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

2014-09-05万登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预见性消化道循证

万登平

四川自贡富顺县人民医院 四川 富顺 643200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

万登平

四川自贡富顺县人民医院 四川 富顺 643200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在2011年8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作为临床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循证护理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实验结果,两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及患者消化道出血止血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以循证护理或行以预见性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均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医院可以根据科室实际情况从而选择更为恰当的临床护理方案。

上消化道出血 循证护理 预见性护理 急救

消化道出血可谓是消化科最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一般来说,消化道出血会被划分为上消化道出血以及下消化道出血两种[1~2]。上消化道出血大多引起的疾病都比较急,时常无法给出明确的临床诊断,并且严重时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经实践研究表明,唯有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才能够有效改善病患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为了提高对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分别采用了循证护理及预见性护理两种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1年8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作为临床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与预见性护理组。其中,预见性护理组男患者25例,女患者20例,平均年龄为46.12±7.11岁。其中,肝硬化并发出血患者22例,消化道溃疡患者23例;循证护理组男患者26例,女患者19例,平均年龄为45.26±7.63岁。其中,肝硬化并发出血患者25例,消化道溃疡患者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两组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临床实验研究。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分别行以预见性护理及循证护理干预。

1.2.1 循证护理组

循证护理可谓是循证保健以及循证医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患者的上消化道疾病而言,护理人员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血压等各种生命体征。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当注意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病患的精神情况、瞳孔变化以及情绪变化等因素,检测病患的上消化道是否有持续出血的症状。护理人员还应当特别注意基于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减轻病患的心理负担及不良情绪,从而促使患者能够更为积极地配合治疗。

1.2.2 预见性护理组

预见性护理模式指的便是护理人员依照自身对于该疾病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护理技巧,带有预见性的为患者解决掉一些临床护理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并且针对于部分经常发生的护理问题,也可以提前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3~4]。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患来说,预见性护理能够针对异常心理变化、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提前做出处理方案,在患者没有发生以上症状时,便能够提前准备好充足的防治药品,时刻准备抢救。在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告知患者应当保持健康、良好、积极的心情,正能量对于患者的疾病康复而言十分重要。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次数、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止血时间、是否发生病发症状等情况。

1.3 疗效判定

如若患者的粪便自黑转黄,胃管引流液逐渐变清,粪便隐血逐渐转阴,便可以判定该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停止。24小时内出血停止为治愈;72小时内出血停止为有效;72小时候仍有出血症状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止血时间、出血次数以及病发症状对比详情参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出血次数、止血时间、并发症对比表

3.讨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谓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更是循证医学以及循证保健中至关重要的组成内容。相关责任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护理方案的过程当中,会非常谨慎的依照临床护理的实践经验以及患者的个人情况、整体需求来作为护理方案的制定依据;预见性护理模式指的便是护理人员依照自身对于该疾病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护理技巧,带有预见性的为患者解决掉一些临床护理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并且针对于部分经常发生的护理问题,也可以提前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5~6]。由此可见,预见性护理模式与循证护理模式最为主要的差异便是:预见性护理模式是防患于未然;而循证护理模式则是有的放矢。

综上所述,两种护理手段在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的过程当中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循证护理模式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差异。行以循证护理或行以预见性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均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医院可以根据科室实际情况从而选择更为恰当的临床护理方案。

[1]彭习兰.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03):271-273.

[2]李正娟.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J].健康之路,2013,12(03):213.

[3]苏红,鲜继淑.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见性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02):238.

[4]张艳琳,刘俐,孙永刚.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激光杂志,2007,28(06):10.

[5]梁华红.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08(26):6463-6464.

[6]王雪梅.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内科护理的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01):25.

R473.5

B

1009-6019(2014)08-0177-01

猜你喜欢

预见性消化道循证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