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2014-09-05闫彩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5期
关键词:二氧化碳化学实验

闫彩红

(河北省衡水市第六中学,河北 衡水 053000)

浅谈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闫彩红

(河北省衡水市第六中学,河北 衡水 053000)

化学是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教学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把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通过实验的改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做好化学课堂实验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化学实验;激趣方法;探究性;观察能力;创新能力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源泉。通过实验能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实验,利用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趣味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直接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让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就“爱”上化学。我认为借助趣味实验,利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方法。在序言课上我们就可以进行一些趣味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变色的水杯”等实验。让学生大胆猜想产生现象的原因,并通过讨论最终解释原因。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变成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兴趣的培养除了加强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还可很好的借助于家庭小实验。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肥皂水比较生活用水和蒸馏水。观察洁厕灵和厨房清洁剂的区别,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2CO3)等。在这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实验中,学生知道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可被用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二、实验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识的前提是观察。正是由于细心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最终得出了空气的组成以及水的组成。化学教学中,一些化学概念的形成和一些化学知识的获得都要通过对实验认真的观察。学生在观察实验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兴趣很浓,但是这时学生往往只顾着看变化莫测的现象而忽略实验目的,不分主次。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前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认真的观察,并及时准确的做好记录。观察要有很强的洞察性,有些反应速率很快,现象转瞬即逝,如果不及时捕捉瞬间现象,实验就有可能失败。例如,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当酸碱中和恰好完全反应时,酚酞指示剂变色的时间很短。所以在做实验前就应该提醒学生注意突然产生的现象,并进行思考,这样能提高学生敏锐的洞察性。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并总结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三、实验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

化学中有些概念和性质是非常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实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分子的性质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做红墨水和水混合、氨水的扩散、酒精和水的混合以及气体的压缩等实验,并自己归纳总结出分子的性质,这样学生不仅好理解还能加深印象。再如在讲饱和溶液时,对于饱和溶液的条件我们就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比较,既让学生容易接受又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还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四、实验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的特点是理论较浅显,实验较多,且直观性强,易于激发学生的无意识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兴趣。以实验为引导,让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利用所提供的具体、形象的事实,活跃学生的思维。另外,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结论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引导、启迪、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及时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调控,为接受新知识铺平道路。然后在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求新知识,学生在观察的同时便会伴随积极的思考,这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契机。例如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一节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先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在质量方面存在什么关系?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和“铁钉跟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初步得出:质量相等的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完成“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和“铁丝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这时学生会发现“反应前后质量不同”。此时学生心理产生困惑,顺势提出问题:质量是否相等?带着困惑引导学生分析:前者质量增加是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后者质量减轻是因为铁丝燃烧和氧气反应而我们没有称量氧气的质量,所以质量减少了。学生此时自然会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

五、改进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于课本上的一些演示实验,我们除了让学生认真观察,深刻理解以外,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改进。比如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对于尾气的处理,我们可以利用一个弯管将尾气通到酒精喷灯下,这不仅防止了污染也节约了能源。再如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讲到检验二氧化碳时用石灰水,而除去二氧化碳最好的是用氢氧化钠,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没现象。没有现象如何让学生认可它们的确反应了呢?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通过两个气球的膨胀程度来比较(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的实验)。让学生轻松的理解了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确是有反应的,而且可信度高,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不仅在实验室里可以做,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做。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来进行有趣的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的改进达到更好的效果。任何实验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结论也不只一种验证方法,我们要鼓励学生敢想、敢做、敢于创新。对于好的方案要及时予以表扬。比如验证氢氧化钠变质,我们可以通过加盐酸观察气泡,也可以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硝酸钡、硝酸钙,来观察是否有沉淀。

总之,化学教学的成功是离不开演示实验的。化学实验的直观性、形象性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借助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此,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化学实验的有效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目的。

G632.0

A

1674-9324(2014)25-0251-02

猜你喜欢

二氧化碳化学实验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