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研究

2014-09-05乔波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社区

乔波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山西 运城 044099

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研究

乔波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山西 运城 044099

目的:研究三级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效果,为此类疾病患者的救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我中心2012年8月-2013年8月共收治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完全随机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区别在于对照组不采用三级康复治疗,而观察组给予严格的三级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开始时、治疗3个月时、治疗6个月时,以FCA量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综合功能,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时,FCA评分分别为(78.44±20.47)和(78.09±22.41),治疗3个月后,评分分别上升至(90.53±22.17)和(85.17±24.05),上升幅度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评分分别上升至(94.49±18.49)和(85.59±22.14),相较于最初值的上升幅度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康复治疗能显著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综合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三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袒;综合功能;临床

脑卒中是一类危险程度比较高的疾病,然而在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之下,我们已能有效应对此类疾病,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1]。不过美中不足的是,面对较高的致残率,目前还是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研究表明,救治成功的脑卒中患者中,8成以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继续康复治疗意义重大。基于让患者完全摆脱残疾困扰难度较大,目前的继续康复治疗还是以让患者重获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目标,社区康复治疗在这方面已表现出了一定的价值[2],但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的社区医疗条件差异较大,如果不具备一个适用于全国范围的基本治疗标准,还是很难有效开展社区康复,提升患者综合功能。为了给基本治疗标准的建立提供建议,笔者总结了本社区的80例脑卒中偏袒患者的康复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募集80例符合要求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均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登记入我中心接受康复治疗,诊断金标准为颅脑CT或MRI,诊断标准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提示患者均有脑梗死或脑出血症状。其它纳入标准还包括:①GCS评分不低于8分;②生命体征平稳;③由本人或家属亲自签署知情协议书。已排除可能干扰研究结果的患者。将80例患者以完全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0例,男女比例为27:13,年龄范围45~81岁,平均(66.1±5.7)岁,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的比例为31:9,新发患者17例;对照组患者40例,男女比例为25:15,年龄范围44~85岁,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的比例为29:11,新发患者13例。

一般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配合使用严格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不给予三级康复治疗。⑴对照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发放宣传手册,鼓励患者按医嘱自行开展康复训练,通过自身渠道寻找推拿、针灸等治疗方案。⑵观察组:观察组开展严格的三级康复治疗。①开展责任医护人员培训:为了保证医护人员具备三级康复治疗基本技能,需要开展相应的培训,并建立配套的基本治疗器械。首先,按照卫生服务中心公布的标准,设置基本的治疗器械。其次,与姊妹中心联合开展培训,使我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具备基本的社区康复知识。再次,按照方便快捷的原则,严格实施三级康复治疗。其中“社区一级康复”针对于家住卫生服务中心周边的患者,这批患者直接在中心接受治疗,前两个月每周接受一次治疗,后续治疗每两周一次,本研究观察组中共11人满足该要求;“社区二级康复”针对于家住社区康复站周边的患者,这批患者直接在康复站接受治疗,前两个月每周接受一次治疗,后续治疗每两周一次,本研究观察组中共23人满足该要求,其中4例由于恢复情况良好,于两个月之后转行“社区三级康复”;其他患者,包括难以到达康复站,以及病情良好、可以在家接受上门康复治疗两类患者,实行“社区三级康复”,治疗频率为前两个月每周1次(共6人满足该要求),后续上门治疗每月1次(包括4例由“社区二级治疗”转入的患者,共10人满足该要求),另外还要求患者在接受医生的指导及治疗后,在家自行开展每天1次、每周3天、持续半个小时左右的训练。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开展患者家属的培训。②具体康复治疗技术:行PT治疗与OT治疗相结合的措施。对于迟缓期患者,保持抗痉挛体位、被动活动患侧肢体、翻身及转移、坐姿训练;对于痉挛期患者,行坐姿,站姿转换、站立训练、步行训练、台阶训练、强制运动疗法;对于中枢性面瘫患者,行脸部肌肉被动运动、语言训练等。另外,针对于所有患者,均需要开展日常生活训练,内容涵盖自理的各方面,如进食、穿衣等,还可强化工作技能培训。为了保障患者的正常训练,医师还有必要指导对患者家庭环境进行适当的改造。与此同时,还应发放宣传册、鼓励患者及相应家属间的互相交流,积极开展心理沟通。

统计项目:统计项目主要为患者FCA评分,此量表是评价综合功能的权威性量表,评分越高越好,表明患者的综合功能越高。

结果

两组患者FCA评分统计。分析可知,入院时两组患者FCA评分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再行评价,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FCA评分对比

讨论

脑卒中患者极易出现偏瘫,且一旦形成,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负担,还会严重威胁其日常生活。为了提升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医护人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现阶段比较成功的措施是社区康复护理,其性价比高,且患者满意度良好,但需要一定的社会资源,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社区康复治疗道路。

本例的研究显示,三级康复治疗是非常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康复治疗方案,通过80例患者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后,无论是FCA还是MBI评分,观察组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表明,观察组无论是综合功能还是生活自理能力,都得到了加强,研究结果与闫青、徐杨等人的结果类似,提示本研究并不是特例[3-4]。

总之,三级康复治疗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使用。

[1]姚丽娟.三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16-18.

[2]肖玉华,徐玲,葛美红,等.三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2):149-150.

[3]闫青,雄鹰,耿燕,等.三级康复体系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2):24-26.

[4]徐扬,胡桂芳,周平,等.三级康复整体护理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6):10-12.

R742

B

1009-6019(2014)08-0044-02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社区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