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产业链,构建中药类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2014-09-05赵宝林
赵宝林 刘 宏 钱 枫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芜湖 241000)
对接产业链,构建中药类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赵宝林 刘 宏 钱 枫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芜湖 241000)
中药类专业群在建设过程中应对接区域产业链,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新要求。
产业链,中药类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具有资源共享的优势的专业群,得到了广大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所谓专业群,是指按专业技术门类组建的、由若干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组成的专业集群[1]。专业群在建设过程中应以区域相关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构建课程体系。考虑到专业群内的专业由于面向的就业岗位群相近,课程内容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课程体系适合采用“平台+模块”模式[2,3]。
1 “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内涵
“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包括“平台”和“模块”两部分,以平台为基础,以模块为方向。通过课程体系的底层分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凸显专业群的适应性,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专业群零距离对接区域产业链。
“平台”由公共基础平台课和职业技术基础平台课等课程组成[1]。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在设置上凸显基础性、综合化、人文性的课程功能;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平台在课程设置上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迁移能力。
“模块”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而设置,或者是根据不同的项目而设置的,每一个模块的设立本着够用原则,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依据,围绕某一工作过程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综合[2],包括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和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其中专业必修课程模块是专业理论的学习以及为职业基本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而设置的专业主干课以及核心技能课。专业选修课程模块是为培养满足产业和企业技术关键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进一步适应就业市场变化和从事职业岗位需要所开设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拓展能力。
通过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解决了专业群内各专业方向进行人才分流培养的问题。在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相互渗透,按照模块分项目,分层次递进,职业综合和综合专项能力紧密结合,提升了专业群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2 中药类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建设背景
随着人们崇尚天然药物理念的不断深化,我国中药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中药产业链,涉及中药新药研发、中药生产和中药销售等方面[3]。中药产业链的形成建立在中药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的基础上,通常是以若干个企业为大节点、产品为小节点联接而成的直线型链条, 产业链中的各企业通过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4]。
目前高职中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加上职业频繁的更替、中药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进行中药类专业集群化。笔者根据安徽中药产业特点,以中药新药研发、中药生产和中药销售产业链为主导,确立中药专业、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共同构成中药类专业群[5]。在专业群框架确立过程中,构建“二平台+三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与中药产业链相对接,不仅有利于素质教育,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新要求,体现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3 中药类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内容
中药类专业群中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包括两课、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平台包括3个,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掌握的共同知识、技能、态度(如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等);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对应不同专业技能课程(如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中药制药设备、中药制剂分析技术等);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主要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与专业岗位群相对应详见图1。
图1 基于产业链的中药类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4 讨论
4.1 充分考虑医学学科的整体性
基于产业链的中药类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构建,要充分考虑到医学学科的整体性,部分课程不能或缺,如基础化学、有机化学、人体解剖学等课程,同时要做好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衔接,否则影响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课程的教学。
4.2 科学设置课程群
应设定课程组负责基于产业链的中药类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形成课程负责人制度。加强与企业职业岗位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相衔接,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技术创新和挑战。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注重强化技能,适当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增设综合性实训课程。如在中药专业增设《中药岗前实训》、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增设《中药制剂实训》、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增设《药品检验综合实训》,将职业技能竞赛和“双证书”内容融入实训课程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创新能力。
4.3 加强校企合作
要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有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修订与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实训方案;扩大企业兼职教师数量,使其参与教学改革、指导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职业技能考核。同时专业教师也要深入企业,参加企业顶岗实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1]朱文涛.围绕物流产业链构建高职物流类专业群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1,27(10):63.
[2]赵巧娥,苏小林,武晓冬,等. 电力技术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09,6(23):41.
[3]李羿,万德光,钟世红.从中药产业链试论中药材生产[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8,3(4):310.
[4]李祺,刘盈.我国中药产业链问题与成因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6):2214.
[5]赵宝林,赵波,朱晓玲,等. 基于产业链的中药类专业群构建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4,28(2):88.
(责任编辑胡安娜)
Building the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Group of “Platform+ Module”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Chain
ZHAO Baolin,Liu Hong, Qian Feng
(Anhu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uhu,Anhui 241000,China)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group wa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ayout and adjustment of professional group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It would be suitable for build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group by the “platform + module”mode.
industry cha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group,“platform + module”,curriculum system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3jyxm295)的成果之一。
2014-9-15
赵宝林,zhbaolin2005@126.com。
G 642.0
A
1674-9545(2014)04-0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