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教育中能力与素质要素的培养
2014-09-05曾繁英
曾繁英
(华侨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会计教育中能力与素质要素的培养
曾繁英
(华侨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竞争激烈且顾客需求多元化背景下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对财会从业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新要求。“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会计教育需要向“知识、技能与素质并重”变革。从教学法变革角度构建了旨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培育素质相融合的培养体系;同时,针对会计教师存在的技能缺陷,提出教师成长策略。
会计教育;能力;素质
一、提出问题及文献回顾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投资者面对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加大,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一方面对通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可理解性等反映信息质量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要求会计系统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为此,各国会计管理当局反应积极,如加紧修订和完善准则①,积极推动可扩展语言报告(XBRL)的应用②;但高校会计教育对这种时代召唤却显得反应不足。中国会计教育仍然是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技能的培养却被忽视了[1]。实际上相比较于会计制度更新,会计信息生成人员的职业技能要素成长与优化显得更具长远意义。传统会计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必须包括扩充对未来会计专业人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1]。一些研究提出要按胜任能力制定职业会计师的资格标准,也就是着眼于职业会计师是否具备按既定标准履行职能的胜任能力,强调以职业需要为导向设计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并贯彻于职业会计师培养及评价全过程[2]。早在1990年AECC③通过对800名会计师的调查,发布了《会计教育的目标:第1号立场申明》,指出会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未来成为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并认为成功的会计人员应具备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决策能力、基础知识、经营知识、职业道德及领导能力。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将胜任能力定义为知识、技能和能力组合(KSA)[3]。IFAC建议虽然核心知识是胜任能力的基础,但要达到既定业绩目标,职业会计师至少还需要具备一些素质,如正直公正、行为技能、广阔的经营视野、职业技能、技术水平及智力等[4]。因此,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为了向各利益相关者提供更高质量的财务会计信息,未来的职业会计师兼具专业知识、技能与素质。但就会计教育现状看,由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技能发展及战略指导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会计教育受到剧烈抨击[1]。刘永泽、姜国华深刻指出现有大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校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导致“就学难”和“就业难”矛盾并存,主张会计教育归根结底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内在本质塑造、专业知识掌握和专业知识运用等方面[5]。林志军、熊筱燕、刘明(2004)发现中美两国会计界一致认为财务会计是会计职业中最重要的知识;但是高校现行会计教育体系下财务会计知识传授的实际效果低于会计界期望,尤其是专业技能、决策能力、人际关系、分析性/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等技能的教学现状评估结果远低于相对应的期望值[1]。
二、现代企业经营对财会从业者提出的能力与素质要求
企业会计作为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科学系统,具有信息加工的独特程序、工具和运作原理,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懂得如何根据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算账、记账和报账,这是企业经营对财会从业人员传统的也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然而现代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财会从业人员如果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在沟通协调、团队合作、职业品德、表达能力、经营视野等方面跟不上,就难以有效地完成企业对会计职能的需要,长久以往,必将威胁会计职业的生存。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实际上,会计从来就是为经济活动和经济决策而在的。现代企业复杂的经营环境,对会计信息的内容、呈现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说到底就是对财会从业人员的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为了应对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多数企业以“多品种少批量”替代“标准化大批量”的生产模式。品种多、批量小意味着生产工艺、工序需要进行柔性化决策;复杂化的业务系统需要财会部门强大的信息流和资金流支持,要求财会部和技术、生产、营销等业务部保持密切、连贯、畅通的协作关系。那么,财会人员除厚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广阔的经营视野,具备各业务部门及时沟通协调、合作共事的能力,否则就容易出现财务和业务“两张皮”的现象,严重削弱会计信息的作用。如,采购部和财会部就货款结算过程常常出现的应付与预付、在途与库存等信息各自独立、相互脱节的问题,往往进一步引发库存过高、货款纠纷等问题。其次,财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专业判断,亦即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存在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因判断结果往往影响甚至决定个人或企业的利益,这使财会人员常常会深陷理性与感性、个人利益与企业、部门或同事利益冲突之中。会计工作中处处存在黑白不分明的问题,使财会人员陷入难易抉择的伦理困境,这极大地挑战着财会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包括正直、诚实、责任等职业品德。比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发现70%的会计师遭遇过企业领导要求做高利润的压力;而诸如差旅费报销审核、物资稽核等日常工作也常常出现职场潜规则的诱惑或陷阱。要妥善地处理这些问题就要求财务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分析、识别和突破道德困境的能力。其三,当今的财会人员不仅要与企业内部打交道,还必须经常面对企业外部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需要借助大量的专业文件、报告、资料沟通协调双方的权力义务,这就要求财务与会计从业人员具备专业思维能力,拥有准确、流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如,在和税务、银行、外部审计师、供应商及客户等外部机构处理公司的权利义务关系时,和内部审计师、内控分析师、风险管理师等内部同行协调职责时,如果数据信息有误、文字表达不当或口头说明模糊不清,都将给企业和个人带来重大伤害。
可见,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要求财会从业人员具有更高的职业胜任力,在掌握大量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团队合作、职业品德、专业思维和沟通交流等能力与素质。职业品德以诚信、公正、责任为内涵,专业思维则是应用会计原理与方法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习惯,沟通协作着眼于表达方式、合作意愿和坦诚态度。因此,唯有在财务会计知识和技能训练过程中嵌入能力和素质教育之理念,将能力与素质要求贯穿于会计教育的全过程,才能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高校财务会计素质教育的现状
纵观国内会计学专业教育,基本上都是以教育部规定的15门必修课程及业内已达成共识的体现会计学科特色的9门核心课程为主体,加上体现通识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和技能训练的实践课三大模块形成,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校内实训和毕业实习为主要特征。特别是该教育模式中关于会计知识、技能的传授大体遵循初级财务会计④(实务中多称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仿真模拟实验—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范式。该教育范式广受欢迎的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初、中、高的分层标准清晰,从易到难逐渐深入,便于组织教学。但凡需要遵循四大会计假设会计业务都在初、中级课程中教授,突破会计假设的业务则全部归入高级财务会计。同时,初级财务会计以经济生活中最普遍存在的供产销业务为对象、以会计循环为逻辑教授会计恒等式、复试借贷记账法等会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中级财务会计则以绝大多数企业存在的通用业务为对象按财务报表要素逻辑组织教学;这样三门课程既相互承接又各具内容,每门课程都显内容饱满丰富、目标明确。其次,旨在培养学生对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直观、感性认识的会计仿真模拟实验通常安排在初级财务会计之后,一方面考察和检验其原理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另一方面在高度仿真的情境下强化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认知和操作能力,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能力基础。其三,该模式在教学方法上的特点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课后作业和考试检查为辅,契合中国传统的教育习惯,知识传授效果较明显。
然而,该财务会计教育范式最致命的弱点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锻炼与素质培养。其直接的后果就是毕业生必须在实践中自己摸索、适应工作任务的需要,人才的成长成本高,会计毕业生具有强知识、弱素质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那么如何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财务会计人才就是高校会计教育中的重要命题。
四、基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会计教学改革
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个方面。由于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师教授的对象,教师的作用更具主导性,因此多数研究都将重点放在教师教学的方法层面。本文在重点阐述教的方法体系应如何规划的基础上,认为学的方法也需要转变;而且财务会计教学法不是若干具体教学方式与手段的简单组合,而应是由课堂讲授、模拟实训、实习等一般方法构成的一个方法体系,每种一般方法又包括比较分析、案例分析、课后练习等具体方式与手段。下文着重从财务会计知识、技能和素质教育三方面入手,结合财务会计课程群之间的联结关系,剖析财务会计教学法体系的构成内容、目的及其逻辑关系,试图为当前普遍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财务会计教学现状提供方法体系上的借鉴。
1.授课时将班级学生小组化、团队化,创造互助学习和专业交流平台。成长过程较为孤单的独生子女在学习生活中也长期靠“单独打斗”获取竞争优势,这往往导致他们独立学习能力强、合作共事的愿望和能力弱。当所有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学习专业知识时,原有的优势未必继续占优,学习上和思想上就出现两极分化,自律能力强的同学学得很好,反之则不然。但,这种好往往只是考试成绩好,而非综合素质高。因此如何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创造沟通交流机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能力是教学法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将班级学生小组化、团队化进行教学是一个科学可行的方法。即将班上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控制在4~6人左右,老师在开展案例讨论、学生演讲、角色互换、作业自查、单元测试等教学活动中,都以小组为考核单位,考核结果形成课程平时成绩,且占期末总成绩的比重不低于30%。这样,就在专业学习中造就了团队作战的格局与氛围,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沟通交流、合作共事、语言表达的意愿和能力。
2.将暑期实习、专业竞赛、科创活动纳入专业教育培养体系。理论的本质应该具有现实性,实务的本质应该具有合理性。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需要拓宽专业教育的外延,将专业教育的从课堂延生到社会、专业赛场。大学教育将原本融为一体的知识、技能要求分解到不同课程,由不同老师进行传授。然而,会计实务最终要求学生将所有课程知识与技能融为一体,并加以灵活应用,暑期实习、参与赛事及各种大学生科创活动应该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来,在加强过程管理和结果考核的基础上,赋予学分,构成重要教学环节。大学四年共有7个寒暑假,学生至少可以抽出2~3个暑假或寒假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实习,以便借助课堂外教育资源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更好地融为一体。同时,大学校园开展的挑战杯大学生科技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成熟的赛事十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也应该赋予学分,纳入专业教育体系。此类比赛往往要求学生贯通各课程、专业的知识、综合运用各种技能,能拓展经济视野,全面培养团队合作、语言表达、职业判断等综合素质,是十分值得鼓励和提倡的人才教育成长活动。
3.改革课程体系,夯实职业伦理道德教育。在多数学生甚至老师的观念中,职业道德或伦理教育显得空泛,具有说教的色彩。其实不然,大学生尽管生理上已成熟,但由于人生经历和阅历简单,心理远未成熟。更何况,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是一个终生成长的过程。商业伦理道德或会计职业伦理道德之类的课程之所以被人们看空,还是因为教学方法上出了问题。那种就道德论道德,将会计职业工作规范等管理条文作为教学内容是难以激发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的。情境模拟、仿真实验、案例讨论、小组辩论等方式恐怕是更能迎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法。此外,应该改革此课程的地位,从选修课调整为必修课,让教师和学生都重视起来。
4.会计教师成长的改革。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表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对教师提出了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传授本领,二是激发能力。就当前会计教育现状而言,绝大多数高校在引进教师时都要求具有博士学位,而我国较为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博士群体的成长经历大致相同,基本上都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这意味着教师群体的知识、能力缺乏会计实践的洗礼与凝练⑤。这种纸上得来的东西再传授给学生,必然存在空洞、乏味和抽象问题,或是最终使财务会计教育沦为对付期末考试、会计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各类职业任职资格考试的机器,这恰恰偏离了职业技能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初衷。因此会计教师的成长是高校财务会计教育创新的必然诉求。那么,采取切实措施修正教师队伍的知识、技能结构上的缺陷便是十分紧要的事。
首先,吸收有实战经验的会计精英到教师队伍中来。大学本科和会计专业硕士教育都是面向企业事业单位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这就需要教师队伍有丰富会计实践经验且热心教育事业的有志之士,以弥补教师团队知识结构和技能要素的不足。但如何吸引这些人才,通过何种方式和他们建立长期联系,需要高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进行规划、布局。目前多数学校是以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或双导师制等方式聘请业内精英,但这种松散的人事关系导致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受益程度有限,今后可以通过规模更大、联系更紧密的方式加强校、企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其次,轮流输送教师到工商企业挂职锻炼。为了增强教师的职业技能可以有选择地定期派专业教师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大中型工商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挂职锻炼。这样,一方面通过亲身实践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会计实务,既能为企业解决特定的财务会计问题又能弥补自身技能缺陷;另一方面通过实务操作,深入了解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需求,以便在将来的教育过程中做得更有的放矢。总之,这种挂职锻炼密切了校、企联系,响应了互通有无、合作共赢的时代召唤。
最后,改革教师考评体系。当前高校教师的晋升和奖励主要取决于科研成果。实际上高校并非研究机构,其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是教书育人。尽管科学研究的确可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但评价一所高校好坏的标准应主要是它为社会培养了多少优秀人才,而不能只看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完成了多少课题。现有不合理的教师考评体系带来了诸多弊端和危害⑥,亟待改革,重塑以德服人、以爱育生的教师队伍。
注释:
①如2009年IASB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应对金融风暴对财务会计的挑战;IASB和FASB2004年联合启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计划;我国2006年推出全新的财务会计准则体系;等。
②2010年10月1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发布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发。该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我国部分公司、部分证券期货资格会计师事务所施行,鼓励其他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执行。
③AECC即美国财务会计改革委员会(American Education Change Comm ittee),是美国会计学会(AAA)在1989年针对会计教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现状专门资助设立的研究机构。
④目前绝大多数的会计学原理或会计学基础教材可称之为初级财务会计,因为并未涉及会计的另一重要分支——管理会计的内容。
⑤不用说绝大多数财务会计教师没有经历过为企业编制合并报表等较复杂的会计业务,就连工商企业的常规会计实务恐怕都少有接触。
⑥比如,由于科研任务重,不少老师不再批改作业;下课之后学生也很难找到老师辅导或答疑;期中考试几乎都被取消了;毕业实习由于缺乏老师带队,几乎流于形式;等等。
[1]林志军,熊筱燕,刘明.中国会计教育中知识及技能要素的发展[J].会计研究,2004,(9):72-81.
[2]邓传洲,赵春光,郑德渊.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2004,(6):31-35.
[3]IFAC.IEG:Prequlification Education,Assessment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Experience Requirements of Professional Accountants,New York.www.ifac.org,1996,(9).
[4]AICPA.Core Competence Framework for Entry into Accounting Profession.New York.www.aicpa.org,1999.
[5]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8,(8):11-17.
G642.0
A
1674-9324(2014)25-0180-03
本文获福建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财务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闽教高[2012]24号)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曾繁英(1969-),女,福建将乐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财务与会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