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环戏剧式”情景英语教学

2014-09-05张光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5期
关键词:戏剧情景环节

摘要:在母语环境里学习英语,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情景教学。在情景里面,让学生获得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一节课,有不同的片段,这些片段便是不同的情景,这些不同的情景,相当于一部戏的各个环节。各个情景组成一个大情景,这个大情景便是戏剧。一部戏,通常包含五个环节,因此,我们把这种教学,叫做“五环戏剧式”情景英语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景;戏剧;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073-03

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冲突的艺术,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我们常说老师是演员,那么,我们的课堂应该就是剧场,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就应该是戏剧式的教学。戏剧式教学就是把一堂课当作一个整体,有序曲、高潮、结局等,教学各环节也有机地连在一起,就像一部完整的戏剧。教师通过语言、动作、设置情景等调动,让学生参与进来,老师和学生都是演员,共同来完成这一课堂活动的大戏。由于戏剧有情节、有起伏、有表演,因此肯定很有趣味,能够像戏剧表演一样吸引人。那么我们的课堂会变得妙趣横生、活泼生动,因此也一定会高效率、多产出。一节课,有不同的片段,这些片段便是不同的情景,这些不同的情景,相当于一部戏的各个环节。因此,我们把这种教学,叫做英语五环戏剧式情景教学。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要有语言环境。在母语环境里学习一门外语,缺乏这样的语言环境,也就缺乏这样的学习优势了。那么,我们就必须创造这种优势,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情景教学。在情景里面,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实际运用。五环戏剧式情景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创造情景。

一堂课,从情景导入开始,这个导入,在英语“五环戏剧式”情景教学里面,我们把它叫做warm-up(序曲)。然后是教学的展开,因此,这个环节,叫做presenting(发展)。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就像戏剧里故事展开后的悬念,因此,这一环节叫做suspense(悬念)。戏剧里角色的思想冲突、剧情的发展等都会达到一个高潮,教学也是如此,学生观点的冲突、思想的交锋、智慧火花的碰撞等,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室里的气氛等都达到一个climax(高潮)。在这个环节里,或者是总结,或者是评价,或者是布置作业,或者是其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趣味导入、设置悬念、师生互动、演绎情节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里,学生各有事做、各有话说、各有快乐、各有收获。一节快乐的课,肯定是一堂受欢迎的课;一堂有收获的课,肯定是一堂受欢迎的课。这样的课堂,将会是令人耳目一新的。Warm-up(序曲)是五环中的第一环。在这个环节里,教师不是一开始就说:“打开书”,“翻到多少多少页”,“我们开始学习什么什么”等,这虽然是很多教师惯用的做法。这样的课堂,少了趣味、活泼,多了沉闷。教师可以从“闲聊”开始,也就是说一开始就利用情景教学,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地过渡到了当天所要教的内容上。用情景教学的方式,相当于戏剧里的序曲一样,在不知不觉、高高兴兴中,就开启了一堂课的大幕。情景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它能够使学生高兴地进入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能够使学生感知到学习是一种愉悦。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像打开幕布一样,展现给学生一幅幅生动的场景;要像投石击水一样,在学生脑海里激起情趣闪动的浪花;要像磁石吸铁一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牢牢吸引住。这样,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就能“鱼贯而入”了;这样,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的教学中,用趣味导入,就相当于“响台”。台先“响”了,后面的课也应该是响当当的。在相声的开始,演员先逗乐一下,谓之“暖场”。场暖了,气氛也就自然好了。像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总是一个很热闹的大型舞蹈节目开场,这样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观众的情绪也调动起来了,观众就进人了晚会观众的“角色”。课堂气氛好了,学习效果也就好了。例如,我们教一篇课文“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圣经成语,看似很高深,与生活与情景无关,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用情景教学法,以圣经成语为内容,巧妙地导入: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Have you had breakfast/lunch?...Where did you have it?...Who cooked for you?...Oh,you are the “apples of your parentseyes”.(To be written on the blackboard)Do you know the meaning of this idiom?...Yes,that means your parents love you more than any other people in their eyes.OK,Ill ask you another idiom about eye.“eye for eye.”(To be written on the blackboard)Have a try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this idiom. ...Wow,you are very clever.You are as wise as Solomon.(To be written on the blackboard)How about this idiom?...Yes,it means you are very clever.These idioms all come from the Bible,so we call them biblical idioms. Do you think these idioms are interesting?Do you want to know more?...Well,this period we will learn a passage- 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To be written on the blackboard)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内容我们都可以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就像戏剧大幕的开启。这样,师生期待着进入一场好戏。导入要做到短、快、实、趣;导入的内容要和教学的内容直接相关,不要绕来绕去,半天还没有绕到主题上来。Presenting(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开展。大戏开锣,前面总要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关系等。在课堂这部大戏的presenting(发展)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适当进行一些语言输入的活动。如领读难一点儿的单词、引出新的句型等。这个时候教师的讲解应该精辟,引发学生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应该融入进去,这时教与学就是一个真实的场景,教学生活化了,真正实现了“教学即生活”。师生都是演员,就没有那种隔阂,没有那种拘谨,这就是我们的合作学习所提倡的环境。既然是在特定的环境里,我们就在这种环境里完成我们要做的事。任务型教学就是用英语做事,所以,师生都是演员,其实在英语课里面,师生都是在用英语做事,这相当于我们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就学好了口语一样。Suspense(悬念):设置悬念,能使课堂具有戏剧性,能极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注意是“无意注意”,因此,学生在这个过程里面会感到轻松快乐。有悬念,就会有驱动力,他们会想弄个明白,探个究竟。悬念可以是提问,也可以是情境的设置。例如我们上一节关于“movies”的课,让学生看一个关于奥运会的documentary片段后问学生:“How do you like it?”帮助学生回答:Its interesting/cool/great(引出这节课要教的新单词,温故而知新。)这个时候出现成龙与奥运会相关的一个镜头,然后过渡到播放成龙的一个动作片,从而引出“action movie”,引出“exciting”这个词。教师再往下放,准备让学生看其他部分,但电脑出了故障,不能打开(这是教师有意设置的悬念,引出新词,并增加课堂的戏剧性,因而创设了课堂教学需要的情景)。教师这时情绪低落,表现出“悲哀的”样子,从而引出这节课的另一词“sad”.此时,教师再次摆弄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thriller”的恐怖场面,伴随以恐怖的声音,引出“scary”这个词。此时学生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电脑故障是教师有意为之,但不要紧,悬念制造出来了,戏剧性有了,趣味性也有了。教师再放一段“Beijing Opera”的片段,引出这个词,并对这个词做出解释。这个时候教师说:“Oh,another kind of movie.”但是教师不说是什么,只是戴一个京剧脸谱,然后高声唱到:“外国人把那京戏叫做‘Beijing Opera”。然后让全班同学唱一遍:“外国人把那京戏叫做‘Beijing Opera”。然后教师说:“I like Beijing Opera very much,because I can learn about the Chinese history.”endprint

这样课堂上妙趣横生,情景真实,学生如临其境,在这样的情景里感知语言,体会语言的真实运用。Climax(高潮)通常是一节课的展示环节。前面的阶段学生进行了有效的输入,这个时候该进行成功的输出了。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在一节课中所学到的语言。这个展示的阶段可以是一个小组的短剧,也可以是一个小组合作的project,等等。这个时候,分享大家的智慧,学习各自的优点。花样频出、精彩纷呈,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同学们的思维活跃程度也达到了高潮。这是一节课的亮点。如在“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这节课里,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展示他们小组合作写出来的作文(用课文里出现的圣经成语编写一个故事),他们的作文会各有各的想象,各有各的创意,各有各的精彩。如前面提到的“movies”为主题的课,在高潮部分,师生可以一起唱下面的chant.“Tony,Tony,Tony.Funny,funny,funny.He thinks comedies are really funny.Mary,Mary,Mary,Scary,scary,scary.She thinks thrillers are really scary.Dora,Dora,Dora,Opera,opera,opera.She likes watching Beijing Opera.Ending”ending(结局)故事或者戏剧都有时间、地点、起因和结果等。课堂的结论就如同故事的结果,是剧情发展的必然,也是一堂课发展的必然。这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探究学习的结果。这是课堂的产出阶段,也是学生在快乐的过程中的所得。这个环节是一节课的总结环节,是打鱼收网的时候。在这个环节里,教师可以引导(不一定是教师自己)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可以对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布置作业,等等。如前面提到的关于“movie”的那节课,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可以让学生把这节课的内容编成“chant”后唱出来,这样,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就很容易巩固了,甚至烂熟于心。戏剧式教学里的“五环”应该环环相扣,用串词连接。戏剧在于各个环节是一个整体,他们前后呼应,首尾相连。因此,各个环节应该前后呼应,注意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多次反复。这样,就具有完整性、故事性,因此也就具有戏剧式的情景。前面的言语、提问以及情境的设置,都为后面的内容做好了铺垫,这样可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步步有用、节节提高。这样,整个教学内容的设置,就像剧本一样,总是相互联系的、相互支撑的,学生处在一个连续的思维里,而连续的思维、完整的情节,使学习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传统教学缺乏的是整体意识,不能像故事一样把内容连接起来,这是机械地、生硬地、毫无趣味地把各个部分展示出来,这样学生总感觉教师是在不停地灌,学生感觉到沉闷、沉重,感觉不到乐趣、轻松。作为戏剧式情景教学,就像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的串词一样,把一堂课各个部分生动、巧妙地串起来,学生由一个部分到下一个部分,感觉不到突兀,感觉不到生硬,而始终是处在一个情景里,始终处在轻松的氛围里,始终处在快乐里。

一堂好课,应该就是一部好戏,教师应该就是一个好的导演;一堂好课,应该就是一台好的晚会,教师应该就是一个风趣幽默能将各个节目巧妙衔接起来的主持人;一堂好课应该是一个好的游戏,教师应该是一个富有创意、善于调控的组织者;一堂好课,应该是一段雄浑大气美妙动听的乐章,教师应该是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乐队指挥;一堂好课,更应该是一篇文笔流畅意思连贯的美文,教师应该是妙笔生花将起承转合做得很流畅的作者。教师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像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解读《论语》”、纪连海的讲历史,为什么能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呢?主要原因是能激起广大观众的兴趣,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他们讲得“有味儿”,他们的讲解深入浅出,其中穿插一些小故事,有时还配以歌曲,配以动作,像易中天讲到“避席”时的动作解释,使得讲课妙趣横生。你讲得再多再高雅,观众不感兴趣,也是徒劳。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纪连海老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讲课也很受观众欢迎,在电视台作谈话节目时,他说:“我们可以把相声和评书等‘抖包袱的手段融入讲课之中,从而增加其趣味性”。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K·华尔特所说:“教师的工作本质上就是推销工作。因为教师要设法说服学生,使他们相信教师的这一学科是有价值的,是值得学习的。”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教师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使教学各环节之间的转换做得生动有趣,那么整堂课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堂课变得戏剧性、故事性,学生会感觉到他们不是在学习,而是在探究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是在看一部好戏,是在欣赏一台晚会,是沉迷于一个游戏,是在读一本引人入胜的书,这样,学习就会变成一种快乐、一种享受。英语“五环戏剧式”情景教学要求教师对一堂课的教学要有一个整体的安排,要求要确定一个主题即一个任务(这是任务式教学所提倡的),整节课就围绕着这个任务展开活动,所有的话语都与此有关,所有的教学环节都由教师用串词串起来,这样一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由各个小的场景组成的一个整体,这里面的场景,就像戏剧里面的幕。这样一来,学生上课感觉就是在看戏,就是在玩,就是在欣赏节目,这样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学会了很多知识,教师也非常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参考文献:

[1]何旭明.学习兴趣的唤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Planning lessons and cours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3]胡庆芳,等.改进英语课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晨梅梅,等.探索与变革:转型期的英语教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秦杰,田金平.英语学科教育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刘德华,等.直击新课程学科疑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7]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8]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张传燧.解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10]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1]杨桂青.英美精彩课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2]黄兆明.课堂结尾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13]宋其蕤,冯显灿.教学言语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14]田汉族.交往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张光明,湖南省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高级教师。endprint

这样课堂上妙趣横生,情景真实,学生如临其境,在这样的情景里感知语言,体会语言的真实运用。Climax(高潮)通常是一节课的展示环节。前面的阶段学生进行了有效的输入,这个时候该进行成功的输出了。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在一节课中所学到的语言。这个展示的阶段可以是一个小组的短剧,也可以是一个小组合作的project,等等。这个时候,分享大家的智慧,学习各自的优点。花样频出、精彩纷呈,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同学们的思维活跃程度也达到了高潮。这是一节课的亮点。如在“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这节课里,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展示他们小组合作写出来的作文(用课文里出现的圣经成语编写一个故事),他们的作文会各有各的想象,各有各的创意,各有各的精彩。如前面提到的“movies”为主题的课,在高潮部分,师生可以一起唱下面的chant.“Tony,Tony,Tony.Funny,funny,funny.He thinks comedies are really funny.Mary,Mary,Mary,Scary,scary,scary.She thinks thrillers are really scary.Dora,Dora,Dora,Opera,opera,opera.She likes watching Beijing Opera.Ending”ending(结局)故事或者戏剧都有时间、地点、起因和结果等。课堂的结论就如同故事的结果,是剧情发展的必然,也是一堂课发展的必然。这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探究学习的结果。这是课堂的产出阶段,也是学生在快乐的过程中的所得。这个环节是一节课的总结环节,是打鱼收网的时候。在这个环节里,教师可以引导(不一定是教师自己)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可以对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布置作业,等等。如前面提到的关于“movie”的那节课,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可以让学生把这节课的内容编成“chant”后唱出来,这样,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就很容易巩固了,甚至烂熟于心。戏剧式教学里的“五环”应该环环相扣,用串词连接。戏剧在于各个环节是一个整体,他们前后呼应,首尾相连。因此,各个环节应该前后呼应,注意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多次反复。这样,就具有完整性、故事性,因此也就具有戏剧式的情景。前面的言语、提问以及情境的设置,都为后面的内容做好了铺垫,这样可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步步有用、节节提高。这样,整个教学内容的设置,就像剧本一样,总是相互联系的、相互支撑的,学生处在一个连续的思维里,而连续的思维、完整的情节,使学习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传统教学缺乏的是整体意识,不能像故事一样把内容连接起来,这是机械地、生硬地、毫无趣味地把各个部分展示出来,这样学生总感觉教师是在不停地灌,学生感觉到沉闷、沉重,感觉不到乐趣、轻松。作为戏剧式情景教学,就像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的串词一样,把一堂课各个部分生动、巧妙地串起来,学生由一个部分到下一个部分,感觉不到突兀,感觉不到生硬,而始终是处在一个情景里,始终处在轻松的氛围里,始终处在快乐里。

一堂好课,应该就是一部好戏,教师应该就是一个好的导演;一堂好课,应该就是一台好的晚会,教师应该就是一个风趣幽默能将各个节目巧妙衔接起来的主持人;一堂好课应该是一个好的游戏,教师应该是一个富有创意、善于调控的组织者;一堂好课,应该是一段雄浑大气美妙动听的乐章,教师应该是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乐队指挥;一堂好课,更应该是一篇文笔流畅意思连贯的美文,教师应该是妙笔生花将起承转合做得很流畅的作者。教师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像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解读《论语》”、纪连海的讲历史,为什么能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呢?主要原因是能激起广大观众的兴趣,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他们讲得“有味儿”,他们的讲解深入浅出,其中穿插一些小故事,有时还配以歌曲,配以动作,像易中天讲到“避席”时的动作解释,使得讲课妙趣横生。你讲得再多再高雅,观众不感兴趣,也是徒劳。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纪连海老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讲课也很受观众欢迎,在电视台作谈话节目时,他说:“我们可以把相声和评书等‘抖包袱的手段融入讲课之中,从而增加其趣味性”。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K·华尔特所说:“教师的工作本质上就是推销工作。因为教师要设法说服学生,使他们相信教师的这一学科是有价值的,是值得学习的。”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教师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使教学各环节之间的转换做得生动有趣,那么整堂课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堂课变得戏剧性、故事性,学生会感觉到他们不是在学习,而是在探究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是在看一部好戏,是在欣赏一台晚会,是沉迷于一个游戏,是在读一本引人入胜的书,这样,学习就会变成一种快乐、一种享受。英语“五环戏剧式”情景教学要求教师对一堂课的教学要有一个整体的安排,要求要确定一个主题即一个任务(这是任务式教学所提倡的),整节课就围绕着这个任务展开活动,所有的话语都与此有关,所有的教学环节都由教师用串词串起来,这样一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由各个小的场景组成的一个整体,这里面的场景,就像戏剧里面的幕。这样一来,学生上课感觉就是在看戏,就是在玩,就是在欣赏节目,这样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学会了很多知识,教师也非常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参考文献:

[1]何旭明.学习兴趣的唤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Planning lessons and cours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3]胡庆芳,等.改进英语课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晨梅梅,等.探索与变革:转型期的英语教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秦杰,田金平.英语学科教育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刘德华,等.直击新课程学科疑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7]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8]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张传燧.解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10]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1]杨桂青.英美精彩课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2]黄兆明.课堂结尾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13]宋其蕤,冯显灿.教学言语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14]田汉族.交往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张光明,湖南省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高级教师。endprint

这样课堂上妙趣横生,情景真实,学生如临其境,在这样的情景里感知语言,体会语言的真实运用。Climax(高潮)通常是一节课的展示环节。前面的阶段学生进行了有效的输入,这个时候该进行成功的输出了。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在一节课中所学到的语言。这个展示的阶段可以是一个小组的短剧,也可以是一个小组合作的project,等等。这个时候,分享大家的智慧,学习各自的优点。花样频出、精彩纷呈,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同学们的思维活跃程度也达到了高潮。这是一节课的亮点。如在“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这节课里,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展示他们小组合作写出来的作文(用课文里出现的圣经成语编写一个故事),他们的作文会各有各的想象,各有各的创意,各有各的精彩。如前面提到的“movies”为主题的课,在高潮部分,师生可以一起唱下面的chant.“Tony,Tony,Tony.Funny,funny,funny.He thinks comedies are really funny.Mary,Mary,Mary,Scary,scary,scary.She thinks thrillers are really scary.Dora,Dora,Dora,Opera,opera,opera.She likes watching Beijing Opera.Ending”ending(结局)故事或者戏剧都有时间、地点、起因和结果等。课堂的结论就如同故事的结果,是剧情发展的必然,也是一堂课发展的必然。这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探究学习的结果。这是课堂的产出阶段,也是学生在快乐的过程中的所得。这个环节是一节课的总结环节,是打鱼收网的时候。在这个环节里,教师可以引导(不一定是教师自己)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可以对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布置作业,等等。如前面提到的关于“movie”的那节课,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可以让学生把这节课的内容编成“chant”后唱出来,这样,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就很容易巩固了,甚至烂熟于心。戏剧式教学里的“五环”应该环环相扣,用串词连接。戏剧在于各个环节是一个整体,他们前后呼应,首尾相连。因此,各个环节应该前后呼应,注意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多次反复。这样,就具有完整性、故事性,因此也就具有戏剧式的情景。前面的言语、提问以及情境的设置,都为后面的内容做好了铺垫,这样可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步步有用、节节提高。这样,整个教学内容的设置,就像剧本一样,总是相互联系的、相互支撑的,学生处在一个连续的思维里,而连续的思维、完整的情节,使学习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传统教学缺乏的是整体意识,不能像故事一样把内容连接起来,这是机械地、生硬地、毫无趣味地把各个部分展示出来,这样学生总感觉教师是在不停地灌,学生感觉到沉闷、沉重,感觉不到乐趣、轻松。作为戏剧式情景教学,就像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的串词一样,把一堂课各个部分生动、巧妙地串起来,学生由一个部分到下一个部分,感觉不到突兀,感觉不到生硬,而始终是处在一个情景里,始终处在轻松的氛围里,始终处在快乐里。

一堂好课,应该就是一部好戏,教师应该就是一个好的导演;一堂好课,应该就是一台好的晚会,教师应该就是一个风趣幽默能将各个节目巧妙衔接起来的主持人;一堂好课应该是一个好的游戏,教师应该是一个富有创意、善于调控的组织者;一堂好课,应该是一段雄浑大气美妙动听的乐章,教师应该是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乐队指挥;一堂好课,更应该是一篇文笔流畅意思连贯的美文,教师应该是妙笔生花将起承转合做得很流畅的作者。教师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像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解读《论语》”、纪连海的讲历史,为什么能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呢?主要原因是能激起广大观众的兴趣,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他们讲得“有味儿”,他们的讲解深入浅出,其中穿插一些小故事,有时还配以歌曲,配以动作,像易中天讲到“避席”时的动作解释,使得讲课妙趣横生。你讲得再多再高雅,观众不感兴趣,也是徒劳。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纪连海老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讲课也很受观众欢迎,在电视台作谈话节目时,他说:“我们可以把相声和评书等‘抖包袱的手段融入讲课之中,从而增加其趣味性”。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K·华尔特所说:“教师的工作本质上就是推销工作。因为教师要设法说服学生,使他们相信教师的这一学科是有价值的,是值得学习的。”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教师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使教学各环节之间的转换做得生动有趣,那么整堂课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堂课变得戏剧性、故事性,学生会感觉到他们不是在学习,而是在探究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是在看一部好戏,是在欣赏一台晚会,是沉迷于一个游戏,是在读一本引人入胜的书,这样,学习就会变成一种快乐、一种享受。英语“五环戏剧式”情景教学要求教师对一堂课的教学要有一个整体的安排,要求要确定一个主题即一个任务(这是任务式教学所提倡的),整节课就围绕着这个任务展开活动,所有的话语都与此有关,所有的教学环节都由教师用串词串起来,这样一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由各个小的场景组成的一个整体,这里面的场景,就像戏剧里面的幕。这样一来,学生上课感觉就是在看戏,就是在玩,就是在欣赏节目,这样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学会了很多知识,教师也非常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参考文献:

[1]何旭明.学习兴趣的唤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Planning lessons and cours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3]胡庆芳,等.改进英语课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晨梅梅,等.探索与变革:转型期的英语教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秦杰,田金平.英语学科教育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刘德华,等.直击新课程学科疑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7]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8]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张传燧.解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10]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1]杨桂青.英美精彩课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2]黄兆明.课堂结尾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13]宋其蕤,冯显灿.教学言语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14]田汉族.交往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张光明,湖南省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高级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戏剧情景环节
情景交际
有趣的戏剧课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戏剧类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