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实证研究
2014-09-05邢鹏飞
邢鹏飞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实证研究
邢鹏飞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制素质各要素的有机融合与统一。调研表明:定性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积极向上,但是从定量角度却是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亟需提高,思想政治观念呈现多元困惑、矛盾冲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密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肯定成绩、明确问题、洞悉原因,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引导大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政治观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心理健康;实证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精英、时代中的先进分子,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蔚为壮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然而,从“精神城堡”里走出的大学生却在很大范围内仍然存在着理想真空、精神贫血、价值飘渺的现象。[2]为精细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本文通过自编问卷,采用定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进行广泛调查研究。
一、研究设计
(一)操作定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p50)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展现,是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制素质等要素的有机融合与统一。[4]具体而言,包括四个维度:政治观维度主要包括基本国情、党的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建设、爱国主义、形势与政策等内容;思想认识维度主要包括世界观、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成才意识、艰苦奋斗精神等内容;道德观维度主要包括公德意识、职业道德、恋爱家庭道德等内容;法制观维度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遵守纪律等内容。
(二)研究目的
目的之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从政治观、思想认识、道德观和法制观四个方面进行五分制计分衡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进行描述、综合分析。
目的之二: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关联。
(三)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式,向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六所高校不同年级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17份,问卷收回率92%,剔除无效问卷37份,有效问卷880份。对被试大学生人口统计学资料分析具体参见表1。
表1 被试大学生人口统计学资料
(四)测量工具
根据本研究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操作定义和结构模型构想,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心理学领域已有相关研究成果,采用经验效标法,设计初测问卷、修正并形成正式问卷、正式施测,最终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调查问卷》。此外,采编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部分题目以便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关联。问卷具体指标设计详见表2。
表2 调查问卷指标设计
问卷统计评分。所有题目均采用五分制评分(1=完全不符合或不赞同,5=完全赞同或符合,1-5表示依次递进),三级指标下面的每个题目均是1-5分评分,得分取平均数即是该三级指标得分,根据三级指标的得分相加进行平均计算得出二级指标的标准得分,根据二级指标的得分进行平均计算得出一级指标的标准得分,也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健康指数。除心理健康这一探索因子之外,问卷得分越高表示此项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指标每项大于等于2分即可筛选阳性,分数越高说明心理问题倾向越严重。
问卷信度与效度。对本研究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Cronbach α系数为0.953,说明本问卷质量可靠,十分可信(参见表3)。柯能毕曲α信度系数(Cronbach α)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系数,α系数评价的是量表中各题项得分间的一致性,属于内在一致性系数。两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教授对本问卷进行分析,认为本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
表3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五)数据处理
运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处理全部数据,运用频数分析、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各因子分析
1.政治观分析
当前大学生政治观总体良好,平均得分3.88分(参见表4)。他们基本了解我国基本国情(3.53分),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3.95),拥护党的领导(3.86),热爱自己的祖国(3.88)。“广大高校学生高度信任并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然而,大学生政治观得分最低的学生仅仅1.80分,这值得我们关注。当前大学生总体认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一认同度仅3.36分,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普遍表示“很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为祖国献身”(4.27),爱国热情很高;然而,对于“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他们并不是非常赞同(3.66)。大学生入党积极性比较高,然而对于周围同学入党动机他们存在怀疑(3.35),认为周围同学申请入党并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了实现共产主义。
表4 大学生政治观现状统计
2.思想认识分析
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平均得分3.83分(参见表5),他们总体认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想信念积极,人生价值观合理,努力学习、具有成才志向,了解并践行艰苦奋斗精神。90.2%的学生赞同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高度认同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然而,学生却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20)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39)不甚了解。大学生价值观方面,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倾向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赞同“大公无私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做不到的”(3.52)、“有钱能使鬼推磨”(3.50)、“个人的价值在于财富多少和权力大小”(3.73)。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待确立(3.75)。大学生日常幸福感有待提高(3.93),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并不是非常满意(3.26),没有清晰的就业意识,对未来的就业缺乏信心(3.41)。
表5 大学生思想认识现状统计
3.道德观分析
当前大学生道德素养总体比较高,日常公德、职业道德和恋爱家庭道德得分均在4分以上(参见表6),他们积极践行日常社会公德、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认识和恋爱家庭道德。“97%的学生对‘诚信是做人之本’表示赞同;‘爱国热情’、‘人际交往能力’、‘诚信意识’是高校学生自我评价最高的三个方面;对于大学校园里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和行为,绝大多数学生明确表示反对。”[5]然而,大学生不讲诚信、考试作弊现象却时有发生。大学生性观念较开放,对大学生谈恋爱期间租房、发生性行为等现象并不是非常反对(3.97)。在涉及个人利益的道德选择中,大学生虽然观念上对见义勇为等行为高度赞同,但在现实中又表现出高度的自保性,观念和行为缺乏统一性。
4.法制观分析
大学生法制观平均得分为3.80分,其中,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同为3.83分,对社会主义法制的认同为3.70分,遵守纪律指标为4.24分,遵纪守法意识强(参见表7)。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并不太清楚(3.74),对“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3.47)认同度较低。如果涉及诉讼对法律的公正裁决缺乏信心(3.50),对我国现行的基本法律法规并不熟悉(3.39),认为我国的司法公平公正度较低(3.47)。
表7 大学生法制观现状统计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综合分析
1.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总体分析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复杂化、多元化现象不容轻视。如表8所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平均得分3.93分,最高分4.95分,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总体而言是积极健康的,这也令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感到欣慰。同时要看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个体得分,最低得分仅1.75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其特殊性,不允许出现“次品”,1.75的得分值距离中间值3分差距甚大,问题严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多元化趋势明显,有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不认同,政治认同度低,思想落后消极,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现象广泛存在,一些大学生认为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是人间天堂。
表8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统计
2.不同年级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差异分析
一般认为,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升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深入,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应该是一直趋于升高,可是调查结果并非如此。如表9所示,大一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得分3.96分,大二学生下降至3.88分,大三学生开始上升至3.98分,大四学生至最高值4.00分,研究生下降至最低值3.87分,不同年级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高低波动不定。
表9 不同年级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差异分析
3.不同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差异分析
关于不同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差异,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得分最低(3.87),体音美艺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稍高(3.93),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最高(3.96)(参见表10)。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与理工类大学生相比较,或许其思维更活跃,其思想政治素质更容易受外界影响和波动。
表10 不同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差异分析
4.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差异分析
调查发现,与乡镇和中小城市的大学生相比较,来自大城市和农村的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分偏低,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得分最低(参见表11)。从经济条件分析,一般来讲来自大城市的学生经济条件会更好些,但是其思想政治素质并没有和经济条件成正比,反而最低(3.71),这值得我们思考。农村学生进入大学,由于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其更容易经历理想和现实的落差,思想政治素质偏低(3.87)。来自乡镇(4.03)和中小城市(4.05)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相对较高。
表11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差异分析
此外,不同性别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差别细微(男生3.96,女生3.90),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也基本没有差别(学生干部3.94,普通学生3.92)。独生子女思想政治素质(4.01)高于非独生子女思想政治素质(3.90),中共党员思想政治素质(4.07)高于共青团员(3.87)和普通群众(3.96)。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参见表12),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流是健康的,平均1.62分(2分以上筛选阳性)。但是,大学生由于学习、就业形势、经济状况等压力,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而且问题集中于焦虑(2.21)、强迫倾向(2.18)、抑郁(2.03)、敌对性方面。在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承担着大量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工作。
表12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大学生心理问题程度与大学生政治观、思想认识、道德观、法制观和思想政治素质之间均存在负相关关系(参见表13)。亦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各要素中,政治观、思想认识、道德观、法制观之间以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之间均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这也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可以分为政治观、思想认识、道德观、法制观和心理健康五要素提供了一定现实支持。
表13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各要素相关性分析
**.在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为了深入分析,进一步筛选思想政治素质总体得分小于3分的个案,可以筛选出43条记录(参见表14)。这些记录的心理问题平均得分高达2.16分,明显存在心理问题倾向。由于本研究的样本容量所限,不能完全得出思想政治素质存在问题的学生同时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这一结论,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之间的内在紧密联系可见一斑。
表14 筛选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总分低于3分的个案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应该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问题,学界长期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不应将“远离思想政治教育或仅有一丝联系的教育内容也生拉活扯地囊括于其中,如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泛化,不能只搞虚功,不能在实践中将一些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简单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6]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在地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成份,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成果,心理健康教育所干预的领域越来越向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靠拢,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和长足的优势。[7]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心理疏导”,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8](p32)心理疏导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通过疏通与引导心理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单一到多元、从单向到双向、从认知到人格、从理论到实际、从经验到科学的发展趋向。[9]根据调研结果,本文倾向于赞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这具有理论依托、政策依靠和现实依据。
三、思考与讨论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从质上而言积极向上,从量上而言却仅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呈现双重性和冲突性,并未形成自身完整的思想政治观念。调研结论警示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并非形势一片大好,这也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所发挥的作用并非让人满意,与我们的期望和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全面分析现存问题原因,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引导大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政治观念。
(一)当前大学生并未形成自身完整的思想政治观念
与改革开放后前几代大学生相比,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更微观、现实和具体,内在矛盾和冲突更为明显和复杂多样。大学生主张个性与独立,却又对人际关系和家庭十分依赖,在追赶时尚的从众中变得雷同。能够从国家、集体角度考虑问题,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但也更加关注个人生活领域、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具有崇洋媚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在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时,更倾向于寻求现实的目标,注重对现实的具体问题的解决。在职业选择上,重视专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的对口、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但又集中选择政府机关、国有大企业和外资企业,争取大城市、好岗位和高薪酬的实惠主义。相当多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正确的,但是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大学生以集体主义要求别人、反对别人自私自利,却以个人主义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利益为重。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有双重性:一方面大学生看待问题并不像过去那样绝对和极端,而是充满相对成份。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矛盾和冲突。
从实证研究的分析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存问题不在于形成了一整套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相背离的思想政治观念,而在于还没有形成自身完善的与社会发展一致的思想政治观念。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前,呈现出了思想政治观念的迷惘、困惑、矛盾和冲突。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如何帮助大学生形成和发展自身完整的思想政治观念。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存问题的原因
首先,从外部环境探因。其一,网络是当今大学生了解世界的“眼睛”,“开网看世界”,而网络是各种信息的集散地,网络负面信息更具有传播的活力,由此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其二,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社会精神生活危机的影响。其三,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价值观的混乱和价值判断标准的多元化,加深了大学生思想迷茫和困惑,造成知行的脱节和是非观念的模糊。这成为阻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的重要离心力。
其次,从大学生内部寻源。为什么而活,为什么而学,当今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清晰的答案。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成熟的关键期,生理与心理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注重个性选择,勇于怀疑和批判,但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接受和塑造上具有不稳定性。身体发育的成熟与心理成熟的滞后,对自我的认知、人生的思考,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独立与依赖、渴望成功与缺乏进取等情绪交替出现,带来内心的痛苦与困惑。此外,一些大学生缺少自立和自强的精神,有梦想、有追求,但是缺乏实实在在的行动,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最后,从教育自身反思。其一,教育理念的偏颇。人们更多关注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高校更多的是在教学生生活的本领、生活的工具,缺少关注他们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将本课程变成了理论知识的传授课。而有的教师不负责任地散布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言论,这对学生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其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层次性的缺失。把“高大全”的目标、一元化价值强加给受教育者,忽略了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理论与现实的落差,使得完善的理论在社会的“试金石”面前黯然失色。当崇高成为可望而不可及且与我无关的空谈时,大学生也就不再相信崇高,转而相信能给自己带来现实利益或快乐的东西。其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的贫瘠,造成与大学生实际的错位。此外,许多思想政治教育者,并没有把大学生的生命成长当作自身使命、注入情感,当然也不可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概念、术语、说教中摆脱出来。[10]
(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大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包括身体健康、思想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坚定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等。当前部分大学生的成长目标不明确、思想政治态度不端正、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人生理想不坚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业和身心成长,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人和将来的成才、成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应对这些问题,实现创新,满足大学生人性和谐发展现实需求,促进大学生人性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做好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优化设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展生命教育,进行直面生命的死亡教育、珍惜尊重生命的品格教育、生命责任意识教育和正确对待生命逆境的挫折教育,“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培养大学生站在国家兴盛、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修德立业、完善自身。
(四)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理论教育和实践育人活动,人是其根本,是培养具有高尚思想品德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精神建构为直接对象,是人与外界实现意义交互的一种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直接体现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大学生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思想政治观念。
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高校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5]应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和谐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理念。通过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设优雅校园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着力推进文化育人工作。推进身心和谐、群己和谐、天人和谐。守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实现综合化、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积极探索“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活动教育相补充、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整合、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衔结的多种多样教育引导新方式,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11]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宏观环境与和谐微观环境,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软实力。
[1]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2]张 敏.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3]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王翠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性及启示[J].学术论坛,2012,(3).
[5]二〇一三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持续积极健康向上[N].中国教育报,2013-06-04.
[6]汪 勇.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泛化、危害及应对[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7]佘双好.心理健康教育何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3).
[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佘双好.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
[10]邢鹏飞,李晓娥.当前农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归因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12,(29).
[11]佘双好.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6).
(责任编辑:郭荣华)
EmpiricalStudyofCurrentCollegeStudents’IdeologicalandPoliticalQuality
XING Pengfei
(School of Marxism,Wuhan University,Wuha,Hubei 430072,China)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is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and un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quality,political quality,moral quality,legal quality and so on.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by the way of questionnaire surve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in trend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is positive.However,it is at a medium lev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ntitative view.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desiderates to be improved.And there are diversity,confusion and conflict in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views;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and it should includ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The key problem isn’t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s have forme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dea contradicting dominant ideology,but they have not formed comple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deas.We should affirm our achievement achieved in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define the problems,find out the reasons,pay attention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improve the actual education effect,and guide students to form and develop their ow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deas.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mental health;empirical study
2013-11-18
邢鹏飞(1987-),男,河南虞城人,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G641
A
1000-579(2014)01-00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