教师和学生做题的数量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但取得的成绩却不尽理想。这样的情况让我们不得不进一步思考: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指导学生进行高三地理的总复习。纵观已经课改地区的文综地理试卷,试题的设置千变万化,素材来源十分广泛,而问题的落脚点始终不会脱离地理规律和原理。在高考中试题考查能力突出,呈现出形式灵活、变化快的特点,这其实就是在向题海战术发出的警示,就是告诉我们知识不等于能力,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审题的过程中,审题不到位,学生不能把握题目的中心词和阐述角度,不能有效地辨别和提取材料、图表、数据中的信息,忽视设问的关键词,对设问的分析不到位。
2.在整合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学生答题条理不清。经常出现文不对题、答题要点不准确、不全面,忽视对问题的处理,只是单一的罗列答题点;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弱,答题思维不活跃,不能用学过的知识或试题材料解决问题;解题思维不严密,不能有效的将知识储备与试题要求进行“对接”。
3.在地理复习中,许多学生心理上一直觉得地理难,面对已知条件和问题束手无策,自信不足。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成为高三教师在教学中要突破的难题。结合教学实践和高三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学习地理的关键是要理清解题思路,建立典型的思维和答题模式。《考试大纲》就是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备考提供强有力的指导,而《考试大纲》的目标和要求恰给出了这样的思维和答题模式,《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考核目标与要求:①获取和解读文字和图中的信息;②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③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④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根据这样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学中简单总结为:审题干、列模板、究地点、细筛选、整语言五个步骤,具体作用如下:①审题干:找出中心词、修饰词;②列模板:地理要素全方面;③究地点:考虑特殊的角度;④细筛选:决定要点的去留;⑤整语言:地理术语、要点顺序。
以下结合三道例题对此步骤进行说明。
例1:(2013年新课标II卷)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
6.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答题思路:审题干:中心词——年均温;修饰词——主要因素(影响气温的因素)。列模板: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海陆(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地形(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山脉走向平行)。究地点:根据经纬网定位为台湾岛。细筛选:台湾中部为台湾山脉,年均温分布中部低、两侧较高。得出结论:影响因素——地形。
7.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题思路:审题干:中心词——年降水量;修饰词——最低(降水成因)。列模板:影响降水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究地点:根据经纬网定位为台湾岛。细筛选:台湾岛降水主要受东侧海洋季风及沿岸暖流影响;台湾东部迎风坡,中部台湾山脉阻挡湿润水汽。得出结论:最少西部平原——①地。
8.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题思路:审题干:中心词——樟树集中分布;修饰词——亚热带。列模板:林业分布——亚热带、山区。究地点:根据经纬网定位为台湾岛:①平原,②亚热带平原与山地过渡地带,③海拔高热量不足,④热带。细筛选②地正确。本题主要考查了《考试大纲》中:获取和解读图中信息;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例2:(2013年新课标II卷)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9~11题。
9.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答题思路:审题干:中心词——多雾;修饰词——原因。列模板:根据题干雾的形成——暖湿空气;寒冷的下垫面。究地点:海域。细筛选:夏季(暖湿空气)。得出答案:9.D。
10.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答题思路:审题干:中心词——被雾笼罩(雾不散);修饰词——夏季、常(长时间不散)。列模板:根据题干,雾的概念。究地点:S市,读图37°30′N~38°N大陆西岸。细筛选:S市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弱,大气中的水汽不易被风带走。得出答案:C。
11.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答题思路:审题干:中心词——从答案中隐含的大气环流;修饰词——夏季。列模板: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大陆西岸);季风环流(大陆东岸)。究地点:读图37°30′N~38°N大陆西岸。细筛选: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副热带高压控制。得出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了《考试大纲》中获取和解读图中信息,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题中的材料)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endprint
下面我们再以一道综合题为例来进一步的说明。
例3:(2013年新课标II卷)36.(22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涯丰畜、多风、植被稀筑。在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答题思路:审题干:中心词——沙源丰富;修饰词——原因。列模板:本地——植被破坏;水源附近;外来——流水、风力堆积。究地点:M处。细筛选:M处河流水源附近,水源的季节变化,河床裸露。整语言:①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②(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③风沙在此沉积。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答题思路:审题干:中心词——风力强劲;修饰词——原因。列模板:影响风力的因素——气压差、地形。究地点:H县城、冬春季节。细筛选:冬季亚洲高压强盛;谷地与风向一致,加速。整语言:①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②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③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答题思路:审题干:中心词——沙丘群;修饰词1——是否扩大;修饰词2——提供论据。列模板:有沙源——当地沙源增多;外来(外力的堆积)。无沙源——当地水土保持;地形狭小难扩展。少外来。究地点:M处。细筛选:针对一种观点即可。整语言:观点A——扩大:①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②河流持续搬运泥沙;③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④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观点B——不会扩大:①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②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③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④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在进行了这样的思路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到题目相应的结论,也就是对学生在一轮复习中储存在大脑中的规律、原理等信息有了一个有序的、准确地提取,不会让学生困惑,在不断地练习中让学生对这五个步骤有一个从熟练到建立成自己思维的过程,其实就是分析地理问题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种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作用是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再是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endprint
下面我们再以一道综合题为例来进一步的说明。
例3:(2013年新课标II卷)36.(22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涯丰畜、多风、植被稀筑。在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答题思路:审题干:中心词——沙源丰富;修饰词——原因。列模板:本地——植被破坏;水源附近;外来——流水、风力堆积。究地点:M处。细筛选:M处河流水源附近,水源的季节变化,河床裸露。整语言:①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②(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③风沙在此沉积。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答题思路:审题干:中心词——风力强劲;修饰词——原因。列模板:影响风力的因素——气压差、地形。究地点:H县城、冬春季节。细筛选:冬季亚洲高压强盛;谷地与风向一致,加速。整语言:①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②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③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答题思路:审题干:中心词——沙丘群;修饰词1——是否扩大;修饰词2——提供论据。列模板:有沙源——当地沙源增多;外来(外力的堆积)。无沙源——当地水土保持;地形狭小难扩展。少外来。究地点:M处。细筛选:针对一种观点即可。整语言:观点A——扩大:①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②河流持续搬运泥沙;③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④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观点B——不会扩大:①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②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③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④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在进行了这样的思路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到题目相应的结论,也就是对学生在一轮复习中储存在大脑中的规律、原理等信息有了一个有序的、准确地提取,不会让学生困惑,在不断地练习中让学生对这五个步骤有一个从熟练到建立成自己思维的过程,其实就是分析地理问题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种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作用是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再是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endprint
下面我们再以一道综合题为例来进一步的说明。
例3:(2013年新课标II卷)36.(22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涯丰畜、多风、植被稀筑。在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答题思路:审题干:中心词——沙源丰富;修饰词——原因。列模板:本地——植被破坏;水源附近;外来——流水、风力堆积。究地点:M处。细筛选:M处河流水源附近,水源的季节变化,河床裸露。整语言:①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②(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③风沙在此沉积。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答题思路:审题干:中心词——风力强劲;修饰词——原因。列模板:影响风力的因素——气压差、地形。究地点:H县城、冬春季节。细筛选:冬季亚洲高压强盛;谷地与风向一致,加速。整语言:①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②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③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答题思路:审题干:中心词——沙丘群;修饰词1——是否扩大;修饰词2——提供论据。列模板:有沙源——当地沙源增多;外来(外力的堆积)。无沙源——当地水土保持;地形狭小难扩展。少外来。究地点:M处。细筛选:针对一种观点即可。整语言:观点A——扩大:①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②河流持续搬运泥沙;③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④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观点B——不会扩大:①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②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③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④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在进行了这样的思路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到题目相应的结论,也就是对学生在一轮复习中储存在大脑中的规律、原理等信息有了一个有序的、准确地提取,不会让学生困惑,在不断地练习中让学生对这五个步骤有一个从熟练到建立成自己思维的过程,其实就是分析地理问题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种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作用是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再是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