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对学、群学”在初

2014-09-05张蔡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5期
关键词:群学理解初中英语

张蔡艳

摘要:课堂以学生为主,强调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课改极力倡导的内容之一,这就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本校所开展的高效课堂为前提契机,针对初中生在英语课堂上所开展的合作式的对学和群学能否有效的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行了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关键词:对学;群学;初中英语;理解;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057-02

对学、群学,即合作学习,是我校开展的高效课堂的课堂五步骤之一(五步骤为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上大展示、整理学导案和达标测评),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互补互促,共同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互相推动。学生先在课外预习好明天要学的学导案,完成独学环节,教师进行批改。第二天课上同学们要做的就是先对学,解决独学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么就要进入群学的环节,群学就是在小组内解决对学中遗留的问题,或者由小组长组织进行部分重点的小组内展示。而群学后如果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要暴露出来,在班内解决,由教师根据学情,决定学生要展示的任务,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因为我们展示的不是一般的问题,而是学生容易出错的、有疑惑的问题。对学群学之后,必须要求学生暴露问题,根据暴露的问题我们进行下个环节的讲解和展示,问题没有暴露,我们展示什么呢?学生的任务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由此可见,如何有效地开展学生在对学和群学这个环节上的学习,对有效安排上课时间、提高班内大展示的效果和重难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本校学习小组的创建是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因此每个小组内都有一对A组优秀学生、一对B组中等生和一对C组学困生。在小组内要强调合作,组外强调竞争,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促使A组学生去帮助B、C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参与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教师在这其中就要开始巡视课堂,指导学生对学,适时得解决部分学生的问题,并带领学生进入群学阶段。当然其中的对学或群学的开展可以灵活调节运用,可以是组内学习,也可以是组间学习,不必拘泥死板。

以人教版八年级英语Unit2 Whats the matter?期末复习内容中的“对学群学”环节为例。

该单元的复习目标是掌握身体疾病的表达方式并学会用情态动词“should”、“shouldnt”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学生在独学阶段已经完成对以下内容的预习,为在课堂内的对学和群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一、知识回顾

1.词组。从书中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组或欣赏的佳句。

2.句式理解和复述。

(1)Whats the matter?Whats wrong(with sb)—I have a stomachache.

(2)Maybe you should lie down and rest,and shouldnt eat anything.

(3)Im not feeling well. I dont feel well.

(4)Its easy to have a healthy lifestyle,and its important to eat a balanced diet.

(5)Everybody gets tired sometimes.

(6)I hope you feel better soon...

3.语法。重点语法知多少,请完成下列各表。

从词性、用法等方面分析比较下列词(你能举例区分吗?)

这样,在课堂上,笔者先让对子之间相互交换导学案,用红笔相互批改预习内容:①从文中找出词组和内容;②语法点归纳,在有质疑处用圈、点、勾等不同的记号方式画出来,之后对子互相纠错、解疑答惑,同时要求C组对子能把句子互读和翻译给对方听,要求发音正确,译文合理。B组对子要求理解后,能将重点句子叙述给对方。对A组对子的要求是两人轮流地把每个句子进行知识点的剖析和延伸学习。要求对子间对学检查自主学习情况,在表格等级中根据对方的认真程度打上A、B、C三等。我当时巡视了小组情况,对子间互相争说、讲解、倾听、订正。

几分钟后笔者组织学生在对学过程中标出有疑问的地方(多为内容③:对于易混淆词的用法区分和归纳),放到小组内通过群学相互解决。这时,我们就要利用组间竞争机制,去激励A组对子帮助B、C组的对子同学解决刚才对学过程中出现的疑惑问题。你可以要求一个A各带一个B、C的同学,也可以是6个同学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表对重难知识点和困惑点的理解,并随时记录整理。当然,有时候也可以要求各个小组之间互相串岗交流学习,进行组间学习。在对学生群学的巡视和指导中,我发现对学生而言最难的是语法内容,他们通过在群学中能区分理解并通过举例子掌握“its+adj.+(for us)+to do”,“too much,too many,much too”,“few,a few,little,a little”,“health与healthy”这些重点,而对于“should与need的用法”、“until,not...until在肯定和否定句中的区别”这些难点的归纳存在不全面和不了解的现象,对于这些疑问要求每个小组备案下来,可以在下节课前汇总在黑板上去,通过全班大展示来解决。

可见,在对学和群学的过程中,同学们相互讨论、提出问题,不断内化自己的思维,再将它公诸于众,形成初步的共识,最后全班进行组间交流,这是各组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进步的过程,通过组内交流,把小组的结论转化成全班的共同认知成果,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同时在相互学习的成果中,能认识到自己小组与别组的差距,正视自己,齐心协力,共同进步,使整个班集体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张海晨,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刘涛,夏飞华.影响小组合作活动实效性的原因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9,(11).

[4]周宏俊.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J].教学月刊,2011,(12).endprint

摘要:课堂以学生为主,强调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课改极力倡导的内容之一,这就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本校所开展的高效课堂为前提契机,针对初中生在英语课堂上所开展的合作式的对学和群学能否有效的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行了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关键词:对学;群学;初中英语;理解;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057-02

对学、群学,即合作学习,是我校开展的高效课堂的课堂五步骤之一(五步骤为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上大展示、整理学导案和达标测评),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互补互促,共同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互相推动。学生先在课外预习好明天要学的学导案,完成独学环节,教师进行批改。第二天课上同学们要做的就是先对学,解决独学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么就要进入群学的环节,群学就是在小组内解决对学中遗留的问题,或者由小组长组织进行部分重点的小组内展示。而群学后如果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要暴露出来,在班内解决,由教师根据学情,决定学生要展示的任务,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因为我们展示的不是一般的问题,而是学生容易出错的、有疑惑的问题。对学群学之后,必须要求学生暴露问题,根据暴露的问题我们进行下个环节的讲解和展示,问题没有暴露,我们展示什么呢?学生的任务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由此可见,如何有效地开展学生在对学和群学这个环节上的学习,对有效安排上课时间、提高班内大展示的效果和重难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本校学习小组的创建是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因此每个小组内都有一对A组优秀学生、一对B组中等生和一对C组学困生。在小组内要强调合作,组外强调竞争,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促使A组学生去帮助B、C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参与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教师在这其中就要开始巡视课堂,指导学生对学,适时得解决部分学生的问题,并带领学生进入群学阶段。当然其中的对学或群学的开展可以灵活调节运用,可以是组内学习,也可以是组间学习,不必拘泥死板。

以人教版八年级英语Unit2 Whats the matter?期末复习内容中的“对学群学”环节为例。

该单元的复习目标是掌握身体疾病的表达方式并学会用情态动词“should”、“shouldnt”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学生在独学阶段已经完成对以下内容的预习,为在课堂内的对学和群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一、知识回顾

1.词组。从书中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组或欣赏的佳句。

2.句式理解和复述。

(1)Whats the matter?Whats wrong(with sb)—I have a stomachache.

(2)Maybe you should lie down and rest,and shouldnt eat anything.

(3)Im not feeling well. I dont feel well.

(4)Its easy to have a healthy lifestyle,and its important to eat a balanced diet.

(5)Everybody gets tired sometimes.

(6)I hope you feel better soon...

3.语法。重点语法知多少,请完成下列各表。

从词性、用法等方面分析比较下列词(你能举例区分吗?)

这样,在课堂上,笔者先让对子之间相互交换导学案,用红笔相互批改预习内容:①从文中找出词组和内容;②语法点归纳,在有质疑处用圈、点、勾等不同的记号方式画出来,之后对子互相纠错、解疑答惑,同时要求C组对子能把句子互读和翻译给对方听,要求发音正确,译文合理。B组对子要求理解后,能将重点句子叙述给对方。对A组对子的要求是两人轮流地把每个句子进行知识点的剖析和延伸学习。要求对子间对学检查自主学习情况,在表格等级中根据对方的认真程度打上A、B、C三等。我当时巡视了小组情况,对子间互相争说、讲解、倾听、订正。

几分钟后笔者组织学生在对学过程中标出有疑问的地方(多为内容③:对于易混淆词的用法区分和归纳),放到小组内通过群学相互解决。这时,我们就要利用组间竞争机制,去激励A组对子帮助B、C组的对子同学解决刚才对学过程中出现的疑惑问题。你可以要求一个A各带一个B、C的同学,也可以是6个同学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表对重难知识点和困惑点的理解,并随时记录整理。当然,有时候也可以要求各个小组之间互相串岗交流学习,进行组间学习。在对学生群学的巡视和指导中,我发现对学生而言最难的是语法内容,他们通过在群学中能区分理解并通过举例子掌握“its+adj.+(for us)+to do”,“too much,too many,much too”,“few,a few,little,a little”,“health与healthy”这些重点,而对于“should与need的用法”、“until,not...until在肯定和否定句中的区别”这些难点的归纳存在不全面和不了解的现象,对于这些疑问要求每个小组备案下来,可以在下节课前汇总在黑板上去,通过全班大展示来解决。

可见,在对学和群学的过程中,同学们相互讨论、提出问题,不断内化自己的思维,再将它公诸于众,形成初步的共识,最后全班进行组间交流,这是各组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进步的过程,通过组内交流,把小组的结论转化成全班的共同认知成果,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同时在相互学习的成果中,能认识到自己小组与别组的差距,正视自己,齐心协力,共同进步,使整个班集体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张海晨,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刘涛,夏飞华.影响小组合作活动实效性的原因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9,(11).

[4]周宏俊.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J].教学月刊,2011,(12).endprint

摘要:课堂以学生为主,强调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课改极力倡导的内容之一,这就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本校所开展的高效课堂为前提契机,针对初中生在英语课堂上所开展的合作式的对学和群学能否有效的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行了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关键词:对学;群学;初中英语;理解;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057-02

对学、群学,即合作学习,是我校开展的高效课堂的课堂五步骤之一(五步骤为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上大展示、整理学导案和达标测评),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互补互促,共同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互相推动。学生先在课外预习好明天要学的学导案,完成独学环节,教师进行批改。第二天课上同学们要做的就是先对学,解决独学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么就要进入群学的环节,群学就是在小组内解决对学中遗留的问题,或者由小组长组织进行部分重点的小组内展示。而群学后如果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要暴露出来,在班内解决,由教师根据学情,决定学生要展示的任务,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因为我们展示的不是一般的问题,而是学生容易出错的、有疑惑的问题。对学群学之后,必须要求学生暴露问题,根据暴露的问题我们进行下个环节的讲解和展示,问题没有暴露,我们展示什么呢?学生的任务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由此可见,如何有效地开展学生在对学和群学这个环节上的学习,对有效安排上课时间、提高班内大展示的效果和重难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本校学习小组的创建是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因此每个小组内都有一对A组优秀学生、一对B组中等生和一对C组学困生。在小组内要强调合作,组外强调竞争,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促使A组学生去帮助B、C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参与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教师在这其中就要开始巡视课堂,指导学生对学,适时得解决部分学生的问题,并带领学生进入群学阶段。当然其中的对学或群学的开展可以灵活调节运用,可以是组内学习,也可以是组间学习,不必拘泥死板。

以人教版八年级英语Unit2 Whats the matter?期末复习内容中的“对学群学”环节为例。

该单元的复习目标是掌握身体疾病的表达方式并学会用情态动词“should”、“shouldnt”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学生在独学阶段已经完成对以下内容的预习,为在课堂内的对学和群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一、知识回顾

1.词组。从书中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组或欣赏的佳句。

2.句式理解和复述。

(1)Whats the matter?Whats wrong(with sb)—I have a stomachache.

(2)Maybe you should lie down and rest,and shouldnt eat anything.

(3)Im not feeling well. I dont feel well.

(4)Its easy to have a healthy lifestyle,and its important to eat a balanced diet.

(5)Everybody gets tired sometimes.

(6)I hope you feel better soon...

3.语法。重点语法知多少,请完成下列各表。

从词性、用法等方面分析比较下列词(你能举例区分吗?)

这样,在课堂上,笔者先让对子之间相互交换导学案,用红笔相互批改预习内容:①从文中找出词组和内容;②语法点归纳,在有质疑处用圈、点、勾等不同的记号方式画出来,之后对子互相纠错、解疑答惑,同时要求C组对子能把句子互读和翻译给对方听,要求发音正确,译文合理。B组对子要求理解后,能将重点句子叙述给对方。对A组对子的要求是两人轮流地把每个句子进行知识点的剖析和延伸学习。要求对子间对学检查自主学习情况,在表格等级中根据对方的认真程度打上A、B、C三等。我当时巡视了小组情况,对子间互相争说、讲解、倾听、订正。

几分钟后笔者组织学生在对学过程中标出有疑问的地方(多为内容③:对于易混淆词的用法区分和归纳),放到小组内通过群学相互解决。这时,我们就要利用组间竞争机制,去激励A组对子帮助B、C组的对子同学解决刚才对学过程中出现的疑惑问题。你可以要求一个A各带一个B、C的同学,也可以是6个同学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表对重难知识点和困惑点的理解,并随时记录整理。当然,有时候也可以要求各个小组之间互相串岗交流学习,进行组间学习。在对学生群学的巡视和指导中,我发现对学生而言最难的是语法内容,他们通过在群学中能区分理解并通过举例子掌握“its+adj.+(for us)+to do”,“too much,too many,much too”,“few,a few,little,a little”,“health与healthy”这些重点,而对于“should与need的用法”、“until,not...until在肯定和否定句中的区别”这些难点的归纳存在不全面和不了解的现象,对于这些疑问要求每个小组备案下来,可以在下节课前汇总在黑板上去,通过全班大展示来解决。

可见,在对学和群学的过程中,同学们相互讨论、提出问题,不断内化自己的思维,再将它公诸于众,形成初步的共识,最后全班进行组间交流,这是各组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进步的过程,通过组内交流,把小组的结论转化成全班的共同认知成果,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同时在相互学习的成果中,能认识到自己小组与别组的差距,正视自己,齐心协力,共同进步,使整个班集体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张海晨,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刘涛,夏飞华.影响小组合作活动实效性的原因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9,(11).

[4]周宏俊.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J].教学月刊,201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群学理解初中英语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论“群学”之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