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实验法的篮球运动员“球感”研究
2014-09-05陈兵
陈 兵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 福建长乐 350202)
基于心理实验法的篮球运动员“球感”研究
陈 兵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 福建长乐 350202)
文章采用心理实验法对篮球运动员的球感能力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篮球运动员的球感是在后天的训练中逐渐形成的,其从本质上属于一种复合型的知觉,是运动员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对篮球的一种精细化感受能力。
心理实验法,篮球运动,球感分析
“球感”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讲,就像“空间感”对于体操运动员一样,无论是在平时的训练中还是在重要的比赛中,对运动员整体能力的发挥和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时时刻刻影响着篮球教练员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如何正确分析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以提高篮球运动员对“球感”的理性认知,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更好的发挥和展示个人的特长,是当前篮球运动教练员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文中对篮球“球感”的概念和理论基础作了简单的分析,并通过心理实验法对篮球运动员的“球感”作了研究。
1 篮球运动员“球感”的感念及理论基础
“球感”是球类运动员对球体特殊的感知能力,这种感知是一种精细的复合型知觉,是运动员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的,能够对相关的器械、场地以及运动的媒介产生敏锐的判别。如果站在篮球专业来看,“球感”被普遍认为是人体的一种分析系统,是篮球运动过程中一种特殊的表现,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运动员对篮球的大小、重量、运动速度以及空间的运动方向做出精准的判断[1]。而运动生理学习惯经篮球运动员的“球感”称之为一种短暂的神经联系,是大脑对运动的视觉分析和触觉分析,可以确保运动员手部肌肉用力的稳定性和在运动场上平衡分配。
2 心理实验法对篮球“球感”的测试分析
2.1 实验的对象
本次实验选取的对象为某高校本科大学生共65人,其中院校篮球代表队学生有11人,体育系篮球专修班的学生14人,体育系看球普修班的学生20人和体育系的学生20人。这4组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5岁,经过全面的体检和询问之后,所以学生均不存在知觉障碍,实验对象有效。
2.2 测试的材料
此次实验所有到的器材为:①以圆周大小为变量的圆筒9个和以重量为变量的圆筒9个,并对两种不同变量的圆筒做编号,5号均为标准圆筒,其它的规格相同;②以圆周大小为变量的篮球9个、以重量为变量的篮球9个和以弹性为变量的篮球9个,并对3种不同变量的篮球作编号,5号均为标准篮球,其它的规格相同;③遮眼罩一副。
2.3 测试过程和方法
实验共分为3轮测试,分别为寻找标准圆筒、寻找标准篮球和遮眼寻找标准圆筒、遮眼寻找标准篮球。所有参与测试的人员均严格按照单人进行,不能受到外界其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2.3.1 测试一 首先让所有的实验者在测试中用手感觉标准圆筒的重量(大小),时间为3s,然后将标注圆筒贴上编号混入其它8个圆筒当中,指示为:请用手找出一个与你感觉重量(大小)相同的圆筒。
2.3.2 测试二 让测试者分别观察3种不同的篮球,其重量、大小和弹性各不相同,允许测试者采用摸、拍、剂、敲等方式接触篮球,测试的指示为:请从这9个篮球中挑出你自己认为最符合标准的篮球,共需要挑选3次。
2.3.3 测试三 测试的方法同测试二中使用的方法相同,但是本次测试需要所有的测试者遮住视觉,依靠自己的感知力进行挑选。
2.4 数据的统计标准和方式
此次测试中所有的标准圆筒和标准篮球只有主试人了解,并将测试人员的表现结果以分数的形式记录下来,选在1号和9号的记为1分,选择2号和8号的记为3分,选择3号和7号的记为5分,选择4号和6号的记为7分,选择5号的记为10分。
分数计算采用球平均法:测试者在实验一中的得分计算方式是将选中的重量变化圆筒的得分和大小变化圆筒的得分相加再除以2,既可以得到测试者在实验一中的分数。测试者在实验二中的计分方式为,将测试者选中重量变化的篮球得分、圆周变化的篮球得分以及弹性变化的篮球得分相加再除以3,记为测试者在实验二中的分数,测试者在实验三中的计分方式同上。
3 结果
3.1 3次测试的结果对比
4组参与者在经过3次测试之后的得分对比情况,见下表1。
表1 4组学生三项测试得分情况
3.2 测试数据分析
测试的结果显示,测试一中所有的学生都是短暂性的接触圆筒,因此对它的重量和大小难以做出精确的判断,因此4组学生在得分上没有显著的差异,而在测试二中将圆筒换为篮球,第1组体育系的普通学生在篮球技能水平上和第2-4组学生有显著的差异,但是第2-4组的学生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这一项测试的结果可以说明,在这4组测试这种因为第1组学生不经常接触篮球因此不具备篮球的“球感”能力,但是此项测试仅仅可以区别参与者是否具备“球感”能力,无法判断其“球感”能力程度的大小。在第2-4组之间,学生在篮球技术水平方面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测试二中在“球感”感知能力上显现出一定的差异。
对比测试二和测试三,其实验设计区别在于是否具备基本的视觉能力,测试二中所有的参与者均在视觉参的条件下进行篮球挑选,因此不同篮球水平的学生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在测试三中,不再允许视觉参与测试,因此不同篮球水平的学生之间产生了显著的差异,这说明测试三能够有效的区分篮球技能水平不同会对运动员篮球“球感”感知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4 影响篮球运动员“球感”的心理学因素
4.1 手部握力的准确度影响
握力的准确度是测定运动员手部肌肉用力大小的自我精准程度的关键指标,它能够通过手部皮肤敏锐的感觉对调节手部肌肉用力的大小,这两种精细化感受结合起来能让篮球运动员在传球、接球、投球以及运球中迅速适应篮球速度和冲力的变化,而手部肌肉用力大小的敏感度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运动员的心理特征,篮球的运动项目主要就是通过各种合理、娴熟的动作将篮球投入到篮筐当中决定胜负,投篮是该项运动唯一得分的手段,而投篮的准确性对整场比赛又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队友传球的准确性、运球过程中控球的能力以及突进能力的强弱与运动员手部肌肉用力的大小、方向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提高篮球运动员手部肌肉用力的精细程度是球员发挥潜力和展示个人技术的重要方法,球员手部肌肉用力的精细程度越高,其对篮球的调控机制越敏锐,对塞场上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可以更加灵活自如的应对,而且手部用力的精细程度也是评价篮球运动员“球感”好坏的重要指标[2]。
4.2 球员的深度知觉
从心理学来讲,人类的深度知觉来源于视觉的反应,而深度知觉也是评判篮球运动员视觉准确性的重要标准。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判断一个事物与自己距离的能力,对于篮球运动员提高个人技术十分重要。而且现在的篮球运动逐渐向高速度和高技术方向延伸,双方在赛场时始终处于一种激烈的对抗状态,需要球员具备快速灵活的配合能力和准确及时的投篮技术。如果一个篮球运动员没有良好的深度知觉作为基本保障,那么在赛场上就很难对周围的情况做出及时的动作,进而对其个人的技能和团队战术的使用效果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3]。
4.3 注意力的分配
注意力的分配是指人在从心理上对某一种现象和活动产生集中的指向。在赛场上就从防守方面来讲,球员不仅要盯防自己的对手,还要注意其他对手的下一个动作,并对其动作产生迅速的反应,这样才能达到控制对手的目的,而且在防守的过程中还要对自己队友的动作有准确的判断,因此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不仅可以起到阻止对手的作用,还可以与队友产生密切的配合[4]。
5 结束语
篮球运动员的“球感”对个人技术的提高和团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讲,“球感”是摸不着、看不到的感觉,但是却对篮球运动却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教练员了解一个球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文中通过对某高校篮球运动员作简单的测试,得出球员的“球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长期的训练和个人技术水平的高低。
[1]邹道标,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13,57(2):42.
[2]李志刚,李可可.关于篮球运动员心理选材指标问题的探讨[J].湖北大学学报,2011,36(2):31.
[3]孙保利.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机制模型建构及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10):8.
[4]余彬.对篮球运动员球感理论的分析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0(11):1574.
(责任编辑宁梵西)
2014-8-22
陈兵(1980-),男,福建浦城,本科,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体育教学。Email:282027101@qq.com。
G 812.5
A
1674-9545(2014)04-0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